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專訪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解析重大國際新聞。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召集全球800名美軍將領開會,反映川普政府新版國防戰略的走向,從軍事多元包容轉向強調「真正作戰」,並將國內治安問題視為「練兵」契機。美國新版戰略逐漸從「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即明確劃出介入台海的界線,意味著美國可能更直接承諾防衛台灣,並要求台灣及日本、韓國等盟友同步強化軍備。
然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的「晶片五五分」構想,讓美國在安全承諾與經濟利益之間可能成為「環環相扣的交易」。若美國保障台灣安全,就會要求台積電分攤產能至美國,凸顯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的交織。
在美中互動方面,美國過去「不支持台獨」的立場,正有可能被北京壓力推向「反對台獨」的表述,這在外交辭令上差異重大,等同從消極不作為轉為積極行動。是否引發台灣與美國內部的政治爭論,仍需觀察後續走向。
談到美國內政,本輪聯邦政府「關門危機」與以往不同。過去關門後僅是短期無薪假,但這次白宮可能藉機「清洗」官員,讓部分職位永久裁撤。此外,關門風潮也將影響聯準會的利率決策,對美國經濟走勢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訪美與川普提出的「21條加薩和平方案」,並非單純的雙邊外交行程,而是美國試圖在中東複雜格局中尋求戰略突破的一環。他認為,加薩和平方案的推出,雖然未必能立刻化解以巴之間的長期衝突,但卻顯示美國希望透過提出具體條件,重新主導中東議題的談判話語權。劉必榮分析,美國在全球多線競爭壓力下,更需要在中東穩住盟友,避免資源被過度牽制於烏克蘭與印太,使其能保持戰略彈性。因此,尼坦雅胡的訪美與和平方案的提出,也被視為美以之間重新強化合作的信號。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October 1, 2025 at 11:00 PM UTC
- Season1
- Episode713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