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来了Talk

妈妈来了Talk

大家好,我们是分别来自美国、香港、上海的三个妈妈。成为妈妈,孕育、哺育、养育,我们想与你一起,在一声“妈妈来了”中,共同庆祝这一身份,也互相倾听其中的酸甜苦辣。

  1. AUG 15

    Vol 20. 那些年带娃上过的兴趣班

    本期博客录制于2025年1月,那时候我们三个崽崽的年龄大概在3岁半-4岁间。虽然年龄不大,但兴趣班已经逐渐被提上日程——滑冰、芭蕾、跆拳道、钢琴、泥塑——细细数来,光我们仨的足迹就遍布了如此纷繁的主题,怪不得兴趣班是幼教中的大生意。我们就着这个话题聊了聊,大家也可以听听咱们是不是也算“卷娃”的家长噗! 如今回头听听这期播客,似乎又有了些新的体会。小朋友越来越大,做家长的也越来越在这些兴趣班中,观察到ta的喜怒哀愁。与其说兴趣班是为了培养兴趣,倒不如说是提供了一种让小朋友和世界相遇的方式——有些方式是ta喜欢的,有些则是ta真的会排斥的。通过一次次的观察、相遇、对话,我们渐渐了解了孩子,也帮助他们了解了自己。 你带娃上过什么兴趣班?现在回头看看自己的童年,哪个兴趣班最有趣?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 [05:20] 妈妈们的童年兴趣班记忆[14:48] 面对眼花缭乱的选择,我们的困惑[23:10] 到底如何选?还有那些看不见的坑[34:39] 老师,老师![41:33] 孩子们在兴趣班的社交情感过山车[55:06] 亲子共学与个人成长是长期修行 如果有任何你想分享的经历或期待收听的话题,请添加v信号:mamalailefm,直接和我们交流片头音乐:BeBop for Joey片尾音乐:Advertime

    1h 8m
  2. 12/01/2023

    Vol.16 关于崽崽入园入托的那些事儿

    没错,今年9月,我们仨的崽崽们,都不约而同地上幼儿园啦!你们家娃呢? 首当其冲,不得不提,当她真正上了幼儿园之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所谓“自由价更高”的意义。终于,终于,每周有五天,每天有6个小时,我可以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完全不受娃的影响,不论我是工作、学习、发呆、健身还是睡觉,完完整整,久违的宁静。所以,这对家长来说,可算是一种庆祝; 不过,这也是第一次,崽崽没有熟悉的care-giver在身边,需要自个儿去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2岁之前,无论怎样,他们都有相熟的大人在身边看护,如果突然一下需要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作息,他们能应对得来吗?他们的小心脏会砰砰跳到什么程度,内心又会有什么心理活动呢?这对宝宝来说,可算是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成长; 另一方面,娃去上幼儿园这件事,可能也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说,我们家的外婆就可以解放,回老家了,依依不舍,但也为将近三年的“同居”生活画上了句号,我们三口之家需要重新调整日常工作的分工、协调,也要重新请阿姨,打造一个全新的日程来回归小家生活。还有,日常小区里的遛娃搭档,似乎也不太常见了,我们的社交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小区活动,变成了家校活动。所以,这对整个家庭来说,也算是一场结构化的变革。 因此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入园入托这件事。上海、香港、美国的幼儿园体系有何不同?怎样为娃选择幼儿园,有哪些考量,经历了几轮面试,娃适应吗,开心吗,学到东西了吗?围绕这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家长里短,一起畅所欲言。 [01:18] 三个娃,分别在哪,上的什么类型的幼儿园 [5:55] 公立 vs. 私立,各地的体制是怎样的? [8:35] 为啥不到三岁,咱们都选择了送娃上学? [10:31] 为了进入这个幼儿园,你做了哪些research  [22:09] 娃在幼儿园里到底学到了什么(卷起来了!) [31:13] 什么样的家校联系和活动才是必要的 [43:26] 开学那天,不问哭了没有,只问哭了多久 [54:18]上到现在,最大的槽点vs最惊喜的加分项 [01:08:16] 分享入托入园的小贴士 如果有任何你想分享的经历或期待收听的话题,请添加v信号:mamalailefm,直接和我们交流片头音乐:BeBop for Joey片尾音乐:Advertime

    1h 13m
  3. 10/07/2023

    Vol.15 魔都妈妈的遛娃日常

    本期主播:Jing 本期嘉宾:依如(一颗柚子的妈妈) 是的,本期节目主打一个魔都focus� 或许是从崽崽10月龄开始,“遛娃”就成了我和她爸的生活日常。每天去哪里放电?费不费爹妈?怎样找到儿童友好的公共场所?构成了我们家每个工作日+周末+节假日的刚需话题。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尝试邀请“别人家的妈妈”——柚子妈妈依如,一起聊聊在魔都,如何有趣地遛娃(也遛自己:))。我们回顾了疫情期间必须足不出户的遗憾,分享了上海这座城市能够给养育者和孩子带来的各种惊喜,各自献出了自己在魔都和江浙沪遛娃的宝藏秘籍。有很大的可能,你会听到我们聊起你家门口的那座公园,或者是年轻时候的自己经常光顾的那个购物中心。我们变成妈妈,和这座城市一起生长,也为崽崽们创造他们的童年记忆。 如果你也是有遛娃需求的魔都妈妈,可以在小红书搜索“一颗柚子的妈妈”继续关注依如,或直接给本节目留言,加入柚子妈妈的魔都遛娃群(拒绝任何推广意图,敬请理解)。魔都很大,欢迎带娃偶遇。 [00:18] 我是如何从茫茫人海中“捞”到柚子妈妈的 [04:40] 什么时候开始有遛娃的需求的? [07:40] 魔都妈妈专属,关于遛娃的快问快答 [16:33] 我们也会悄悄观察崽崽们的喜好 [22:30] 遛娃的家庭分工怎样? [34:32] 虽然人到三十,但我们还是会被娃的玩具惊艳到 [39:05] “授人以渔”之——魔都遛娃好资源推荐 如果有任何你想分享的经历或期待收听的话题,请添加v信号:mamalailefm,直接和我们交流片头音乐:BeBop for Joey片尾音乐:Advertime

    43 min
  4. 09/29/2023

    Vol.14 0-6岁音乐启蒙

    本期主播:Angela 本期嘉宾:饭饭 今天,我邀请了我打从娘胎里就认识的好朋友饭饭一起来谈谈0-6岁儿童期的音乐启蒙。 我和饭饭从幼儿园就开始一起学琴。她在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以音乐为毕生事业。她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专业,从事音乐教育已有10多年的经验,她也曾是家喻户晓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一员哦(对,就是那个把温州方言都融入到音乐中的网红合唱团)。而我,依然摆脱不了小时候父母逼迫我在家练琴的阴影。 在我怀孕期间,我就和我老公说,希望我的孩子不要继承我的烂音乐细胞。然而,在育儿的过程中,音乐启蒙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因此,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些现代父母非常关心的问题,比如孩子几岁开始学习乐器?如何选择合适的乐器、音乐老师?父母是否需要陪练?音乐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音乐启蒙。 当我在后期重新整理这期的内容时,我依然觉得这期内容丰富,充满实用信息。希望这些讨论对你也能有所帮助。 [00:10] 4-6岁幼儿音乐启蒙课程,介绍纸乐团理念。[6:10] 如何在家中实践音乐启蒙,包括互动类儿童剧、动物狂欢曲、音乐绘本,以及如何将音乐融入日常生活[13:0] 家长对音乐启蒙的观念转变的观察。[16:10] 家长是否需要陪练?[17:31] 家长、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18:31] 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老师?[19:17] 孩子几岁开始学习乐器?[22:59] 如何选择适合的乐器学习?[24:37] 音乐学习是否依赖天赋?[26:14] 什么是优质音乐?[30:47] 作为家长如何支持孩子的音乐启蒙?[32:44] 线上陪练是否可信赖?[34:30] 0-3岁和3-6岁的音乐启蒙是否有区别? 如果有任何你想分享的经历或期待收听的话题,请添加v信号:mamalailefm,直接和我们交流片头音乐:BeBop for Joey片尾音乐:Advertime

    39 min

About

大家好,我们是分别来自美国、香港、上海的三个妈妈。成为妈妈,孕育、哺育、养育,我们想与你一起,在一声“妈妈来了”中,共同庆祝这一身份,也互相倾听其中的酸甜苦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