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2025年前8个月,广东进出口食品1887.1万吨,同比增加8.4%,价值1828.7亿元,增长3.8%。其中,进口1530万吨,增加8.3%,价值1371.2亿元,增长3.5%。同期省内海关对1083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广东省内海关以“四个最严”重要要求为根本遵循,扛起“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全链条严把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供港澳“菜篮子”新鲜直达,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三地协同筑根基 打通食品流通“快车道”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及省内海关以机制共建、规则衔接破题,推动粤港澳三地食安共治。据介绍,从2023年起,粤港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控制会议成为三地深化检验检疫规则“软联通”的关键平台,推动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促进生产生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至今已开展食品安全交流合作等议题76项。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广东对港澳进出口食品183.5万吨,同比增加11.5%,价值228.4亿元,增长3%。其中,广东对港澳进出口蔬菜及食用菌25.8万吨,增加40.5%,价值14.4亿元,增长13.8%。
三地合作助力“湾区味道”跨境流通安全顺畅。以生鲜跨境通关为例,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会同广州海关加强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合作,优化供港生乳监管,建立“联合监测、协同处置”机制,将抽检比例降至10%、通关时间压缩至6小时,叠加优先查验措施,整体通关效率提升约10倍,持续守护香港“奶瓶子”安全。拱北海关对港珠澳大桥供港鲜活食品品类持续扩容、通关时间延长,进一步畅通湾区鲜活食品流通“生命线”。推行进口澳门制造食品“一码通”模式,串联“企业申请、澳门市政署源头监测、海关通关验证、产品流向核销、全程风险交流”五大环节,实现跨境全链条监管可溯,通关时效提升30%以上。
特色护航惠民生 守护舌尖安全“硬底线”
广东省内海关严把进口食品准入关,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格落实准入、检疫审批、监督抽检、不合格处置、应急管理和风险研判等措施,坚决守牢进出口安全防线,助力食品产业“走出去”。
据了解,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联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建立“点对点”监管协作机制,与广东省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依托联席会议、风险研判、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形成“从口岸到餐桌”闭环共治格局。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检验检疫处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海关将围绕2025年全国食安周海关总署主题日活动“共筑国门防线 共享食品安全”主题,持续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深化粤港澳检验检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让“食安屏障”更坚固,“湾区飘香”更持久。
文、图 | 记者 汪海晏 通讯员 陈琳 王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