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13:34】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太13:35】 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太13:51】 耶稣说,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说,我们明白了。【太13:52】 他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
今天的四节经文可以看为是主耶稣在十三章整章讲完七个关于天国的比喻之后的一个总结。这四节经文由两段组合在一起,先说明了为何主耶稣关于天国的讲论都是用比喻,然后说明了听懂比喻的人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因此,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见证和宣讲真道。我们会从三个方面来分享这个主题,一,奥秘和比喻。二,领受与责任。三,新与旧。
一、奥秘vs比喻
马太福音十三章的经文一方面集中提到了七个关于天国的比喻,(分别是撒种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种的比喻,面酵的比喻,藏宝的比喻,寻珠的比喻,撒网的比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耶稣为何要用比喻来讲道。先在10-17节说明了耶稣用比喻的目的,然后在34-35节说明了耶稣用比喻的预言应验。// 当然,对于主耶稣来说,祂并非是单纯为了应验旧约的预言才用比喻来讲关于天国的道理,不是说用其他的方式更好,但为了应验预言硬是用了比喻。而是,旧约诗篇的话语不但预言了主耶稣在讲论天国奥秘的时候所用的讲论方式,同时也预言了听耶稣讲论的犹太人当时的心灵状况。因为犹太人的抵挡和心硬,耶稣用比喻来宣讲就是对他们最好最适合的方式。
1.怜悯vs恶意
在十三章前面10-17节的经文中,主耶稣就已经向门徒说明了祂用比喻讲道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主耶稣所说的话令人有些困惑,主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太十三11-15)。这段经文给人的感觉是,主耶稣好像有意把原本可以清楚讲明白的真理,故意用比喻来讲,使得原本可以听懂的人,都听不明白;然后,门徒来问的时候,才重新在一个小圈子里对门徒解释,开小灶,小范围内特殊辅导。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祂愿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
耶稣用比喻,绝不是在有意设置阻挡人理解真道的障碍,反而是以一种更加容易的方式来帮助人明白真理。用比喻来讲论天国的道理,主要是考虑到当时以色列众人的内在状况。有些人的心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寻求真理,这些人听了比喻会继续寻求和追问,那么他们就会更多地明白和得着。有些人是带着抵挡和恶意来听耶稣讲道,目的是要抓住耶稣话语中的把柄,好陷害和对付祂,这些人的焦点不是要明白耶稣的话,而是看耶稣所说的话语中有没有可以利用的机会。这种情况下用比喻反而对这些心存恶意的人是一种保护,他们找不到可以陷害耶稣的把柄,不但避免了他们此刻就对耶稣开始动手,影响耶稣的服事,也避免了他们此刻就更多犯罪,给他们留下了更大的可以来思想耶稣话语的空间。所以,用比喻讲道,既是耶稣对犹太人的怜悯,同时,也是对于旧约经文的应验。// 可见,一个人在面对神的话语时的内心状况,影响他能从神的话语中得着什么。寻求真理的,就听见了真理。寻找把柄的,就可能找到各种问题。这就是对以赛亚先知预言的应验,现今的听众中有和过去他们的祖宗一样的刚硬心灵,来听耶稣讲论之前心已经被油给蒙了,他们的心向真理已经关闭。但却因着神的怜悯,他们听是听见了,却不明白;看是看见了,却不晓得。
因此,作为真理的宣讲者,除了要关注我们宣讲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关注听众的心灵状况和接受程度。可能有人会说,别人的内心状况常常不是我们所能知晓的;因此,或者应当说,我们在讲论真道的时候,要留意我们里面对于听者的态度和想法。如果主耶稣不是对这些人内心有着超乎寻常的忍耐和爱心,怜悯和宽容的话,主耶稣就不会用比喻的方式来讲道了,可能会以一种直接而激烈的方式,若这样立刻就会激发人里面的恶意。当然,带着忍耐和爱心的宣讲并不表示听者的感受上就是喜欢的,舒适的,依然可能是被扎心,甚至是抵挡的。带着怜悯和宽容也不表示在真理上是妥协的,反而应当像保罗所说的那样“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 所以我今日向你们证明,你们中间无论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因为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二十20,26-27)。所以,对一个宣讲者来说,内心的爱心,温柔和勇气是一体的。就像彼得所说的那样“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一个人要常常准备自己,在出门前,在传福音之前就已经为自己和为所要遇见的人来祷告了。就像亚伯拉罕的老仆人奉差派去为以撒娶妻的时候所祷告的那样“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阿,求你施恩给我主人亚伯拉罕,使我今日遇见好机会”(创二十四12)。我们也当求神两件事,一,给我们有传福音讲出真理的机会;二,给我们有开口讲话的智慧,就像雅各书所说的“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雅一5)。// 因此,相比于关注听者的状态来说,基督徒更是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要保持自己常常是一个可以随时凭着信心和爱心开口宣讲真理的属灵状态,这样不但能看见需要和机会,而且还能把握住机会。如果一个人常常被属世的缠累所压制,被内心的私欲和自我所充满,不但我们会错失向人传福音和见证基督的机会,反而还可能会成为福音的拦阻。
2.奥秘与宣讲
而主耶稣在这里特别提到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就是说,比喻不单单是对心怀恶意之人的一种怜悯和保护,不至于让他们犯下更大的抵挡神的罪。比喻,也的确是更加适合用来宣讲天国道理的方式。一方面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一方面属灵真理是人过去未曾接触过的从天而来的陌生的内容,就是主耶稣所说的“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约三12)。因此,属灵真理的宣讲就需要深入浅出,容易理解,尽量以和人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方式来讲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求圣灵赐福使用我们宣讲福音真理的事奉。
福音真理及神的救恩计划被称为是创世以来所隐藏的奥秘。所谓奥秘,就是若神不主动采取施恩的工作,人凭着自己的能力是无法触及的。救恩真理在人身上的奥秘性,可以体现在五个层面:,一,若是上帝不启示,没有人能凭自己的理性和想象发明出来。就是使徒保罗所说的“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林前二9-10)。二,即使上帝启示了,若没有圣灵的光照,人也不能凭自己的理性真明白。读懂圣经需要圣灵的开启和帮助。 三,人即使理解明白了,若没有圣灵超然的工作,人也不能相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心是圣灵在人心灵中的工作,是神的恩赐。四,人即使信了,若没有圣灵的帮助和能力,人也不能照着去行。我们有愿意的心,也立定遵行的心志,依然要靠着圣灵的能力才能行出来。五,人即使行了出来,若无圣灵的祝福,人的生命也不能被建造和更新,最多只是这一次的顺服而已,就像巴兰那样,他看似遵行了神的命令,被神使用了,但是他的心灵并未被更新。而且,神是在什么时候,怎样来建造更新我们的内在生命的,也不是我们能预料和把控的。我们只能凭着信心恳求,顺服,然后看神是怎样在我们身上来工作的。
因此,宣讲福音真理是一件凭着信心的工作,是人凭着自己不可能做成的,是必须靠着圣灵的能力才能做成的。因为堕落的人性其内心就像石头地一样的刚硬,把福音种子撒在石头上怎么能指望扎根发芽呢?惟有圣灵把人的内心变为柔软,真道才能扎根其中。那个把神所赐的一千两藏在地里的恶仆曾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9月13日 上午1:09 [UTC]
- 長度42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