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周五晚7点

{{周五晚7点|多方发声力挺,市场对万科的悲观预期被止住了吗?

【财新网】大家好,这里是《周五晚7点》,在大事件中看见大趋势,我是杨律。
  先来说几组宏观数据。
  10月的CPI出炉了,同比与环比全部再度进入负值,其中环比为-0.1%,结束了三个月的正增长。同比从上个月的持平,转为降低0.2%。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食品价格,环比数据从上个月的增长0.3%变成了下降0.8%。统计局的解释是因为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所导致的。
  另外一组,10月份的外贸数据和以往有些不同,以美元计价的话,其中出口没有能够延续继续收窄的趋势,同比数据下降6.4%,比9月的跌幅还扩大了一些。但是进口的同比数据却超乎市场预期,同比增长了3%,直接比上个月的数据增高了9.2个百分点,也是从3月以来第一次录得正值。
  而因为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所以和去年同期相比,在以人民币计价的同比数据中,出口下降了3.1%,进口则增长了6.4%。
  忽然出现这样的分化表现,究其原因。瑞银亚洲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财新的博客文章里写到,为什么房地产行业在下行周期之下,中国的进口量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其中驱动因素之一便是汽车等下游产品出口表现强劲。这点在10月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数据中也有体现——虽然同比因为高基数的原因有所放缓,但也有24.9%的增长数据,而环比数据还在进一步扩大。
  其实对数据一路关注过来的听众,应该都记得在今年一整年里,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手机等等,数据都是起起伏伏,但唯有汽车及相关一直是扛着贸易大旗的。
  不过瑞银证券最近下调了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预期,之前对2024年电动车在全球新车的销量占比预测是20%,现在降到了18%,对2030年的比例预测是54%,现在降到了47%。
  瑞银也举了很多自己调降的原因,比如有欧美客户取消了汽车芯片的订单,日本松下也削减了电动汽车电池的产量。而在上个月底的时候,通用刚刚撤回了之前对2023年的利润展望,还放弃了自己原本在两年间生产4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
  9月份宣布暂停和宁德时代合建电池工厂的福特,也采取了差不多的行动——先是撤回了盈利指引,再宣布推迟120亿美元的电动车产能投入。福特汽车方面还表示,行业向电动汽车的过渡正在顺利进行,但是消费者接受电动汽车的速度,却慢于福特和整个行业的预期。
  当然也并非所有预测都是不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周就上调了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从之前的5%,上升到了5.4%。原因是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表现强于预期,以及近期发布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不过与此同时,IMF对中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速预测偏弱,预计2028年的时候增速将降到3.5%。
  在过去两周时间中,IMF团队其实才刚刚访问过中国。在11月7号北京举办的发布会上,IMF第一副总裁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在房地产领域,他们认为可以加快低质房企的退出、进一步消除房价调整的障碍、增加对“保交楼”的政府补助等等。
  说到房地产,这周房地产依然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目光,虽然暂时并没有实质性的事情发生,但是仅仅凭借预期的叠加,就已经让市场变得风声鹤唳。在传言之中,大家开始把目光聚拢在万科身上。人们都还记得,不同于碧桂园、恒大的高周转,万科早在多年前就高喊出了“白银时代”、“活下去”。那么看上去最稳妥的万科现在究竟如何了?
  万科这一轮由流言与预期率先引起的危机始于10月26号,在那天开始,多只美元债价格大幅下跌,2024年上半年的几只短久期债券价格下跌5%到7%,而部分长久期的债券价格甚至跌到了不到面值的50%,近乎垃圾债的价格。到了10月31日中午,万科的债券价格还在进一步下跌,多只长久期的美元债到期收益率已经来到了20%到40%之间。
  万科为了止住市场预期的继续下滑,做了这么几个动作:一是把代表深圳国资意志的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拉来背书。在10月27号的时候,万科新一届董事会会议上批准了深铁董事长辛杰担任万科董事会的副主席,要知道这已经是万科完成换届的四个月后了,而且从2020年6月以来,万科的董事会就一直没再设过副主席之位。
  此外,万科从2010年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管理层薪酬体系也进行了变更,之前主要是由固定工资、年度奖金和经济利润奖金构成。如今将郁亮还有万科总裁祝九胜的薪酬方案和万科的股价进行挂钩,更深地与公司兴衰绑定在一起。
  到了本周一 ,万科又召集了多家金融机构举行线上交流会,会上也表示公司基本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万科财务负责人韩慧华也表示,所有债务都将如期兑付。在这个会上,深圳国资委主任王勇健也公开力挺万科,他表示,万科是深圳国资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如果万科在经营方面遭遇极端风险,国资委一定会动用资金、资源,尽一切可能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万科守住底线。最后还说,“我们手上有足够的实力、工具和经验来做这件事。”
  一通操作过后,万科的债券价格的确有所回升,不过目前万科未到期的境内债券有33笔,存续规模为569.37亿元。美元债有7笔,存续规模约为32亿美元。
  在万科这一轮危机暂时解除之后,央行、住建部、金监总局和证监会四个部委也在本周二赶紧召集了六家还没有出险的头部房企,分别是华润、保利、万科、金地、龙湖和中国海外发展。座谈会的目的也是调研当前行业状况与房企需求,各家房企派出参会的也都是CFO。
  而就在第二天,央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也提到,未来央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又一天后, 央行发布了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里面提到房地产市场的时候说到,“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市场对房企如今用脚投票主要是信心问题,信心主要来自于房企的债务问题,房企的债务问题主要是资金问题,资金问题核心还是没人买房了。之前对楼市调控放松力度最大的广州,10月新房网签数量环比大增43%,创下五个月以来新高。但是,如果按照新政实施后,把时间拆开来按周算的话,第一周广州新房成交面积达到了接近30万平方米,但是在3周之后,就已经降到了17、8万平方米左右的成交量——有一个很明显的“先高后低”趋势。在财新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名业内人士都表示,广州楼市的成交量回落趋势将持续到年底。
  而相比广州,其他对调控放松力度还没那么强的一线城市,成交量则更少一些。北京10月的新房成交环比下滑了12.1%,上海环比下降了58%,深圳上涨了27.84%。
  在经济整体趋紧的情况下,关于如何盘活资金的新政策也陆续出台。之前在2023年2月份就停滞住PPP——也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九个月后又启动了起来。
  发改委和财政部这周发了新文件,名字就叫《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之前关于PPP的争议点主要是在于,有些PPP项目由于严重依赖政府补贴,所以实际上在推高政府的隐性债务。所以这次的新机制里面就明确说了,需要明确收费渠道和方式,项目经营收入要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不能因为采用了PPP模式,而额外新增地方财政未来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