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播客

从上海到华盛顿:季风书园与中国公民社会的覆灭与新生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一家书店的命运?

去年9月,季风书园在华盛顿开业,唤醒了许多人对上海季风的记忆。成立于1997年的季风曾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独立书店之一,巅峰时曾有8间店。2018年,季风在上海的最后一家门店被迫关闭,书店的负责人于淼经历了283天的漫长告别、冲突与压力。

这不仅是一个人和一间书店的故事,季风书园在中国近二十年的起伏,折射出中国公民社会的命运。

本期节目,我们请于淼讲述了他从上海到华盛顿的经历:为什么一个如此强大的政府容纳不下一间书店的存在?季风闭店之后,他和家人经历了什么样的代价? 6年之后,他为什么有勇气在美国重开季风?开业一年,在热闹的讲座、络绎不绝的媒体采访和拥挤的人潮背后,书店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海外离散社群能托起一家独立书店吗?

时间轴:

01:17 上海季风书园被迫关闭前的漫长告别、对抗和冲突

07:12 为什么一个如此强大的政府容不下一间书店的存在?

08:18 于淼的闭店演讲:巨大伤疤里的无知和荒谬

12:03 失去国内活动空间、于淼赴美留学、妻子回国探亲被边控

17:00 在美国重开季风的动力源自哪里?

20:22 为什么是华盛顿?

24:29 过去一年,于淼印象深刻的读者

28:30 揭秘过去一年最畅销的五本书!

31:59 书店的财务与经营状况

35:41 已经做了80多场活动!接下来还有华语影展

43:08 来自上海的照片和读者留言装饰了DC季风:怀旧还是新生?

47:46 于淼心目中的“跨越伤疤”时刻是什么样的?

48:58 嘉宾推荐书与电影

53:10 上海季风的最后两日,全场合唱《友谊地久天长》

相关链接:

季风官网,欢迎报名影展与购书:jfbooks.org

《季风书园的最后两天》:https://youtu.be/mnBt59s3uXY?si=2_VluyIdC35Dd9Ag

季风书园的讲座与播客:https://youtube.com/channel/UCGOYsM0GJXbdrRydvXLl8vQ?si=L78SkrUjuamL2Lfi

嘉宾推荐:

德博拉·陶克海默(Deborah Tuerkheimer):《我们为何质疑受害者》

李一凡:《杀马特我爱你》

余心妍:《埃塞俄比亚制造》(Made in Ethiopia )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