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有茶-與茶對話

大稻埕舖家茶館-太初有茶工作室 主理人 Vicky Lee (雅文)

品茶、學茶、買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呢?請聽愛茶人與茶的故事,讓我們帶你用茶葉豐富你的人生品味!想更進一步認識普洱、烏龍、老茶、陳阿蹺、武夷岩茶、紫砂壺、銀壺等複雜的品茶知識嗎?歡迎你持續鎖定我們的節目! 2020年以1516工作室推廣茶藝文化,2021年以「太初有茶」之名正式成立茶文化分享工作室!2025年更名為「大稻埕舖家茶館-太初有茶工作室」 本工作室持續與業界資深茶老師合作教學、品茶、選茶,深耕於茶品鑒賞、茶學知識推廣與老茶收藏等領域,致力於傳承與創新茶文化,讓更多人透過茶,品味生活、靜心對話、感受時光沉澱的美好。 太初有茶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2號1樓 太初有茶Line@|https://lin.ee/dhSPxy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3天前

    買茶不踩雷:茶人的實戰心法|茶老師&咖啡師 凱文|附 9/20 壽山石特展

    我是雅文,歡迎回到《太初有茶—快樂喝茶》。先報個好消息:9/20 起連續五天,我們在迪化街一段292號舉辦「壽山石特展」,展出學長珍藏的壽山石,現場還會請你喝茶、一起聊石談器,歡迎來看見石頭的溫潤之美。 本集聊「買茶這件事」。我請到熟面孔——在圓山捷運站保安宮旁、阿仁炒飯隔壁的 messy mark 店長凱文。別看他是咖啡高手,最捨得花錢的其實是茶:曾為一款老岩茶動心,換算一斤要三萬六,仍買了50克珍藏—因為好茶帶來的悸動,會在第二天、甚至夜深人靜時再次被喚起。 那怎麼買到值得的茶?我的準則很簡單:先看口感的「寬與深」—入口是否甜、覆蓋面是否飽滿、喉間是否有回甘與香氣回衝;再看「高度」香能否一路從舌尖上躍至鼻腔、從胸腔落回腹間成一條完整的韻線。清味重、過輕發酵、無韻的茶我不收;能甜、能留韻、價格又不離地的,才會上架。像最近的茉莉花烏龍,就是香氣與厚度兼備,冷熱泡各有風情。 兩個福利也一併告訴你:其一,Podcast 聽友到店買茶享 9 折;其二,我們新設「一桌茶席」,歡迎逛累了就進來坐坐,現場可體驗銀壺、鐵壺沖煮差異,與我與凱文邊喝邊聊。你帶故事來,我備好茶,約在太初有茶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rqcads04b101zxc9s9d9oc/comments 品好茶不能不學茶,那學茶、買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呢?請聽茶人與茶的故事,讓我們帶你用茶葉豐富你的人生品味!本節目由知識媒體平台ListenContent有感說大力推薦,歡迎收聽! 【太初有茶工作室資訊】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2號1樓 Line@:https://lin.ee/dhSPxyF 【太初有茶|有哪些茶課可以學呢?】 ○小型細緻品茶會,1-3人(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1對1,共3堂,密集茶藝訓練課程(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8 分钟
  2. 3天前

    為什麼岩茶越來越「沒岩韻」?《太初有茶》帶你辨真偽岩茶|茶老師&咖啡師 凱文

    我是雅文,歡迎回到《太初有茶》—快樂喝茶!本集我邀請29歲的帥氣茶藝/咖啡雙棲老師凱文(在圓山站附近 messy mark 咖啡廳任職)一起聊「岩茶的真味」。 節目開場先報你一個新消息:迪化街一段292號的工作室新增「一桌茶席」,逛老街累了,隨時可進來自泡、休息、聊茶。 回到主題:為何現在很多「岩茶不見岩韻」?我歸納三個常見原因 ①焙火太輕、急火求香,內質未轉化; ②拼配來源雜,喉間易出異味,少了那股直擊人心的「茶氣」; ③仿岩外山料,肥厚有形、無骨無韻。那怎麼判斷你手上的是不是正岩? 記四個通關:入喉3秒回涼(薄荷感)、胸腔暖流與落水回香、身體微汗的循環體感、冷杯仍久留的掛杯蜜香與舌底生津。想更直觀?親自來坐坐。到太初有茶和我、以及凱文現場比茶;或到 messy mark 找他喝一杯。你有故事,我出好茶—下一集,繼續在茶香裡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rqcads04b101zxc9s9d9oc/comments 品好茶不能不學茶,那學茶、買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呢?請聽茶人與茶的故事,讓我們帶你用茶葉豐富你的人生品味!本節目由知識媒體平台ListenContent有感說大力推薦,歡迎收聽! 【太初有茶工作室資訊】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2號1樓 Line@:https://lin.ee/dhSPxyF 【太初有茶|有哪些茶課可以學呢?】 ○小型細緻品茶會,1-3人(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1對1,共3堂,密集茶藝訓練課程(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分钟
  3. 3天前

    白茶小宇宙:咖啡師凱文的第一口老白茶|茶老師&咖啡師 凱文

    我是雅文,久違回歸「太初有茶」。這次的錄音時間在晚上 8:30,我請到 29 歲、茶藝/咖啡雙棲的凱文 張志勳,陪我邊喝邊聊,用第一視角帶你走進白茶的世界。 我端出 2000 年福鼎老白茶,凱文先聞到糯米、桂圓乾的甜香,還一度誤認為焙火鐵觀音;我則從工藝與分類談起(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再聊到產地差異(福鼎/雲南/台灣)與口感走向。為何白茶「三年轉甜、五年為藥、七年為寶」?節目裡也示範:想要取香用「蓋碗」,想要厚韻用「壺泡」。老白茶暖胃、祛濕、好入門,是日常溫柔的陪伴。 想看咖啡人如何品茶、也想更懂白茶?歡迎到迪化街一段 292 號「太初有茶」坐坐;或到圓山捷運站附近的 messy mark 找凱文喝一杯。快樂喝茶,我們節目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rqcads04b101zxc9s9d9oc/comments 品好茶不能不學茶,那學茶、買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呢?請聽茶人與茶的故事,讓我們帶你用茶葉豐富你的人生品味!本節目由知識媒體平台ListenContent有感說大力推薦,歡迎收聽! 【太初有茶工作室資訊】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2號1樓 Line@:https://lin.ee/dhSPxyF 【太初有茶|有哪些茶課可以學呢?】 ○小型細緻品茶會,1-3人(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1對1,共3堂,密集茶藝訓練課程(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0 分钟
  4. 3天前

    咖啡與茶的美感對話|茶老師&咖啡師 凱文

    《太初有茶》最新一集中,主持人雅文久違回歸,帶著熟悉的「快樂喝茶」問候,再次陪伴大家。這一回,她邀請到老朋友凱文,一位專業茶老師&咖啡師兼茶友,展開一場關於咖啡與茶的深度交流。 節目中,凱文先分享了咖啡的品飲流程:從聞香開始,感受水果或花香,再透過入口後的酸值、滑順度與重量感,探索咖啡的多層次風味。而雅文則從茶的角度回應,指出茶的香氣多半藏於杯底,飲畢仍能留下悠長「掛杯香」,形成與咖啡截然不同的韻味。兩人更進一步比較了焙火工藝、沖泡方式,甚至聊到「順時針或逆時針搖杯」對味道的影響,讓聽眾耳目一新。 節目尾聲,雅文以自身品茶的體驗做收,形容好茶就像高品質食材般「嚼之若有物」,能在口腔、喉嚨乃至全身留下綿延不絕的美好感受。她也誠摯邀請大家走進迪化街「太初有茶」,與她和凱文一同體驗咖啡與茶的交會之美。 👉 一杯咖啡,一盞好茶,都是日常裡的小確幸。想知道更多咖啡與茶的秘密,就別錯過這一集的《太初有茶》。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rqcads04b101zxc9s9d9oc/comments 品好茶不能不學茶,那學茶、買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呢?請聽茶人與茶的故事,讓我們帶你用茶葉豐富你的人生品味!本節目由知識媒體平台ListenContent有感說大力推薦,歡迎收聽! 【太初有茶工作室資訊】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2號1樓 Line@:https://lin.ee/dhSPxyF 【太初有茶|有哪些茶課可以學呢?】 ○小型細緻品茶會,1-3人(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1對1,共3堂,密集茶藝訓練課程(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3 分钟
  5. 3天前

    燒水壺與茶的微妙關係:一場茶與器的對話|茶老師&咖啡師 凱文

    哈囉~大家好,我是雅文,今天在《太初有茶》節目裡,想跟你聊聊一個很多人忽略的細節—燒水壺對茶的影響。這不是專家才會在意的事,其實只要你平常有在泡茶、喝茶,就一定會感受到差別。 一開始,凱文分享他以前都是用不鏽鋼快煮壺,覺得方便就好。但後來試過陶壺、鐵壺,甚至鈦壺,才驚覺茶湯味道會完全不同。不鏽鋼煮出來的水,泡茶會偏死、偏酸;陶壺煮水,茶會變得柔軟又甜;鐵壺適合泡岩茶,能帶出茶的厚實感;銀壺更厲害,可以讓茶湯細緻、有層次,但價格真的很高。 我自己也遇過鐵壺有「蟑螂味」的小插曲,後來才學到用過碳酸鈉、馬鈴薯泥或米湯去養壺,味道真的能改善。這些小細節,其實會讓泡茶的樂趣更大。 所以啊,壺不是只有拿來燒水,它真的會決定茶的靈魂。下次你在家,不妨換個壺試試,體驗茶湯的不同變化。如果你想更直觀感受,歡迎來迪化街「太初有茶」,我們現場可以一起比較、一起聊,喝茶就該快樂又有趣。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rqcads04b101zxc9s9d9oc/comments 品好茶不能不學茶,那學茶、買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呢?請聽茶人與茶的故事,讓我們帶你用茶葉豐富你的人生品味!本節目由知識媒體平台ListenContent有感說大力推薦,歡迎收聽! 【太初有茶工作室資訊】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2號1樓 Line@:https://lin.ee/dhSPxyF 【太初有茶|有哪些茶課可以學呢?】 ○小型細緻品茶會,1-3人(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1對1,共3堂,密集茶藝訓練課程(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 分钟
  6. 1月2日

    誰來找茶#2?雅文的品飲心得大考驗!|Amoha 阿木禾 · 解憂室 主理人

    歡迎回到《太初有茶》,祝福各位聽眾朋友們新年快樂!那這一集是我們在年前錄的,我們同樣很榮幸邀請到 Amoha 阿木禾 · 解憂室 的主理人 歐嘎,這位兼具生活美感與深厚茶道修養的特別來賓,與我們分享他對茶品的獨到見解! 歐嘎不僅是茶圈中的「趣味達人」,更以他細膩的觀察與用心的品味方式,讓每一杯茶都化作人生的縮影。本集節目中,歐嘎將和我們聊聊他參與南港茶展的奇妙經歷,從挑選到品飲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用細膩的感官體驗,解讀茶湯中的奧妙。 同時,他也會分享茶道中那些「平衡與失衡」的小故事,以及如何透過品茶來專注自我、放鬆心靈。此外,歐嘎還將帶我們一窺他「挑選與分享」的哲學,無論是茶還是生活中的選擇,總有那麼一絲溫暖與智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歡迎大家在2025持續鎖定《太初有茶》,在茶香中尋找初心,讓我們與各位茶友一同暢聊茶事人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rqcads04b101zxc9s9d9oc/comments 品好茶不能不學茶,那學茶、買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呢?請聽茶人與茶的故事,讓我們帶你用茶葉豐富你的人生品味!本節目由知識媒體平台ListenContent有感說大力推薦,歡迎收聽! 【太初有茶工作室資訊】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2號1樓 Line@:https://lin.ee/dhSPxyF 【太初有茶|有哪些茶課可以學呢?】 ○小型細緻品茶會,1-3人(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1對1,共3堂,密集茶藝訓練課程(馬上諮詢→):https://lin.ee/dhSPxy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6 分钟

关于

品茶、學茶、買茶有哪些該注意的事情呢?請聽愛茶人與茶的故事,讓我們帶你用茶葉豐富你的人生品味!想更進一步認識普洱、烏龍、老茶、陳阿蹺、武夷岩茶、紫砂壺、銀壺等複雜的品茶知識嗎?歡迎你持續鎖定我們的節目! 2020年以1516工作室推廣茶藝文化,2021年以「太初有茶」之名正式成立茶文化分享工作室!2025年更名為「大稻埕舖家茶館-太初有茶工作室」 本工作室持續與業界資深茶老師合作教學、品茶、選茶,深耕於茶品鑒賞、茶學知識推廣與老茶收藏等領域,致力於傳承與創新茶文化,讓更多人透過茶,品味生活、靜心對話、感受時光沉澱的美好。 太初有茶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92號1樓 太初有茶Line@|https://lin.ee/dhSPxy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