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臺灣

徐凡,Rti

節目內容為將兩岸三地的相關亮點產業、人文和教育的觀念,傳遞讓聽眾了解,臺灣除了軟實力之外,並藉由多元化的內容進而達成更深化彼此的認識效益。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來信資訊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e-mail|17rti@rti.org.tw

  1. -1 J

    讓文化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桃園的創新與傳承

    來賓:胡心慈/桃園市文化局文化發展科科長 桃園市文化局文發科科長胡心慈,畢業於台大圖資系,原本在圖書館服務,如今致力於文化推廣與品牌打造。她帶領團隊推動桃園在文化上的多元發展,讓這座快速成長的城市,在創新與傳統之間找到動人的平衡。在快速發展的城市之中,文化如何留下深刻的印記?桃園,這座兼具傳統與現代的城市,近年來以多元的文化場館與節慶活動,讓人們重新發現生活裡的地方故事。從「大溪大禧」慶典品牌的誕生,到各地文化館舍的活化與新生,桃園文化局持續推動「體驗參興、複鎮、慶典文化」三大方向,讓文化不只是被觀看,更能被參與、被感受。 談到桃園的文化魅力,不能不提到它深厚而多元的歷史底蘊。2001年起,桃園率全台之先舉辦「眷村文化節」,透過口述歷史與館舍保存,延續眷村文化的記憶與故事。龜山的憲光二村、中壢的馬祖新村與大溪的太武新村,構成了「眷村鐵三角」,展現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人文風貌。同時,市府也以「舊城再生」為主軸,活化中壢與桃園老城區,讓歷史街區重新成為人們探索城市的起點。 今年十月成立的桃園文學館,更為這座城市增添一處承載文字與記憶的重要地標。從舉辦文學獎、寫作營,到推廣「桃園閱讀」計畫,文學館以多元形式串連在地創作與城市精神。正如胡心慈科長所說:「文化這件事,真的是在跟時間賽跑。」面對數位時代的浪潮,桃園正以行動書寫屬於自己的文化篇章。

  2. 27 OCT.

    AI新世代,翻轉養殖漁業未來

    來賓:連唯証/海盛科技執行長 台灣的水產養殖以靈活與多樣著稱,卻也長期面臨技術停滯、青年外流與市場分散等挑戰。海盛科技執行長連唯証曾在聯發科擁有穩定高薪,他卻選擇放下原本的光鮮履歷,踏入陌生又充滿風險的養殖產業。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歷與信念,讓他決心在海風與潮水之間尋找新的答案?帶著外行人的視角,他從第一線觀察漁民困境,找到「真正需要科技介入」的缺口,以 AI 與大數據打造「養好魚」系統,提升存活率、降低風險,讓科技不再是高深概念,而是漁民能安心倚靠的工具。 他曾深入研究挪威鮭魚的成功模式,卻更清楚台灣必須走自己的路。魚種多元固然是優勢,若不能建立品牌與產銷規模,就難以走向全球競爭。技術升級、商業模式與政策支持缺一不可,在這三者之間找到合適節奏,才是台灣翻身的關鍵。隨著精準度一路推進,他也不斷思考如何降低科技門檻,讓傳統養殖師傅的經驗與數據化工具相互補強,而非彼此取代。 面對氣候變遷與永續壓力,智慧養殖不僅是賺錢手段,更是糧食安全與生態保護的平衡工程。連唯証希望讓漁民增收,也讓大海更健康。海盛科技如今已跨足 12 國市場,他持續在國際化與深耕台灣之間找到平衡,希望將台灣打造成輸出智慧技術的示範基地。 他相信,台灣養殖未來仍充滿無限可能,只要願意投入新思維與新人才。對想踏入智慧養殖的年輕人,他給出的建議是:勇於跨領域、擁抱變化,再小的投入,都有機會改變一個產業的未來。

  3. 20 OCT.

    用投資與智慧,開創精彩人生的財經專家闕又上

    來賓:闕又上/又上成長基金創始人、又上投資顧問總經理、知名作家 闕又上老師,是一位兼具智慧與人文關懷的財經思想家。六歲便展現商業天賦的他,從童年的小生意起步,走向美國金融殿堂,取得極具挑戰性的CFA證照,並於1990年在美國創立「又上成長基金」~當年,華爾街上幾乎看不見東方人的身影。他以「雞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從裡面打破是生命」自勉,象徵著從困境中成長的信念,也成為他投資哲學的核心。 闕老師認為,投資的本質不在於投機,而是參與一流企業的成長,透過紀律與策略,達成穩健與靈活的平衡。他提出「80%的攻防配置」原則,主張以智慧分配風險、以耐心累積報酬。《阿甘投資法》更是他對投資心性的凝煉——以「阿甘精神」詮釋長期投資的堅定與單純,真正的勝利來自持續前行的勇氣與對價值的信任。 然而,闕又上老師眼中的財富,從不是冷冰冰的數字。他以「讓錢有溫度」為信念,成立「惠心文化基金會」,推動人文教育、預防醫學與理財公益,實踐「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蠟燭」的精神。近年來,他更親自投入台東旅館改建計畫,將投資融入生活美學,讓財富與文化共生。 四十年來,闕老師經歷市場的起伏,凝鍊出最簡單卻最深刻的信念:「投資不是比誰賺得快,而是比誰走得久。」對他而言,理財的終點不是致富,而是讓人生更有價值、讓角落更有光。

  4. 13 OCT.

    以堅持與創新,打造連鎖餐飲的在地幸福滋味

    來賓:黃頌斌/班恩餐飲集團執行長 班恩餐飲集團執行長黃頌斌,從一碗熱湯開始,開啟了屬於他與家族的品牌故事。童年時期,母親與小阿姨在市場擺攤的身影深深烙印在他心中,那份以食為愛、以手作為誠的溫度,成為他日後創業的初心。2013年,他決定延續這份情感,創立「班恩便當」,希望用最真實的味道,讓更多人感受到家的溫度與人情的力量。這份家族情懷,也逐漸轉化為品牌的核心價值—誠實、溫暖與共享。 對黃頌斌執行長而言,班恩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個「希望的平台」,他希望透過餐飲連結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支持,讓員工能在其中實現自我價值,也讓顧客在每一餐中感受到真誠的幸福。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他始終堅持「做有靈魂的料理」,以真材實料與在地文化創造差異化,讓班恩的品牌不只是「吃得到」,更是「感受得到」。 隨著集團成長,他陸續創立「好田洋食」、「野路食古」、「六願私廚」等品牌,以多品牌策略展現餐飲的多元樣貌,同時發起「Chill.愛,台灣.胃」餐飲生態圈,致力於串聯在地餐飲力量,推動永續與文化共榮。黃頌斌執行長相信,餐飲的本質不只是味覺,更是文化的延續與情感的交流;對想以餐飲創業的朋友,他建議:「以真心與堅持作為起點,尊重食材、尊重顧客,也勇於面對挑戰與不確定,才能把品牌做得長久而有溫度。」

  5. 6 OCT.

    從課後教室跨界人文集團,徐暘智以陪伴開啟善的循環

    來賓:徐暘智/逗點教育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 逗點教育集團執行長徐暘智,從小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啟發,始終相信教育能改變人生。2014 年,他從一間小小的教室出發,憑著對孩子的關懷與教育理想,逐步將事業拓展至教育、健康、藝術等跨領域的集團。他常說「陪伴比成績更重要」,因為唯有真正理解孩子與家庭的需求,教育才有力量。這份信念源自無數親身經歷的故事,讓他更加堅定教育應以人為本。 在教育領域中,「逗點教室」成功翻轉了大眾對補習班的刻板印象,從單純追求分數,轉向幫助孩子探索自我與兼顧升學。「黑洞科學」透過實驗與觀察,引導孩子親身探索世界,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夫子一對一」則強調客製化學習,特別在 AI 與數位化時代,讓個別化教育展現不可取代的價值。即便面對少子化挑戰,逗點仍持續創新,以真誠與專業獲得家長與學生的信任。 2019 年,徐暘智將教育的觸角延伸至藝術與健康。「大謙堂」讓孩子透過自然與時間理解藝術的深度,而「丹尼真柏盆栽」則推廣台灣盆栽文化,將藝術融入生活之中。在醫療上,他創辦「木子診所」,以預防醫學與人文陪伴為核心,實現教育與醫療精神的相互呼應。 如今的逗點教育集團,橫跨教育、藝術與醫療,展現完整的人文關懷與創新精神。徐暘智深信,不論十年後人們如何談起逗點,他最希望被記住的,是一個溫暖而具啟發性的畫面─那就是陪伴人們走過人生重要階段,讓教育成為幸福生活的起點。

  6. 29 SEPT.

    跨境創新、在地守護—王翔以生活美藥局實現健康無時差

    來賓:王翔/台安醫藥跨境事業處總經理 在醫療與健康產業的發展中,有一個品牌始終以創新與貼近社區的理念,走出與眾不同的道路—台安藥局。自 2000 年於台南起家至今,已拓展為全台直營超過 40 家、加盟 20 家的規模,更率先推動 24 小時藥局,讓藥師服務日夜不間斷地守護社區居民。2022 年,品牌延伸至「生活美」事業,展現了醫療與生活美學跨界整合的多元可能。 台安藥局的核心差異化優勢,始終回到「服務」。從設置媽媽與長輩專屬商品區,到舉辦社區健康講座,再到推廣用藥安全觀念,王翔總經理強調:「藥局不只是藥品的提供者,更要成為里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無論是日常健康諮詢,還是在突發狀況下的即時協助,台安都希望帶來更有溫度的體驗。 在發展過程中,台安也面臨來自連鎖藥局與大型電商平台的挑戰,但仍展現了強大韌性。南部率先推動 24 小時藥局,北部則依需求彈性營運,精準呼應不同區域的特色需求,鞏固了台安深耕社區的形象。展望未來,台安目標兩年達 100 間、五年達 300 間據點,並朝 IPO 邁進,展現品牌雄心。 王翔總經理,讓我們了解「台安藥局」與「生活美」的創立歷程、經營理念與挑戰,並分享 24 小時藥局如何在關鍵時刻幫助社區民眾。他也將暢談未來發展藍圖,並給予想投入社區藥局經營的年輕藥師寶貴建議。就如同他的座右銘:「先看見再相信。」

À propos

節目內容為將兩岸三地的相關亮點產業、人文和教育的觀念,傳遞讓聽眾了解,臺灣除了軟實力之外,並藉由多元化的內容進而達成更深化彼此的認識效益。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來信資訊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e-mail|17rti@rti.org.tw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