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上追求水墨的氤氲效果,如同试图命令火焰学会呼吸。你能想象吗?当1300度的窑火遇见文人的诗意笔墨,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奇迹?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景德镇,八位以"珠山八友"为名的彩绘师,将文人画的提拔传统移植到釉上彩瓷。当王琦用"西画头子"技法在瓷板上塑造人物光影时,他正在重新定义中国陶瓷的艺术维度。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就是这群用"以胎为纸"革新理念让粉彩瓷器突破工艺限制的匠人艺术家。
一、时代转折:帝制终结后的艺术新生
00:00:41 珠山八友在晚清帝制后的景德镇掀起瓷器艺术革命
00:01:15 珠山八友:景德镇瓷业从匠座体系到艺术设计的转折
二、技艺突破:瓷板上的笔墨春秋
00:02:46 珠山八友如何将中国画技法搬到瓷器上的技术挑战与突破
00:03:16 瓷板上玩转国画技法与西洋光影的创新实践
00:04:13 民国早期大幅瓷板的烧造难度与珍贵性
三、市场认知:百万级的艺术价值重估
00:05:18 珠山八友瓷板画在拍卖场的百万级表现
00:05:59 珠山八友的品牌化运作:展览、画册与拍卖的市场效应
四、当代转化:传统技艺的数字新生
00:06:50 瓷器艺术化:适应新消费需求的价格与表达力提升
00:07:27 跨媒材印花与数字化:陶瓷艺术的新活力
00:08:44 节目结束语:主持人感谢听众并期待下次再见
从汪野亭的山水色层到徐仲南的花鸟构图,珠山八友在1300度的窑火中完成了最富诗意的技术革命。当传统工艺在新时代语境中重新定义自身价值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文化基因在不同历史节点的重新激活。让这些瓷板上的笔墨春秋,继续为我们述说艺术与技术相遇时的无限可能。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Tần suấtHằng ngày
- Đã xuất bảnlúc 16:00 UTC 28 tháng 10, 2025
- Thời lượng9 phút
- Xếp hạngSạ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