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将在明天揭晓,美国总统特朗普能否如愿获奖?已经争论了很久,再等若干小时将有答案。
特朗普屡次声称,自己因“解决8起国际冲突”而有资格获得这项殊荣,但至少今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传出去的信息并不让特朗普放心。
虽然巴勒斯坦加沙危机看到尽头,位居美国总统之位的特朗普以美国外交之力取得的成果尚需生效落实,还需经过一定时间的考验。因此瑞典国际事务专家瓦伦斯坦(Peter Wallensteen)告诉法新社说:“今年不会是特朗普得奖。也许明年吧?到时候他的一些倡议,包括加沙危机,相关局势也许已经尘埃落定。”
中央社报道:许多专家认为,特朗普自称“和平缔造者 ”有夸大之嫌,并担忧其“美国优先”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
奥斯陆和平研究中心(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Oslo)主任葛雷格(Nina Graeger)指出:“除了试图斡旋加沙和平外,我们看到许多政策实际上违背阿尔弗莱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生前遗愿,尤其是推动国际合作、国际友谊以及裁军的宗旨。”
葛雷格认为,特朗普的诸多作为与诺贝尔和平奖的精神背道而驰,包括退出美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和多边条约,对盟友和对手发动贸易战,威胁以武力从丹麦夺取格陵兰,下令国民兵进驻美国城市,并打压大学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
加沙的哈以冲突虽然有了和平协议,但来的还是太晚,而且还没落实,这让诺贝尔奖委员会无法紧跟而上。
此外最新消息显示: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玛斯(Hamas)一名高层官员表示,必须“正式宣告”加沙战争结束,才会释放人质。”
而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说:内阁批淮后,加沙协议才生效。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9日指出,土耳其今后将“相当谨慎地”监督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玛斯停火协议的执行状况。
以哈战争已经满两年,土耳其埃及等国先前都扮演重要调停角色,但只有特朗普心心念念要把诺贝尔和平奖拿到手,他和他的团队并不觉得: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有责任有力量维护世界和平。
如果美国总统未能赶上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节奏,那么今年的这个奖将落谁家呢?虽然今年全球涉及国家层级的武装冲突数量创下新高,但面对诺贝尔和平奖,并没有明显的大热门。委员会也可能一如往年,选出一位彻底出乎外界意料的得主。
中央社报道:奥斯陆坊间流传多个名字,包括苏丹志工网络“紧急应变室”(Emergency Response Rooms),这个组织志工冒著生命危险协助战乱与饥荒下的苏丹民众;俄罗斯异议人士纳瓦尼(Alexei Navalny)遗孀尤莉雅(Yulia Navalnaya);以及致力守护选举公正的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OSCE)旗下“民主体制与人权办公室”(ODIHR)。
挪威国际事务研究所(Norwegi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所长雷拉(Halvard Leira)表示,诺贝尔委员会近年评选展现“回归较贴近传统和平理念的微观层面”,强调“人权、民主、新闻自由与女性权益”。“我猜今年得主可能会是较为无争议的人选。”
诺贝尔委员会也可能选择向现行国际秩序表态,对抗特朗普挑战国际体制的作为,把奖颁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或联合国难民署(UNHCR)、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工作署(UNRWA)等组织。
此外,国际法院(ICJ)或国际刑事法院(ICC)等国际法庭,以及正在遭受压力的新闻自由倡议组织,例如保护记者委员会(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或无国界记者组织(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也有可能成为得主。
5人组成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弗里德内斯(Jorgen Watne Frydnes)表示:“我们会全面综合考量,组织或个人整体人格本身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实际为和平做出的贡献。”
据报道:今年共有338位个人及组织获得和平奖提名,名单将保密50年。全球数万人士具推荐候选人资格,包括各国议员及内阁、历届得主、部分大学教授及诺贝尔委员会成员。
資訊
- 節目
- 頻道
- 頻率每日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10月9日 下午8:03 [UTC]
- 長度4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