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我們每個人都想活得更快樂、過得更好、更幸福又有價值。所以我們都努力工作賺錢、買房、投資、進修,以為只要多擁有一點點,就能再幸福一點點。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哈佛教授 Arthur Brooks 提出過一個「滿足感公式」:
滿足感 = 你所擁有的 ÷ 你想要的。
大多數人以為,要讓人生更滿足,就要增加擁有--多一點錢、多一點權力、多一點掌聲。
但你有沒有發現?當你擁有越多,想要的也會越多。這就像分母和分子一起變大,結果滿足感根本沒有變啊!
富人為什麼不一定快樂?因為快樂不是「多」,而是「夠」。不是財富的數量,而是內在的秩序。
感到幸福的人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不隨波逐流,也不會被外界的喧囂所動搖,他們的目標清晰而堅定,不會被任何人或事矇蔽初心,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絕無第二件,極致專注、極致聚焦,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最想做的事情上,無論外界如何打擊或干擾,他始終不為所動,一心一意朝目標前進。
一個人越簡單,能量就越強大,能量越強大,人就越輕鬆,而輕鬆的狀態往往能激發更多的智慧與靈感,從而更容易達成目標,這就是“少即是多,多即是少”的道理。
真正的幸福,其實是能管理欲望的能力。分享五個活得比富人更富足的心法:
1. 降低欲望:
減少想要的,比增加擁有的更容易。
2. 感恩的密度:
每晚睡前寫下三件值得感恩的小事。
3. 轉移你的注意力:
不攀比、不追逐熱潮,
世界不缺流行,缺的是內心平靜。
4. 投資內在秩序:
照顧你的心情、健康、思考品質。比起理財,更重要的是“理心”。
5. 設立界限:
別讓他人的評價左右你的價值。金錢不等於價值,地位不等於靈魂。
幸福不是結果,而是一種狀態:
當你學會降低欲望、穩定內在,生命就會開始慢慢變得「有節奏」。
你不需要透過外界的肯定來證明自己,也不再因比較而焦慮。
聖經提摩太前書6:6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7.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8.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詹俊裕寫於
2025112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2日 UTC 20:50
- 长度1 分钟
- 季100
- 单集2025万
- 分级儿童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