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在「郝書導讀」單元中介紹了一本他非常喜愛的書──《你問對問題了嗎?》(英文書名 What’s Your Problem?)。他一開始就提到,這本書不僅外觀像一本畫冊,設計精美,內容更是充滿啟發性。書的核心思想在於「重組問題的框架」,是一種能帶來精準決策與創新解決的思考工具。郝哥強調,這並非只是「分析問題」,而是一種更高階的能力,能幫助人們看見問題的本質。
他引用彼得.杜拉克的名言:「最危險的不是提出錯誤的答案,而是提出錯誤的問題。」這句話點出思考的關鍵——在追求正確答案之前,我們更該確定自己問的是不是正確的問題。郝哥也分享自己在企業內部常提醒團隊的一句話:「當你問錯問題的時候,你永遠得不到正確的答案。」
為了讓聽眾更具體理解「重組問題框架」的概念,郝哥舉了書中經典的「電梯太慢」案例。一般人遇到電梯慢,直覺會想加快速度、換新電梯,但那意味著高成本與不便。然而,真正的問題也許不是電梯慢,而是「人們討厭等待」。如果能讓人不那麼討厭等待,也許問題就解決了。於是有人在電梯旁放上鏡子,讓人們在等待時可以整理儀容、分散注意力,結果抱怨消失了。
他進一步延伸這個例子,提到中國的「分眾傳媒」。這家公司創辦人江南春注意到,許多人在等電梯或搭電梯時不知該把目光放哪裡,於是他在電梯內外設置了廣告螢幕。這樣一來,人們在等待時有了觀看的焦點,焦躁感減少,電梯廣告反而成了新的商機。這正是「重塑問題框架」的真實應用。
郝哥也舉了「海底撈」的例子。他回憶第一次去吃海底撈,是妹妹推薦的。當他抱怨「人那麼多要等很久」時,妹妹卻回答:「人多才好啊!」因為在海底撈等待時,顧客可以享受美甲服務、玩遊戲或吃小點心。換句話說,海底撈沒有消除等待,而是讓等待變得愉快,這同樣是重構問題的成果——不去解決「等待」這個表象問題,而是轉化人們對等待的感受。
這些例子都說明,問對問題的重要性遠勝於急著尋找答案。郝哥認為,只要能問出真正的問題,就有機會將困境轉化為契機。
郝哥最後分享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提醒我們:在分析問題前,先停下來問一句「我問對問題了嗎?」這樣的思考習慣能幫助人重新組織思考框架,產生更多選擇與創新解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November 20, 2025 at 9:02 AM UTC
- Length7 min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