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大家好,欢迎收听《周五晚七点》,在大事件中看见大趋势。我是杨律。
一直萎靡的出口数据,终于出现了一点回暖的苗头。在自5月开始就一直是负值的出口,终于在11月的时候转为同比增长0.5%。
而转正的原因,一方面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因素,也有全球科技周期触底回升的带动。比如这里面集成电路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2%,是2022年7月以来第一次录得正值,而手机更是增速大增32.8个百分点,达到了54.6%。
人们一直关注的出口地问题也有所变化,尤其是对美国,从之前的同比下降8.2%转为增长7.3%,是2022年8月以来的第一次转正;对日本和东南亚的出口虽然还是同比下降,但是降幅都收窄了50%以上;对欧盟的出口降幅则还是在继续扩大,达到了-14.5%。
不过目前这周还只有外贸这一组数据露出暖意。房地产方面,中指研究院这周中发了两个数据,其中一个是截至10月底的库存数据。其中一线城市的去化周期从7月时的11个月涨到了12.7个月,二线城市从14.8个月涨到了17.7个月,消化库存的时间都超过了1年。而三四线城市的涨幅最大达到了33.5%,从19.7个月涨到了26.3个月。
关于这个去化周期的标准,住建部副部长倪虹2月份的时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曾经说过,“一般来讲,去化周期12个月到18个月都比较正常”。而目前三四线城市则远远超过了这一范围。
另外一组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是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在前11个月的时间里,销售总额为5.7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4.7%。在整体下降的趋势中,房企之间的分化也特别明显,这里面销售规模同比还能上涨的,基本上都是头部国资房企,比如中国海外发展,合约销售金额达到了2870亿元,同比上涨23.4%,招商蛇口则达到了2708亿,同比上涨8.4%。
在整体50强中,央企平均增长了8.2%。但是除了这些“纯度”更高的国资房企外,到了混合所有制房企这里,就已经下降了15.3%。而那些在今年一直负面不断的出险企业,比如碧桂园和融创中国,销售额分别下跌了50.1%和52.3%。整个出险民企的前11个月里的销售额,平均下降了48%。
明显的分化除了出现在销售规模上,也蔓延到了拿地和融资等等方面。根据克尔瑞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有接近一半的百强房企,一块地都没有拿。相较之下,优质的国资房企则已经在补仓。在拿地金额超过百亿元的房企中,也大多数都是央国企。
而本来已经快走到阶段性故事尽头的恒大,这周又把故事再往后延了一延。
本来市场普遍预测,恒大集团会在12月4日的清盘呈请案上,因为和债权人无法达成一致,而直接被强制清盘。但是这次最后在恒大一方提出延期申请后,对方的律师并没有反对,于是清盘聆讯又被推迟到了24年的1月29日。
要知道这个最初的法庭聆讯的时间,定的是2022年的8月31号。但是之后经历了六次延期,双方一直博弈了一年半的时间。中国恒大以及财务顾问团队直到现在,仍然是想推动境外债务重组生效的,在刚进入到12月的时候,双方还进行了超过10个小时的谈判,但是最终也没有达成一致。
这次境外债权人特别小组成员聘请的财务顾问凯易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麦理贤表示,境外债权人特别小组“已坚决否绝”中国恒大的新重组方案。1月29日,对恒大来说仍然很难。
另外一个难见起色的领域便是股票。节目中说股票并不多,只有每次“回家”时才提提,反正总是能等到。周五收盘后,上证指数定格在了2969.56,再次落入3000点以下。
破3000是周二的时候发生的,引子就是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的评级展望从“稳定”,改为了“负面”,也就是说未来存在降低A1评级的可能性。这也是接近七年中,穆迪首次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上一次是在2016年3月,评级展望也是从“稳定”变成“负面”,然后到了2017年,穆迪就下调了中国长期本币和外币发行人评级,从Aa3下调到了A1。
穆迪在报告中给出的理由是,政府和更广泛的公共部门将向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和国企提供财政支持,这将对中国的财政、经济和体制实力构成广泛的下行风险。评级展望下调反映出与中期经济持续较低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缩水相关的风险增加。
财政部当晚就进行了回应,说“对此我们感到失望”,并且回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房地产下行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
另外当晚中诚信国际也赶忙跑出来发布公告,表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等级AA+g,评级展望稳定。
然而穆迪这边的动作却还没结束,到了周二,又把一票中资企业的评级展望也都降了,包括中国移动、三桶油。中车、中广核、中国华电等等。除此之外,还把香港和澳门的评级展望也全部都从“稳定”下调到了“负面”。给出的理由说是调低评级,主要反映两地与中国内地在政治、制度、经济及金融各方面的紧密联系。香港特区政府则出来反驳,表示香港与内地不断深化和扩大的经济和金融联系不应成为调低评级的因素,反而是香港长远发展的优势。
穆迪的报告中还说到,有迹象显示,香港政治和法律机构的自主权有所削弱,特别是在2020年实施《香港国安法》及香港选举制度发生变化之后;该机构预计香港在政治、机构和经济方面的决策权将继续逐步削弱。
港府则回应,穆迪对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政府和司法机构、《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完善选举制度等作出了不公的指责。中央政府决心长期坚持“一国两制”,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的核心优势将继续维持。
《经济日报》也在周三的时候发文评价了穆迪的这一轮调级,文章里写到,业内专家指出,穆迪报告对于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理解存在明显欠缺,结论有失偏颇。
穆迪的信用评级等级分为二十一级,中国的A1目前是中上级的最高档,再往下会降到A2,而美国目前的评级则是AAA,比A1高两个大级。不过穆迪在11月份的时候也把美国政府的评级展望调成了负面,理由是美国财政实力面临的下行风险增加,且可能不再能够完全被美国独有的主权信用实力所抵消。
监管的刺激政策已经出得差不多了,人们对股市的信心似乎也还没被唤醒。
这周财政部等起草修订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即将结束过去实施了超过20年的暂行办法。
与之前的暂行办法相比,这次的一大变化就是调整了社保基金在境内投资的范围,纳入了历年专项批复的内容,比如同业存单、地方债券、直接股权投资、ABS产品和REITs等等。还提到,根据金融市场发展,适当增加套期保值工具,具体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权等。经上述调整后,征求意见稿规定全国社保基金可投资的境内产品和工具共11种。
与股市更息息相关的资金增量方面,征求意见稿里提到,目前股票类、股权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和30%。
财政部表示,“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灵活度,有利于持续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再来看看AI领域的新闻。
北京时间12月7日,谷歌正式发布了多模态大模型Gemini,并且表示,这是谷歌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AI模型。这款大模型有三个版本,分别是“Nano”版、“Pro”版和“Ultra”版,其中,“Ultra”版本的性能最强,可以处理复杂的任务,它将会在明年年初向开发者和企业客户推出。
在和GPT-4的性能对比上,谷歌显示,性能最强的 Gemini Ultra在32个基准测试中的有30个都取得了“最先进”的结果,领先于GPT-4。谷歌还表示,Gemini Ultra是第一个在著名基准测试MMLU上实现“人类专家性能”的模型。在演示视频中,这款大模型可以识别出学生手写的物理题答案,指出推理过程中的错误后,再给出正确的解题步骤。
虽然展示中多项数据都超越了OpenAI,但在发布大模型的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美股股价只涨了0.87%,市场反应并不算热烈。而与此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的另一边,OpenAI已经在着手开发下一代GPT-5模型了。
最近,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December 8, 2023 at 11:00 AM UTC
- Length15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