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奖又有女科学家获奖了,她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玛丽·布伦科。布伦科的特殊之处在于,她并没有遵循典型科学家的发展路径,依靠获奖时仅有的简略履历资料,拼凑出的是她断断续续的职业生涯,她有时专注家庭,有时转做科学传播,目前在一家不算顶级的机构做高级项目经理。记者上门采访前,翻遍全网也只能找到一张她的照片。
这样的状态在近些年的诺奖得主中堪称罕见,这期节目将介绍3个有着这样边缘化特征的“角落里的诺奖得主”:自然科学诺奖得主中仅有的本科生田中耕一,不断跨行自学成才的保罗·克鲁岑,以及诺奖成果被冷落三十年的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不管是得奖时无人知晓姓名,还是长期不被理解,时间最终让他们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而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即使没有诺奖的加持,他们对科研的热忱和坚韧信念依然熠熠生辉。
🌰本期人物🌰
嘉宾:孙亚飞,清华大学化学博士,科学史研究者
主播:明月,果壳主编
🌰时间轴🌰
00:19 新科诺奖得主玛丽·布伦科,一个非典型的科学家画像
美联社记者镜头下喜极而泣的布伦科:
02:06 “诺奖灰姑娘”,其实是一个悖论
⚗️田中耕一(たなかこういち,2002年化学奖):本科生的逆袭
05:34 英语苦手,确实没听明白诺奖委员会的电话
07:52 擦肩而过不相识,无人了解的诺奖得主
09:51 “你去杀死唐僧师徒”,找到测大分子分子量的办法
13:28 质谱打出的碎片,12345都有,但很难推出总和是6
16:12 到底是怎么搞混了丙酮和甘油的?可能就是一个只有外行才能犯下的错误
19:55 不配得感的重压下,他又做出了出色的工作
24:06 田中耕一是“被忽略两次的人”吗?
“小黑屋”中局促接受采访的田中耕一:
🌏保罗·克鲁岑(Paul J. Crutzen,1995年化学奖):跨行自学成才的气象学家
27:07 土木工程出身,甚至是在技校学的
28:50 追随伴侣去北欧,在合适的时间里不断跨行学习
30:35 60年代就认识到了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32:58 气象学家应该得哪个奖?还是化学吧
35:35 诺奖得主正确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克鲁岑是一个典范
一直致力于呼吁保护环境的克鲁岑: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83年生理学或医学奖):不被理解的“先知”
38:33 一个40岁出头就成为院士和遗传学学会主席的人,为什么也算边缘
40:27 跳跃基因,今天解释起来也不太好懂,在古典遗传学的年代不啻天书
43:27 别人在计算,她在观察,“只要看到玉米植株,就能想到它的细胞核在显微镜下的样子”
45:19 无人理解的“最强大脑”,能想象水哥跟你解释如何分辨五百杯水的区别吗
48:14 三十多年后,分子生物学家终于和麦克林托克殊途同归,但她一直确信自己是对的
51:35 科学也是有审美的,不同审美取向带来的结果差异极大
55:53 女科学家的身份,在这个故事里有什么影响?
一生与玉米和显微镜为伴的麦克林托克:
本期嘉宾:孙亚飞
主播:明月
后期:Yann
欢迎收听果壳时间,这是一档果壳推出的播客节目,主播们会和嘉宾一起,提供多学科视角,还原科技的复杂性,将热议话题深挖一层。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微博、QQ音乐、豆瓣、Spotify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留下评论,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Información
- Programa
- FrecuenciaCada semana
- Publicado6 de noviembre de 2025, 11:00 p.m. UTC
- Duración59 min
- ClasificaciónAp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