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过留声

大Tim

「跑过留声」是一档因运动而声,有对话、有分享、偶尔也会有深思;不止于运动干货,更有人情世故、成长故事的对谈播客。 无论是穿上跑鞋,在喧闹嘈杂中尽情奔跑,感受一段独处时光;或是通勤奔波的路上,闪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里。愿「跑过留声」的声波都值得相伴在你的耳畔。见证每一次奔跑,倾听每一刻心声! 偶然一起,跑过山川,留下心声。感谢订阅和收听,你的赛博能量棒。 🎙️听友群筹建中,搜索微信号“PaoGuoLiuSheng”,亦可心声投稿及合作洽谈。 主播:大Tim 20年大厂工作历程,十余年的销售工作,在刚刚步入中年时,孱弱的身体就敲响了震耳警钟,抑郁、亚健康、三高、油腻…一样不落。 马拉松不是中年人的广场舞,洒在路上的每滴汗水里,映衬的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自我救赎故事。从那一年气喘吁吁的慢跑开始,便重新开启了另外一种人生的样子。 全网社交媒体账号 @大Tim一起跑

  1. 跑得快是一种选择,跑得久更是一件成就|EP13

    7 SEP

    跑得快是一种选择,跑得久更是一件成就|EP13

    本期嘉宾是一位在朋友眼中常被调侃为“人菜瘾大”、“跑步20年,丝毫不进步”的老群主杨毅,注意这个「老」字代表的仅仅是跑步的资历。 2005年,他在大连就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场全程马拉松。此后20年,他从未中断跑步,更是逐步进入了越野跑世界:2015年香港100的莽撞入门、2018年UTMB CCC 打怪升级、2020年崇礼168百英里完赛、2022年还跑了崇礼192公里…在前不久刚结束的雄关330由于赛事熔断止步于235公里……他的速度基本不快,甚至长距离越野赛经常濒临关门和被关门,但他始终稳健、始终坚持。 与“成绩”相比,杨毅更看重的是“长期”。在他20年的跑龄里没有受过大伤,这种稳健不仅让他能持续奔跑,也帮助他在工作生活中稳扎稳打。「长期主义」这个近年来的新词儿在他的人生辞典里也都算是个“晚辈”。 同老群主近两个小时的畅聊,深深的感到,跑得快是一种选择,但跑得久、跑得稳,同样是一种成就。 🎤主播:大Tim (小红书 @大Tim一起跑 )🎙️嘉宾:老群主 杨毅 杨毅2005年人生首马大连马拉松的完赛证书 2015年人生首野香港100的参赛装备 在杨毅完赛的第一场百英里越野赛终点做主持人时相遇 2020年黄龙越野赛 杨毅在赛道上,强大的家人后援团 跑过留声,山川再会。

    1 h y 33 min
  2. 内道,由跑者练就的成长故事|EP12

    25 AGO

    内道,由跑者练就的成长故事|EP12

    本期邀请到中国新锐跑步服饰品牌「内道」的主理人汤米,这也是「跑过留声」运动商业故事的第一期。 对我个人而言,与内道的缘分始于2017年越野跑初入门时,一双羊毛五指袜在阳朔100雨战首百越野赛里救了我的脚。那时内道还叫“Gear Lab”,而今天,它已是被越来越多跑者认可的「内道」,那句”由跑者练就”的品牌口号,练就的不仅是每一位严肃跑者,更是内道品牌本身。 同汤米一起聊聊「内道的成长故事」的时间线: 00:00:08 🧦 从羊毛五趾袜开始的品牌缘起与用户第一感知 00:20:04 🧭 内道品牌是怎样完成从“GL”到“内道”的升级转型 00:40:12 🪫 内道成立初期的一次价优尝试,为何因磨胸而不得不产品召回? 00:50:04 💥 中国跑步服饰品牌近年“爆发潮”中的激烈竞争与突围思考 01:10:11 🛠 坚持产品根本:材质、设计、跑者视角的不断精进 01:21:26 🌏 从霞木尼到伦敦、新加坡,国产品牌如何踏入国际跑步赛场? 01:31:09 🏃 从“内道体育场”说起,一个跑者主理人的品牌梦想。 🎤主播:大Tim (小红书 @大Tim一起跑 )🎙️嘉宾:汤米(小红书 @NEDAO内道 ) FW/25内道秋冬新品发布会的一些瞬间 内道品牌前身GearLab在柴古唐斯越野赛上为各组别成绩优异选手定制的红色完赛马甲(由越野跑爱好者 乐乐 授权的定妆照) 内道蛇年纪念图案文化T的“诞生”历程 每周三「内道体育场」属于每一位跑者 跑过留声,山川再会。

    1 h y 35 min
  3. 8年备战UTMB,他未出征已凯旋|EP11

    13 AGO

    8年备战UTMB,他未出征已凯旋|EP11

    本期对话嘉宾是在互联网大厂做产品经理的Luke,平时每天工作时长达12小时,他同时也是一名严肃的越野跑者。几周后即将前往法国征战世界顶级越野跑赛事 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而在此之前,他却用了8年时间,才完成这段从“莽撞入坑”到“科学进阶”的历程。 2017 年,他第二次参加越野赛就“无知者无畏”报名阳朔百公里比赛,结果严重受伤,康复一年。认真反思后,怀着对山野从儿时就萌生的热爱,他开始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Jack Daniels 的马拉松训练理论、Jason Koop 的越野跑训练模型,都成为了他的成长指南。并逐步重新报名30公里组别比赛开始,循序渐进、一点点积累,向着他8年前就笃定参加的UTMB迈进。 终于2025年他已经为UTMB做好准备,即将出征。通过近两个小时的对谈我却感受到,对他而言「未出征已凯旋」,这个备战的过程已经让他心意满满。 这期「跑过留声」干货满满,从训练、补给、心理建设等多个方面拆解分享了Luke多年备战长距离越野赛的宝贵经验。当然从Luke 的故事中,也许还能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心声~ 🎤主播:大Tim (小红书 @大Tim一起跑 )🎙️嘉宾:怀谦 / Luke 怀谦提到的几本书 披挂着一次性雨衣艰难完赛 没有准备好的115公里山野坚持换来的是伤痛 怀谦某场百公里比赛的备赛及复盘笔记(供参考) 跑过留声,山川再会。

    1 h y 14 min
  4. 「山野的诱惑」,不是误解的理由|EP10

    3 AGO

    「山野的诱惑」,不是误解的理由|EP10

    本期邀请到拥有25年户外徒步经验的 X 哥,展开一场从徒步者与越野跑者视角出发的山野对谈。 对话的契机,来自央视《新闻调查》近期引发热议的一期节目《山野的诱惑》。节目初衷是呼吁公众在户外热潮中提升安全意识,但其中一位受访“专家”对越野跑者与相关装备的评论,却引发圈内不小的争议——短裤进山不专业?登山不拿登山杖?甚至将越野跑背包称作“休闲包”,仅因它不具备传统登山包的“背负系统”。 为了厘清“户外徒步”与“越野跑”这两项山野运动在目标、装备、路线、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共通与差异,我们从各自多年的经验里剥茧抽丝。期间 X 哥还分享了他在高海拔、长线徒步穿越中遭遇的几次生死瞬间,以及他如何在一次次山野试炼中,理解“敬畏自然”不仅是口号,更是一种长期积累下来的能力与态度。 山野运动,是人与自然之间自由而谦卑的连接;只要是安全前提下的选择、尊重自然的边界,每个人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山野的魅力。 而相较于户外安全,在最后我们还探讨了「山野无痕」的话题。回想起虽不是同一时间,却同在武功山上“见识”过的满山垃圾,让人触目惊心、唏嘘不已。更加期待《新闻调查》这类节目的专家和记者朋友们,在这方面是否也可以开展一些深入的调查。 🎤主播:大Tim (小红书 @大Tim一起跑 )🎙️嘉宾:X 哥(小红书 @有货的X ) 00:00:08  言论须经的起推敲,很多专业人士都生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 00:11:21  央视新闻调查《山野的诱惑》好意的初衷和技术失误 00:23:17  越野跑同户外徒步之间,是自然进阶的关系 00:31:31  很多山野资源要么就是欠发展,要么就是过度建设 00:41:22  欧洲户外运动发达的原因之一和国内的美景都在高海拔 00:52:29  X哥的错误经验:藏东南迷路沿溪流河床走的生死之间 01:03:52  严峻的户外活动中结伴的重要性 01:11:45  其实国外比赛一直到要体检报告,国内的管理也情有可原 01:22:14  分享真知,敬畏山野,山野无痕

    1 h y 32 min
  5. 辞去编制,创业连败,热爱真的能当饭吃?|EP09

    27 JUL

    辞去编制,创业连败,热爱真的能当饭吃?|EP09

    本期嘉宾是我2020年在黄龙极限赛认识的小覃。那时候他还只是个“跑得不错”的越野跑新人。但接下来的几年每次见到他,或是山野或是不同的城市,我都会多认识他一点:他从不循规蹈矩,始终在奔跑。 他曾是大学毕业即入编的高校教师,却主动辞去“稳定体面”的工作,走上了一条不断试错的人生探索路。 他在大理改造小院做旅居营地失败、合伙经营露营俱乐部失败、筹备杭州越野跑基地失败…一度还险些挣不来足以糊口的收入。2023年,是他反复挫败之后的转向点:他开始尝试雪山攀登,不到一年成为户外俱乐部的雪山向导;他也开始用摄影机记录下山野中的真实,将艺术背景与户外职业相融合,继续摸索着人生另外的一种可能。 在每一次失败之间,他都没有选择停下;在每一次暂停之后,他都试着重新出发;即便曾经在雪山之巅生命危机时刻,他都未曾放弃过自己。如果你刚好也在焦虑“人生该往哪走”、也曾经被困在“热爱能不能养活自己”的焦虑中,也许小覃的故事,会给你一点勇气,一点方向。 🎤主播:大Tim (小红书 @大Tim一起跑 )🎙️嘉宾:小覃(小红书 @山脊舞者 ) 00:00:08  初识在黄龙极限耐力赛上,这个人不会是个“神经病”吧? 00:12:44  放弃高校稳定的教师工作,只是想逃离循规蹈矩,却也不知前路在何方。 00:21:36  从南宁到大理再到杭州:是不断的逃离?还是不断的探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00:33:12  终于稳定在雪山之巅,高山向导工作在高原肺水肿遭遇濒死经历。 00:43:17  又尝试一种新的可能:高山影像创作 00:54:37  登山及越野跑经历对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继续前行。

    1 h y 6 min
  6. 她曾因过错被网暴骂到沉默,但仍选择继续奔跑|EP07

    13 JUL

    她曾因过错被网暴骂到沉默,但仍选择继续奔跑|EP07

    本期嘉宾邀请到美女运动博主双双 。她曾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跑步运动圈子里脱颖而出,收获大量的关注与认可。 但一场赛事“成绩造假”的争议,却将她推入突如其来的流量漩涡。批评、误解、网暴,如潮水般涌来;高光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沉默与自我怀疑。 在这次坦诚对话中,谈到了这段经历对她的影响,以及在争议声中她又如何自我重建——既有深刻反思,也有再次拾起的热爱与信念。 我们也一起聊到成为运动博主的初心、真实的创作感受,运动自媒体还是不是一个可行的饭碗?更有她经历风波后对“流量”“热爱”“生活”这些关键词的全新理解。 “清醒不是妥协,而是看清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希望这期节目,能为每一个仍在奔跑的你带去一点力量。 🎤主播:大Tim (小红书 @大Tim一起跑 )🎙️嘉宾:双双(小红书  @不改稿的马鸽 ) 00:00:08  自媒体内容创作的困境与坚持 00:11:03  从影视美术到运动自媒体:表达方式的转变与分享欲 00:21:31  来自粉丝的正反馈激励:抽筋经历的意外收获 00:33:03  自媒体的挑战:从脚本到视觉呈现 00:44:05  内容创作靠什么?个人属性与价值驱动 00:54:43  越野跑触动:山峦、内心与自媒体 01:06:09  那年的崇礼168终点,主持人的我被网暴始末 01:16:24  “成绩造假”风波及被网暴后的反思与成长 01:28:57  沉下心来做自媒体:利己与利他 01:39:20  这是一个能被看见的时代:自媒体多元选择与持续价值

    1 h y 51 min

Acerca de

「跑过留声」是一档因运动而声,有对话、有分享、偶尔也会有深思;不止于运动干货,更有人情世故、成长故事的对谈播客。 无论是穿上跑鞋,在喧闹嘈杂中尽情奔跑,感受一段独处时光;或是通勤奔波的路上,闪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里。愿「跑过留声」的声波都值得相伴在你的耳畔。见证每一次奔跑,倾听每一刻心声! 偶然一起,跑过山川,留下心声。感谢订阅和收听,你的赛博能量棒。 🎙️听友群筹建中,搜索微信号“PaoGuoLiuSheng”,亦可心声投稿及合作洽谈。 主播:大Tim 20年大厂工作历程,十余年的销售工作,在刚刚步入中年时,孱弱的身体就敲响了震耳警钟,抑郁、亚健康、三高、油腻…一样不落。 马拉松不是中年人的广场舞,洒在路上的每滴汗水里,映衬的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自我救赎故事。从那一年气喘吁吁的慢跑开始,便重新开启了另外一种人生的样子。 全网社交媒体账号 @大Tim一起跑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