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医解药

Y博

欢迎来到说医解药,我是Y博,做了很多年免疫学研究的遗传学博士,进入黑暗产业界的科研民工,也写了几年科普。在这个“说医解药”播客里,我想和大家聊聊医学、医药、科研。

  1. 今年流感季要小心:日本疫情大幅提前,H3N2病毒株又是什么?Vol.45

    -21 H

    今年流感季要小心:日本疫情大幅提前,H3N2病毒株又是什么?Vol.45

    如今已是11月,有件事如果你还没有做,特别是如果你身边的老人、孩子、孕妇还没有做,可真得排上日程了。那就是接种呼吸道疾病疫苗,特别是流感疫苗。而25/26的流感季节恐怕不能让我们省心:日本提前一个多月进入流感流行,东南亚等地传出H3N2成为主要病毒株。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我们来讲清楚。 你会听到【🎙️时间轴】: 00:00 年年此时话流感 00:50日本流感早来了一个月 日本厚生劳动省(音频口误,说成了劳动厚身省,一直觉得应该先劳动再厚生,是我狭隘了:))10月3日即宣布进入流感流行,比去年提前5周,除2009/2023两个特殊情况外,为1999年以来最早 10月20-26号,日本医院流感就诊人数超过24000人,平均每家医疗机构6.29人(该数字超过1即认为进入流感流行)。而去年同期仅为0.87人/医院 04:28 东南亚也在遭受冲击 05:54 25/26季度的流感还在起步阶段 日本当下即便流感最严重的冲绳,也未到警示状态,而24/25季流感,日本47个州道府曾有40个进入警示。但是无论是高峰上未来还是高峰已过,都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著名艺人大S就是倒在日本24/25年流感季的尾声阶段。高峰未来,恰是该未雨绸缪的时刻。 08:04 今年病毒株可能有点变化 9月底,WHO对南半球明年使用的流感疫苗病毒株做了推荐: H1N1是 A/Missouri/11/2025 (H1N1)pdm09-like virus H3N2是 A/Singapore/GP20238/2024 (H3N2)-like virus 流感疫苗的H1N1组成从北半球2023/24季度起用的都是A/Victoria/4897/2022 (H1N1)pdm09;这次针对南半球选的和过去3个流感季用的都不一样。H3N2,北半球24/25用的是A/Thailand/8/2022 (H3N2)-like virus,25/26用的是A/Croatia/10136RV/2023 (H3N2)-like virus,这次南半球推荐的也不一样 推荐病毒株的差异,或许就意味着流行的病毒株和前两年有变化 10:28 H3N2是什么 季节性流感一般都是甲流为主,有H1N1和H3N2这两大株系。其中H3N2要追溯到1967-68年最早在香港暴发的大流行流感,也叫香港流感。当时来自禽类H3N2流感病毒和彼时在人里流行的H2N2发生重组,形成第一个有记录在人类里流行的H3N2病毒株。由于那时人群没有免疫基础,就形成了大流行流感。 大流行流感都是这种全新的流感病毒株导致。大流行之后,由于免疫基础的建立,病毒的杀伤力就下降了,往往以季节性流感病毒株的形式遗留下来,每年秋冬季节形成一个高峰。 现在季节性流感两个病毒株,H3N2来自1967-68的香港流感,H1N1则来自2009年的猪流感H1N1。 14:10 H3N2的重症风险 一般认为H3N2突变速度快于季节性流感里的另一个病毒株H1N1,这使H3N2的流感疫苗更难和实际流行病毒株匹配好,也导致H2N2疫苗的有效性很多时候会稍微低一些。 过去几年流感均以H1N1为绝对主导,如果这几年没打过流感疫苗,就算你去年刚感染过,对H3N2的免疫基础仍然会很薄弱。因此,由于今年很可能H3N2占比高,接种流感疫苗非常重要。 17:26 应对流感最好的措施:打疫苗 就算鸡蛋过敏,也可以用鸡胚培养的疫苗,因为疫苗经过纯化,基本没有鸡蛋成分,大量研究都证实即便有严重鸡蛋过敏的人也可以打。 22:03 流感如何备药 小孩、老人吞咽药片不便可以考虑准备干混悬剂(音频有口误) 参考资料: 中国疾控中心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日本流感监测 2018年H3N2致病性综述论文 2023年不同流感病毒致病性比较 CDC论文 中国流感疫苗接种指南 欢迎加入听友群:

    25 min
  2. 中美疫苗推荐全对比:一次讲清楚近20种疫苗,一集治愈你的疫苗焦虑 Vol.43

    23 OCT.

    中美疫苗推荐全对比:一次讲清楚近20种疫苗,一集治愈你的疫苗焦虑 Vol.43

    没有拉踩,只有干货。这一期,是绝对值得你收藏的超实用科普。 每到秋冬,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流感疫苗、新冠疫苗又成了热门话题。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疫苗推荐与接种策略并不一样。有的疫苗在美国上市了,中国没有;有的在中国纳入免疫规划,美国却不强制。这也让很多人困惑: 👉 “国外都在打的疫苗,我要不要打?” 👉 “我们这边的疫苗到底好不好?” 👉 “哪些疫苗是真的有必要?” 这期节目会系统梳理并对比中国与美国的疫苗接种推荐,涵盖将近 20 种常见疫苗——几乎包括你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类型。听完这期,你将真正搞清楚:哪些疫苗是“必须打”、哪些是“可选择”、哪些“没必要焦虑”。让关于疫苗的每一个决定,都有理有据。 你会听到【🎙️时间轴】: 00:00 今天聊疫苗 01:27 中美疫苗推广机制差别:美国没有二类苗 中国的疫苗分为两种,一个叫一类疫苗,一个叫二类。非常重要的区别是,一类是国家付钱,个人接种免费,而且是推荐所有符合接种条件的人都去接种。二类则是自愿自费,就是符合接种标准的人,如果你想打,那么你自己去找地方接种,这个疫苗的钱需要你自己付。 美国没有一类、二类疫苗。一个疫苗在美国上市会经过两步,第一步是FDA审批,这和普通药物一样,根据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安全性来确认疫苗是否是一个合格的药物。第二步是已经经过FDA的审核,属于合格药物后,会到CDC下面一个叫ACIP的组织,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会来分析谁需要接种疫苗。只要是ACIP推荐的疫苗,美国的医疗保险都会报销。 05:50 特殊情况如免疫抑制人群、补种疫苗的一般原则 本期说的接种计划都是针对一般人群的正常接种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按标准推荐时间接种,属于补种,普遍原则是遵照推荐接种里不同针数与间隔,其中间隔可以拉长,但一般不能缩短。 特殊人群的接种计划会不一样,如免疫抑制人群,一般不能接种减毒疫苗,然后有些疫苗可能他们需要接种更多针,才能获得足够的保护。 08:34 卡介苗、乙脑:美国不用的两个中国一类疫苗 11:58 中美都要打的核心疫苗:肝炎疫苗 为什么很多国家乙肝疫苗第一针是出生就打,甚至必须24小时内打? 因为乙肝不只是性传播,还有母婴传播。母亲是乙肝感染者,孩子有85%的概率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乙肝。婴儿时期的乙肝感染还特别危险,90%会发展为慢性乙肝感染。儿童时期感染乙肝,25%以后会因为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死亡。一出生就打乙肝疫苗,就是为了尽可能阻断母婴传播。 17:05 最著名的核心疫苗:MMR,百白破,脊髓灰质炎 中国今年调整了百白破疫苗,以应对近年来抬头的百日咳,不过成人破伤风保护仍有缺失(破伤风为什么总和生锈的铁钉联系在一起,你知道原因吗?) 你知道中国和美国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是不一样的吗?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疫苗,缩写IPV,是注射的,另一种是减毒疫苗,口服,缩写OPV,很多人可能有印象,就是吃的糖丸疫苗。 美国只用IPV,2月、4月,6-18个月,以及4-6岁各打一针。中国是IPV和OPV合用,2月、3月打两针IPV,4月以及4岁时各吃一次OPV。 25:48 中国疫苗最大漏洞: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 疫苗的“价”是什么?多糖疫苗、结合疫苗有什么区别?这里我们解释清楚。 中国一类疫苗里,6个月与9个月,会打两针A群流脑多糖疫苗,3岁,6岁再打两针A群C群二价多糖疫苗。这非常有问题,第一,因为是多糖疫苗,2岁以下打的两针,从科学角度看,基本不会有作用;第二多糖疫苗本身有效性低、保护时间也短,6岁打完第二针A群C群后,等到青少年时期,大概也没用了;第三,过去中国A群C群比较多,但现在B群多,真碰上奈瑟菌感染,搞不好血清型对不上,还是不行。 流脑疫苗是中国免疫规划一类疫苗里的最大漏洞,没有之一。 36:55 这两种中国自愿自费的抗菌疫苗,美国全民推荐 各国大规模接种疫苗前,乙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后的病死率约为2%~5%。且15%~30%的病例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一旦引发脑膜炎,即便存活亦会有超过30%的人会保有轻重不一的后遗症,包括失聪、偏瘫与智障等。(这部分录的时候忘说了) 如果中国将HiB疫苗纳入一类疫苗进行大幅推广,无论是感染病例还是死亡,都能下降超过90%。但中国仍是WHO成员里唯一未讲HiB疫苗纳入常规免疫推荐的国家。 美国目前有3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15价,20价和21价。因为肺炎链球菌有两个高危年龄段,儿童与老人,所以CDC推荐接种是5岁以下儿童与50岁以上人群。在儿童里目前获得推荐的是15价与20价结合疫苗,50岁以上里15,20与21价都获得推荐。多糖只用于过去接种低价数结合疫苗的老人的补充防护。 中国目前只有多糖与13价结合肺炎疫苗,且结合疫苗只用于儿童。 41:53 美国常规推荐,你可能不知道有疫苗的两种常见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的名字可能令你陌生,但它对你不陌生,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轮状病毒疫苗在中国为二类疫苗。 水痘和带状疱症是一种病毒导致,水痘-带状疱症病毒。人第一次感染的时候表现为水痘——一般小孩子时就会感染。大部分人都能自愈,可是水痘自愈后,病毒会潜伏在人的神经系统,等到免疫力下降——比较常见是老年的时候,就会以带状疱症的形式暴发。带状疱症和水痘不一样,极少传播。 针对水痘与带状疱症,最好的办法都是打疫苗,水痘有水痘疫苗,给小孩子打。50岁以上就建议打带状疱症疫苗了。美国只有一种带状疱症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葛兰素史克的,打两针,间隔2-6个月。 水痘与带状疱症疫苗在中国都二类的自费疫苗。国内带状疱症疫苗有两种,一种是葛兰素史克的重组蛋白,另一类是减毒疫苗(有两种)。因为技术路线,带状疱症疫苗里重组蛋白疫苗无论是有效性,还是有保护时间,都远远高于减毒疫苗,重组蛋白是两针打完有效性超过90%,维持时间超过10年。减毒带状疱症疫苗过去美国也用过,有效性是50-70%,一般认为保护时间是5年 46:55 三个最著名的中国二类疫苗:流感、新冠、HPV 50:58 15个儿童疫苗是终点吗?错!现在还有它 一种比较新,应该打引号的疫苗: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长效抗体。 RSV是常见呼吸道病毒,基本上只要到3岁(此处音频口误为5岁),人人都感染过。一般成人感染RSV表现像普通感冒,但有两个人群感染后风险较高,一个是老年人,另一个是2岁以下婴幼儿。 老人是因为身体更脆弱,婴幼儿是因为RSV感染会引起肺部微小的气管产生严重,这对于肺部发育还不那么完善的婴幼儿来说就更威胁。RSV感染也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住院的主要原因。 最近几年RSV是疫苗研发领域突破最大的一个方向,对老人来说,美国现在有两款RSV疫苗上市。而婴幼儿,有一个RSV疫苗可以给孕妇使用,再孕32-36周接种,这样母亲产生的抗体会进入胎儿,新生儿出生时就自带抗体,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一种针对所有婴幼儿的长效抗体,属于是不靠婴儿自己产生抗体,而是用能防护RSV感染的抗体做被动免疫。 中国没有RSV疫苗获批但长效抗体已经上市。 55:30 总结:我们真的一次说了近20个疫苗 相信听完这期节目的你,肯定对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疫苗有了更多了解,如果你是家长,那么可能对哪些疫苗值得花钱去给孩子接种,或是优先安排上,也会更加心里有数。 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

    58 min
  3. 这些诺奖得主的争议绝对超乎你的想象:保健品推销员、厌女歧视、阴谋论,战争疯子 Vol.42

    16 OCT.

    这些诺奖得主的争议绝对超乎你的想象:保健品推销员、厌女歧视、阴谋论,战争疯子 Vol.42

    每年10月初是诺贝尔奖陆续公布的日子,我们今天继续聊诺奖,不过我们不赶时髦,而是回顾历史,讲讲历史上一些极富争议的诺奖得主。这些争议故事可不仅仅是科学家的段子,对我们普通人的启发可能都不亚于诺奖本身。 00:00 形形色色的诺奖争议 有些诺奖的争议在于其他一些人没拿奖,有些则是完全给错了,但今天我们说的会是奖给对了,但人却太过“奇葩” 03:07 酸奶、益生菌,免疫学奠基人转身养生推销员 Metchnikoff因发现了吞噬细胞,被誉为先天免疫的奠基人,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顶流科学家。可他执迷于保加利亚酸奶,认为酸奶就是长寿的钥匙。如今酸奶、益生菌的流行,都能追溯到这位诺奖得主。 16:31 你被收割的维生素C智商税,都是这位诺奖得主惹的祸 Linus Pauling是诺贝尔化学奖与和平奖的双料得主,被认为是绝顶聪明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位超级明星级别的大科学家,晚年却因一次学术讲座,意外转型为保健品推销员。你多买的维生素C,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他搞的事。 25:43 诺奖得主的厌女、歧视争议 很多诺奖得主的人品其实颇有争议。 Joshua Lederberg“巧妙”地忽略了妻子的贡献;发现晶体管现象的硅谷奠基人Shockley如何走到众叛亲离;沃森怎么弄得连自己建立的冷泉港都不敢再留他 46:00 诺奖得主也会反科学,传播阴谋论 PCR发明人Mullis成了著名的艾滋病否认主义者;HIV发现人Montagnier拿了诺奖后成了诺奖委员会最头大的阴谋论者 52:29 天使与魔鬼,双面诺奖得主的悲剧人生 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

    1 h 9 min
  4. 爆冷拿诺奖的调节性T细胞到底是啥?日本科学家以一己之力改变学界共识 Vol.41

    9 OCT.

    爆冷拿诺奖的调节性T细胞到底是啥?日本科学家以一己之力改变学界共识 Vol.41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公布,授予三位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的科学家,分别是来自日本的坂口志文,来自美国的Mary Brunkow和Frederick Ramsdell。 他们的发现非常重要,是免疫学过去30年的重大突破之一,可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又是十足的冷门,诺奖委员会无视了更具奠基性的免疫学研究。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细细道来。 这期节目,你会听到【🎙️时间轴】: 00:00 调节性T细胞获得诺奖 00:38 免疫学背景介绍:免疫反应也需张弛有道 05:54 不被认可的抑制性免疫细胞 09:50 “一根筋”的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以一己之力改变学界认知:原来真有抑制免疫反应的T细胞 16:40 FoxP3:从缺陷小鼠到人类罕见遗传病再到决定调节性T细胞的因子 21:18 调节性T细胞的医学意义 24:38 这个诺奖有点冷门:免疫学的奠基性发现被诺奖长期忽视 发现T细胞的Jacques Miller(左)与发现B细胞的Max Cooper被诺奖委员会长期忽视,Miller还是唯一在世的发现定义了一个人体器官(胸腺)的人 28:22 彩蛋:关于牛奶的那些问题: 不加工的牛奶更好吗?能买到含脂量更高的牛奶吗?你大概不知道,为了偷奶油,欧洲人不得不给奶酪染色(现在不偷奶油的也得染色) 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

    34 min
  5. 为什么得自闭症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是泰诺惹的祸吗?Vo.39

    25 SEPT.

    为什么得自闭症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是泰诺惹的祸吗?Vo.39

    9月22日,特朗普在小肯尼迪等美国健康官员的陪同下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孕妇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泰诺,这种最常用的退烧药,会增加孩子得自闭症的风险。 "泰诺,别吃,别吃",这是特朗普的原话。 但是,和特朗普、小肯尼迪等人提出的很多其它医学建议一样,所谓泰诺导致自闭症,并非医学共识,甚至有大量研究显示该说法是错的。 我们今天就聊聊泰诺和自闭症到底有没有关系,以及自闭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你会听到【🎙️时间轴】: 00:00 开头 00:39 特朗普宣称泰诺导致自闭症 02:13 泰诺是孕妇为数不多的选择:常用退热镇痛药布洛芬、阿司匹林不适用于大部分孕妇 06:48 自闭症发病率过去几十年大幅上升,但孕期泰诺使用率一直稳定,不可能是自闭症上升的主因 09:57 双胞胎研究确认遗传因素才是自闭症最大风险:同卵双胞胎中若有1人确诊自闭症,另一人确诊的概率高达90%以上;而异卵双胞胎遗传相似度平均50%,一人确诊自闭症,另一人确诊的概率最多也只有30%;异卵双胞胎,孕期环境完全一样,若孕期泰诺使用(或是任何孕期环境因素)是导致自闭症的主因,异卵双胞胎共同确诊自闭症的概率应该要高得多 12:26 泰诺的自闭症争议由来:一些探索与自闭症相关的环境因素的研究显示孕期泰诺使用与更高的孩童自闭症发病风险相关;风险提升约10-20%;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 15:19 迄今最完善的研究否决了泰诺与自闭症有关:来自瑞典240万儿童的研究;比较同一对父母,孕期使用泰诺与不使用泰诺,生下的孩子自闭症风险是否存在区别,发现泰诺使用没有增加自闭症风险 19:05 自闭症越来越多的最主要原因:诊断标准的改进、对疾病认知的提升、检查的普及、社会接纳度提升 26:31 特朗普、小肯尼迪暗示孕妇不够坚强,选择吃泰诺导致孩子患自闭症,类似过去带来侮辱性偏见的冰箱母亲假说 30:22 小肯尼迪并不关心自闭症,4月时曾说:”这些孩子永远没法纳税,永远找不到工作,永远打不了棒球,永远写不了诗,永远也没法约会。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永远都无法独自上厕所。”这种观点充满歧视也不符合自闭症的真实情况 34:00 特朗普称古巴没有泰诺也没有自闭症:无知与残忍似乎是如今美国政府的底色 35:12 听众问答彩蛋:43岁还能打HPV疫苗吗?什么食品可以买临期的? 参考资料: 《科学美国人》分析自闭症为什么越来越多 加州队列研究显示孕期泰诺使用在下降 CDC自闭症统计数据 2021自然内分泌学综述上的科学家声明 瑞典研究显示泰诺与自闭症无关 欢迎加入听友群(原群已满,请加2群):

    40 min
  6. 商家为什么敢卖2岁的西兰花?冷冻食品、预制菜是科技还是狠活?Vol.38

    18 SEPT.

    商家为什么敢卖2岁的西兰花?冷冻食品、预制菜是科技还是狠活?Vol.38

    最近西贝餐厅的争议引发了冷冻食材、预制菜的大讨论。2岁的西兰花还有没有营养,给儿童吃这样的冷冻蔬菜合适吗?预制菜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算你没吃过2岁的西兰花,但你很可能吃过1岁的苹果。很多你以为的生鲜也是解冻鲜。 这期节目是我最近在虎刻外刊精读的直播,我们会聊食材冷冻技术、常见被冷冻保鲜的食品,以及那充满是非的预制菜。 你会听到【🎙️时间轴】: 00:00 引子 01:30 直播前的闲聊花絮:2岁西兰花、山姆的冷冻蓝莓和鲜奶的保质期;销售期限、最佳尝味期是什么? 08:30 2岁西兰花争议的由来 11:11 美国西兰花也能有2岁 12:53 哪些因素让生鲜食材变质 16:33 冷冻既是防腐也是保鲜;冷冻蔬果营养不比新鲜差 18:21 2岁西兰花是怎么冷冻的? 23:01 极速冷冻已有百年历史 24:40 极速冷冻的意义:冰晶越小对细胞破坏越小 32:25 适合与不适合冷冻的蔬果比较 34:41 餐厅为什么用冷冻西兰花,而家里不一定合适 38:17 很多海鲜肉类的新鲜其实是冷冻鲜 42:21 你和寿司之神的差距可能是他用的鱼不新鲜 46:52 2岁西兰花没吃过,1岁的苹果你大概真吃过 50:13 预制菜的定义是什么? 54:23 国外的预制菜 58:24 连锁餐厅预制菜化是主流 59:52 近年来国内预制菜的争议:预制菜国家定义出台前,315曝光槽头肉做梅菜扣肉预制菜 01:01:24 理性看待预制菜:它也能有灵魂 01:05:34 直播问答 预制菜带包装加热的微塑料风险怎么看? 苹果打蜡有健康风险吗? 哪些临期食品的风险较小? 冻鱼的保水剂是什么? 欢迎加入听友群,原群到上限了,欢迎加入2群

    1 h 30 min

Notes et avis

5
sur 5
4 notes

À propos

欢迎来到说医解药,我是Y博,做了很多年免疫学研究的遗传学博士,进入黑暗产业界的科研民工,也写了几年科普。在这个“说医解药”播客里,我想和大家聊聊医学、医药、科研。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