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处处是自我,能否无我以待之?去试试看 | 空谈 · 控制 · 2
大家好,今天咱们继续谈控制。
先回顾一下上期要点:
在冥想中,不断回到呼吸上来,当主语是整个身体、机体的时候,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但若主语是底层的自我,那瞬间就变成了控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今天咱们继续聊,内容如下——
【音频文稿】
C:你看,从回到呼吸这样一个小的细节来看控制,你会发现里面已有很多内容。
再看生活中,我们有多少「应该是」的方面,「不应该是」的画面?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你该做这个,你不应该做那个,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的控制?
这样一个充满控制的生活,内心总是躁动的,总是不停歇,总是各种的活跃,各种的嚣张。
▸
内心为什么会如此的躁动?
按理说,我们去控制,希望能够让内心有秩序,让一切有秩序。但为什么这种控制反而会增加更多的混乱,更多的躁动?
「控制」这个词会带来很大的误解。因为我们在不同场景下,都会使用控制。
整个世界的外部秩序需要一定的控制,可以说控制有它的位置。
比如必要的法律法规,合理的制度,来确保整个社会所有人,能够按照一定的秩序来生活,不给这个世界带来过多的、没有必要的冲突。
如果这个世界不控制,那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混乱。
外部世界秩序的构建,需要一定的控制,但我们人类却把外部控制带入到了内心领域,内心层面的控制。
我们可曾问自己,能否过一种内心没有控制的生活?这不代表你为所欲为,而是能否让生活、让内心有一个绝对秩序。
在这样一个绝对秩序的指导下,内心平静,生活快乐,没有恐惧,没有幻象。
▸
问:外部世界一定程度的控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外部秩序,但为何内心里面的控制就会带来各种躁动?
C:我们在内心里面的控制,它都是想法层面的控制,我要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我不要做什么。
「我」这个概念总是跟控制在一起,我要控制。
你看,我们的生活里面有多少的场景,都是这些东西,各种的时间管理,也是各种的自我控制,我应该在几点做什么事情,我应该在几点干什么。
我们得看一看「我」控制谁,「我」所控制那个东西,跟「我」究竟有没有差别?
我控制的那个是不是还是自我?我被我自己控制,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自我扰动,好比你的右手跟你的左手扳手腕,这种控制只会让你的内部产生更大的冲突。
在想法上,控制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概念,非常符合直观的理解。但在事实层面,这种控制带来的问题是反直觉的,不符合想法的直观感觉,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
我能否去过一种内心上没有任何控制的生活?
这不代表自我的无序蔓延,无序扩张,导致各种疯狂的行为,而是能否息止自我,让这一切的自我,让这一切的控制都结束?
▸
问:这里谈到内心没有任何控制,那计划是控制吗?生活中,可能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提前计划一下,怎么调和二者的关系?
C:你看,如果我非得说,我需要计划什么,可能迫于整个社会的规则,整个的社会环境,我可能需要去计划什么,那能否探讨有没有可能无我的做这些事情?
有没有可能在做这些计划的时候,不去唤醒自我,不去产生任何的控制因素,但你依然可以去执行这些计划,就玩这样一个所谓的游戏
정보
- 프로그램
- 채널
- 발행일2021년 2월 22일 오후 4:02 UTC
- 길이12분
- 등급전체 연령 사용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