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格會大坪林教會-每日露滴
BFFC貴格會大坪林教會
0.0 (0)
基督教
一日一更
每日露滴
最新单集
关注
单集
5小时前
出埃及記第五章1-12節 2025.09.30(禮拜二)
出埃及記第五章1-12節 2025.09.30(禮拜二)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後來摩西、亞倫去對法老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 2.法老說:「耶和華是誰,使我聽祂的話,容以色列人去呢?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容以色列人去!」 3.他們說:「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免得祂用瘟疫、刀兵攻擊我們。」 4.埃及王對他們說:「摩西、亞倫!你們為甚麼叫百姓曠工呢?你們去擔你們的擔子吧!」 5.又說:「看哪,這地的以色列人如今眾多,你們竟叫他們歇下擔子!」 6.當天,法老吩咐督工的和官長說: 7.「你們不可照常把草給百姓做磚,叫他們自己去撿草。 8.他們素常做磚的數目,你們仍舊向他們要,一點不可減少;因為他們是懶惰的,所以呼求說:『容我們去祭祀我們的神。』 9.你們要把更重的工夫加在這些人身上,叫他們勞碌,不聽虛謊的言語。」 10.督工的和官長出來對百姓說:「法老這樣說:『我不給你們草。 11.你們自己在哪裏能找草,就往那裏去找吧!但你們的工一點不可減少。』」 12.於是百姓散在埃及遍地,撿碎稭當作草。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摩西和亞倫去見法老,向他傳講上帝的旨意,要法老同意讓以色列人出埃及,去敬拜祭祀上帝。法老非但不肯,還蠻橫的以以色列人懶惰為由,下令不把製磚的材料給他們,卻仍要他們交出相同數目的磚來。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信仰是迷信嗎?先有麵包,才有一切嗎?: 法老生在當時最富庶、最繁華、最高文化的埃及地,而且擁有最高的權柄,「自然」不認識耶和華是誰?似乎也不需要認識耶和華是誰?所以面對摩西的要求,才會那麼自恃與狂傲。這似乎也是一般人面對「福音與信仰的態度」。他們會認為現實生活最重要,有了麵包才會有一切,信仰是生活的寄託,是一切都有了的時候才去追求的附屬品,不必太認真,否則就容易落入迷信之中。是這樣嗎? 【默想】我覺得如何呢?在現實生活中,我要如何堅定的相信有上帝就勝過一切?
5 分钟
1天前
出埃及記第四章13-31節 2025.09.29(禮拜一)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3.摩西說:「主啊,祢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 14.耶和華向摩西發怒說:「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亞倫嗎?我知道他是能言的;現在他出來迎接你,他一見你,心裏就歡喜。 15.你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我也要賜你和他口才,又要指教你們所當行的事。 16.他要替你對百姓說話;你要以他當作口,他要以你當作神。 17.你手裏要拿這杖,好行神蹟。」 18.於是,摩西回到他岳父葉忒羅那裏,對他說:「求你容我回去見我在埃及的弟兄,看他們還在不在。」葉忒羅對摩西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去吧!」 19.耶和華在米甸對摩西說:「你要回埃及去,因為尋索你命的人都死了。」 20.摩西就帶着妻子和兩個兒子,叫他們騎上驢,回埃及地去。摩西手裏拿着神的杖。 21.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回到埃及的時候,要留意將我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使他的心剛硬,他必不容百姓去。 22.你要對法老說:『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 23.我對你說過:容我的兒子去,好事奉我。你還是不肯容他去。看哪,我要殺你的長子。』」 24.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 25.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他兒子的陽皮,丟在摩西腳前,說:「你真是我的血郎了。」 26.這樣,耶和華才放了他。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 27.耶和華對亞倫說:「你往曠野去迎接摩西。」他就去,在神的山遇見摩西,和他親嘴。 28.摩西將耶和華打發他所說的言語和囑咐他所行的神蹟都告訴了亞倫。 29.摩西、亞倫就去招聚以色列的眾長老。 30.亞倫將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 31.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聽見耶和華眷顧他們,鑒察他們的困苦,就低頭下拜。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上帝呼召摩西,且以一系列的神蹟為證,甚至應允為他預備亞倫來發言。摩西接受,辭別岳父,帶著妻兒離開米甸,竟遇到上帝欲殺他,他的妻子遂割下他兒子的陽皮,使摩西作她的血郎才作罷。而上帝也要亞倫到曠野去迎接摩西。回到埃及之後,他向亞倫說明上帝的旨意,並由亞倫向眾長老述說耶和華的恩待,又行了上帝叫他們預備行的神蹟,使眾百姓相信耶和華將行大事來拯救他們。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血郎: 是「行割禮」的另外一種說法,也就是要「分別」出來的意思。摩西曾被「分別出來」,他的兒子要回到以色列,也要「分別出來」。以色列出埃及,也是一種分別的行動。 【默想】我知道,自己也是從世界被分別出來的嗎? 2.神蹟奇事證明了上帝的恩典與拯救: 為了要取信於眾以色列人,上帝使摩西與亞倫行出許多神蹟,就是要證明上帝「真的」差遣他們,「真的」要拯救以色列人。所以從舊約到新約,上帝讓人看見神蹟的目的是要「證明上帝的恩道。」。在我們的身上與教會有上帝清楚的道嗎? 【默想】我們要知道上帝的道,以至於能見證上帝的道。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出發 1.最後的預備(V.13~17) 2.離開的請求(V.18~26) 3.大勢將開始(V.27~31) 三、重點提示 30.亞倫將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 31.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聽見耶和華眷顧他們,鑒察他們的困苦,就低頭下拜。 四、金句 26.這樣,耶和華才放了他。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
6 分钟
3天前
出埃及記第四章1-12節 2025.09.27(禮拜六)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摩西回答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 2.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裏是甚麼?」他說:「是杖。」 3.耶和華說:「丟在地上。」他一丟下去,就變作蛇;摩西便跑開。 4.耶和華對摩西說:「伸出手來,拿住牠的尾巴,牠必在你手中仍變為杖; 5.如此好叫他們信耶和華-他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是向你顯現了。」 6.耶和華又對他說:「把手放在懷裏。」他就把手放在懷裏,及至抽出來,不料,手長了大痲瘋,有雪那樣白。 7.耶和華說:「再把手放在懷裏。」他就再把手放在懷裏,及至從懷裏抽出來,不料,手已經復原,與周身的肉一樣; 8.又說:「倘或他們不聽你的話,也不信頭一個神蹟,他們必信第二個神蹟。 9.這兩個神蹟若都不信,也不聽你的話,你就從河裏取些水,倒在旱地上,你從河裏取的水必在旱地上變作血。」 10.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11.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 12.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當上帝呼召摩西回埃及去帶領以色列人時,他並不願意,以百姓必不信他且他沒有口才為由拒絕。但是上帝卻應允與祂同在。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摩西的推辭: 摩西推辭了上帝的差遣,不論原因為何,皆不是上帝的心意。曾經聽過「推辭事奉就是推辭恩典」的這句話。仔細想想,上帝的差遣必有祂的用意與帶領,若能憑著信心前行,則能有榮神益人的機會。但是若推辭,上帝必會再帶領別人服事,而推辭的人會受虧損,非常可惜。 【默想】只要是上帝的旨意與差遣,我能不推辭嗎?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掙扎 1.權柄的掙扎(V.1~5) 2.目的的掙扎(V.6~9) 3.能力的掙扎(V.10~12) 三、重點提示 10.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11.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 12.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 四、金句 9.這兩個神蹟若都不信,也不聽你的話,你就從河裏取些水,倒在旱地上,你從河裏取的水必在旱地上變作血。」
5 分钟
4天前
出埃及記第三章11-22節 2025.09.26(禮拜五)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1.摩西對神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 12.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 13.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裏,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甚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 14.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 15.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萬代。 16.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長老,對他們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顯現,說:我實在眷顧了你們,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待你們。 17.我也說:要將你們從埃及的困苦中領出來,往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地去,就是到流奶與蜜之地。』 18.他們必聽你的話。你和以色列的長老要去見埃及王,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現在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為要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 19.我知道雖用大能的手,埃及王也不容你們去。 20.我必伸手在埃及中間施行我一切的奇事,攻擊那地,然後他才容你們去。 21.我必叫你們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你們去的時候就不至於空手而去。 22.但各婦女必向她的鄰舍,並居住在她家裏的女人,要金器銀器和衣裳,好給你們的兒女穿戴。這樣你們就把埃及人的財物奪去了。」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上帝告訴摩西,他必被上帝所用來帶領以色列人。因祂聽見在埃及希伯來同胞非常痛苦的哀聲。他們向上帝哀求,上帝也聽見了。而摩西剛開始拒絕,但是上帝繼續從應許、方式和內容,向他說明整個救贖的過程與結果。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上帝說:「…我實在看見…,聽見…,下來…,打發…,領出…,事奉…」: 這一連串的動詞的描寫,代表了上帝的旨意必要成就,且代表了上帝的「確實性」。因此在我的生活與服事中,也必須要有合上帝心意的計畫,要以上帝的旨意(救恩與榮耀主)為中心,才能在這世代打屬靈的仗,拯救失喪的人,回應主基督神聖的呼召(太廿八:19-20)。 【默想】我樂意明白上帝的心意,並希望祂賜給我智慧,來完成祂的計畫嗎? 2.記念上帝,直到萬代: 這是上帝拯救以色列人的原因,也就是要以色列人來榮耀祂。每一位基督徒活在這世上,豈不也是這樣嗎?因此求主讓我有屬天的價值觀,常常思想天上的事,常常顧念弟兄姐妹靈性上的需要,常常以拯救人的靈魂免沈淪滅亡為負擔。 【默想】我希望我與我的家庭能記念主嗎?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解惑 1.掙扎(V.11~14) 2.說明(V.15~18) 3.挑戰(V.19~22) 三、重點提示 19.我知道雖用大能的手,埃及王也不容你們去。 20.我必伸手在埃及中間施行我一切的奇事,攻擊那地,然後他才容你們去。 21.我必叫你們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你們去的時候就不至於空手而去。 四、金句 14.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
6 分钟
5天前
出埃及記第三章1-10節 2025.09.25(禮拜四)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摩西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羣;一日領羊羣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2.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裏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着,卻沒有燒毀。 3.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 4.耶和華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裏呼叫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裏。」 5.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6.又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神。 7.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 8.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9.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 10.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摩西牧養岳父的羊,一日在上帝的何烈山,他看見了「不滅的荊棘」異象,上帝藉此向他顯現,也顯明他的污穢(脫鞋),向他表明身份(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向他宣布了要領以色列人進佳美之地的信息,要揀選他作為領袖的使命,並且應許他們必得榮耀的福份。最終就是要告訴摩西,他必被上帝所用來帶領以色列人。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從羊群到人群: 摩西本來的負擔在於希伯來「人」,但因為不被接受而牧養「羊」。而因著上帝的顯現與揀選,他又要對「人」有再一次的關懷,而且還是當時拒絕他的「希伯來人」。這種從羊群到人群的轉變,若非出於上帝的揀選,人實在很難去作,也很難願意去作。 【默想】摩西要經過什麼樣的調整對我有何提醒? 2.哀聲達到上帝耳中: 表明上帝是聽見人的哀號,顧念人的痛苦,且有能力並樂意拯救人的真神。特別是祂所揀選,要大大使用的百姓。 【默想】我相信主也聽見我的呼求,按祂的旨意帶領我嗎?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呼召 1.異象(V.1~2) 2.探究(V.3~6) 3.內容(V.7~10) 三、重點提示 9.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 10.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四、金句 5.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5 分钟
6天前
出埃及記第二章11-25節 2025.09.24(禮拜三)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1.後來,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裏,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 12.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裏。 13.第二天他出去,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對那欺負人的說:「你為甚麼打你同族的人呢?」 14.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便懼怕,說:「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15.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16.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她們來打水,打滿了槽,要飲父親的羣羊。 17.有牧羊的人來,把她們趕走了,摩西卻起來幫助她們,又飲了她們的羣羊。 18.她們來到父親流珥那裏;他說:「今日你們為何來得這麼快呢?」 19.她們說:「有一個埃及人救我們脫離牧羊人的手,並且為我們打水飲了羣羊。」 20.他對女兒們說:「那個人在哪裏?你們為甚麼撇下他呢?你們去請他來吃飯。」 21.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 22.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 23.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神。 24.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 25.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摩西長大後,偶然在外面看見了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殺了埃及人來為同胞解圍,而隔日卻遇見兩位同胞相鬥,他在勸阻時,卻被嘲諷,才知道他殺人的消息早就走漏了出去,因此他起來逃亡,逃到米甸的曠野,因著奇遇幫了一家的人,便與他同住,且娶了他的女兒,作了他的女婿,並生了兒子。於此同時,他在埃及的希伯來同胞,因為非常痛苦而向上帝哀求,上帝也聽見了。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逃亡的摩西: 「摩西」學了一切埃及的學問與技術,還有相當的地位。因此「認為」自己可以拯救同胞。想不到,這一身的「武藝」卻造就了一位逃亡的「摩西」。實在是提醒我靠「自己」的後果真無法想像,還是好好倚靠上帝,仰望祂的帶領。 【默想】從摩西的經歷,我覺得主的同在重要嗎? 2.看顧人苦情的上帝: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生活,上帝並沒有不顧或忘記。雖然對以色列而言,他們不「明白」或「接受」摩西可能可以拯救他們,甚至他們也覺得上帝與他們的「苦情」可能毫無關連,但是當他們呼求的時候,上帝仍然垂聽。再次讓我看見了上帝的信實與慈愛。 【默想】我有信心,上帝也會看顧我與我的家人的苦情嗎?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救恩的開展 1.掙扎(V.11~14) 2.轉折(V.15~22) 3.等候(V.23~25) 三、重點提示 24.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 25.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 四、金句 14.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便懼怕,說:「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6 分钟
9月22日
出埃及記第二章1-10節 2025.09.23(禮拜二)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為妻。 2.那女人懷孕,生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藏了他三個月, 3.後來不能再藏,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 4.孩子的姊姊遠遠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 5.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她的使女們在河邊行走。她看見箱子在蘆荻中,就打發一個婢女拿來。 6.她打開箱子,看見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憐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 7.孩子的姊姊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 8.法老的女兒說:「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 9.法老的女兒對她說:「你把這孩子抱去,為我奶他,我必給你工價。」婦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10.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裏,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裏拉出來。」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在利未族中,有一對夫婦生了一個兒子,因其俊美便把他藏了三個月,直到不能再藏,便把孩子放在蘆荻中,希望有人領養。想不到看見這孩子並領養他的是法老的女兒。而一路跟著孩子的姊姊,便向法老的女兒推薦孩子的母親來擔任他的奶媽,但是「這層關係」法老的女兒並不知情。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藏孩子的利未人: 藏孩子的利未人,代表著一種不向現實低頭的信心與盼望,而且是在上帝的面前所保留的「敬虔的後裔」。在現代的環境中,無論對於家庭、工作、教育…,各種與社會息息相關的活動中,基督徒是否願意「付代價」來保持對上帝的敬畏與虔誠,而不是隨波逐流的向現實與環境低頭。不是覺得「現代的人都這樣」,而是因著主持守「信主的人是按著真理所教導的樣式」的信心與盼望。 【默想】對於此種狀況,我有何領受呢? 2.從水裡拉出來的孩子: 水裡有許多的危險,水流、怪物、風雨…,能得著保存是因為有上帝的手。埃及的尼羅河,就預表了世界與罪惡,摩西被救出來,將來也要救以色列人。主耶穌基督的名字,是將「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也就是「屬靈裡面的出埃及記」。 【默想】我自己對此有何感想呢?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救恩的萌芽 1.起始(V.1~3) 2.挑戰(V.4~6) 3.萌芽(V.7~10) 三、重點提示 3.後來不能再藏,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 4.孩子的姊姊遠遠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 四、金句 10.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裏,就作了她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裏拉出來。」
6 分钟
9月21日
出埃及記第一章12-22節 2025.09.22(禮拜一)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2.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 13.埃及人嚴嚴地使以色列人做工, 14.使他們因做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做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地待他們。 15.有希伯來的兩個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對她們說: 16.「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看她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 17.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18.埃及王召了收生婆來,說:「你們為甚麼做這事,存留男孩的性命呢?」 19.收生婆對法老說:「因為希伯來婦人與埃及婦人不同;希伯來婦人本是健壯的(原文是活潑的),收生婆還沒有到,她們已經生產了。」 20.神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來,極其強盛。 21.收生婆因為敬畏神,神便叫她們成立家室。 22.法老吩咐他的眾民說:「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們都要丟在河裏;一切的女孩,你們要存留她的性命。」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雖然如此,越遇見苦難的環境,他們卻越發多起來。上帝使用許多的方法來保守他們,其中有「敬畏上帝的收生婆,留下以色列男嬰」的事件就是一個例子。當然上帝也賜福了收生婆。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只是越…,他們越…: 前面的「越」是人的手,後面的「越」是上帝的手與恩典,信靠與仰望主的人,並經歷上帝奇妙雙手的引導,勝過人手所造成的逼迫與困難。感謝主。 【默想】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嗎? 2.敬畏上帝的收生婆: 收生婆「大膽嗎」?的確非常大膽。為何她能那麼大膽呢?因為敬畏上帝。「怕上帝而不怕人」使她能做出合乎上帝的決定。以致於生活雖在極為具挑戰性的壓力之下,她依然堅定不移,不懼怕世間的危險。這是上帝所使用來復興祂作為的精兵的特質與行為。 【默想】從這收生婆身上,我有何屬靈的學習?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奇蹟 1.奇蹟的產生(V.13~14) 2.奇蹟的原因(V.15~19) 3.奇蹟的持續(V.20~21) 三、重點提示 12.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 13.埃及人嚴嚴地使以色列人做工, 14.使他們因做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做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地待他們。 四、金句 20.神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來,極其強盛。
5 分钟
查看全部 161 集
关于
每日露滴
信息
创作者
BFFC貴格會大坪林教會
活跃年份
2025年
单集
161
分级
儿童适宜
版权
© BFFC貴格會大坪林教會
节目网站
貴格會大坪林教會-每日露滴
你可能还喜欢
即兴表演
即兴表演
一周一更
若要收听包含儿童不宜内容的单集,请登录。
登录
关注此节目的最新内容
登录或注册,以关注节目、存储单集,并获取最新更新。
登录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查看全部
Algeria
Angola
Armenia
Azerbaijan
Bahrain
Benin
Botswana
Brunei Darussalam
Burkina Faso
Cameroun
Cape Verde
Chad
Côte d’Ivoire
Congo,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Egypt
Eswatini
Gabon
Gambia
Ghana
Guinea-Bissau
India
Iraq
Israel
Jordan
Kenya
Kuwait
Lebanon
Liberia
Libya
Madagascar
Malawi
Mali
Mauritania
Mauritius
Morocco
Mozambique
Namibia
Niger (English)
Nigeria
Oman
Qatar
Congo, Republic of
Rwanda
São Tomé and Príncipe
Saudi Arabia
Senegal
Seychelles
Sierra Leone
South Africa
Sri Lanka
Tajikistan
Tanzania, United Republic Of
Tunisia
Turkmenistan
United Arab Emirates
Uganda
Yemen
Zambia
Zimbabwe
亚太地区
查看全部
Afghanistan
Australia
Bhutan
Cambodia
中国大陆
Fiji
香港
Indonesia (English)
日本
Kazakhstan
대한민국
Kyrgyzstan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澳門
Malaysia (English)
Maldives
Micronesia, Federated States of
Mongolia
Myanmar
Nauru
Nepal
New Zealand
Pakistan
Palau
Papua New Guinea
Philippines
Singapore
Solomon Islands
台灣
Thailand
Tonga
Turkmenistan
Uzbekistan
Vanuatu
Vietnam
欧洲
查看全部
Albania
Armenia
Österreich
Belarus
Belgium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ulgaria
Croatia
Cyprus
Czechia
Denmark
Estonia
Finland
France (Français)
Georgia
Deutschland
Greece
Hungary
Iceland
Ireland
Italia
Kosovo
Latvia
Lithuania
Luxembourg (English)
Malta
Moldova, Republic Of
Montenegro
Nederland
North Macedonia
Norway
Poland
Portugal (Português)
Romania
Россия
Serbia
Slovakia
Slovenia
España
Sverige
Schweiz
Türkiye (English)
Ukraine
United Kingdom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查看全部
Anguilla
Antigua and Barbuda
Argentina (Español)
Bahamas
Barbados
Belize
Bermuda
Bolivia (Español)
Brasil
Virgin Islands, British
Cayman Islands
Chile (Español)
Colombia (Español)
Costa Rica (Español)
Dominica
República Dominicana
Ecuador (Español)
El Salvador (Español)
Grenada
Guatemala (Español)
Guyana
Honduras (Español)
Jamaica
México
Montserrat
Nicaragua (Español)
Panamá
Paraguay (Español)
Perú
St. Kitts and Nevis
Saint Lucia
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Suriname
Trinidad and Tobago
Turks and Caicos
Uruguay (English)
Venezuela (Español)
美国和加拿大
查看全部
Canada (English)
Canada (Français)
United States
Estados Unidos (Español México)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США
美国 (简体中文)
États-Unis (Français France)
미국
Estados Unidos (Português Brasil)
Hoa Kỳ
美國 (繁體中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