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2025年10月5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经文:【太14:13】 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行跟随他。【太14:14】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
【太14:15】 天将晚的时候,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太14:16】 耶稣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太14:17】 门徒说,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太14:18】 耶稣说,拿过来给我。【太14:19】 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掰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太14:20】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太14:21】 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约有五千。


今天这段经文是四卷福音书都记载的一个神迹奇事,就是主耶稣以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以及后面耶稣在海面上行走的神迹,主要是为了回应马太福音前面三到十三章的内容,就是主耶稣的登山宝训,从山上下来所行的十个神迹,呼召十二门徒,和法利赛人因为安息日所引发的冲突以及各方的反应;随后是主耶稣讲论七个天国的比喻。而这一系列的内容都放在了第三章施洗约翰的服事,和十四章施洗约翰的死这个框架之内。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耶稣所行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神迹奇事,在马太福音的视角里,是他的服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所记载的第一个神迹。

这个神迹和前面所行的神迹相比,有两个不同之处。第一,之前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都是人凭着自己的能力不能作的事,而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神迹奇事,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个“不那么必须”的神迹,就是说,即使耶稣不行这个神迹来让众人吃饱,众人凭自己的方式也可以解决晚饭的需要。因此,显然主耶稣这次所行神迹的主要目的就不是单为了解决众人饮食的需要,而是有更深的含义。第二,这次神迹奇事是面向大面积的人群,凡是在场的人都亲身经历了。

因此,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生命的饼。我们会从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主耶稣给门徒的考试。二,五饼二鱼的神迹。三,此神迹的意义。

一、给门徒的考试

这个神迹发生的地方是在野外。当主耶稣听见希律说祂是施洗约翰从死里复活的话之后,就带领门徒来到了加利利湖的上方靠近伯赛大附近的野地里。

1. 野地里的服事

主耶稣是坐船去的,但当祂从加利利湖上岸时就发现,那些寻找祂的人,已经步行走陆路先祂一步聚集在伯赛大这边的野地里了等着祂了。马太的记载是“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马可福音的相应记载是“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可六34)。无论来寻找簇拥耶稣的人是出于什么想法,主耶稣看见漫山遍野聚集等候祂的人,祂就怜悯他们,不但医好他们中间的病人,更是对他们讲许多关于天国和拯救的道理。// 耶稣之所以坐船到加利利湖的另一侧,是因为坐船距离更近,沿岸边步行距离更远一些,但这许多人为了能遇见耶稣,怕错过了,一定是紧赶慢赶加快脚步比船走的还快一点,提前在船靠岸的地方等候耶稣。因此,主耶稣这里的怜悯一方面是看见这么多人来寻找祂的急切心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埋下了伏笔,众人急走了这么长的路,到傍晚的时候已经是筋疲力尽饥肠辘辘了。

而且,主耶稣对他们的怜悯,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是为寻求神,渴慕天国而来,反而是主耶稣知道他们很多人来簇拥祂,并不是为了寻求神为了更认识祂,而是为了他们身体和很多今生属世的需要,甚至有些人是带着一种好奇心来看耶稣的。其实,这就是历世历代到耶稣面前来的人群的写照,人们带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来到耶稣面前。但正是因为他们不是带着寻求神的目的来寻求耶稣的,因此主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就是说,他们不知道他们生命的问题出在哪里,不知道他们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他们以为他们需要的是病得医治,是衣食无忧,是地上被尊重的社会地位,等等。人们带着各样地上的思虑来到耶稣面前。主耶稣正是因为知道他们内心的真正问题所在,真正的所需是什么,因此,不但医治他们,更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他们真正最为需要的不是外在的供应,而是内在生命的供应和更新。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耶稣所给的各样物质的恩典,而是耶稣成为他们心灵的至高,成为他们的神。// 这也是今日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方式,一开始我们所求的是耶稣帮我们解决某个事,主耶稣却会藉着这事和我们的祈求解决我们里面属灵生命的匮乏。而当我们里面得着了基督之后,无论事情会怎样我们就都能面对了,神若是让事情得以解决我们感谢神,神若让外在的环境依然艰难我们依然能感谢并忍耐等候。

2. 给门徒的难题?

主耶稣治好了众人的病症,又给他们讲道,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或许是照着过去的惯例,这种情况应当赶紧让大家分散各自去周围村镇找吃的,自行解决晚饭。门徒就来提醒主耶稣,也提醒众人,今天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马太的记录是,门徒就对耶稣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路加福音的相应记载是门徒对主耶稣说“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借宿,找吃的,因为我们这里是野地”(路六12)。应该说,门徒所说的话是非常合理的提醒和建议,也是切实可行的解决大家听道之后饮食需要的方式。

但令人意外的是,主耶稣却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主耶稣竟然要解决这些簇拥在周围听道之人的晚饭问题。我们从后面的经文知道,此时的人群大约有一万人,因为男丁就有五千人,还没有数算妇女孩子。主耶稣要请这一万人吃晚饭,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不可能。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否能短时间筹集到这么大数量的食物问题。哪怕是在今日这样商品发达的时代,一个十几个人的团队在一两个小时内要运送一万份餐饮到一个地方,这也几乎不太可能,这也需要提前几天的筹备策划,从订餐到运送到分发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果然不出所料,门徒的反应是“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吗?”(可六37),约翰福音的记载是“腓力回答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约六7)。二十两银子在当时是一个人平均收入的一年总和,这在门徒看来已经是一大笔钱了,他们没有这么多钱。而且门徒还进一步表达了,即使我们有这么多钱,我们也不可能短时间买来够这么多人吃的食物。// 甚至,可能在门徒来看,主耶稣这个想法无异于属于一种异想天开式的多管闲事,根本就没有必要作这样的事。他们自己能解决的事,我们又解决不了的事,为什么要揽到自己身上难为自己呢?

因此,我们就需要思想,主耶稣突然提出要招待一万人吃顿饭,在人看这是明显做不到的事情,可能门徒还觉得这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为什么呢?

3. 给门徒的考试!

约翰福音对这个场景有更加细节的记载“耶稣举目看见许多人来,就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他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约六5-6)。之所以对腓力说这话,可能因为腓利是伯赛大人,此刻众人就在伯赛大城附近的野地里,作为本地人更了解周围村镇的情况,若真的需要门徒们行动起来解决众人的饮食需要,腓力估计就是负责人了。但更令我们留意的是使徒约翰对主耶稣所说话语的附加说明:祂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

因此,我们就知道,主耶稣给门徒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不是主耶稣因为自己心里的怜悯发动,就一时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向门徒说出了不合适的话;也不是主耶稣在和门徒们商量自己心里的一个想法,我看他们奔波了大半天,又在野地里听我讲道这么长时间,这时候还让他们四散到各村镇去自行解决晚饭,我于心不忍,咱们来想想看有什么办法招待众人就在这里吃一顿晚饭?当然,更不是主耶稣把自己的一个想法交代给门徒去作,至于怎么完成主耶稣不管,我负责发布命令并且只要结果,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从现象上,从人的常识理性的角度来看,好像是主耶稣在难为门徒们;或者,主耶稣因为劳累了一天,祂自己被饿的头脑有点发昏,就说了语无伦次的话。但从约翰福音的经文,我们就可以知道,主耶稣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知道自己后面要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