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减成厨

全职做流动厨师,食物是我与外界沟通的方式

没有任何科班经验,法学的本科,互联网行业的从业,创意行业的长期创业,但我选择在35岁全职做一名「流动厨师」,做饭、工作坊、录食物播客,与食物打最深度的交道。

做本期节目是和「人是铁饭是钢」的主播崴崴共同录制的一期串台节目。崴崴长居香港,她来成都的行程非常满,我和她约了一个大早(是我的大早,可能不是她的😁),潜入了还没开门营业的白读书屋,聊了我与食物的共同成长经历,分享了一些鸭餐灵感的来源,也梳理了我和食物的深度关系。

这是一期非常棒的聊天,也是一期很真诚的对自我的探究。

【添加小助手微信:tiepiyacan2025,可进听友群讨论更多食物话题】

06:27 麻酱胡豆,独属于妈妈,也独属于家乡的味道

10:36 成都,其实吃得很甜

16:18 08年开始使用大众点评的老用户,为口吃的能有多拼

23:48 腌肉,1%的盐就足够了

31:39 NOMA对于发酵的极致应用

39:48 江浙的家庭臭物,油条包臭豆腐

47:22 鸭餐,喜欢做关于食物的命题作文

49:06 佛教心理学与原创甜品

55:17 以自己命名的菜,「铁皮鸭」是什么

61:18 和牛干巴,干巴菌有着系列名字的鹅干巴

63:25 食物弥合偏见,让四川人感受绍兴的臭苋菜梗臭豆腐的美妙

66:18 喜欢红葱的香气,在成都炸了几十斤红葱酥

68:32 坚果香料酱,厨房废物创造的美味调味品

70:08 在山里的神秘鸭餐,在地野生食材和户外烤肉

74:10 食物,一边害我一边救我

77:13 我和世界微弱联系的那根重要的线,是食物

下面请看本期的大量图片

↑「铁皮鸭」这道菜

↑讲着PPT带大家逛菜市场买菜

↑买完菜就地做饭,三小时内吃到刚买的菜和肉

↑梁中和老师佛教心理学分享的定制甜品

↑冷杉木屋隐秘鸭餐

↑郊区鸭餐,先去买些附近农民种的菜

↑贵州红酸汤发酵工作坊

↑豆乳腐工作坊

↑四川泡菜工作坊

香料工作坊之自制罗勒绿油↑

↑今年的青梅与黄梅,酒、露、酱

↑辣味腐乳、白味腐乳,以及不太涉及发酵的猎奇的凤梨腐乳

↑鸭餐小快闪,贵州原汤牛肉粉,带大家认识「酸粉」的魅力

↑鸭餐堂烹现场

↑极限鸭餐,最简陋的环境也能做饭

如果想加入听友群,欢迎添加小助手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