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文钞》:修行的终极指南

吴淞佛教居士林发隐序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广大而无所不包,细小而无所不穷。本着一念真心而建立,随顺众生根机而说法。虽然名为出世间法,实际上圆满具备了世间一切善法。虽然一丝毫的善法都不遗漏,而又任何一法也不住著(不住著:就是不将它当作自己的功德,不自我满足。如果把不认真实行当作是不住著,错误就大了)。

唯有不住著,所以实行起来才能到究竟彻底。古往今来,凡是德行超群的人,大多是从学佛得力而来。即此凡夫之心,契合如来秘藏,从而对种种法,都能通达根本,穷尽源头,亲证实相妙理。

虽然佛法义理幽微深奥,而众生随着自己根机的不同,又全都能够契入。整个世间,没有一个人不能够修行,也没有一个人不应当修行。因为人人同具此心,心心同具此理。

必须知道,无量无边的法门,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断惑证真,才能出离生死轮回。如果要寻求一个法门,普遍收摄、救济众生,不拘泥于方式,上中下三种根机都能修行,初中后始本不二,不须彻底断除烦恼惑业,不经历转世受生,就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那就只有净土法门能够如此了。

所以像文殊、普贤这样的等觉菩萨,以及犯下五逆十恶重罪的众生,都是净土法门所收摄的根机。因为这个法门,最简单容易,最圆满快捷,所以能够像大地一般普载万物,像大海一般普纳百川啊。

凡是学佛修习净业的人,必须努力敦行伦理纲常,恪守竭尽自己的本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唯有无愧于职责本分,才能建立学佛的基础。进而再恭敬地受持三归,严谨地修习十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当在起心动念上讲求,如果只在言行事实上讲求,那就是自欺欺人了),戒杀护生,爱护动物,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这样的人,是世间的珍宝。在生时获得美名,去世后回归佛国净土。又必须用这些事理普遍化导一切人,从关系亲近的,到关系疏远的。使得一切人都成为善人。

在俗修真,居家为政,转化已经发生的残暴,消除尚未萌芽的祸乱。世间由此风俗淳美,人心转变,灾难消除,福报聚集,常常受到上天的眷顾。这个功德,难以用语言描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