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

兆灵说健康

冬日万物潜藏,正是养肾固精、积蓄能量的黄金时节。《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将中医智慧化繁为简,从饮食调养、起居作息到情志调节,为您系统梳理“冬藏”之道。本专辑不仅传授抵御寒邪的实用妙招,更深谙如何借助天时,为来年的健康体魄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跟随资深专家的指引,掌握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在这个冬天实现身心的深度调养,静待春日的生机勃发。

  1. 076.《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养肾温补肾阳药膳有玄机

    -18 Ч

    076.《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养肾温补肾阳药膳有玄机

    今天聊聊冬季养肾那些事。为什么冬天特别适合养肾?手脚冰凉、尿频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沙漠人参肉苁蓉真有那么神奇吗?还有哪些简单易行的自我调理方法?一起走进中医养生的世界,解锁冬季养肾秘籍吧! 02:00 中医智慧:猪苓汤和六味地黄丸的药效与适用症状 04:01 中医智慧:因人制宜的冬季养肾方法 06:03 深入浅出解读中医养生:护肾之道的重要性!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76冬季养肾温补肾阳药膳有玄机》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一、肾主蛰藏,冬令封藏——顺应天时的养生根本 依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之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二便,与冬令之气相应。人体阳气此时潜藏于肾,犹如树木之根深埋土中蓄积能量。若失于养护,则如《医学入门》所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来年易发温病诸症。此乃“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的深层体现。 二、肾阳为釜,温煦周身——阳虚证候的机理剖析 肾阳乃命门之火,犹如身中之日,《景岳全书》喻为“灶底之火”,主持温煦气化。当其衰微时,可出现两极表现:一则固摄失司,膀胱不约而尿频频作,恰如《诸病源候论》“膀胱不约为遗溺”;二则气化无权,水液内停而浮肿尿少,正合《金匮要略》“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之论。 三、药材各司,精准施治——本草运用的辨证智慧 (一)肉苁蓉禀沙漠纯阳之气,具“阳中之阴”特性,善治阳虚便秘,契合《本草汇言》“养命门,滋肾气”之述。 (二)盐制益智仁取咸味入肾之理,犹如药效导航,专司固精缩尿。 (三)缩泉丸三药相配,暗合“乌药散寒、益智固精、山药健脾”的君臣佐使之道。 (四)猪苓汤与六味地黄丸之择用,当遵循《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准则。 四、三温养生,根固叶茂——日常调摄的实用法则 秉承《养生延命录》“冬宜温食”之训,羊肉苁蓉粥堪为食疗佳品。戌亥时(晚9 - 11点)就寝最能涵养三焦之气,因此时“三焦通百脉”。八段锦“两手攀足”动作通过拉伸足少阴肾经,实现“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效。此三法共同构筑冬季养肾防线的实践体系。 五、法古宜今,辨证为先——经方运用的临证思维 中日经方运用之异,本质是“守方”与“活法”的哲学差异。正如《医宗必读》强调“病无常形,医无常方”,临证当如老匠裁衣,详辨阴阳。例如猪苓汤可佐黄芪益气行水,六味地黄丸需察明是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此即“因人制宜”养生观的具体展现。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7 мин.
  2. 075.《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防护心脑血管疾病妙招“心肾同补”

    -20 Ч

    075.《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防护心脑血管疾病妙招“心肾同补”

    02:01 心阳不足、肾阳虚:冬季养生中的常见问题与药膳调理 04:05 情绪管理:从案例看现代人如何平衡工作压力和健康 06:05 寒冬过冬,健康无忧——掌握科学防护方法,保护青脑血管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75冬季防护心脑血管疾病妙招“心肾同补”》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一、寒邪收引,心肾同病——冬季心脑血管病机深论 依《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及“寒伤形”之论,冬令寒邪凛冽,最易损伤心肾阳气。心为君火,主血脉而司血液循环;肾为相火,寓元阳而主纳气通脑。寒邪外束,心阳不振则血行迟滞,发为胸痹;肾阳衰微则髓海不足,致头晕耳鸣。心肾水火既济失常,乃成“阳微阴弦”之候,此乃冬季猝死频发之本。 二、温补宁三法,固护阴阳——御寒三重防护之要义 1.温法 重在保暖头颈诸阳之会,尤需护持大椎、风府诸穴,以防寒邪直中三阳。 2.补法 须辨心肾之异。补心阳当取桂枝甘草汤类辛甘化阳之剂,温通血脉;补肾阳宜选肉苁蓉、虫草花等温润之品,填精化气。谨守《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阴虚火旺者忌用辛燥。 3.宁法 本于《素问》“恬惔虚无,真气从之”,以香囊怡神、叩击心包经导气,平五脏之情志。 三、慢补为纲,阴中求阳——冬季进补之玄机 深合《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奥义。若如案例中羊肉佐烈酒之躁补,反成“壮火食气”之害。当取羊肉配山药、白萝卜等滋阴之物,仿若文火煲汤,使阳气渐生而无伤阴之弊。此即《内经》“少火生气”之道,尤宜高血压等本虚标实者。 四、情志为隐,五志伤脏——猝死案例之警醒 观心脏专家猝死之例,正是《灵枢》“忧愁恐惧则伤心”之印证。怒则气逆血菀于上,思则气结脉道涩滞。日常当习“踮脚尖走路”导引术,激发涌泉肾气,配合深呼吸调息,使气机升降有序。诚如《养生论》所言“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情宁则脉道通利。 五、防重于治,养生务本——冬季摄生之总纲 秉承《千金要方》“上医医未病”之旨,将保暖、慢补、调神融为日常三重奏。桂枝甘草汤之用须知“得脉结代者宜之”,香囊之制当择合欢皮、玫瑰花等解郁之品。寒冬养生犹如培植根柢,待春气既至,自能枝叶扶疏。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7 мин.
  3. 074.《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防护心脑血管疾病妙招“四物泡脚”

    -21 Ч

    074.《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防护心脑血管疾病妙招“四物泡脚”

    寒冬时节心脑血管易出问题,血管也会“抽筋”?手脚冰凉怎么办?中医推荐的泡脚方子真能调理全身气血吗?今天我们和专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教你如何防寒保暖,远离心梗脑梗。快来听听吧! 02:01 泡脚方剂:中医温经通脉的方法,改善手脚冰凉的情况 04:01 泡脚指南:如何正确把握泡脚时间与出汗标准?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74冬季防护心脑血管疾病妙招“四物泡脚”》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一、寒主收引,心脉凝滞——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之病机 依据《黄帝内经》“寒则气收”理论,冬令寒气盛行,人体阳气内敛,寒邪外束,致血管挛急,气血运行受阻,发为“血瘀络痹”。寒性收引,类比热胀冷缩,血管遇冷收缩,血压波动,加重心脏负荷,心阳耗损,易诱发胸痹卒中。此乃天人相应,自然界阴寒至极,人体内阳气衰微,心主血脉功能受阻,故猝死率攀升。 二、四肢厥逆,阳微阴弦——手脚冰凉为心脑预警之外候 手足为诸阳之本,依《伤寒论》少阴病证,四肢不温乃阳气衰微、寒凝血瘀之象。远端组织失于温煦,出现发白或紫绀,实为心脑血管循环不良之先兆。此非独体表受寒,而是阴寒内盛,阳不达末,提示心脑供血不足,亟当警惕,防微杜渐。 三、温经通脉,药浴足下——川椒桂枝附子当归泡脚方之妙用 此方以川椒辛热温中,驱散阴寒;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调和营卫;附子回阳救逆,走窜十二经,振奋元阳;当归补血活血,濡养血脉。四药相伍,内煦外透,通过足底66穴,激发经气,共奏散寒通脉之效。泡脚水温40 - 45摄氏度,时约15 - 20分,以额鼻微汗为度,不可大汗淋漓,以免伤阳。 四、微汗为度,循序渐进——养生调摄之要诀与整体观 若久泡无汗,乃阳气未复,当持之以恒,缓图其功,契合《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冬季养生贵在坚持,辅以避寒就温、饮食温热,强化心脑防护。此法外治内调,防患未然,彰显中医“治未病”智慧,助人平安度冬。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6 мин.
  4. 073.《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养生防病的十字秘笈:梳头通阳

    -1 ДН.

    073.《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养生防病的十字秘笈:梳头通阳

    02:02 冬季养生秘籍:按摩穴位和选择合适的梳子保护身体 04:05 养生之选:不同材质梳子的中医理论与功效解析 06:06 中医理论通俗易懂,健康守护从收听兆灵说健康开始!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73冬季养生防病的十字秘笈:梳头通阳》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依据《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典籍理论,结合“头为诸阳之会”核心原理,系统阐释梳头养生之法。此法非仅沐发栉械,实为调畅气血、御邪固本之要术,谨列精要以示其道。 一、通调阳经,振发元阳 头部乃督脉、太阳经、少阳经交汇之所,《内经》言“阳气者,若天与日”。梳头即如“为阳气松土”,通过疏导三阳经气,使清阳上荣,浊阴下潜。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自后发际沿经向前梳理,可启闭开窍;太阳经主一身之表,顺其走向梳理能固护卫气;少阳为枢机,梳通可调达气机。每日百至二百下,力度柔中带刚,犹春耕破土,既启阳气生机,又免耗伤正元。 二、穴窍同调,御风固表 重点刺激风府、风池要穴,深合《针灸大成》“穴为脉气所发”之论。风府属督脉,为“风邪积聚之所”,按压可散头风、醒神志;风池乃少阳、阳维之会,如“头部防风林”,疏之可驱寒邪、利颈项。冬季寒主收引,邪易由此内袭,梳头时以指腹稍驻按压,仿若“置小火炉于腧穴”,使阳气温煦,卫外得固,头痛、感冒诸症自消。 三、工具择宜,法乎五行 梳具材质暗合五行生克:《本草拾遗》载桃木辟秽安神,其性温通,冬用尤宜,如“温和艾灸”透达经络;黄杨木清热毒而柔润,契合“木主疏泄”之性;牛角梳属水入肾,可制虚火;玉梳属金归肺,善安神定魄。然总以梳齿圆润、不伤皮毛为要,正如《老老恒言》所谓“栉发宜柔,以养血脉”,切忌指甲尖锐,免成“金克木”伐肝耗血之弊。 四、形神兼养,以应冬藏 梳头非止于形,《养生论》谓“发为血之余,脑之华”,指腹按摩头皮能宁心安神、调畅情志。冬季阳气潜藏,神志亦当内守,晨起梳头百下,可解睡余昏沉;暮时梳理,能卸一日烦劳。此法动静相寓,外则舒筋活络,内则敛神定志,使“形与神俱”,正合《内经》“冬不扰阳”之藏精大道。 综上,梳头一法融经络、腧穴、五行、神志诸理于一炉,简而不陋,微而宏达。冬日持之以恒,既御寒邪于外,又培元气于内,实为养生防病之枢机。悉遵典要,以启后学。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6 мин.
  5. 072.《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养生防病的十字秘笈:薰、动、开

    -1 ДН.

    072.《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养生防病的十字秘笈:薰、动、开

    02:00 冬季养生的识字秘籍:运动时间、方式和药物粉剂的奇妙组合 04:02 冬季养生秘诀揭秘:运动、熏香、洞居与健康 06:02 健康平安度冬!实用养生方法解析,感谢付老师!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72冬季养生防病的十字秘笈--薰、动、开》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基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理论,结合“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核心思想,总结冬季养生防病核心要点,以条目式呈现,语言简洁而富含深度,旨在从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角度阐释养生智慧。 一、熏香温通,驱邪固表 中医认为“寒邪伤阳,湿邪困脾”,冬季外感寒湿易致气血凝滞。熏香法源自《肘后备急方》之外治法,选用干姜、苍术、石菖蒲等药材。干姜性辛热,归脾肺经,如“小火炉”温中散寒,助阳气升发;苍术苦温燥湿,仿若“除湿器”,化解湿浊困脾之弊;石菖蒲芳香辟秽,通达窍络,可杀菌净气。三药相伍,共奏温阳化湿、宣通气血之效,犹如组建“防寒小分队”,既净化居室环境,又扶正祛邪,契合《金匮要略》“病在表者,宜熏以通阳”之论。 二、动静相宜,养阳藏精 冬季养生贵在“藏”字,依《黄帝内经》“冬三月,此为闭藏”之训,运动当循“动则生阳,静则养阴”原则。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柔和功法,动作舒缓如“文火熬粥”,以内动促气血流通,外静防阳气外泄。运动时间宜择日出后(上午9至11时),此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顺应天时,可达“天人相应”之效。切记以微热无汗为度,过汗则伤津耗气,反违“冬不扰阳”之本。此法深合《景岳全书》“动中有静,乃养生之要义”,旨在培元固本,为春生蓄力。 三、起居顺时,避寒就温 冬日起居宜“必待日光”,避戴寒邪,如《养生延命录》所言“顺四时阴阳则生”。作息应晚起早卧,减少晨间外出,以仿树木冬藏减耗之象。通风之事,须把握“开阖有度”,选午时阳气旺盛时短时开窗(约10 - 15分钟),形成气流而非直吹,喻如“煮粥掀盖透气”,既换浊气入清,又防寒邪直中。此条体现中医“慎避虚邪”思想,通过调节微环境维系人体阴阳平衡,预防感冒、老寒腿等冬病。 四、精神内守,调摄情志 冬季属肾,主藏精,《医宗金鉴》强调“志闲少欲,则精气内守”。宜减少思虑劳作,避情绪大动,可通过鸣天鼓、搓肾俞等导引术宁心敛神。此法非独养身,更重养心,以静制动,使“精与神俱”,则寒邪难侵,春病不生。 以上要点以典籍理论为基,融汇临床经验,强调冬季养生需内外兼修、防微杜渐。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7 мин.
  6. 071.《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老寒腿的病因解析和中医调理方法

    -3 ДН.

    071.《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老寒腿的病因解析和中医调理方法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71.冬季老寒腿的病因解析和中医调理方法》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一、风寒湿三邪合而为痹,气血不通则痛 风寒湿三邪合而为痹,气血不通则痛老寒腿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明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寒主收引,凝滞气血如冰封溪流;风性走窜,致疼痛游移不定;湿性粘滞,使肢体沉重如裹。冬季阴盛阳衰,此三邪更易胶结深伏,阻遏经脉气血,形成"不通则痛"之局。其病位虽在筋骨,实与肝主筋、肾主骨功能密切相连。 二、本虚标实为病机核心,肝肾亏虚乃发病基础 此症本质属本虚标实之候。年长者肝肾渐亏,精血不足,筋骨失濡如枯木逢霜,此为本虚;外邪趁虚而入,缠结经络,此为标实。关节作响如机杼缺油,实为肝肾精血不能濡养筋脉之兆。《临证指南医案》强调:"痹证日久,未有不累及肝肾者",冬季阳气内藏,若肾元不固,则寒邪直中筋骨。 三、穴位按摩通经活络,三穴共筑御寒屏障 取穴当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则。内外膝眼犹如膝部枢机,按之可启闭通络,如融冰开塞;外丘穴属足少阳胆经,乃筋之会穴,刺之能疏利关节如解绳结。三穴相配,形成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之完美组合,暗合《针灸大成》"通则不痛"之治则。按摩时配合温水,可收"血得温则行"之增效作用。 四、药浴熏蒸透达病所,辛香温通逐邪外出 花椒生姜浴乃"温通"法之妙用。花椒辛热走窜,如离照当空能消阴翳;生姜辛温发散,似春风解冻可通血脉。苏木、鸡血藤、桂枝配伍尤见匠心:苏木色赤入血分,破瘀如摧枯拉朽;鸡血藤养血活络,似润物无声;桂枝温经通阳,如旭日东升。此三味构成攻补兼施之良方,使邪去而正不伤。 五、养生贵在防微杜渐,冬病冬治守机固本 防治老寒腿当遵"冬病冬治"原则。除药浴按摩外,可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以培补先天后天;习练八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一式以柔筋健骨。尤须注意冬季保暖如护幼苗,饮食宜温忌生冷,活动宜缓忌剧烈。此综合调护之法,正合《黄帝内经》"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之古训。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7 мин.
  7. 070.《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辩症和调理方法

    -3 ДН.

    070.《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辩症和调理方法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70冬季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辩症和调理方法》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一、过敏本质在内因,三脏失调为病根 冬令过敏非独外邪作祟,实乃脾肺肝三脏功能失衡之外显。脾虚则土不生金,肺失所养而卫外不固;肝郁气滞,风木妄动则挛急作嚏。此即《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反证——内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寒邪与尘螨不过诱因,犹如火星落于燥薪,其燃灼之势终取决于薪柴之状态。 二、脾为生痰之源,培土方能生金 脾虚致湿浊内蕴,上贮于肺则鼻流清涕,外溢肌表则发为风团。莲子山药粥之妙,在甘平补中,仿四君子汤之意而力缓,如春雨润物无声。较之红豆薏米祛湿峻剂,此方更合“虚者补之”治则。然需明辨虚实:若苔厚腻脘痞者,当先以陈皮半夏醒脾涤浊,待湿去再行补益。 三、调肝和营卫,开阖有枢机 过敏煎中柴胡防风辛散开表,犹如启户牖以通阳气;乌梅五味酸收敛肺,恰似阖门窗以固精气。此开阖相济之法,暗合《伤寒论》桂枝汤中芍药与桂枝配伍精义。现代研究揭示此方可调节免疫球蛋白E,正是中医“调和营卫”之现代诠释。 四、外治通窍道,经络调气血 盐水洗鼻非仅物理清洁,实为“肺开窍于鼻”理论之外用。迎香穴属阳明,按摩之可激发经气如开闸泄洪,使壅滞之邪有出路。此法与《针灸大成》“鼻塞不同香臭,迎香主之”记载一脉相承,配合素髎穴共成通窍组合。 五、三因制宜治未病,冬病冬防守生机 冬季过敏防治当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训。除食疗外,可习练“噫字诀”宣肺气,辅以艾灸足三里培补后天。尤须注意室内湿度宜保持40%-60%,过燥则伤肺络,过润则助湿邪。此综合调理正体现《金丹要诀》“四时各有宜忌,顺之则生,逆之则病”的养生智慧。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6 мин.
  8. 069.《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慢性咳喘重在固本培元扶正御邪

    -3 ДН.

    069.《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之冬季慢性咳喘重在固本培元扶正御邪

    冬天一到就咳个不停?慢性咳喘真的那么难治吗?智深老师从中医角度为我们揭秘了冬季高发的真正原因。为什么反复感冒会埋下隐患?痰多咳不出怎么办?一个按压腹部的小妙招或许能帮到你!扶正气,修复身体防护罩,原来这些都有大学问。想知道更多实用方法,赶紧来听听吧! 02:00 冬季慢性咳喘:病因、症状和实用方法解析 04:00 深度解析:扶正器在治疗慢性咳喘中的重要性与作用机制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69冬季慢性咳喘重在固本培元扶正御邪》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一、咳喘之机,本虚标实 慢性咳喘非独肺系之疾,实为肺脾肾三脏交亏。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反复感冒耗伤肺气,如金钟破损,难御外邪;脾为生痰之源,运化失司则痰浊内生;肾为气之根,纳气无权则咳喘迁延。此三虚相叠,遇冬令寒邪引动,遂成痼疾。 二、寒邪袭表,由浅入深 初起寒邪犯肺,如薄霜凝窗,见咳嗽鼻塞;若失治传里,则寒饮伏肺,似冰封溪流,致喉中痰鸣、胸膈满闷。更有“形寒饮冷则伤肺”(《黄帝内经》),冬季寒邪挟湿冷饮食直中太阴,尤易损伤脾肺阳气。 三、排痰有术,通调气机 按压腹部排痰法暗合中医“通腑宣肺”之理。腹部为气海所在,按压可激发丹田之气,推动膈肌如风箱鼓动,使痰浊随气而行。此法契合“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通过调畅腑气以开泄肺闭,尤宜年老气弱者深部痰滞之证。 四、扶正培元,三脏同调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经》),扶正当循三脏:黄芪补肺固表,筑藩篱于外;白术健脾运湿,绝生痰之源;熟地滋肾纳气,固封藏之本。尤需注意冬季进补当“补而勿滞”,可佐陈皮、砂仁等理气之品,防滋腻碍胃。 五、防治相济,四时有序 治咳喘当分缓急:发作期宜温肺化饮,如小青龙汤散寒涤痰;缓解期当培土生金,用六君子汤健脾益肺。冬季尤重“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内经》),避寒就温,配合穴位贴敷,使药力由经入脏,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6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冬日万物潜藏,正是养肾固精、积蓄能量的黄金时节。《兆灵说健康|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将中医智慧化繁为简,从饮食调养、起居作息到情志调节,为您系统梳理“冬藏”之道。本专辑不仅传授抵御寒邪的实用妙招,更深谙如何借助天时,为来年的健康体魄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跟随资深专家的指引,掌握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在这个冬天实现身心的深度调养,静待春日的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