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
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年度計劃」。
年底將至,前陣子讀到一個有趣的例子:
美國一家連鎖健身房,每個館區招了 6500 名會員,
但場館最多只能容納 300 人。
300 人的場館要怎麼容納 6500 名會員呢?
健身房卻一點也不擔心——
因為他們深知人性:
大多數人辦了年卡,也只會去個幾次。
不是不想運動,而是生活實在太忙;
精力、動力、節奏的失衡,
讓「今年一定要做到」的目標,
總被擱在一旁。
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
制定年度計劃,到底是為了什麼?
第一層啟發|年度計劃,不是願望清單,而是一條可走的路
作家海亞特在《最棒的一年》中提出 SMARTER 原則,
提供了一個檢視計劃的方式:
S —— Specific 明確性:
「我要學攝影」太模糊,
「完成新手 100 堂課」才具有行動力。
M —— Measurable 可衡量性:
「多運動」沒有參照點,
「每週 4 次、每次 45 分鐘」才有可追蹤性。
A —— Actionable 可行性:
讓目標從動詞開始——
「拜訪 20 位老朋友」、「寫 30 篇紀錄」。
R —— Risky 具挑戰性:
待在舒適圈的事,不值得列入年度目標。
T —— Time‑keyed 有時限:
「12 月 31 日」不是期限,而是避風港。
要把時間平均分配到每月、每季,
計劃才會真正啟動。
E —— Exciting 有激勵性:
若目標不是你「真心想做」,
動力很快就會蒸發。
R —— Relevant 有相關性:
你的目標應該符合當下的生活狀態,
而不是「別人覺得好的樣子」。
海亞特說:
「年度計劃不是表演,而是替未來下的一張生活訂單。」
這句話很美。
它提醒我們,
做計劃不是為了看起來努力,
而是讓生活更靠近心裡想去的方向。
第二層啟發|計劃的目的,不是做更多,而是做更重要的事
我們常把年度計劃當成「願望清單」;
清單越多,好像代表越努力。
但事實上,一年能「做好」的事非常有限。
所以,計劃更像一個「選擇器」——
幫助我們從眾多想做的事裡,
挑出最值得投入的 3 到 5 件。
海亞特也提醒,可以採用「分段關注法」:
前半段關注已完成的部分,
後半段再檢視尚未完成的目標。
這樣能減輕焦慮,
避免只看到「距離終點還多遠」。
或許,理想的年度計劃,
不是讓生活更重,
而是讓方向更清楚。
親愛的你呢?
你的今年目標,
是一張替自己下的生活訂單,
還是一份寫在筆記裡的願望清單?
我們不妨一起用 SMARTER 的七個控制點,
重新檢視自己的年度計劃。
願計劃不是空談,
而能落在每一天的腳步裡。
祝我們在新的年度裡,
都能多一些勇氣、多一分毅力。
——企鵝不捨小書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Tần suấtHằng ngày
- Đã xuất bảnlúc 22:00 UTC 16 tháng 11, 2025
- Thời lượng17 phút
- Mùa1
- Tập127
- Xếp hạngSạ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