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你現在收聽的是《豆豆園長下班後》,我是豆豆園長,上班時陪孩子一起遊戲,下班後呢,就在這裡,和你聊聊那些教養中想逃跑又不能逃的時刻。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讓很多大人又氣又好笑的情境——孩子說謊。你是不是也曾聽到孩子斬釘截鐵地說:「不是我打翻的!」
結果下一秒,證據就在他的小手上?
在幼兒園裡,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畫面:孩子明明手上還拿著畫筆,卻說:「不是我畫的牆!」或是為了與老師對話,說:「我爸爸說16歲的時候要送我一個大驚喜~」,老師問:那你現在四歲?還要多久?小孩:明天就16歲了孩子的話裡有想像、有逗趣,也有一點點「想被喜歡」的小心思。
所以,當孩子說謊,他真的「壞」嗎?
其實,大部分學齡前孩子的謊言,都不是出於惡意,而是在練習分辨現實與想像的界線,在嘗試「保護自己」不被責備、或「得到喜歡」的表達方式。這是情緒發展與認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自然階段。
大人的回應方式會深深影響孩子未來的誠實態度。責罵可能讓孩子更害怕承認;理解與引導,才會讓他學會面對錯誤。
可以試試看:1️⃣ 先接納情緒,再處理行為。 先理解孩子為什麼不敢說真話,是害怕被罵?還是想討好?
2️⃣ 讓誠實變得安全。 當孩子願意承認錯誤時,給他肯定:「謝謝你誠實地說出來,我覺得你很勇敢」
3️⃣ 用故事和遊戲幫助分辨真實與想像。 可以透過繪本、角色扮演,引導孩子理解「真實」與「假裝」的不同。
孩子說謊,不是壞,而是在學習。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不誠實」的背後,看見他渴望被接納、被理解的心。這份理解,就是他走向誠實世界的起點。
你家也經歷過「到底你說的是真的還假的啦?」的狀況嗎?歡迎留言分享你最印象深刻的時刻,別忘了訂閱《豆豆園長下班後》,讓我們一起陪孩子長大,也陪自己長大。
我是豆豆園長,下班後繼續陪你走育兒~這條~不孤單的路。下次見~
信息
- 节目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7日 UTC 12:37
- 长度9 分钟
- 季1
- 单集13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