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格會大坪林教會-每日露滴

BFFC貴格會大坪林教會

每日露滴

  1. قبل ٢٣ ساعة

    出埃及記第廿二章1-31節 2025.11.10(禮拜一)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人若偷牛或羊,無論是宰了,是賣了,他就要以五牛賠一牛,四羊賠一羊。 2.人若遇見賊挖窟窿,把賊打了,以至於死,就不能為他有流血的罪。 3.若太陽已經出來,就為他有流血的罪。賊若被拿,總要賠還。若他一無所有,就 要被賣,頂他所偷的物。 4.若他所偷的,或牛,或驢,或羊,仍在他手下存活,他就要加倍賠還。 5.「人若在田間或在葡萄園裏放牲畜,任憑牲畜上別人的田裏去吃,就必拿自己田 間上好的和葡萄園上好的賠還。 6.「若點火焚燒荊棘,以致將別人堆積的禾捆,站着的禾稼,或是田園,都燒盡了, 那點火的必要賠還。 7.「人若將銀錢或家具交付鄰舍看守,這物從那人的家被偷去,若把賊找到了,賊 要加倍賠還; 8.若找不到賊,那家主必就近審判官,要看看他拿了原主的物件沒有。 9.「兩個人的案件,無論是為甚麼過犯,或是為牛,為驢,為羊,為衣裳,或是為 甚麼失掉之物,有一人說:『這是我的』,兩造就要將案件稟告審判官,審判官定 誰有罪,誰就要加倍賠還。 10.「人若將驢,或牛,或羊,或別的牲畜,交付鄰舍看守,牲畜或死,或受傷,或 被趕去,無人看見, 11.那看守的人要憑着耶和華起誓,手裏未曾拿鄰舍的物,本主就要罷休,看守的人 不必賠還。 12.牲畜若從看守的那裏被偷去,他就要賠還本主; 13.若被野獸撕碎,看守的要帶來當作證據,所撕的不必賠還。 14.「人若向鄰舍借甚麼,所借的或受傷,或死,本主沒有同在一處,借的人總要賠 還; 15.若本主同在一處,他就不必賠還;若是雇的,也不必賠還,本是為雇價來的。」 16.「人若引誘沒有受聘的處女,與她行淫,他總要交出聘禮,娶她為妻。 17.若女子的父親決不肯將女子給他,他就要按處女的聘禮,交出錢來。 18.「行邪術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 19.「凡與獸淫合的,總要把他治死。 20.「祭祀別神,不單單祭祀耶和華的,那人必要滅絕。 21.「不可虧負寄居的,也不可欺壓他,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 22.不可苦待寡婦和孤兒; 23.若是苦待他們一點,他們向我一哀求,我總要聽他們的哀聲, 24.並要發烈怒,用刀殺你們,使你們的妻子為寡婦,兒女為孤兒。 25.「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你若借錢給他,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 26.你即或拿鄰舍的衣服作當頭,必在日落以先歸還他; 27.因他只有這一件當蓋頭,是他蓋身的衣服,若是沒有,他拿甚麼睡覺呢?他哀求 我,我就應允,因為我是有恩惠的。 28.「不可毀謗神;也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 29.「你要從你莊稼中的穀和酒醡中滴出來的酒拿來獻上,不可遲延。」「你要將頭生 的兒子歸給我。 30.你牛羊頭生的,也要這樣;七天當跟着母,第八天要歸給我。」 31.「你們要在我面前為聖潔的人。因此,田間被野獸撕裂牲畜的肉,你們不可吃, 要丟給狗吃。」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本章是上一章的延續,主要是遭竊或被奪取之牲畜之判斷,也有一些保障與規定。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人與物的分別: 「人與物」的分別是人有上帝的形象與樣式,是尊貴的,是有珍貴生命的。而物則是 上帝的賞賜,按著人世間一定的規則所產生的,所以還在人之下。因此賠償的原則與 代價並不一樣。 【默想】所以對於上帝的創造與預備,有什麼可以感恩的呢? 2.關係的維護: 為什麼要以物賠物?因為要「維護關係」。沒有虧負是「維護關係」的最基本原則。 而且在手段上還分成「正式」或「非正式」,「正式」是指「無心之過」,「非正式」 則是刻意的用「偷」或「暴力的方式」,這些狀況會造成人不一樣程度的「痛苦」, 所以,賠償的原則必不一樣。上帝的「規劃」真是鉅細靡遺。 【默想】如何因主的緣故,與人與環境有平衡與和諧的關係? 3.敬畏上帝與尊重人: 對於與獸淫合或祭祀別神的原則,牽涉到「敬畏上帝」與「尊重人」。對上帝的敬畏 是「絕對的」,因此審判的懲罰也是絕對的。而對於人的尊重,則是要以同理的方式 來思考,特別是以當初他們從埃及作寄居的身份來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默想】從這裡我看到什麼呢?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其他的生活倫理 1.牲畜遭竊、看守賠償之例(V.1~15) 2.對女子、外邦寄居者和鄰居的保護與警告(V.16~27) 3.獻上最好、最美的給上帝(V.28~31) 三、重點提示 28.「不可毀謗神;也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 四、金句 20.「祭祀別神,不單單祭祀耶和華的,那人必要滅絕。

    ٨ من الدقائق
  2. قبل ٣ أيام

    出埃及記第廿一章12-36節 2025.11.08(禮拜六)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2.「打人以致打死的,必要把他治死。 13.人若不是埋伏着殺人,乃是神交在他手中,我就設下一個地方,他可以往那裏逃 跑。 14.人若任意用詭計殺了他的鄰舍,就是逃到我的壇那裏,也當捉去把他治死。 15.「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16.「拐帶人口,或是把人賣了,或是留在他手下,必要把他治死。 17.「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18.「人若彼此相爭,這個用石頭或是拳頭打那個,尚且不至於死,不過躺臥在牀, 19.若再能起來扶杖而出,那打他的可算無罪;但要將他躭誤的工夫用錢賠補,並要 將他全然醫好。 20.「人若用棍子打奴僕或婢女,立時死在他的手下,他必要受刑。 21若過一兩天才 死,就可以不受刑,因為是用錢買的。 22.「人若彼此爭鬥,傷害有孕的婦人,甚至墜胎,隨後卻無別害,那傷害她的,總 要按婦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審判官所斷的,受罰。 23.若有別害,就要以命償命, 24.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25.以烙還烙,以傷還傷,以打還打。 26.「人若打壞了他奴僕或是婢女的一隻眼,就要因他的眼放他去得以自由。 27.若打掉了他奴僕或是婢女的一個牙,就要因他的牙放他去得以自由。」 28.「牛若觸死男人或是女人,總要用石頭打死那牛,卻不可吃牠的肉;牛的主人可 算無罪。 29.倘若那牛素來是觸人的,有人報告了牛主,他竟不把牛拴着,以致把男人或是女 人觸死,就要用石頭打死那牛,牛主也必治死。 30.若罰他贖命的價銀,他必照所罰的贖他的命。 31.牛無論觸了人的兒子或是女兒,必照這例辦理。 32.牛若觸了奴僕或是婢女,必將銀子三十舍客勒給他們的主人,也要用石頭把牛打 死。 33.「人若敞着井口,或挖井不遮蓋,有牛或驢掉在裏頭, 34.井主要拿錢賠還本主人,死牲畜要歸自己。 35.「這人的牛若傷了那人的牛,以至於死,他們要賣了活牛,平分價值,也要平分 死牛。 36.人若知道這牛素來是觸人的,主人竟不把牛拴着,他必要以牛還牛,死牛要歸自 己。」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接下來談的就是人與人相處的保護、倫理原則,基本上是「一報還一報」,藉此使大 家尊重生命,減少糾紛。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人、孕婦、奴僕、牛: 舊約的原則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是要各人負起「責任」。至於人、孕婦、 奴僕與牛若發生什麼傷害的事件,賠償的原則便不同。有著等級的分別,基本上「奴 僕與牛」皆被視為財產。 【默想】從這裡,最重要的學習是什麼? 2.審判與贖價: 「審判」是一種公斷,對於人所做的,作一個「等比」的代價評估,這些評估就從相 對的對象,比如若是對人,就是以人賠人。若是對物,就是以物賠物…。目的是「維 護公義」與「給人警戒」。我與人相處時,也會因為這種「公義與對等」的原則,而 盡力求不虧負人嗎?若不小心作錯,我會甘心賠償嗎? 【默想】我如何謹慎處理別人的事物呢? 3.衝突: 無論是物或人,難免都會有衝突,有了衝突就必須要有「公斷」,以避免報私仇。這 也是在教會中的原則,教會當按著真理來處理衝突,特別是彼此都要有順服真理的心。 最重要的是,要有彼此相愛與體諒的心。 【默想】我如何能從真理的角度來看待甚至處理衝突呢?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再有的倫理 1.不是以預謀詭計而殺人者(V.12~14) 2.對父母不敬與拐帶人口者(V.15~17) 3.打傷人的賠償(V.18~19) 4.打傷奴僕的賠價(V.20~21) 5.打傷孕婦的賠價(V.22~25) 6.打傷奴僕的代價(V.26~27) 7.牛與人命(V.28~32) 8.牛與產業(V.33~36) 三、重點提示 23.若有別害,就要以命償命, 24.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25.以烙還烙,以傷還傷,以打還打。 四、金句 36.人若知道這牛素來是觸人的,主人竟不把牛拴着,他必要以牛還牛,死牛要歸自 己。」

    ٦ من الدقائق
  3. قبل ٤ أيام

    出埃及記第廿一章1-11節 2025.11.07(禮拜五)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你在百姓面前所要立的典章是這樣: 2.你若買希伯來人作奴僕,他必服事你六年;第七年他可以自由,白白地出去。 3.他若孤身來就可以孤身去;他若有妻,他的妻就可以同他出去。 4.他主人若給他妻子,妻子給他生了兒子或女兒,妻子和兒女要歸主人,他要獨自 出去。 5.倘或奴僕明說:『我愛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兒女,不願意自由出去。』 6.他的主人就要帶他到審判官(或譯:神;下同)那裏,又要帶他到門前,靠近門框, 用錐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遠服事主人。 7.「人若賣女兒作婢女,婢女不可像男僕那樣出去。 8.主人選定她歸自己,若不喜歡她,就要許她贖身;主人既然用詭詐待她,就沒有 權柄賣給外邦人。 9.主人若選定她給自己的兒子,就當待她如同女兒。 10.若另娶一個,那女子的吃食、衣服,並好合的事,仍不可減少。 11.若不向她行這三樣,她就可以不用錢贖,白白地出去。」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這是上帝規定摩西對於奴婢的規條,包括對有家庭的男僕,本沒有家庭後來才有家庭 的男僕和女婢的條例。但是這些僅限於以色列人。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為何會有奴僕?: 這裡的奴僕特別是指「希伯來人」,為何在希伯來人中會有奴僕呢?聖經沒有明說, 或許是因為忽然的巨變而陷入困難的人,暫時以「奴」為業,來度過生活的困難。也 可能指在以色列中的「閒雜人」。值得感恩的是,希伯來的奴隸制度不是「世襲的」, 時間一到,人可以離開這個束縛,就好像是每個上帝的百姓,只要回到上帝的面前, 在祂的家中,都能脫離「奴隸」的束縛一般。 【默想】從「為奴」,我有何反省與學習? 2.奴僕與主人的關係: 「奴隸」與「主人」的關係,是有主權的。但更是有「親情」的彈性。只要是主人待 僕人以德,僕人便會以恩回應。這豈不是人世間最美的人際關係呢? 【默想】我可以學習如何以主的憐憫與胸襟來與人相處嗎? 3.雖是奴僕,但卻不可使用詭計: 延續上面,雖是奴僕,有從屬的關係,甚至有主權與責任的問題。但是主人卻不可以 詭詐來待僕人,僕人亦不可「不負責任或有非分之想」。無論是從屬或領導,這樣的 人際關係,給我很大的提醒與幫助。 【默想】無論是從屬或領導,我要如何「盡本分」呢?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人的倫理 1.教訓(V.1) 2.若是以色列人(V.2~3) 3.有更深一層的關係(V.4~6) 4.關於婢女(V.7~11) 三、重點提示 5.倘或奴僕明說:『我愛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兒女,不願意自由出去。』 6.他的主人就要帶他到審判官(或譯:神;下同)那裏,又要帶他到門前,靠近門框, 用錐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遠服事主人。 四、金句 2.你若買希伯來人作奴僕,他必服事你六年;第七年他可以自由,白白地出去。

    ٥ من الدقائق
  4. قبل ٥ أيام

    出埃及記第廿章22-25節 2025.11.06(禮拜四)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22.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向以色列人這樣說:『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 了。 23.你們不可做甚麼神像與我相配,不可為自己做金銀的神像。 24.你要為我築土壇,在上面以牛羊獻為燔祭和平安祭。凡記下我名的地方,我必到 那裏賜福給你。 25.你若為我築一座石壇,不可用鑿成的石頭,因你在上頭一動家具,就把壇污穢了。 26.你上我的壇,不可用臺階,免得露出你的下體來。』」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上帝曉喻摩西,對於看見上帝的人不可作的事就是造任何的偶像代表或代替上帝。要 做的則是造壇並要在上面獻任何的祭物。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上帝從天向我們說話: 上帝從天向我們說話,這代表我們與上帝有一段很大的距離,是因為罪的緣故。祂願 意自己把這樣的距離拉近,而且願意與我說話,這是何等大的恩典。 【默想】我會感謝主願意向我說話嗎? 2.記念主名,主必賜福: 築一座石壇來記念主,向祂獻祭,主便賜福。這也是從祂的恩典中所啟示的方法。「石 壇」本來沒有什麼意義,但是若是為主的名而設的,就有從主而來的能力,且從這能 力中,上帝一切的福份必臨到。因此,敬拜主、記念主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代價, 都是很有價值的。 【默想】從這裡,我有何學習?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要看見上帝 1.為了要見上帝,所以不可作的事(V.22~23) 2.要築壇與注意的事項(V.24~26) 三、重點提示 25.你若為我築一座石壇,不可用鑿成的石頭,因你在上頭一動家具,就把壇污穢了。 26.你上我的壇,不可用臺階,免得露出你的下體來。』」 四、金句 23.你們不可做甚麼神像與我相配,不可為自己做金銀的神像。

    ٣ من الدقائق
  5. قبل ٦ أيام

    出埃及記第廿章1-21節 2025.11.05(禮拜三)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神吩咐這一切的話說: 2.「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3.「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4.「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 百物。 5.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 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6.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7.「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8.「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9.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 10.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 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 11.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 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12.「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13.「不可殺人。 14.「不可姦淫。 15.「不可偷盜。 16.「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17.「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18.眾百姓見雷轟、閃電、角聲、山上冒煙,就都發顫,遠遠地站立, 19.對摩西說:「求你和我們說話,我們必聽;不要神和我們說話,恐怕我們死亡。」 20.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因為神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他,不致 犯罪。」 21.於是百姓遠遠地站立;摩西就挨近神所在的幽暗之中。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百姓在山腳下,摩西上山時,上帝便頒佈了對以色列人的誡命,包括對上帝的忠貞, 在聖日中親近面對上帝和對人的責任、警戒與得福之道。百姓懼怕,請摩西代為接受 再由他來傳遞。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不可…當…: 「不可」是禁止,是針對錯誤行為的保護。「當」則是一種命令,是針對正確行為的 一種鼓勵。這就是真理的愛。所以,行這律法就得自由不是冷冰冰沒有感情的,乃是 主的恩典與能力的實際教導。 【默想】這些可以做的或不可以做的,對我而言,有何意義? 2.「安息日」,對上帝與對人: 「安息日」對上帝而言是一種「自我限制」,祂限制自己要「接受」選民敬拜與讚美。 「安息日」對人則是一種恩典與賞賜。使人透過「安息」得著生命,免去一切的「死 亡」,使痛苦離開人的生命。 【默想】我如何在主的裡面,得到真正的安息? 3.百姓懼怕: 「懼怕」是因為人離上帝太遠了,我常有這樣的懼怕嗎?約翰壹書說:「愛裡沒有懼 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是否對我有何提醒與教導呢?就是要靠基督來親近上 帝,並且照著上帝的話語而行。逃避祂一切的憤怒,得著祂所有的慈愛與恩典。 【默想】在上帝面前懼怕好嗎?為什麼?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律法與福音 1.人與上帝(V.1~7) 2.安息日(V.8~11) 3.人間倫理(V.12~17) 4.上帝的記號(V.18~21) 三、重點提示 19.對摩西說:「求你和我們說話,我們必聽;不要神和我們說話,恐怕我們死亡。」 20.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因為神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他,不致 犯罪。」 21.於是百姓遠遠地站立;摩西就挨近神所在的幽暗之中。 四、金句 2.「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3.「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٦ من الدقائق
  6. ٣ نوفمبر

    出埃及記第十九章16-25節 2025.11.04(禮拜二)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6.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 都發顫。 17.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接神,都站在山下。 18.西奈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窰一般,遍山 大大地震動。 19.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神有聲音答應他。 20.耶和華降臨在西奈山頂上,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 21.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下去囑咐百姓,不可闖過來到我面前觀看,恐怕他們有多人 死亡; 22.又叫親近我的祭司自潔,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 23.摩西對耶和華說:「百姓不能上西奈山,因為你已經囑咐我們說:『要在山的四圍 定界限,叫山成聖。』」 24.耶和華對他說:「下去吧,你要和亞倫一同上來;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闖過來上到 我面前,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 25.於是摩西下到百姓那裏告訴他們。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摩西吩咐百姓自潔後三天,有異象向他們顯現,然後上帝與摩西,摩西與上帝說話。 耶和華告訴摩西,祭司與眾百姓要自潔且定界限,然後才得以成聖與上帝見面。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雷轟、閃電、密雲(上帝)與角聲(人): 「雷轟、閃電、密雲」代表上帝的威嚴、榮耀與聖潔,而「角聲」則代表人的回應。 在我的生活中,常有上帝的臨在嗎?我是否也有回應的呢?在教會的敬拜中,也有上 帝的同在嗎?弟兄姐妹要如何來回應呢? 【默想】若我也是當時的百姓,我會如何回應呢? 2.界限與自潔: 「界限」是上帝所定要考驗人「順服」的方法。其實不在於在哪一個界限,而在於遵 不遵守這個界限,遵守這就是聖潔,就能得著上帝的榮耀。不遵守就是不聖潔,就會 被上帝剪除。在這件事上,過與不及都是不對的。 【默想】我在上帝面前也有界限嗎?是什麼?為什麼? 3.成聖(上帝的賜福): 西乃山是上帝的「聖山」,在這山上有上帝的賜福。離開了這山,上帝的賜福就不見 了。所以,我當在上帝面前常常自潔,且按著祂的旨意來行事。使我能常常在祂祝福 與同在的聖山上。 【默想】什麼是我的西乃山呢?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界限 1.界限的記號(V.16~18) 2.界限的意義(V.19~23) 3.界限的立定(V.24~25) 三、重點提示 18.西奈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窰一般,遍山 大大地震動。 19.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神有聲音答應他。 20.耶和華降臨在西奈山頂上,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 四、金句 23.摩西對耶和華說:「百姓不能上西奈山,因為你已經囑咐我們說:『要在山的四圍 定界限,叫山成聖。』」

    ٥ من الدقائق
  7. ٢ نوفمبر

    出埃及記第十九章1-15節 2025.11.03(禮拜一)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奈的曠野。 2.他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奈的曠野,就在那裏的山下安營。 3.摩西到神那裏,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 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 歸我。 5.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 地都是我的。 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7.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 8.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覆 耶和華。 9.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在密雲中臨到你那裏,叫百姓在我與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 見,也可以永遠信你了。」於是,摩西將百姓的話奏告耶和華。 10.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裏去,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 11.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奈山上。 12.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 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 13.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無論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到角 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 14.摩西下山往百姓那裏去,叫他們自潔,他們就洗衣服。 15.他對百姓說:「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不可親近女人。」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以色列人到了西乃的曠野,上帝向摩西顯現,清楚的指示他們被救贖的恩典、目的與 更親近上帝的方法。並且上帝還告訴他們要親自向百姓顯現,要大家預備得宜。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看見要聽從: 上帝告訴以色列人,他們已經「看見」祂大能的作為,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要他 們「聽從」,順服上帝的旨意。這使我想到,自己並非沒有經歷過上帝的恩典,而是 有沒有「看見」。我也想到就算自己看見上帝的作為,若要繼續「看見」就要聽從, 聽從上帝不斷的指示。 【默想】若我是其中的以色列人,會有何反應? 2.要稟報耶和華什麼話呢?: 這是個很有趣的回答。摩西把上帝的話告訴以色列人,然後以色列人願意遵行上帝的 話。接下來摩西再把百姓的回答「稟報」耶和華。難道上帝自己「不知道」嗎?其實, 這一方面顯出了摩西「中保」的角色。也再次讓我看見上帝的「慈愛」,不吝給以色 列人再一次表明的機會。 【默想】我們信仰的中保是誰?我常從祂聽見話語嗎? 3.謹慎、聖潔必得大榮耀: 上帝告訴以色列人要「謹慎、聖潔」必大大的得著榮耀。這是在上帝的面前蒙恩的條 件。「謹慎小心」是敬畏的表現,「聖潔」則是順服的表現。敬畏與順服的人,必得 著上帝極大的榮耀,讚美主。 【默想】我願常常謹慎並且聖潔的來到主面前嗎?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上帝的顯現 1.看見上帝的帶領(V.1~4) 2.遵守上帝的聖約(V.5~6) 3.對上帝恩典的正確回應(V.7~8) 4.遵守上帝清楚的指示(V.9~15) 三、重點提示 14.摩西下山往百姓那裏去,叫他們自潔,他們就洗衣服。 四、金句 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٦ من الدقائق
  8. ٣١ أكتوبر

    出埃及記第十八章13-27節 2025.11.01(禮拜六)

    一、讀經(請先細讀三次) 13.第二天,摩西坐着審判百姓,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 14.摩西的岳父看見他向百姓所做的一切事,就說:「你向百姓做的是甚麼事呢?你為甚麼獨自坐着,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 15.摩西對岳父說:「這是因百姓到我這裏來求問神。 16.他們有事的時候就到我這裏來,我便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我又叫他們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 17.摩西的岳父說:「你這做的不好。 18.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 19.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願神與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將案件奏告神; 20.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做的事; 21.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 22.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裏,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 23.你若這樣行,神也這樣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處。」 24.於是,摩西聽從他岳父的話,按着他所說的去行。 25.摩西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有才能的人,立他們為百姓的首領,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 26.他們隨時審判百姓,有難斷的案件就呈到摩西那裏,但各樣小事他們自己審判。 27.此後,摩西讓他的岳父去,他就往本地去了。 二、我自己的領受 A.本章大要: B.我的領受與得著: 1. 2. 3. C. 我的禱告: 三、本段大要與重點 摩西的岳父葉忒羅看見他從早到晚都坐著審案,百姓無論大小事都到他的面前。於是他向摩西建議必須訓練與栽培人來分擔大小的事物,使摩西與百姓們都得著真正的平安。 四、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 1.你這樣做不好: 這是葉忒羅對摩西工作的評價。身為領袖,摩西竟能接受這樣的「評價」,而他的身邊有這樣明智與果斷的人才,我自己如何呢? 【默想】我也希望能像摩西一樣嗎? 2.有條件,必訓練: 從這一段經文裏,我看見成為教會的領袖是有條件的(21),也是必被訓練的(20)。所以,我當竭力裝備自己,並且在教會中發掘可以擔任屬靈領袖的人才,再以合乎真理、適合環境並有果效的方式來訓練,必能建立合上帝心意的教會。 【默想】教會如何有合乎真理條件,接受合適訓練的牧養同工呢? 3.輕省點: 「輕省些」是葉忒羅認為摩西當時所需要的。輕省的意思是「休息」,是為了在上帝的面前能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安靜,而前提是摩西以前所做的事要有適合的人才來擔任。足見在教會中建立「牧養團隊」是當務之急,是很重要的。 【默想】如何輕省些?為何要輕省? 【課後進修】 一、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 二、可參考的大綱: 主題:管理 1.原因(V.13~18) 2.方法、條件與果效(V.19~23) 3.結果(V.24~27) 三、重點提示 19.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願神與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將案件奏告神; 20.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做的事; 21.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 四、金句 20.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做的事;

    ٥ من الدقائق

حول

每日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