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1. HACE 3 H

    200幅粤剧面谱亮相广州市文化馆,致敬女姐百年诞辰

    10月15日,“千人千面——传统粤剧面谱展”开展式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冯汉华精心绘制的200幅粤剧面谱亮相,系统梳理了传统粤剧面谱的谱系脉络,堪称迄今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粤剧面谱专题展。 本次展览是“永远的红线女——纪念红线女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联合主办,红线女艺术中心、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东粤剧促进会、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广州市文化馆、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承办。 这场展览既是粤剧面谱艺术的集中亮相,更是公众走进粤剧文化、触摸岭南艺术脉搏的重要契机。 多角度呈现粤剧面谱艺术魅力 粤剧面谱是粤剧艺术的标志性符号,以写意夸张的手法,通过红忠、紫孝、黑正、白奸的色彩语言,搭配灵动线条与具象图案,精准呈现人物性格特质与命运走向,承载着深厚的岭南审美意蕴与文化内涵。 “千人千面——传统粤剧面谱展”多角度呈现粤剧面谱艺术魅力,精心设置“神话、封神戏面谱”“列国、秦朝戏面谱”“楚汉、汉朝戏”面谱、“三国、魏晋戏面谱”“隋、唐朝戏面谱”“五代、宋朝戏面谱”“元、明朝戏面谱”七大展区,题材横跨神话传说、秦汉风云、三国群雄、唐宋轶事、元明传奇,堪称迄今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粤剧面谱专题展。 展览还配套开展专题讲座,从历史渊源、技法传承、文化内涵等维度,立体化展现粤剧面谱的艺术价值。 本次展览时间为10月11日-29日,市民游客可前往广州市文化馆翰墨园2号展厅免费参观。 诠释粤剧人“守正创新”精神 红线女艺术中心主任蒙菁在开展式致辞时表示,该中心作为粤剧传播推广交流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将粤剧面谱带到广州、广西等地,面向国内外友人开展了多场交流推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5年也是艺术大师红线女诞辰100周年,“永远的红线女——纪念红线女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已在北京、澳门、香港、广州等地开展多场纪念活动,今年还将在广州、上海、江门、南宁、新加坡等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向红线女致敬,弘扬红线女精神。 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主编倪惠英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有冯汉华收录于《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舞美卷》的百幅精品,更有其新近绘制的另一百幅传世面谱。这200幅作品,跨越时空,系统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前留存的传统面谱谱式,堪称粤剧面谱艺术的集大成展示。冯汉华的实践,正是我们粤剧人“守正创新”精神的最佳诠释。 活动现场,策展人冯汉华介绍了自己开展粤剧面谱传承推广的初心与心得。来自广州粤剧院的青年演员画上包公、曹操、雷神、杨志四个经典戏曲人物的面谱,让现场观众零距离领略粤剧面谱的独特艺术魅力。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许燕滨 图 | 主办方提供

    4 min
  2. HACE 5 H

    新旅游 | 千名“花Young姐姐”驾房车启程,美学大赛再引退休女性乐活潮

    10月13日,由国内房车生活一站式服务平台房车生活家主办的第二届“花Young姐姐房车美学大赛”正式启动。该活动自首届成功举办以来,持续引发社会对中老年女性生活方式的热议。 本届赛事进一步拓展赛区、丰富奖励、深化主题,围绕“美丽不分年龄”的理念,鼓励更多退休女性走出家门,拥抱自然,在旅途中开启人生新阶段。 现象背后:从“她”视野到乐活风潮 当不少人将退休等同于居家养老,一群“花Young姐姐”已驾着房车,穿梭于山河湖海之间,用行动拓展生命的边界。观察这一赛事的发起背景,其初衷在于打破年龄限制,探索多元生活样态。 退休并非生活的尾声,而是成为探索可能性的新起点。房车,作为衔接家与远方的载体,契合了中老年群体对自由、舒适与社群连结的双重期待。 这一理念在首届活动中获得了广泛响应。据统计,首届大赛吸引了20717名45至70岁的女性参与,足迹覆盖全国。其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乐活银发族生活态度的集中呈现。 在初赛阶段,总计有103937名用户参与互动投票,累计票数突破111万,平均每位参赛者收获近54次支持。数据背后,是这一群体日益增强的社群凝聚力与社会影响力。 再次出发:更大舞台,更多回响 延续首届热度,第二届“花Young姐姐房车美学大赛”在规模与机制上进一步升级,致力于打造更具包容力与互动性的平台。 本届一大亮点在于区域覆盖的拓展。活动首次设立13大赛区,既便于精细化运营,也鼓励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入,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花Young姐姐”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自10月13日启动以来,大赛参与热度迅速攀升,仅两天报名人数已突破千人,远超上届同期,显示出这一活动持续升温的公众关注度。 多家品牌的加入也为活动注入新资源。迪彩、京东物流、金粹鱼油、清大优氧、沱牌、美篇等行业伙伴共同参与,不仅为参赛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体验与福利支持,也反映出“花Young姐姐”这一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关注。多方合力,推动房车旅行这一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走向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从“一鸣惊人”到“百花齐放”,“花Young姐姐房车美学大赛”已不仅是一场比赛,更逐渐演变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它以真实的故事与行动,向社会传递积极老龄观:岁月带来的是智慧与淡定,而非束缚。 随着房车旅行服务的持续完善,这群“花Young姐姐”也在人生的新旅程中,驶向更远的风景,绽放别样的光彩。 文、图 |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吴雅娟

    3 min
  3. HACE 5 H

    【视频】无障碍畅游广州线路,“畅行无阻・广府新颜”|“跟着十五运游广东”

    十五运会举办前后,为了让每一位宾客都能轻松、深入地体验广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精心打造了50条“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线路,包含四大篇章。 围绕“畅行无阻・广府新颜”主题,本期推荐15条可助力残障人士畅游全运之城的线路。从体育场馆到景区、商圈,线路全程覆盖无障碍电梯、卫生间、休息区及停车场等设施,结合广州最新改造成果与智慧化服务,残障人士也能畅游无阻! 线路一:天河奥体双轴两日游 行程:第一天:天河体育中心→天河路商圈→花城广场→入住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附近全运接待酒店;第二天:广州奥体中心→大观湿地公园→美林M·LIVE天地 亮点:天河体育中心作为全运会相关场馆,周边盲道连续贯通,主入口全宽式缘石坡道实现零高差过街;天河路商圈商场无障碍电梯与地铁无缝衔接,智慧点餐系统提升用餐效率; 花城广场“一体式无障碍交流终端”提供24小时手语翻译服务。入住广州阳光酒店,酒店配备无障碍客房、无障碍餐厅及专属停车场。 奥体中心公交站轮椅坡道坡度≤3%,地铁4/21号线直达无障碍入口;大观湿地公园无障碍休息区设施齐全,美林M·LIVE天地智能寻车系统及低位服务台便利十足,全程可通过“春芽地图”语音导航。 线路二:白云智慧文化线 行程:白云文化广场→白云公园→凯德广场·云尚 亮点:白云文化广场无障碍广场面积达2000㎡,配备智能导视屏及语音播报系统,主入口坡道平缓且设有防滑纹路。 白云公园内木棉花主题花坛旁设无障碍休憩亭,凯德广场配备多模态交互终端,支持语音召唤手语服务,商场绿色建筑认证带来舒适体感。 线路三:越秀古城文化线 行程:南越王博物院→越秀公园→北京路步行街 亮点:南越王博物院设无障碍参观通道及语音导览器租借服务,展厅内展品说明牌均有盲文版本。 越秀公园内镇海楼设无障碍电梯,中午在南秀湖无障碍亲水平台休息。 北京路步行街改造后盲道避开井盖,老字号商铺配备低位展示柜,可通过“春芽地图”查询无障碍卫生间实时使用状态。 线路四:海珠滨江生态线 行程:海珠湿地公园→广州塔→琶洲保利广场 亮点:海珠湿地公园内游览步道均为无障碍设计,配备电动观光车及无障碍休息驿站。广州塔登塔通道配备感应助听系统,观景台设轮椅固定装置。 琶洲保利广场商场内“智慧导购机器人”可语音引导至无障碍商户,周边有轨电车无障碍登车平台方便接驳。 线路五:荔湾广府风情线 行程:永庆坊→上下九步行街→陈家祠 亮点:永庆坊改造后保留骑楼风貌,增设无障碍坡道及感应式大门,文创店铺均设低位展示架。 上下九步行街骑楼区改造后坡道连接各商铺,老字号茶楼设轮椅专座,可体验广式早茶无障碍服务。陈家祠正门设电动平移无障碍门,展厅内有盲文导览牌。 线路六:番禺欢乐度假线 行程:番禺博物馆→长隆旅游度假区→番禺万达广场 亮点:番禺博物馆设无障碍入口及电梯,历史展厅配备触觉文物复制品。长隆度假区内游乐设施均有轮椅适配版,餐厅配备盲文菜单。 番禺万达广场设无障碍母婴室及宠物寄存处,商场内AR寻店功能可精准导航至目标店铺,停车场无障碍车位配备充电桩。 线路七:南沙滨海休闲线 行程:南沙天后宫→南沙湿地公园→南沙万达广场 亮点:南沙天后宫入口至主殿铺设无障碍花岗岩步道,中途设2处无障碍观景平台。南沙湿地公园内木栈道改造为无障碍通道,可乘坐电动观光轮椅游览。 在南沙万达广场可体验“无障碍配送服务”,商场超市配备助行购物车,周边地铁4号线蕉门站无障碍设施完善。 线路八:黄埔科技体验线 行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科学城绿轴公园→萝岗万达广场 亮点: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设无障碍参观路线及多媒体导览设备,展馆外广场设无障碍休息长椅。 科学城绿轴公园内智能驿站提供免费充电及应急医疗服务。萝岗万达广场引入“无障碍支付终端”,支持语音交互完成付款,商场内科普展厅有触觉模型供视障人士体验。 线路九:增城生态康养线 行程:增城博物馆→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增城万达广场 亮点:增城博物馆设无障碍电梯及语音导览系统,民俗展厅有互动式触觉展品。白水寨景区入口至瀑布平台铺设无障碍栈道,中途设3处无障碍休息亭。 增城万达广场配备中医理疗无障碍服务台,商场餐饮区提供低糖健康餐选择,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直达电梯厅。 线路十:花都融创文旅两日游 行程:第一天:广州融创乐园→融创茂→融创水世界→入住融创文旅城附近无障碍酒店;第二天:花都湖湿地公园→花都区文化艺术中心→来又来广场 亮点:广州融创乐园内游乐设施均设轮椅适配通道,配备无障碍导览服务;融创茂商场无障碍电梯直达各楼层,餐饮区设轮椅专座;融创水世界有专用无障碍更衣室及防滑坡道。 入住广州“花间堂·悦雪”酒店,酒店提供无障碍客房、无障碍会议室及24小时无障碍服务热线。 花都湖湿地公园铺设环形无障碍步道,中途设3处休憩驿站;花都区文化艺术中心设无障碍入口及电梯,展厅内有盲文导览牌;来又来广场配备智能导购机器人及低位支付终端,全程无障碍设施覆盖全面。 文 |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图、视频制作 | 记者 刘星彤

    7 min
  4. HACE 5 H

    AI视频 | 15条“赛事+文旅”线路,一起追着运动跑!

    十五运会来临之际,为了让每一位宾客都能轻松、深入地体验广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精心打造了50条“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线路,包含四大篇章。 结合十五运会广州赛区赛事布局与城市文旅特色设计,本期推荐15条适合观赛迷、运动爱好者的“赛事+文旅”线路。 一起去打卡吧! 一、竞技体育核心线 1.开幕式主场探秘之旅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体中心林下慢跑径→奥体周边体育主题商业街→广州国际媒体港→花城广场→珠江夜游 亮点:打卡可容纳8万人的奥体主体育场,在升级后的18万平方米绿地中体验林下运动,逛体育主题商业街选购赛事周边,夜游珠江欣赏光影盛宴。 2.跳水冠军摇篮之旅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跳水训练馆→广州航海学院→珠江泳场 亮点:见证全红婵等名将角逐,远眺专业跳水训练场馆,在珠江泳场体验平民版水上运动,感受“冠军摇篮”的全民体育氛围。 3.射击飞碟秘境之旅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派潭体育小镇莲塘春色骑行驿站→派潭体育小镇→白水寨高空玻璃栈道→增城白水寨 亮点:观看奥运级飞碟赛事,体验AR射击互动,骑行穿越莲塘田园风光,在玻璃栈道挑战体能极限,感受“运动+生态”双重魅力。 4.霹雳舞潮流之旅 广州体育学院亚运篮球馆→天河汇商城体育用品街→韩礼臣运动街区→天河路商圈→永庆坊 亮点:见证全运会首枚霹雳舞金牌诞生,在专业体育用品街挑选装备,在赛博朋克风运动街区体验射箭、赛车等项目,感受潮流体育与非遗的碰撞。 5.攀岩极限挑战之旅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大学城极限运动公园滑板场→大学城极限运动公园儿童攀岩墙→广东科学中心运动科技展→岭南印象园 亮点:打卡国际标准攀岩赛道,体验滑板、儿童攀岩等项目,在科学中心通过互动装置了解运动力学,感受科技与极限运动的融合。 二、全民健身活力线 6.绿色全运生态之旅 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园地铁站生态文明主题站→火炉山森林公园→火炉山森林步道→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车陂涌碧道小鹏段 亮点:参与“我为全运降点碳”活动开启碳账户,徒步火炉山森林步道远眺城市地标,在车陂涌碧道感受“水清岸绿”的运动氛围。 7.千年古城健康跑 北京路步行街→南越王博物院→中山五路→人民公园健身区→越秀山体育场→镇海楼 亮点:沿千年古道慢跑,途经南越王宫遗址,在人民公园加入市民健身潮,打卡曾见证中国足球辉煌的越秀山体育场。 8.珠江沿岸骑行之旅 广州塔→阅江路碧道→会展公园骑行驿站→琶醍→黄埔古港→琶洲西区滨江立体人行桥 亮点:骑行串联“最美滨江路”,在会展公园驿站补充能量,延伸至黄埔古港感受“骑行+古村”乐趣,打卡“空中花园”人行桥。 9.白云山登山徒步之旅 广州体育馆→广州体育馆户外健身广场→白云山西门无障碍步道→白云山摩星岭→云台花园 亮点:在体育馆广场体验大众健身器材,沿无障碍步道登顶白云山,在主题花展与全运吉祥物合影。 10.南沙滨海运动之旅 南沙体育馆→明珠湾大桥→南沙天后宫→慧谷超级堤→南沙游艇会→滨海沙滩排球场 亮点:观赏武术健儿招式对决,骑行穿越“世界第一跨”明珠湾大桥,在超级堤邂逅滨海晚霞,在专业沙滩球场体验排球运动。 三、体育文化深度线 11.全运历史探秘之旅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广州市档案馆体育记忆展→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 亮点:通过1987年六运会图纸等珍贵史料溯源赛事记忆,近距离观赏历届全运火炬,在体育博物馆看懂广州“体育强市”发展脉络。 12.龙舟文化传承之旅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举办地→猎德龙舟训练基地→猎德村→车陂村龙舟文化广场→广州海事博物馆 亮点:观看龙舟健儿劈波斩浪,在训练基地了解备赛日常,对比猎德与车陂龙舟文化差异,在海事博物馆探寻“海上运动”渊源。 13.马术与冰雪奇缘之旅 御盛国际马术度假区→御盛马术训练场→广州融创文旅城→融创体育世界F1模拟赛车场→九龙湖度假区 亮点:体验马术基础动作,观看专业骑手训练表演,在华南最大室内滑雪场滑雪后,再打卡全国仅有的双层F1模拟赛道。 14.食在广州品味全运之旅 广州塔→正佳广场餐饮区→泮塘路→惠福东路美食街→广州酒家 亮点:在正佳广场品尝运动员同款营养餐,逛泮塘路非遗美食街,赛后到惠福东路解锁广式宵夜,感受“舌尖上的全运”。 15.流溪河生态体育之旅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广场驿站→米埗小镇→正果老街→增城体育中心 亮点:在流溪河体验皮划艇竞速,到温泉驿站补给后骑行稻田绿道,品尝正果云吞补充能量,最后在增城体育中心打一场友谊赛。 文 |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图、视频制作 | 记者 刘星彤

    6 min
  5. HACE 5 H

    花地 | 潘大林:我与《羊城晚报》的因缘

    文/潘大林 四十多年前,我在一家地方文学期刊当编辑,办公室订有多份报纸,《羊城晚报》是其中每年必订的一份。 《羊城晚报》是一份十分受人欢迎且敬重的报纸,不但领导阶层读它,文化人读它,商界人士读它,连市井小民也拿它当作每天必备的功课。每天上班后,我和同事们都会读当天送来的报纸,《羊城晚报》便是大家的首选。 因距离关系,在我所在的城市,一大早送来的《羊城晚报》一般是前一天的。1981年的10月8日,我上班后,拿起手边刚送来的《羊城晚报》,漫无目的地浏览着,读到“花地”副刊上的一篇小小说,突然感觉行文很是熟悉,看了一下作者名字,吓一跳,原来作者就是自己!作为一名刚出道的作者,这是我上个月刚寄给《羊城晚报》副刊的一篇小小说。 《羊城晚报》当时发行量一度达到150万份,在国内外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而我只是个刚出道的“小白”,给《羊城晚报》投稿,本不抱什么刊出希望,早把这件事给忘记了。没想到一个月之后,报纸竟然将拙作刊发出来。于是,这成了我们那个小地方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的许多年里,我们那里似乎还没有哪个作者有过如此的幸运。 接下来的10月份,我又从《羊城晚报》副刊上读到两篇评论,其中都谈到了我发表的作品《分柑子》,论者不吝好词,对拙作给予了好评。这让我大受鼓舞,坚定了自己从事文学写作的决心和信心。 当年,我在《羊城晚报》上发表的这篇小小说,不久也被自己所在的玉林地区当年的文学奖评为优秀小说。 随后数年,我持续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羊城晚报》也相继采用了好几篇我的小说和散文。部分在《羊城晚报》上刊发的小小说作品,还被《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所选载。 此事发生九年之后,1990年,我到博白县参观我国语言学界泰斗王力先生故居,看到故居一片衰败之象,感慨之下,写了一篇散文《雨访力故居》,又投给了《羊城晚报》。我文中对王力故居作了如此描写:“门庭颓败,杂草丛生,厅堂上赫然卧着一牛,在很响地反刍。四壁墙泥剥落,遍地牛粪堆积,尿臊扑鼻而来。东厢瓦面已经坍塌,黑朽的桁木像断骨般参差戳出,令人惨不忍睹……”如此揭露性的文字,我本不指望能公开刊出,但时过不久,《羊城晚报》竟然一字不漏地将这篇文章发了出来。 当时在北京北大燕园的王力先生夫人夏蔚霞女士读到拙作,给我写来一封信,信中说王力先生生前已将故居捐献给家乡,对故居的现状她已无能为力。我将此信复印一份,寄给当时博白县文联主席梁丰先生。他于此事很是热心,将信件转给县里有关单位,但县里当时很缺钱,似乎一时也没什么办法。 县教育局局长倒很大气,立马给全县中小学师生发出一信,动员每人捐款一元钱,用作修复王力故居。此信发出,作为客家人大县的博白,大家踊跃响应,一下集到数十万元。数年之后,修旧如旧的王力故居便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地方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景点。 故居门前是当地人陈国才先生撰写的一副长联,高度概括了王力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成就: “百代仰宗师,承前启后,声驰南北,看韵学鸿篇,笔力雕龙,叹穷经传道,超凡入圣,名德重词林,子弟三千,桃李薰风思沛泽; 千秋钦泰斗,博古精今,学贯中西,赏语音巨制,才华舞凤,赞游艺育人,过化存神,寿贤归藻翰,珠玑亿万,等身作品慰平生。” 再后来,玉林市也在市里建起了王力博物馆。王力先生那龙虫并雕、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家乡的后来者。今年高考,王力先生家乡博白县又传来了好消息:全县1189人考上一本线,位居全广西第七名,成绩骄人。 《羊城晚报》不仅刊发了我的文学作品,对我的其它文字也热心扶持。20世纪90年代,正是粤产家电风起云涌的岁月,许多物美价廉的粤产家电产品进入到普通百姓家,一些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1993年,我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粤产家电褒贬录》,肯定了某些质量过得硬的家电产品,同时对一些有问题的家电也作了批评。没想到数日之后,被我批评的一家洗衣机厂家打来电话,给我送来了一台全新的洗衣机,以更换家里那台有问题的。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新闻媒体对社会的巨大监督力。 《羊城晚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助力是非常巨大的,1985年,报社为广东当地产品搞了一次“最佳广告词征文”,我写了一段4行28个字的打油诗寄去,没料竟在征文活动中斩获头筹,得了300元奖金,我当时的月工资还不满百元,等于三个月的工资,于我而言已不啻一笔巨款,此事引来同事们艳羡的目光,对我更是个巨大的激励。 一个作者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遇到一个好的媒体,无疑是件十分幸运的事。这样的幸事我遇上了,并激励我走过了数十年的文字生涯。我今年已年过七旬,回忆往事,心潮澎湃,能想到的除了感激,还是感激。最后,让我以一首打油诗结束这篇小文: 码字从文四十年,媒体为师助我前。 东望羊城存感激,聊书往事记因缘!

    6 min
  6. HACE 10 H

    【视频】广州古籍书店“停业”?店方回应:“业态调整”两月后回归

    最近,一则“北京路古籍书店停业”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记者到实地探访发现,书店玻璃门紧闭,门上张贴着“业态调整,暂停营业”的告示。 羊城晚报记者即采访书店相关人士,对方澄清:所谓“停业”实为误传,此次仅为业务调整,预计两个月后重新开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书店内图书已有序打包装箱,古籍类书籍被特别包裹保护,部分工艺文创品仍陈列在书架上。尽管书店暂停营业,但仍不时有读者在店门口驻足,仔细阅读告示内容,向店内张望。 “网传书店已经停业是不实信息。”古籍书店店长张蕾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只是进行业态调整,预计需要两个月,古旧书销售业务将会保留,但具体调整方案暂还不便透露。” 创建于1957年的古籍书店,是广州最早的书店之一,也存在于无数热爱文化的市民读者记忆中。店内主要经营古籍珍本、善本线装书,以及现代新印文史、哲学、学术图书、文房四宝等。历年来,古籍书店收购、抢救的古代珍本不胜枚举,如唐代的《唐人写经》、宋代的《活人事证药房》、清代俞钥批注的《水经注》等。 走进书店,青瓦吊檐、五蝠藻井等传统元素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朱红立柱两侧的对联,上书:“经营传统文房石雕工艺用品,发行古今典籍书画碑帖印谱”。与普通书店不同,古籍书店更像一座小型专业博物馆。一层陈列工艺品、文创产品和畅销书籍,二层则专设古籍雅藏区,所有典籍均对外开放阅览。 店员表示,暂停营业前,店内顾客以步行街的年轻游客为主,客流量有限。目前,书店的古籍文献修复业务也早已停止,经营以售书为主。在网络购书和电子阅读普及的冲击下,传统书店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古籍书店也难逃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境。 一位自20世纪90年代就常来光顾的老读者,向记者分享:“平时没事就会过来看书,已经形成习惯了。看到暂停营业的消息很惊讶,非常期待它重新开放的那天。” 北京路古籍书店既是淘书客的“宝藏地”,也是城市中轴线上的“活历史”。期待它能在新时代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记者 熊安娜 图|记者 张子皓 张瑞柠 视频|记者 张瑞柠 张子皓

    3 min

Acerca de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Más de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