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心理學,然後呢?

黃揚名

很多人想要念心理學,因為覺得自己想要成為一位心理師,可是念心理學就一定要當心理師嗎?那可不一定! 在這個節目中,會邀請念了心理學的人,跟大家分享他現在做些甚麼事情,你或許也會有些不同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P131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 06 新老師張志豪相見歡 (feat. 張志豪)

    AUG 1

    EP131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 06 新老師張志豪相見歡 (feat. 張志豪)

    🎙【輔大心理人來了】張志豪老師回家了:從戲劇治療到教育現場,一段回歸與承諾的旅程 這一集,我們隆重歡迎一位「熟悉又新鮮」的面孔——張志豪老師正式加入輔大心理系的教學與研究團隊! 你可能知道他是台灣戲劇治療領域的推手,也可能聽過他長年在萬華地區陪伴青少年、創立「戲癒原力協會」的故事。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其實早在2003年就開始和輔大心理系結下深厚緣分,從夏林清老師的動力團體,到翁開誠老師的敘事課程,他在這裡找到「能夠面對苦難的勇氣」,也找到心理助人工作的另一種可能。 本集節目中,我們聊到: 🔸 他如何從中原心理系畢業,轉往英國學習戲劇治療 🔸 什麼樣的場景,讓他決定回到學術界、走進輔大 🔸 他怎麼看待現在心理專業「快速考照」風氣下的深度學習危機 🔸 為什麼他說輔大像是「45000年前穴居人在山洞裡畫下未來的地方」 🔸 還有:如果你想參與他在協會的工作,請先準備好你的「時間與關係承諾」! 張志豪老師的加入,帶來的不只是課程與實務的延伸,更像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們一起,面對故事、傾聽痛苦、共同想像一種更深的心理學實踐方式。 🎧 點進來聽聽這段「回家」的旅程,也讓我們一起迎接志豪老師的新起點。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15t79zq01yc0hvxac3476c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15t79zq01yc0hvxac3476c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1 min
  2. EP130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 05 雙語腦超強? 其實你的大腦也在偷偷切換頻道!(feat. 邱倚璿)

    JUN 5

    EP130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 05 雙語腦超強? 其實你的大腦也在偷偷切換頻道!(feat. 邱倚璿)

    🧠「學手語,是為了讓一個人能被理解;學心理學,是為了更理解我們自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輔大心理系的應用心理學教師——邱以軒老師,一起來聊聊他的研究旅程,從認知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到最讓人著迷的語言與大腦之間的關係。你可能想不到,學會一種語言,不只是為了溝通,更是訓練我們大腦彈性與執行功能的秘密武器。 👋 從台灣手語的歷史談起,我們聊到了多語環境對大腦的影響,手語如何協助聽障者發展思考與情緒表達能力,也討論了語言切換與認知負荷的關係 —— 甚至帶到了 AI 時代下,語言學習是否還必要? ✨ 邱老師分享:「不管你學幾種語言,最重要的是,你總要有一個語言,能夠好好地說出你是誰。」 這不只是一堂心理學課,更是一場關於「如何成為自己」的對話。無論你來自哪個背景,有沒有生物底子,都能從中找到一點鼓勵與方向。 📍適合誰聽? 對心理學、語言、認知科學有興趣的你正在選填志願的高中生、想進心理系的你在AI時代中,想重新認識學習價值的你🎧 快來收聽這場溫暖又騷腦的對話吧!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15t79zq01yc0hvxac3476c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15t79zq01yc0hvxac3476c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h 4m
  3. EP128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03 心理人遇上法槌 (feat. 蔡春美)

    JUN 3

    EP128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03 心理人遇上法槌 (feat. 蔡春美)

    主持人:黃揚名主任 主講人:蔡春美老師 心理學與法律,聽起來是兩條平行線,卻在這一晚激盪出深刻而震撼的火花。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擁有公職經歷、關注性別、愛滋、冤案與收容人議題多年的蔡春美老師,聊聊她如何從「大哥的女人」夢想(笑)走入監獄、走進法院,將心理學的觀點帶入充滿制度、權力與複雜人性的場域。 從冤案受刑人釋放後的社會適應,到青少年觸法與司法保護官的心路歷程,老師以她豐富的實務經驗,引領我們重新理解什麼叫做「壞人真的壞到不可救嗎?」這集不只談犯罪心理,更延伸至司法心理學、國民法官制度、修復式正義,並分享如何在沉重的案件中維持助人者的心理平衡。 🎧精彩亮點: 法院真的有法槌嗎?心理人眼中的司法誤解為什麼台灣的法案,背後總有血跡斑斑的故事?少年調查官怎麼輔導孩子們走回正軌?心理系學生除了當智商師,還有這些出路!這集節目將顛覆你對「法律」與「心理」的想像,也邀請你思考:當我們談犯罪與懲罰時,還能不能多一點理解與希望。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15t79zq01yc0hvxac3476c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15t79zq01yc0hvxac3476c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h 1m
  4. EP127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02 敘說讓你成為更深刻的自己 (feat. 賴誠斌)

    JUN 2

    EP127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02 敘說讓你成為更深刻的自己 (feat. 賴誠斌)

    🔸主題:敘說讓你成為更深刻的自己 🔸主持人:黃揚名 🔸與談人:賴誠斌、李冠頤、胡家祥、文嚴霆、王以誠 🧩什麼是「敘說」? 它不是一種「寫故事」的技術,而是一種從自己生命經驗出發,重新理解過去、靠近當下、展望未來的方法。 在輔大心理系,「敘說」不只是課程主題,更是一種教育哲學、一種助人觀點、一種與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在這一集中,你會聽見── 👣 李冠頤:從大學「玩中學」,找到自己與青少年工作的關聯。 🏞 胡家祥:回到部落,以敘說靠近族人,也靠近了自己身為原住民的身份。 📷 嚴霆:從導演拍人,到助教陪人,看見敘說如何成為一種集體整理與療癒的歷程。 🧭 王以誠:從多次轉換職涯方向的掙扎中,看見「說出自己的故事」如何幫助做出選擇。 而賴誠斌老師則深入分享他如何三十年如一日,在課堂、部落、研究與機構現場實踐敘說── 🌿讓學生透過製作道具、影像敘事、小報創作,將個人經驗轉化為公共對話。 🌱也讓助人工作不再只是「我幫你」,而是「我們一起說出可能性」。 🪞「敘說讓我們更貼近自己,也更理解他人; 它不是關於過去的重述,而是面對未來的重新想像。」 📣 如果你曾困惑「心理學可以帶我去哪裡?」 📣 如果你曾懷疑「助人工作的路該怎麼走?」 這一集,會給你一些深刻而誠實的啟發。 #輔大心理系 #敘說與實踐 #心理學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9 min
  5. EP126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01 心理學 vs. 設計 (feat. 黃揚名)

    JUN 1

    EP126 輔大心理系聊天室01 心理學 vs. 設計 (feat. 黃揚名)

    心理學可以設計什麼?設計又需要懂心理嗎? 🔗 主持|林堂智 🧠 主講|黃揚名(輔大心理系系主任) 🎤 分享嘉賓|黃鈺婷、Jan(心理系校友,現職 UX 專業人士) 設計不只是美學,它還可以是服務流程的優化,是一個 App 的使用邏輯,是讓等待畫面不再惹怒人的小細節。而心理學,正是設計背後理解人心的秘密武器。 在這一集節目中,你會聽見: 💡 黃揚名老師分享他如何從認知心理學研究者,進入使用者研究與 UX 設計的世界; 💡 曾參與設計「幸福感奶茶實驗」與多屆 InnoConnect+ 競賽 的心路歷程; 💬 心理系畢業後能不能做設計?設計能力需要學畫圖嗎?AI 時代心理學人還能做什麼? 💼 校友黃鈺婷與 Jan 分享從心理系走進使用者體驗設計的真實職涯轉折、實習經驗與海外進修歷程。 特別收聽亮點👇 🟡 UX寫手如何用一句話扭轉使用者的等待情緒? 🟡 英國社區花園如何透過互動燈光設計,讓捐款變成城市美學? 🟡 心理系畢業真的能當 UI/UX 設計師嗎?聽聽前輩怎麼說。 🎙如果你是高三生,正在思考要不要念心理系,這集節目或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如果你是心理系學生,正在煩惱未來出路,這集節目更是給你一劑啟發的強心針。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15t79zq01yc0hvxac3476c7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15t79zq01yc0hvxac3476c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hr

About

很多人想要念心理學,因為覺得自己想要成為一位心理師,可是念心理學就一定要當心理師嗎?那可不一定! 在這個節目中,會邀請念了心理學的人,跟大家分享他現在做些甚麼事情,你或許也會有些不同的想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