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談人權(二)從影像、閱讀及戲劇認識人權

人權會/國教院

你印象中的人權行動是什麼樣貌呢?在大街上拉著布條激動吶喊?或是鼓動民眾佔據政府辦公大樓?事實上,推動人權保障的人士花了更多時間,思考如何把他們看到的人權問題講得更清楚。在這個節目裡,我們將邀請到不同領域的人權專家,來與您一起「好好談人權」。

  1. 23/03/2023

    隱形牢籠:監控世代下,誰有隱私、誰又有不受控的自由?

    受訪者:李怡俐 /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隱形牢籠:監控世代下,誰有隱私、誰又有不受控的自由?》一書的主旨,在探索二十一世紀經濟與社會的一項主要矛盾—資本主義與資本家在道德與政治上愈不需要擔責,一般大眾受到的監視與個資收集也就愈嚴密。此書針對二十一世紀的鬥爭演進提供一個全新,然而也更為急迫的視角。它突顯「監控能力」的崛起、相關監控技術的不斷發展與使用,使得個人的一言一行都在新自由主義對提升效率、生產力與獲利能力的要求下,受到評估與批判。由此顯示現代極權主義的威脅,是來自於使民眾「全然透明」與可被控制的能力,而且這樣的能力還在不斷增長。(資料引自《隱形牢籠:監控世代下,誰有隱私、誰又有不受控的自由?》序言。) 本集節目邀請到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李怡俐助理教授,介紹《隱形牢籠》一書如何分析數位科技與新自由主義結合後形成的全面監控,這樣的全面監控對身處數位時代的我們造成什麼影響?我們有沒有可能在數位監控的籠罩之下保護我們的自由與人權?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贊助專用連結(綠界金流/可用信用卡、ATM)  👉 Donate:https://www.provoice.tw/host/donate/ytprovoice/ 好好聽出品

    47 min
  2. 21/03/2023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

    受訪者:柯萱如 / 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公視「青春發言人」主持人 雅努什・柯札克是醫師、作家,也是教育家,他畢生關注兒童人權與教育,被譽為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是當代兒童教育先鋒。逾兩百個國家簽署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即依他的理念制定。本書收錄柯札克的兩部作品《孩子有受尊重的權利》與《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柯札克在這兩部作品中,搬演了兒童與成人的雙重內心戲,提醒大人教養孩子時應有的謙遜、尊重以及將心比心。藉由柯札克的文字反思之餘,我們也看見童年的自己,接近過去曾受的苦痛與傷,終於療癒。(資料引自博客來網路書店,《當我再次是個孩子》簡介,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4952?sloc=main) 本集節目邀請到服務於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同時也是公視「青春發言人」主持人柯萱如律師來介紹《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柯律師將介紹雅努什.柯札克的生平事跡,他在這本書中所傳達的兒童權利思想,並從本書出發,反思當代兒童權利的實踐。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贊助專用連結(綠界金流/可用信用卡、ATM)  👉 Donate:https://www.provoice.tw/host/donate/ytprovoice/ 好好聽出品

    33 min
  3. 14/03/2023

    障礙政治:邁向消弭歧視的包容社會

    受訪者:張恒豪 / 台北大學社會系教授、《障礙政治:邁向消弭歧視的包容社會》譯者 近視的人如果不戴眼鏡就無法看得清楚,行動不便的人也需要輔具才能行走,然而,前者通常不會被視為「身障」。由此可見,「損傷」本身並不構成「障礙」。誰是障礙者?這個問題的解答取決於社會如何界定「正常」,若僅從醫療的角度來定義障礙,無助於瞭解障礙的相對性。這正是為什麼,對障礙的研究與障礙政策的推動,亟需納入社會與政治的層面。剖析社會如何「使人障礙」(disable),並構思讓身心障礙者走向「自立生活」的政策,正是障礙政治努力的方向。隨著高齡化成為全球趨勢,身心的受損已經不是距離你我遙不可及的議題。本書邀請讀者一同思辨,如何在障礙的領域讓平權運動開枝散葉,並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無障礙社會。(資料引自博客來網路書店,《障礙政治:邁向消弭歧視的包容社會》簡介,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037?sloc=main) 本集節目邀請到臺北大學社會系張恆豪教授介紹《障礙政治》,說明本書作者在障礙研究中所提出的「社會模式」,這個模式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所代表的「人權模式」有什麼區別?又本書可以為臺灣的障礙政策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贊助專用連結(綠界金流/可用信用卡、ATM)  👉 Donate:https://www.provoice.tw/host/donate/ytprovoice/ 好好聽出品

    32 min
  4. 09/03/2023

    血與土:現代奴隸、生態滅絕與消費市場的責任

    受訪者:施逸翔 /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 本書作者凱文・貝爾斯(Kevin Bales)是現代奴隸領域的專家,為了撰寫本書,他費時七年,拜訪了遭到軍閥戰火肆虐的剛果錫礦場、孟加拉南方的養蝦場、迦納的金礦場,在巴西被非法暴力集團濫墾的熱帶雨林,透過對倖存者、廢奴工作者的親自訪問與各種調查,記錄下非法的人口販賣、奴役、性侵、詐欺的慘狀,同時思考解決之道。在他的記錄過程中,貝爾斯開始注意到另一個罕為人知但極其重要的事實:奴隸存在的地方,也存在大規模、殘忍無情的環境破壞與生態滅絕,包含破壞紅樹林、森林砍伐、殺害野生動物、排放溫室氣體、毒害土壤與水源等。(資料引自博客來網路書店,《血與土:現代奴隸、生態滅絕與消費市場的責任》簡介,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2869?sloc=main)。 本集節目將邀請到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介紹《血與土》的主要論點,包括現代奴役存在的樣貌,奴役與地球環境的關係,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改變消費行為,來阻止奴役與環境破壞的惡性循環。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贊助專用連結(綠界金流/可用信用卡、ATM)  👉 Donate:https://www.provoice.tw/host/donate/ytprovoice/ 好好聽出品

    29 min
  5. 07/03/2023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受訪者:黃默 / 東吳大學文理講座教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十六年後的1961年4月11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法庭中,展開一場令全球矚目的納粹戰犯審判。審判的主角阿道夫.艾希曼(Otto Adolf Eichmann)是納粹德國在東部佔領區內「尤太問題」的執行者之一,雖然並非納粹政權的高層決策者,但在尤太人滅絕上仍扮演重要角色。 國際著名政治學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全程參與此次的審判活動,透過現場的實際觀察,以及對歷史的大量分析,提出了「邪惡的平庸性」的概念。邪惡本身並非得如希特勒般狂暴,而是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並且其發揮的作用絕對不亞於血腥屠夫。本書在1963年出版後,受到廣大注意,也引起許多反彈。但即使經過數十年後,這本書依然是理解尤太歷史、納粹德國,甚至正義與邪惡問題的經典作品。 本集節目邀請到東吳大學文理講座黃默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這本經典著作。黃教授將簡單介紹鄂蘭的背景與政治思想,她寫作《平凡的邪惡》這本書的背景,並分析本書的主要論點與引發的爭論,並討論在當前的國際情勢下,這本書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贊助專用連結(綠界金流/可用信用卡、ATM)  👉 Donate:https://www.provoice.tw/host/donate/ytprovoice/ 好好聽出品

    39 min

Acerca de

你印象中的人權行動是什麼樣貌呢?在大街上拉著布條激動吶喊?或是鼓動民眾佔據政府辦公大樓?事實上,推動人權保障的人士花了更多時間,思考如何把他們看到的人權問題講得更清楚。在這個節目裡,我們將邀請到不同領域的人權專家,來與您一起「好好談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