小羊侃财

今年黄金涨幅逾50%,国庆中秋还在涨,你买了吗?

今年以来,全球黄金市场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涨潮。现货黄金收盘价格从1月1日的每盎司2623.68美元,到10月7日的每盎司3984.595美元,涨幅达52%左右。

进入10月,黄金无疑成为“黄金周”的吸睛名角,国庆中秋“双节”小长假期间,金价实现大涨。10月7日,纽约黄金期货价格盘中历史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8日继续向上攻至每盎司4050美元。

金九银十金价涨势如虹

“金九银十”是黄金珠宝首饰的传统销售旺季,今年更是成为国际国内黄金理财产品的旺季。

9月以来,现货黄金震荡走高。9月1日至10月7日的短短27个交易日以来,现货黄金收盘价涨逾515美元,涨幅约14.8%。

10月7日,纽约黄金期货盘中历史首次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整数关口,将全年累计涨幅推高至50%以上。当天现货黄金报每盎司3976.94美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10月8日,现货黄金突破每盎司4030美元,纽约黄金期货则向上触及每盎司4050美元,再创新高。截至记者发稿,现货黄金价格达每盎司4038美元左右。

国内市场上,上海金交所AU99.99价格也水涨船高,近1月涨幅超过11%。

10月以来金价的飙升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根据西部证券研报,重启降息意味着美联储独立性受损,未来美联储独立性会持续受到损害,黄金的储备价值将进一步彰显,目前处于第3波主升浪行情早期。

高盛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提到,近期金价上涨主要反映了三大“坚定买方”加大购买黄金:快速增长的西方ETF仓位、各国央行可能重新加速购买,以及投机仓位的提升。尤其是西方黄金ETF的配置在9月份意外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黄金狂潮”也带动了白银、铂金等贵金属和铜等有色金属价格的全面走强。其中,今年9月1日,现货白银价格突破每盎司40美元整数关口,为2011年以来首次,最高触及40.754美元,此后至今站稳在每盎司40美元上方,并保持上行。

多重因素助推金价飙升

针对10月以来金价的迅猛涨势,广东省黄金协会副会长兼首席分析师朱志刚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美国政府停摆、美元走低以及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加剧。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显著提升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推动了价格的大幅上涨。

朱志刚分析,未来金价上涨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展望后市,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金价仍将维持长期上行。近日,高盛将2026年12月金价预期从每盎司4300美元上调至每盎司4900美元。

朱志刚提醒投资者,金价回调风险不容忽视。在回调后买入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策略,而追涨则存在一定风险,投资者需谨慎操作,避免追涨杀跌。对于有实际需求的投资者,建议可以长期持有,并采取小量分批的方式买入。

央行“买买买”形成支撑

除了短期市场情绪推动外,全球央行对黄金的持续购入也为金价提供了坚实支撑。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为我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这一趋势并非中国独有,全球多家央行近年来也都在持续增持黄金。

朱志刚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黄金的背书作用相当重要。我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一方面通过减持美债来增加黄金储备,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黄金作为信用支撑。目前我国黄金储备约2300吨,排名全球第六,未来这一规模有望继续扩大,增持频率和幅度可能进一步加大,央行的持续买入行为也将使金价难以显著下跌。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将黄金作为外汇储备的‘压舱石’和终极资产,以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朱志刚表示。

随着2025年步入最后一个季度,黄金市场能否守住4000美元关口,又将如何演绎接下来的行情,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心情。无论短期波动如何,黄金作为求广泛接受的财富储存手段的地位,在这一轮牛市中再次得到了强化。

文 | 记者 胡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