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16:1-4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了。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马太的记载以及人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人对某人或某事的回应总是依据各自的立场、观念、习惯或是身份等等,对主基督耶稣也不例外。比如门徒是出于对主基督的信心,相信他就是从神而来的弥赛亚,是他们的“夫子”,故尽管有时略显“迟钝与愚顽”,但却总是能及时求主相救;故乡拿撒勒人自以为很熟悉主耶稣,故态度轻忽,并不尊重这大先知;希律王良心有亏,故表现出疑惑和惶恐;众人指望“吃饼得饱”,故四处追随;迦南妇人虽有灵性,但神学有误,再加上摆不正身份,但稍经点播即能醒悟等等。其实我们各人也差不多,本能的反应往往直接映射出我们生命的真实状况。故此,作为主基督耶稣的门徒,我们就必须心意更新而变化,不断地被真道归正,培养敬虔的属灵习惯,摆正自己的身份与位置,从而识主更多、爱主更深。否则,我们就难以成长,走不好这一生十字架的信仰之路。
这其中有一个群体基于同样的原因始终与主基督耶稣为敌,就是法利赛人。他们自以为是,自认为是“真理与正统”的传承与捍卫者,又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故常试探、刁难与抵挡主基督。这次更是联合了撒都该人前来试探,要求主基督耶稣“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今天的证道经文所记载的就是与此有关主的回应。经文只有4节,与12章38-42节颇为类似,其中2、3两节自成一体。故此,以下的证道就以另外的三句经文为题,依顺序展开。
不可试探主你的神(太 4:7)
马太在16章经文的一开始,就点明了法利赛人此次前来的目的是要“来试探耶稣”的,可谓不怀好意、来者不善。为此,我们就先从试探——这个基督徒常接触和使用的“专业词汇”——说起。所谓试探,我们可以从动机、目的和根源三方面予以识别。就动机说,试探一定是出于不良乃至邪恶的动机;就目的说,试探一定是为达到邪恶而非善良之目的;就根源说,试探一定不是出于神,因为神“也不试探人”(雅 1:13),而是出于撒旦或是人的私欲,就像魔鬼当年在旷野试探主耶稣,或是以色列人在旷野试探神一样。试探可能对人也可能对己。法利赛人此次前来试探,照样是出于不信与不敬,想拿主的把柄,以便继续与主为敌。旷野试探结束时,路加记载说:魔鬼“ 就暂时离开耶稣”(路 4:13),现在借法利赛人又回来了——由此可见,基督徒的一生实在是属灵争战的一生,而不是一次得胜永远得胜。在主耶稣既是如此,在做门徒的我们就更是如此了,我们切不可懈怠啊!
法利赛人这次可不是单独前来,而是联合了撒都该人一起来的。表面虽比较平静,背后却颇有点气势汹汹。这两个群体都属于当时的“精英阶层”,在神学、社会地位、影响力等诸多方面本有许多分歧,平时并不怎么融洽,如今却因着一个共同的敌手走到了一起。撒都该人主要由祭司构成,属于当时犹太的上层社会,积极与罗马统治者合作,在神学上可以形象地称为“自由派”;法利赛人则由文士等所谓敬虔人士构成,严守律法和遗传,在民间颇有威望,神学上可称之为“保守派”。尽管他们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甚至在一些方面严重对立,但却在抵挡主基督耶稣的真道上不谋而合,化敌为友——罪人无论有多少不同,但在敌对神、敌对主基督、敌对福音真道上却总是一致的!这正显出人性的罪恶,世人无一例外都是罪人。
教会或基督徒同样不可掉以轻心,以为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使徒彼得一不小心就站到了魔鬼的一边,别迦摩教会有人服从巴兰一党的教训等等,都是我们的鉴戒。若不警醒祷告,是很容易陷入迷惑,给撒旦留破口的。故当兄弟教会受逼迫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以主内兄弟情谊、基督的国度为重,即便有一些分歧或不同,此时都应当先放下,为争战与艰难中的肢体恳切祷告,这才符合圣徒的体统,配得上兄弟的称呼。
主耶稣在旷野得胜魔鬼试探的时候曾宣告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主祷文也教导我们:“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我们一定要小心,不可犯罪试探神,也不要轻易落入试探之中。你可能觉得这怎么可能?但不幸的却是我们有意无意间常会落入这样的境地。比如有人会强求神迹,就像这里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一样。神迹是什么、目的为何?神迹乃是神做事的记号,是为彰显神的荣耀、作为与权能。主基督耶稣行神迹,不仅是为人的益处,更是为显明他就是神所差来的弥赛亚,是天国的君王,具有属天的荣耀与权能,正如“约翰福音”在主耶稣于迦拿婚宴变水为酒后所加的评注:“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约 2:11)神迹决不是为满足人的私欲或好奇心,凡抱持这类心态而强求神迹的,就是试探神!神迹固然有助于激发或坚固信心,但也不一定必然如此,法利赛人就是例证!他们见了这么多神迹,不是依旧不信吗?主耶稣曾对多疑的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 20:29)圣经记载了那么多神迹奇事,虽不是我们亲眼所见,但却都是真实的见证,足以产生并坚固信心,为什么偏要刻意再求呢?信心不能总靠刺激维持,否则只会导致神迹的效果越来越弱,人心越来越刚硬。当然,如果真有需要,即便不求,神也一定会显神迹的。
再比如有人会强求主一定要为自己成就,或是一定要按自己的意思成就,甚至扬言不如此就不再相信了等等,这同样是试探神!说白了,这就是要挟神,把自己凌驾于神之上。我们的祷告为什么一定要“奉主基督耶稣的名”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合乎主的旨意,否则就是妄求、强求!我们也一定要把结果交给神,愿主的旨意成就,就像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那样。神不仅有完全的主权决定是否应允,或是怎样应允以及在什么时候应允我们的祷告,而且同时有无限的智慧知道如何为我们成就才是最好的。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测透的,为什么要强求呢?我们自以为急或好的,其实未必真急真好,唯有神的旨意才是最完美的。当然,我们都可能因无知、焦急或一时糊涂而求错,只要存敬畏与谦卑的心,及时知错悔改,就不会陷入强求而试探神的网罗——愿我们都能学会全然交托,殷勤祈求却不强求。
还比如为一件事反复求问,即便主的心意已经显明了。通常的情况下,神的旨意并没有那么难明白,圣经、讲道、牧者的指导、成熟兄弟的建议、常识(包括属灵与属世的)、环境等都能有效地显明神旨意。反观我们一再求问,看上去似乎很敬虔,生怕不明白神的旨意,但实质上多是不愿意接受神所量给我们的,总希望神能改变心意换一个满足我们私欲的,这不就是试探神吗?神岂是反复无常的吗?当然不是!所以一旦清楚了神的旨意,就不要再纠缠于此了!如果一时接受不了,就赶紧把祷告换为祈求主改变自己的心意,能早日顺服。有时神似乎真的“改变了心意”,那样的时候就更要小心了,灾祸恐怕就在眼前了!以色列人哭号着不愿进入迦南地,神“应允”了,结果那一代人不得不漂流旷野,再也没有进入的机会了。使徒保罗为此教导我们说:“不要自欺, 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 6:7-8)愿我们能谨记在心,在主面前常存敬畏、谦卑的心。
属血气的人不领会 神圣灵的事(林前 2:14)
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之所以屡屡与主为敌,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信。他们属灵的眼睛是瞎的,只凭着血气与外貌认人,当然就看不出站在他们面前这位所彰显出神的荣光了!主基督耶稣责备他们只有属世的眼光,能识自然天象、会预报天气,但却毫无属天的眼光,已经见识过那么多的神迹奇事,不仅始终未能认出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一位就是弥赛亚,反而处处与之为敌,令人既愤慨又遗憾。
主耶稣所讲的比喻与我们民间所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个意思,乃是大自然的规律,是神在创世时所安置在其中的。因此,只要看到这些自然规律,人们就能从中领略“神的永能和 神性”(罗 1:20),从而归荣耀于造物主神。面对眼前这位道成肉身的创造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Tần suấtHằng tuần
- Đã xuất bảnlúc 00:29 UTC 8 tháng 11, 2025
- Thời lượng31 phút
- Xếp hạngSạ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