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桑普時間

國際港人新聞媒體:追光者(下)

來賓:李家聰、梁嘉麗

本集主持人桑普特別邀請到國際港人新聞媒體《追光者》的四位創辦人其中兩位上來央廣節目對談:曾經任職《自由亞洲電台》的李家聰、《光傳媒》創辦人梁嘉麗,繼續分享這個離散港人專業新聞媒體的抱負、內容、人事、商業模式、資訊安全等面向,展現出離散國際的香港專業新聞工作者自強不息的理想與精神。

來賓首先談到《追光者》未來營運的商業模式,與其依靠大金主挹注資金,不如推動訂閱制度,搭配社媒流量收入、廣告或網上銷售平台收入。初步目標為3000至4000訂戶,每年繳付1000港幣訂閱,以多數小眾訂閱方式,撐起一個飽含香港情感、不賣悲情的海外香港人專業國際媒體,拒絕做抗爭型媒體,也不擬被標籤為蘋果2.0。此外,YouTube影片如達一定流量,內容可以包括財經節目等,也會增加一定收入。主持人和來賓也分析昔日香港各大傳媒的基本內容架構,也樂見在一定程度上在新媒體中重新呈現。

在涉及資訊安全保障的問題方面,來賓也表示有信心。在啟動資金的籌集方面,Gofundme眾籌平台,屬於美國公共公司,保密程度高,不會向任何政府披露資料。這類平台向來讓許多香港人有信心。在日常營運資金的籌集方面,Patreon付款機制早已讓很多香港人熟悉。來賓也強調將會製作懶人包,指導訂閱人士如何確保資訊安全,讓香港人有信心和興趣安心訂閱。

主持人也問及:如果中共或特區政府封殺或禁制《追光者》,怎麼辦?來賓說:不用想太多,勇敢向前行,對香港政府未必有信心,但對新聞專業有信心,不做英雄,不做殉難者,立志做堂堂正正的專業記者。來賓進一步強調:草創艱難,需要資金,眾籌只做一次,務求破釜沉舟;未來會按照上述方式籌集經費,開拓在台灣及世界各地的廣告合作,同時歡迎各界無條件贊助支持及推廣,讓這個綜合型國際新媒體成為海內外香港人的燈塔,照亮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