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a老師的5678

翁愛晶(Ella)、侯信恩(Simon)

育兒暖手 親職夥伴 創意分享 記錄生活 以溫暖與爆笑點綴日子 用思考及學習豐富生命 演講與撰文邀約:pika0201@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以愛與創意多角開發孩子的英語表達力 ft. Teacher Carrie

    -1 J

    以愛與創意多角開發孩子的英語表達力 ft. Teacher Carrie

    本集節目由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製作播出。 本集大來賓:Teacher Carrie(林郁婷老師) Teacher Carrie小檔案: 清華大學經營與管理學系MBA 美國亞歷桑納大學語言計劃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American English and Culture Program 第60屆廣播金鐘獎「兒童節目獎」「兒童節目主持人獎」入圍 廣播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Podcast製作人/主持人 亞太美國學校教師 公立小學英語老師 豐說享秀兒童表達力課程 策展人/講師 PDA美國正向教養學校講師 雙語媒體識讀講師 雙語Podcast教師研習講師 第二屆謝文憲接班人 圖書館雙語故事志工 本集邀請甜美婉約的Teacher Carrie來到節目中 暢談自己求學經驗中對英語及演講方面展露頭角的關鍵 更提及自己身為教師與母親 如何在生活及課程中帶給孩子學習的成就與樂趣 設計有趣的沈浸式演練與用心帶領大量練習 逐漸累積終能量變產生質變 讓孩子對英語及演說喜愛 更願意主動學習 同時Teacher Carrie也提到在兒童廣播劇的製作經驗中 從零開始摸索到高度優化 一步一步做到入圍金鐘的好品質 過程中的甘苦談與收穫 都在本集節目中 本集訪綱 1. 和英語教學結緣的歷程,語言和演說表達又是不同面向的專業,是否很早就發現自己在這些方面的天賦,其中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2. 語言是工具,必須使用才能更精進,若家長本身對語言不太純熟,無法流暢的與孩子用英文對話,可以與孩子一起做哪些努力呢? 3. 關於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演講、活動與廣播主持、圖書館說故事志工,到訓練學生參與演說比賽屢屢獲獎的經驗,對公眾演說的能力該如何打造? 4. 擁有外文長才與豐富表達能力的Carrie老師即將開課,在英文表達的領域造福更多孩子,請分享課程規劃的核心與亮點。 5. Carrie老師所製作與錄製的podcast在金鐘60有兩項入圍的好成績,製作兒童節目非常不容易,想請老師與我們分享這段歷程的緣起、摸索以及甘苦談。 6. 回到關於母親的身份,擁有兩個孩子的Carrie老師,當想做的事與該做的事擠成一團時,如何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在親職工作中,您認為自己目前為止做得最好的決定是什麼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8 min
  2. 讓孩子說出自信力ft.林依柔

    6 SEPT.

    讓孩子說出自信力ft.林依柔

    本集節目由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製作播出。 本集大來賓:林依柔 林依柔小檔案: 及聲表達學院/小大人表達學院-創辦人 TEDxNKNU 《人聲投射人生》 專屬親子的表達力線上課:閃亮自信表達課 著有《表達力決定你是誰》、《讓孩子說出自信力》 官網:www.kidadult.com.tw FB粉專「聲音表達講師 林依柔」:https://www.facebook.com/openmindenjoylife 本集訪綱 1.依柔老師在書中提到「表達力就是孩子的自信力」,可否分享第一次發現這句話背後力量的故事? 2.依柔老師在書中提到「孩子說得好,不是靠話術,而是心中有底氣」,家長該怎麼幫孩子建立「底氣」? 3.依柔老師所遇過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家孩子很害羞,所以送他來上依柔老師的課,看看能否更願意在眾人面前說話。」依柔老師怎麼看待「害羞」這個標籤?是個性使然或是表達問題? 4.哪些常見的家庭對話模式,可能正在不知不覺削弱孩子的表達意願?該怎麼改變? 依柔老師帶來新作《讓孩子說出自信力》,書中以豐富的故事與示範演練強調表達力與自信心之間緊密的連結,並提出透過遊戲化教學、提供安全感、鼓勵多元舞台及不斷練習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訪談中也提及COVID-19疫情對孩子口語能力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以具象化的方式肯定和讚美孩子的重要性,並提供了100句可供參考的讚美語句,聚焦於成人如何引導孩子有效溝通,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未來競爭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5 min
  3. 以高能量溝通連結世界ft.梁哲維

    21 JUIN

    以高能量溝通連結世界ft.梁哲維

    本集節目由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製作播出。 本集大來賓:梁哲維 本集訪綱 1.過往我們會說,溝通需要「高情商」,也就是EQ,哲維的這本新書《高能量溝通》,那麼高能量與高情商是否有其相同與相異之處,請哲維和我們說說在這部分的觀念上,你做了什麼功課與進化? 2.如何訓練自己覺察對方話中的隱藏訊息?對男性的直線思維來說與女性溝通的挑戰為何? 3.在書中提及有一天親自照顧兩個孩子的故事,對於你的挑戰與獲得是什麼呢? 4.在《高能量溝通》的書封上,副標題是「聽得懂、想得通、說得好,3步驟讓你的影響力翻倍」,非常淺顯直白易懂,然而在新書發表會中哲維揭露了真正的高能量溝通三步驟聽得懂、想得通、說得好並非是對他人操作的,而是對自己聽得懂、想得通、說得好,請與我們聊聊這個秘密的關鍵之處。 高能量溝通不僅關乎說話技巧,更在於讓溝通雙方都感到舒適自在。 節目中,來賓哲維分享了其甫出版的暢銷書《高能量溝通》的理念, 提出「聽得懂、想得通、說得好」三步驟, 這套方法同時也可應用於自我對話,以提升個人內在能量。 節目中提及哲維照顧孩童所發生的意外情節, 以及主持人分享身邊朋友面對親人離世時應對的經驗, 說明如何敏銳捕捉他人話語中的隱含意義及情緒, 以及在文字溝通中如何增添情感溫度。 溝通是一種連結世界的方式,透過有效的交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Ohmybook|哲維說書:https://www.facebook.com/ohmybookoffic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5 min
  4. 如你所願的表達魔力ft.林依柔

    24 MAI

    如你所願的表達魔力ft.林依柔

    本集大來賓:林依柔 林依柔小檔案: 聲音表達講師、Youtuber、作家 小大人表達學院創辦人 TEDx演講者 著有《表達力決定你是誰》 2025夏令營-小大人演說家【台北第二場次】加開囉 《小大人演說家》營隊三大任務: @觀察與傾聽: 從世界各地的旅遊景點出發, 學習如何看見細節、聽見故事 @思考與表達: 將經驗轉化成有邏輯的分享內容, 結合圖文訓練表達架構 @舞台魅力養成: 聲音、肢體、自信演說訓練, 站上屬於自己的發表會舞台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營隊,而是孩子邁向自信表達、勇敢說出自己的第一步! 課程將透過【觀察世界、整理思考、清楚表達】全面提升語言組織與自信表達能力! 這不只是一場旅程,更是一次提升思維與表達力的深度學習! 《小大人演說家》台北好評加開場次 時間:7/28~8/1 早上09:00~下午16:30 地點:UArea 悠空間 — 台北市中山區撫順街2號9樓 招生對象:國小一年級(含暑假升小一或國一)至小六學童 Ella老師的5678粉絲優惠:結帳輸入代碼「Ella500」 報名網址:https://academy.kidadult.com.tw/courses/2025summercamp 本集節目亮點精華: 1.「主動積極」成就音樂路:依柔老師從小主動向家長要求學鋼琴,每日堅持練習三小時並樂在其中,這份高度主動性貫穿其音樂學習歷程。 2.「創造機會」磨練表達:她大學主動進修、記錄學習,更「毛遂自薦」擔任音樂會主持人,透過實踐磨練表達力,進而開啟了教學與各類合作機會。 3.「小大人學院」獨特教學:學院12年來,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教學,設計15個IP角色故事引導,並讓學生深度參與動畫配音、藝術展覽(如東京美術館)等,極大提升成就感。 4.「語言魔法」點燃自信:依柔老師強調「語言的力量」,教孩子運用「魔法棒」明確許下「已完成式」願望,並鼓勵助教每日大聲肯定讚美,培養孩子自信與行動力。 5.表達力最終:「認識自己」:依柔老師認為學習表達的終極目標是「更認識自己」的喜好、需求與「什麼不要」。能好好表達,便能專注自身航道,讓生命發光發熱,體現價值。 FB粉專「聲音表達講師 林依柔」:https://www.facebook.com/openmindenjoy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7 min
  5. 做內在強大的自己ft.李儀婷老師

    10 MAI

    做內在強大的自己ft.李儀婷老師

    本集節目由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製作播出。 本集大來賓:李儀婷 李儀婷老師小檔案 小說家,親子教養作家。 現任「新店炫心星自學團」閱讀課專業教師,親子教養與溝通專業講師。 養育三個可愛的孩子,分別是三三、川川、一一。從親子關係的衝突中,體察教養的重要, 於是從文學創作走向親子教養,學習薩提爾模式導入家庭關係中,開啟家庭和諧的契機。 薩提爾模式的學習,師承資深治療師成蒂,以及台灣薩提爾模式的推手李崇建。 多年來融合多方學習和自身教養孩子的經驗,於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開辦親子教養與溝通工作坊, 受到各地父母的信賴與推崇,亦應邀到台灣各級學校巡迴演講,帶領數百場家長及教師研習, 以薩提爾模式處理親子溝通與人際溝通。致力推廣「聽核心」對話新精神,協助父母與教師重返孩子身邊。 著有教養書《孩子永遠是對的》、《薩提爾的親子對話》、《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薩提爾的故事溝通》、 《一句教養》。創辦「共融教養」平台,提倡「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FB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李儀婷的共融教養平台 本集節目非常榮幸邀請到李儀婷老師與我們分享內在強大的心法 Ella在幼托現場工作多年觀察到 如今父母因為愛與期待相互交織 而受到孩子的言行牽動情緒 無論孩子是主動、被動、有意、無意 可能恨鐵不成鋼 可能複製上一代的期待不自知 造成了許多糾結 對於自己是不是被孩子愛著 以及自己是不是好父母等標籤重重捆綁 因而造成委屈、壓力與爆發的情緒 然而李儀婷老師告訴我們 穿越重重的議題 還是要面對自己的內在 與自己對話 把對孩子的愛與對自己的愛調頻一下 李儀婷分享:「當我們內心足夠強大,一切傷害將不再是傷害,而是生命的禮物, 當這一天真正到來,我們才真正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訪綱: 1.從母親節卡片開啟故事:當孩子說:「你根本不配當親子教養專家。」儀婷老師的觀點與感受為何? 2.向內求的基礎功:從這個故事出發,儀婷老師有多年浸淫薩提爾模式的經驗,也在教養三個孩子的過程裡不斷進化, 關於「內在」,無論是否身為父母,一個人內心強大到底是什麼狀態?正向的人,可以存在情緒嗎? 3.在緊湊又高壓的育兒生活中,這樣的境界該從何開始練習? 4.李儀婷老師朗讀薩提爾女士的詩作《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歡迎對薩提爾模式有興趣者報名 由長耳兔心靈維度主辦,李儀婷老師主講 「愛的賽局理論」工作坊 - 家庭關係與親子教養 工作坊時間:2025.12.06 (六) 09:00 - 12.07 (日) 16: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h 12 min
  6. 「拳」力出擊淬煉夢想ft.曾自強教練

    3 MAI

    「拳」力出擊淬煉夢想ft.曾自強教練

    本集節目由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製作播出。 本集大來賓:曾自強教練 運動競技場上的奮力拼搏與運動家精神總是令人血脈賁張, 「拳擊」項目在早年並非為臺灣主流的運動項目, 然而有一群人為此已拼搏許久, 曾自強教練無疑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從場內到場外,從第一視角到全知視角, 曾自強教練用自己人生曾走過的挑戰與轉折, 帶領拳擊團隊與子弟兵拚出一塊珍貴的奧運金牌, 其中的故事與思維都收錄在他的新書《淬煉夢想:金牌教練曾自強拳力以赴的堅持與革命》之中。 為本書撰序的陳勇志董事長提到, 這本書是「致敬平凡之軀,能行非凡之事」, 收聽本集節目,從曾自強教練的好強裡看見自律、認知、情商、格局。 本集訪綱: 1.家學淵源: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及求學時期的經驗,決定您在成為選手以及擔任教練的行事方針,聊聊這兩部分非常重要的因素。 2.從選手到教練:從比賽的第一視角到全知視角,教練認為除了對拳擊運動的喜愛,有哪些思維與行動上的變化? 3. 林郁婷的巴黎奧運金牌在台灣是為人津津樂道的大事,教練在每一次賽事與訓練中得到的經驗與認知,都成為最後將這面金牌留在台灣的重要依據,在書中提及非常精彩的過程,關於生理、心理、情蒐、策略等等,請與聽眾分享當時印象深刻的事件。 4. 強化心理層面的重要:面對大小賽事,選手的心理素質也是決勝關鍵,曾自強教練從運動科學尚不盛行的時候,慧眼獨具的在團隊引進了「運動心理咨詢師陳泰廷」照顧選手的內在,來請與我們聊聊當時關於這項決策的動機?還有更多精細分工的專業人士,也請與聽眾分享團隊中每個崗位上的專業人士為比賽與選手執行哪些項目? 5.父親身分與教練身分的異同之處::教練一路以來也將選手當成自己的孩子照顧,當您真正成為父親教養孩子時,有哪些原則是與擔任教練培育選手時一貫秉持的?對您來說這兩個角色又有哪些明顯的不同之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7 min
  7. 今天不當媽媽ft.貓魚老師

    26 AVR.

    今天不當媽媽ft.貓魚老師

    本集大來賓:貓魚 貓魚老師小檔案: 本名蔣孟芸 從小醉心於繪畫 畢業後投入繪本創作已十二年 作品曾多次入選各項圖畫書獎項,入選2019波隆那插畫獎,2022台北國際書展首獎, 2022、2023金鼎獎等。近年潛心創作繪本,著有《怪獸媽媽》、《吹笛手菇菇狗》等繪本。 【個人學經歷】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個人平台】臉書粉專:貓魚 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Sylvia Plath)說: 「孩子像一面鏡子,照出你所有的耐心極限,卻也映出你從未發現的柔軟。」 貓魚老師出版最新圖文創作《今天不當媽媽》這本繪本結合貓魚當媽媽的經驗與心聲,同時大突破挑戰彩色筆全創作! 本集訪綱 1. 貓魚老師簡述《今天不當媽媽》的故事,孩子做了一件無法彌補的調皮事件,想盡辦法掩蓋卻無法解除媽媽生氣的危機,故事也因此而超展開。 2. 貓魚老師本次大膽採用「彩色筆」來創作整本繪本原因何在?繪製過程有哪些思考與挑戰? 3. 就讀哲學系並非美術本科,卻選擇了畫畫成為自己的職業,是否與幼時經驗有關? 4. 哲學式的思維是否從小就有跡可循,是否會體現在親子教養以及留在創作中的自我詰問? 5. 身為專業的圖文作家同時兼顧母親身分,貓魚老師如何扮演好所有角色,安排自己想做與該做的事情,其中的時間規劃與時間管理該如何運作? 與孩子相處時那些重要的小事 都是媽媽如數家珍的大事 不過即使是有了孩子的我們 還是要時刻記得 我們先是自己 然後才是母親及其他 《今天不當媽媽》後記有段很美的文字 與聽眾分享 「媽媽是身份,媽媽是工作,媽媽是一種選擇,媽媽是一直練習成為愛。」 歡迎收聽本節目 讓貓魚老師陪伴在教養之道中血條即將乾涸的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4 min

À propos

育兒暖手 親職夥伴 創意分享 記錄生活 以溫暖與爆笑點綴日子 用思考及學習豐富生命 演講與撰文邀約:pika0201@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