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1. 7시간 전

    共话华语戏剧发展: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学术交流活动举办

    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指导,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榜单发布典礼暨学术交流活动在广州举办。国内戏剧同行、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围绕“共筑繁荣——根脉与新枝:华语戏剧的文化传承与新时代创新实践”主题,展开了四场深度交流。 本次交流活动从粤港澳大湾区与内地戏剧的深度合作机制、舞台创作制作与演出实践创新,以及欧阳予倩粤港时期戏剧活动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深远影响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华语戏剧在新时代发展格局下的融合路径与创新发展前景,为构建更加紧密的华语戏剧发展共同体贡献智慧。 华语戏剧深融能结出艺术硕果 在“华语戏剧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和内地戏剧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主旨交流中,专家学者围绕大湾区与内地的深入文化交流,或从顶层设计等宏观角度各抒己见,或从一部戏的制作或者个人视角的观察畅所欲言。 其中,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炜阐述了华语戏剧的发展历程,将其概括为“了解和走近”“互鉴和交流”“深度合作与融合”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阶段,并指出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三个阶段,标志着华语戏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胡志毅从文化学和人类学视角,以《天下第一楼》的京版和港版为典型案例,深入阐述了华语戏剧深度融合的文化内涵,提出“文化、地域和人生的换位”三个重要维度,并指出跨地域的文化转换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更能为华语戏剧的跨地区传播提供成功范例。 香港演艺学院名誉院士茹国烈基于长期的实地观察和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华语戏剧发展呈现的四大重要趋势,包括:一是交通便利与文化消费一体化的形成;二是双子城关系推动本土创新发展;三是粤语文化的进化与多语并存模式;四是跨地区改编与合作模式的创新兴起。 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宋宝珍指出,华语戏剧交流不仅促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推动了艺术合作项目的丰硕成果,但目前各地都面临着“剧本荒”等共同挑战,需要通过多地合作、广泛交流来协力解决,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代表性剧作进行实地演出,形成更好的互动契机。 协同推动区域戏剧生态的繁荣 在以“粤港澳大湾区戏剧创作和内地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为议题的圆桌交流中,与会嘉宾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推动华语戏剧创作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区域戏剧生态的繁荣。 其中,剧作家唐栋从戏剧文学性出发,提出剧本创作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讲清一个精彩故事;第二层次是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三层次是展现思想深度、文化内涵和人性本质。他强调剧本应具备可读性、严密的架构逻辑和深刻的层次性,并批评当前创作中过度热闹而缺乏宁静创作的现象。 台湾表演艺术联盟前理事长、故事工厂执行长林佳锋分享了台湾戏剧市场化运营的成熟经验。他从市场化实践经验出发,强调编剧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提出“通俗路线”——与观众对话而非媚俗或脱俗。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编剧喻荣军从自身与粤港澳大湾区20多年的合作经验出发,认为跨地域合作为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并提出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机制。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陈建忠指出,随着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形成,戏剧人需要重新构建剧场动线,促进青年观众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打破剧场孤立化状态。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在人才培养、青年交流和艺术创新方面未来仍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文| 记者 黄宙辉 图| 主办方提供

    5분
  2. 9시간 전

    国庆“微度假”:岭南新天地焕新升级,带你赏灯听曲、赶集吃席!

    国庆黄金周将至,广东文旅市场再添新场景、新玩法! 9月28日,佛山岭南天地正式宣布更名为“岭南新天地”,并同步启动“新焺游园”系列节庆活动,以“赏灯、吃席、听曲、切磋、赶集”五大场景,重塑岭南传统节庆的当代体验。 作为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典型案例,此举意味着岭南新天地从商业街区正式向“城市微度假社区”完美战略转型。 这个中秋,游客不仅可以到佛山赏灯、赶集,还能收获众多意想不到的花式体验,来一场独具岭南风味的“心情之旅”。 “微度假”正流行:“生活总有新天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微度假”成为都市人群的主流休闲方式,人们越发渴望在城市中寻找一处可放松身心、兼具文化与休闲体验的“精神栖息地”。以岭南新天地为例,本地不少文商旅项目正是这一趋势下的优秀产物。 “这里不像商场,更像一个活着的文化街区。”广州游客李女士表示,带孩子来看看老建筑、听听粤曲、买买文创、尝尝佛山小吃,“比逛普通商场有意思多了。” 依托岭南建筑风貌与自然资源,岭南新天地将文物建筑、绿植景观与现代商业空间有机融合,形成一处“不离城即可度假”的慢生活空间。正如与全新品牌体系同步揭晓的全新品牌口号——“生活总有新天地”。 岭南新天地更名后,将进一步整合住宅、办公与商业生态,打造“超复合社区”,并围绕“文化、绿色、创意、可持续”四大方向,构建持续生长的内容与服务生态。 “新焺游园”首进大湾区,五重场景重塑过节仪式感 秋月渐圆,锣鼓声响,双节来临,岭南新天地响应佛山市禅城区全新城市文旅IP“千年佛山,烟火岭南”,启动“新焺游园,烟火岭南”系列活动,吸引市民游客相聚佛山、回归传统节庆。 作为项目的重磅吸引物,“新焺游园”文化IP首次落地大湾区。该IP以“传统即创造”为理念,试图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诠释中国传统节庆,打造具有沉浸感的文化体验。 记者现场看到,活动“赏灯、吃席、听曲、切磋、赶集”五大场景各具意趣: 赏灯:集结了粤港澳及国际艺术家,打造多组光影艺术装置,如陈幼坚的《Canton Disco》、梁蓝波的《幻彩·岭南》等,并结合佛山非遗彩灯工艺,携手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在简氏别墅碉楼展出《灯脉岭南》非遗展。 听曲:联合“古建音乐季”,推出粤语古诗词摇滚、爵士粤乐、非遗民乐等演出,国庆期间还将有舞狮巡游与功夫表演。 吃席:开幕当天,康得思酒店推出户外长桌宴,以广府烹饪技艺呈现岭南风味。 赶集:晓市集结超40家创意摊位,展示本土设计与手作产品。 切磋:11月每周末举办非遗工坊,包括佛山剪纸、彩灯、石湾陶艺、香云纱等,供亲子家庭与文化爱好者体验。 刚好碰上开幕式,来自深圳的游客陈先生甚是惊喜,“尤其是灯光装置和非遗工坊,既有视觉冲击,也有动手的乐趣,孩子特别喜欢。” “趣游岭南”小程序即将上线,领略城市漫游路径 记者了解到,响应佛山市“禅城区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围绕“佛山之心”祖庙-东华里片区,项目还巧妙串联起祖庙、梁园、南风古灶等历史名胜,延伸城市漫游路径,打造了层次丰富的“文化及休闲社交场景及路线攻略”,悉心引导游客深度体验佛山文化脉络。 当前,广东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正在加速进入“内容为王、体验至上”阶段。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岭南文化正以更年轻、更沉浸的方式,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国庆出游小贴士】 交通:广佛地铁直达,祖庙站出站步行可达。 推荐体验:晚间赏灯、周末非遗工坊、古建音乐演出。 文、图|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梁雪欣

    4분
  3. 9시간 전

    民俗与科技共舞!河源连平油溪镇村晚演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9月28日晚,河源市连平县油溪镇畲族风情广场灯火璀璨,“丰韵油溪·悦享金秋”2025年连平县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举行。 该活动由连平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中共连平县委宣传部、连平县总工会、连平县农业农村局、连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连平县融媒体中心、中共连平县油溪镇委员会、连平县油溪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千余名群众共赴盛会,在稻香果香与欢歌笑语中见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当天19时30分,溪南村、九潭村村民带来的《龙腾狮跃》拉开活动序幕,翻飞的龙狮瞬间点燃全场气氛。 本次村晚13个节目涵盖多元艺术形式:小溪村村民以舞蹈《欢天喜地庆丰收》演绎农耕喜悦,油溪中学学子用《觉醒年代》展现青年担当,专业团队的火舞秀《穹灵之焰》与无人机编队表演《苍穹之舞》实现传统与科技的惊艳碰撞,无人机群在夜空组成流动的麦穗、巨型粮仓等造型,与梯田LED灯阵交相辉映,引来观众阵阵惊呼。 茶新村带来的畲族《簸箕舞》中,舞者以农耕器具为道具,生动再现畲族同胞的劳作场景与丰收喜悦。 活动现场同步开设“丰收市集”,十余个特色农副产品展位前人头攒动,集中展示油溪镇生态农业成果。金龙村粗石坑茶叶因高山云雾滋养回甘醇厚,九潭蜜柚皮薄汁多果香浓郁,兴中村芋头酸以传统工艺发酵,风味独特。 高山茶油、客家娘酒等展品各具特色,农户们现场向记者讲解种植故事。“以前种的百香果愁销路,现在市集一天能卖200多斤,还接到了3笔长期订单!”彭田村农户的话语中道出了增收的喜悦。 在畲族竹竿舞体验区里,老少游客手拉手随节奏跳跃,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据悉,活动已培育5支村民文艺队伍。梯田上的LED麦穗灯阵打造出“星空稻田”夜景,主舞台巨型竹编粮仓造型寓意五谷丰登,光影与艺术交织成独特的丰收画卷。 油溪镇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以‘节庆搭台、产业唱戏’,既展现了客家文化底蕴,更将‘百千万工程’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文|记者 周欣怡 图|主办方提供

    3분
  4. 9시간 전

    【视频】第35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活动在穗举行

    9月27日-28日,第35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活动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行。 来自国内外56家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成员单位代表、孙中山宋庆龄研究专家代表、孙中山后裔代表等120余人出席活动并展开交流。 分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做法 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活动始创于1989年,由中山、南京、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区的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机构发起,为非营利性的研究、交流、合作平台。 广州,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先行地,见证了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先生革命生涯的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作为广州地区唯一的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活动的理事成员单位,承办了这次全球性的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活动。 本次联席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民革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海珠区委统战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主办,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州市黄花岗公园、海珠区滨江街道办事处协办。 在启幕仪式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迅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来自各地的纪念地代表先后围绕“创见历史,链接未来——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文化遗产的创新转化”这一主题发言,交流分享各纪念地在相关资源的保护活化中面临的实际情况及创新做法。 展示孙宋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 为了迎接本届联席活动,帅府纪念馆专门举办了“孙中山的科技强国梦”专题展览。该展览展出文物170件/套,重点回顾孙中山在铁路、港口、航空、城市建设、人才教育等方面的计划与实践。 帅府纪念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孙中山宋庆龄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帅府纪念馆精心打造了帅府之夜《百年回响》话剧。该剧以1924年11月孙中山离开广州大元帅府北上到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的历史为蓝本,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现孙中山先生为国家统一、民族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革命历程。馆方邀请全体活动嘉宾共同观看了这出话剧。 近年来,国内文旅市场火热,各纪念地充分挖掘自身内涵与特色,设计了一大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功能丰富的文创产品。 本次联席活动聚焦孙宋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专门设置文创综合交流展示区,各纪念地展示的文创产品百余件/套。展示区面向活动嘉宾和市民观众开放,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不仅让活动代表们大受启发,也吸引了市民朋友前来参观。 此外,活动嘉宾还一同瞻仰了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黄埔军校、中山纪念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等孙中山宋庆龄在广州的重要史迹点。 本届联席活动主题深刻、形式丰富,不仅为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更向海内外展现出广州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的城市形象。 文、视频| 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王申昊 通讯员 刘峻希 图| 主办方提供

    4분
  5. 9시간 전

    中国极地旅游市场正迅速成长!庞洛高管访华看好未来合作

    2025年9月,国庆前夕,全球奢华探险邮轮品牌庞洛探险集团首席执行官 Hervé Gastinel 与新船制造和研发总监 Matthieu Petiteau 到访中国。 他们此行不仅考察了多家中国船厂,两位高管也向中国媒体分享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重点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与中国游客的更深度联结。 深耕中国高端客群:从“奢华符号”走向“真实体验” 中国极地旅游市场正迅速成长。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赴南极游客数量突破1.1万人次,其中近三成选择了庞洛。 Hervé Gastinel 指出,中国高净值人群持续扩大,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logo消费”,而是追求更具真实性与探索感的旅行体验。为此,庞洛在上海设立本土团队,专注客群定位升级——新一代中国探险者更年轻、旅行经验更丰富,向往人迹罕至的目的地,与探险邮轮的核心价值相契合。 而在产品与服务适配方面,庞洛通过旗下多个品牌覆盖超过了120个全球小众目的地,并结合中国旅客偏好设计行程,融入文化讲座与科学互动;在船上配备中文队员、中文资料与兼顾中法口味的餐饮,随着多家航空公司也加密或新开相关航线,中国游客的出行便利度迅速提升。 推进邮轮绿色转型:从混合动力到零排放目标 在全球邮轮业能源转型过程中,庞洛以技术布局回应环保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其破冰船“指挥官夏古号”采用“LNG+电”混合动力系统,兼顾极地航行能力与生态影响控制。品牌计划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较2018年降低30%,目前全船队已获“生物燃料预备”认证,并将在2026年前实现岸电接入。 更具前瞻性的“Swap2Zero”项目——全球首艘零排放远洋邮轮也正在研发中。据透露,该船将整合风能、太阳能与可再生燃料,并获得欧盟创新基金支持。 探路中国合作:聚焦绿色造船与供应链潜力 此次中国之行,两位高管重点考察了本地造船企业,探讨在可持续船舶制造方面的合作空间。 Matthieu Petteau 表示,中国船厂在新能源船舶、混合电力等方面已具备技术积累,工程师对吸收国际新技术也表现出强烈意愿。Hervé Gastinel 指出,中国在客运船舶,尤其是高端邮轮制造领域的能力正在提升,未来有望在双燃料系统、低碳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 随着中国探险旅游市场持续升级,高端邮轮品牌正积极推动服务本地化与绿色技术创新。 从消费端看,中国旅客从“观光的消费者”逐渐转变为“深度体验的参与者”,推动产品设计更注重真实性与探索价值;在产业端,国际品牌与中国供应链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的合作日趋紧密,双向赋能,中国造船业在高端邮轮领域的技术积累,将有望为全球邮轮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 文| 记者 刘星彤 图| 受访者提供

    3분
  6. 13시간 전

    “长”在乡野的艺术品: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开幕

    日前,“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白马广场开幕。本届大地艺术季以“万物自得——艺术赋能乡村·共绘‘蕉岭版丽江’”为主题,通过艺术点亮乡村、文旅驱动融合,强化文化赋能,助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本次艺术季共邀请了27位艺术家,在长潭镇、三圳镇、广福镇、蓝坊镇以及广东乡建馆五个片区呈现40余组作品。 这些作品并非外来植入的展品,而是从蕉岭山水、人文与记忆中 “生长” 的生命体,散落于稻田、古墟、溪边等角落,成为可体验的立体诗,等待观众参与其中。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策展人殷嫣表示,此次艺术季以 “万物自得” 为主题,灵感源自蕉岭的自然人文风貌,也呼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东方智慧,是对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的生动诠释,艺术并非高高在上的创造,而是源于土地的温度与人际、人与自然的相知。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总顾问、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罗奇指出,艺术季以“万物自得”为主题,融合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与当代艺术语言。“艺术走出美术馆与城市,融入乡野自然,是新时代艺术回归人民、服务基层的体现。作品并非简单‘放置’,而是从蕉岭土地、人文、历史中‘生长’,与当地山水人文深度共鸣。” 40余组艺术作品,自然地“长”在乡村。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与蕉岭疏朗通透的山水格局、沁人心脾的人文故事紧密融合。通过艺术赋能,为乡村塑魂、为产业添翼、为生活增彩,打造与众不同、充满艺术气息和生命活力的“蕉岭版丽江”。 大地艺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乡村植入,更是一种创新的乡村发展策略,为乡村带来多维度、深层次的积极影响。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不但为乡村注入艺术,更是能够激活内生动力、重塑文化认同、连接外部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催化剂。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由中共蕉岭县委、蕉岭县人民政府主办,艺琅国际、广东音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锦书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服务器艺术作为学术支持机构,将持续至10月下旬。 文| 记者 李娇娇 朱绍杰 图| 主办方提供

    3분
  7. 13시간 전

    最高立减600元!“十一”出行,记得登录这家平台领旅游“国补”!

    9月29日,飞猪的“政府补贴”专属入口正式上线。消费者通过飞猪App、淘宝App飞猪频道,或在飞猪App搜索“政府补贴”,即可直接进入专区,集中浏览全国超50地文旅消费券发放情况,预订相关旅游服务。从这个“十一”开始,消费者获取各大目的地官方发放的文旅消费补贴更方便了。 在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飞猪发放的文旅消费补贴包含广东省21个地级市、四川省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以及上海、海口、杭州、宁波、日喀则等50余个目的地,覆盖酒店、门票、机票、跟团游等多类场景,最高单笔立减600元。 从飞猪《2025中秋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的预订情况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多目的地“串游”趋势更明显。新的“政府消费券”频道正当其时,一个长假玩转多个城市的消费者可以一次性获取多地补贴,体验更加顺畅简单。 中秋国庆出行还想更划算?除了目的地政府的“官方福利”,飞猪也联合淘宝天猫加码投入,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88VIP在飞猪下单还能叠加专属大额券包,领取最高1986元的超级88膨胀券。以预订国内酒店商品为例,消费者领取券包后购买,1笔订单在原有优惠基础上,最高可再省300元。 截至目前,飞猪已深度参与超百个目的地文旅消费券发放行动,帮助目的地深挖消费潜力,聚集人气、吸引客流。 文| 记者 刘星彤

    2분

소개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羊城晚报의 콘텐츠 더 보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