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 Thoughts of St. Ignatius Loyola: For Every Day of the Year

十月十七日┃覺察身體的狀況做出正確的回應


身體的抗議,要持之懷疑,
因為身體慣以體力不濟逃避吃苦。"


隨著社會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世代,
每個世代都面對不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不能用過去的經驗來衡量不同世代的人的思維與價值觀,
例如說: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不敬業,每個工作都做不久,
卻忽略了他們不是活在經濟起飛、終身雇用的時代;
說不會「把吃苦當作吃補!」
因為沒有理解他/她不是不能吃苦,
而是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在沒有尊嚴的環境,
或不懂人性的主管下面吃苦。

這句智語的背景是十六世紀,
當時的人生活不像現在那麼複雜,
那個時代需要的是好好鍛鍊身體,讓它發揮功能。
聖依納爵所說的身體包括肉體和靈魂,
所以在祈禱、省察後,他要人繼續操練做回顧,
以得到真實的效果,
他分享的經驗是「對於身體加諸我們的控訴,常常要存疑,
因為他慣以假冒體力不濟為由而掩蓋逃避艱辛的願望。」

換句話說,對於身體的狀況,他以主體性的方式告訴我,
他太累或是受不了等的控訴,
不是不要聽他,或是一定是不對,
聖依納爵只是要人弄清楚是什麼?
因為人都有好逸惡勞的惰性,
但本句也不是指所有的人,有的人可能剛好相反是工作狂。

回到個人的覺察,意識省察不是思考推理的靈修操練,
省察時你會注意自己身體的反應嗎?
例如靜下來祈禱時,沒有一會兒就打瞌睡,
更好說你的身體發出了訊息,但是你給他適切的回應嗎?
這個時候不是怠惰順勢補眠,
而是要改變祈禱的姿勢讓自己清醒過來。
當你對身體的呼求有回應就會有整合的靈修,
就生命的機制而言就是對於刺激都有反應,
這樣才能活出真實的生命。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依納爵的辦公室 Ignatius' Office Church of the Gesù


註:廣告爲您收聽的平臺提供,歡迎分享福音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