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之下

我们与恶的距离:为何在技术、流量与舒适中,思想选择了缺席?

本文深入探讨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理论在21世纪的全新表现形式。文章认为,这种源于“无思状态”的恶,在今天并未消失,而是被技术、媒体景观和个人舒适主义重新包装,变得更具迷惑性且无处不在。文章将从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性解剖:一、技术的道德麻醉,分析代码、算法与高度分工如何成为隔绝个人责任的屏障;二、景观的伦理溶解,揭示注意力经济如何将严肃的公共议题娱乐化、商品化,最终消解其道德重量;三、舒适的坚固堡垒,探讨个人安逸如何演变为对公共苦难的主动冷漠,并最终沦为对不公进行“正常化”的社会共谋。最终,本文旨在警示,对抗这种系统性道德滑坡的根本途径,在于重拾阿伦特所强调的、批判性的个体“思考”能力,以此作为我们时代的必要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