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日常

蕉哥

救生日常是荷蘭游泳教育品牌「像一條魚LikeAFish」的podcast 節目,我們會在節目中分享救生的日常、分析最近的溺水事件、以及談談最重要的水域安全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 像一條魚:https://likeafish.com.tw 👉 E-mail:service@likeafish.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1 J

    新聞報報 #225|練抬頭捷最好的方法/萬里桐2潛水客遭拖離岸邊/感官放大養成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蕉哥上禮拜去溪邊玩水,看到一隻超大尾鱸鰻,當場嚇傻! 剛開始看到以為是我看錯了,想說這個小水彈怎麼可能會有這個。 後來再下去看,驚為天人,長度應該有1.5公尺以上,好怕他咬我。 ┄┄◇◆☆★◇◆┄┄ ⚡️ 本週精選內容 ▍練抬頭捷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溪邊 找一條溪逆流而上,你就會發覺: 划手頻率,大概會是正常在游泳池的1.5倍。 風景好、氣氛佳,練起来更有感! 越到水流的源頭,游起來就越吃力。 還要去抵擋潑過來的水花,感受更好~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vvPGVF8coMI?feature=share ★★★ 👨‍💼 新聞報報 ▍萬里桐海域2潛水客遭拖離岸邊,SUP立槳業者下海救援 屏東恆春萬里桐海域10/5突然出現湧浪,有兩名潛水客遭到海流帶離,還好附近的SUP立槳業者及時發現趕緊下海救人,直到海巡警艇抵達將所有人帶回。 不過事後發布新聞,卻把救人的SUP業者誤指為獲救的遊客,引發業者不滿怒轟海巡署實在傷人。 ┄┄◇◆☆★◇◆┄┄ 怎麼感覺今年萬里桐每個禮拜都有被離岸流流出的意外,左側消波塊區就是標準會有離岸流的地方,就跟** 福隆東興宮、台東都歷沙灘、基隆大武崙**一樣。 記得海邊玩水原則:遠離消波塊。 在thread上,也有網友 @white_bear_there 提供了現場的救援影片,還原當天的現況。 -- 原本浪還沒到太大,水肺遊客跟裝備陸續被SUP載回來,後來浪濤洶湧,有水肺客面鏡呼吸管裝備都卸下了,腳都踩到地面還來不及走上岸,就連人帶板被捲回海裡。 其他救援的人也好幾度被沖到翻船,有的抓回板子繼續往待救援者方向划,有的板子直接噴飛沖向礁岩,掉下來的人就自由式死命游到其他SUP救援夥伴旁。 「往外划!往外划!」岸上一個女性用力向海中嘶吼。後來救援大隊全部往遠方平靜水域划過去,等待救援船來接駁。這時馬路旁已經停了一輛救護車在待命,還有消防車載著膠筏急駛而來。 -- 感謝這謝SUP救援的勇者,從影片可以看出浪況,在礁石區救援真的非常不容易。 礁石區通常浪亂,往外划是一個相當好的判斷,不然落水頭撞到礁石,大概也直接沒救。 以下還有幾點提醒: 1、救援的人到待救者身邊前,記得要先改成坐划;因為有可能你來不及跟對方溝通,他抓你板直接重心不穩導致落水。 2、翻板救援不適合在這種礁石區使用,風險太高;而且準備過程中,待救者可能又漂走了。 3、腳繩跟救生衣建議還是要穿跟繫。我們都知道情況緊急,但是自己的安全還是最重要的。 ★★★ 📒 好文章分享 ▍感官放大養成,是這次災害給我的啟示 這一次蕉哥去光復救災,受到關鍵評論網邀稿,寫了一篇關於這次出發的起心動念和心得收穫。 我也將稿費捐出,希望能夠盡量幫助到光復恢復。 節錄一小段最重要的收穫,我覺得在玩水安全上很重要的一點,如果你懂得這些事,風險也能降低很多。 分享給大家。 ┄┄◇◆☆★◇◆┄┄ 第一天我選擇加入被安排的志工團,因為我沒有經驗,跟著有經驗的人引導規劃執行,會產生最好的協助效率。第二天光復火車站現場人比第一天更多,我選擇直接往我第一天清潔的民宅走去。 當時我根本沒有記這間民宅的地址,我就依據我前一天回程是如何走回車站的印象前進。手套因為在第一天就用掉了,我直接在路上撿了地上的手套來用。(撿到的手套兩隻顏色不一的,因為不是在同一個時間撿的) 到達民宅跟昨天的屋主打招呼後,發覺今天國軍有到現場幫忙。我們那一間有兩個門牌號碼,總共有十個人來幫忙,他們正在清理最後面的後院淤泥。那邊其實是有一個紗門擋住,沒有辦法全開,因為被淤泥卡住。 因為有十個軍人正在這個狹小的空間清理,所以我並不適合再擠進去,因此我就得想辦法再去找其他事情來做。 我就問了屋主有沒有電動起子或是一般螺絲起子,可以把這個門拆掉。他說他不知道哪裡找得到這些東西。於是我自己在現場找,找到後跟屋主合力把門拆掉,讓清潔效率可以更迅速。 回程走回火車站的路上,我看到地上有疑似沒開過的瓶裝水,我把它撿起來。打開瞬間你就可以感受到是一罐新的水,就直接把它喝掉,而不是去拿救災戶裡已準備好的救災物資,留給有需要的人。 這些都是放大感官後,你可能會注意到的事。 來現場幫忙的人,尤其那些剛開始投入其中的人,需要把自己當做是「1人游擊隊」。因為救災就跟打仗很像,一切都處在混亂狀態,這是非常正常的。 很多人可能在都市生活慣了,或是待在大公司職場環境,會很習慣做什麼事情都有人可以提供周邊協助,提供工具幫助你完成任務。 但是救災現場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如果你不是國軍或沒有加入任何大型志工團隊,你完全必須仰賴自身直覺跟平常累積的經驗去反應你應該要做什麼事。你必須把感官放大,去感知觀察周遭的一切,在有限的裝備資源下,快速決定你的每一步。 也許是因為多年在山裡、溪邊、海邊野營的經驗,還有個人創業超過十年的經驗,我已經非常習慣單兵作戰,自己去想辦法解決所有問題,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 這些都會是以後在任何緊急狀況發生時,大家要有的一種心境轉換。這會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累積很多工作經驗、生活經驗,學會把感官放大,找尋任何能夠協助你完成任務的資源。 大家在日常生活跟工作中,最好都可以慢慢去培養對這種對周遭一切事物的敏感度。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開放水域安全課|溪谷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 min
  2. 30 SEPT.

    新聞報報 #224|如何借浪上岸?/33歲船員下潛找海膽溺斃/光復的志工遠遠不夠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上周末一年一度泳渡日月潭的挑戰,不知道各位泳士有沒有挑戰成功啊~~~ 如果沒有成功,千萬不要氣餒,明年準備好,再多參加幾次,都是不錯的人生體驗! ┄┄◇◆☆★◇◆┄┄ ⚡️ 本週精選內容 ▍如何借浪上岸? 跳水後, 要爬上岸就要懂得如何借浪上岸! 因為岸邊的礁石、藤壺等尖銳物, 讓你不好上爬 如果你硬爬, 只會被浪打的撞上礁石。 所以你要順著浪上來的時候, 手順勢抓住、腳踩上去, 就可以順浪上岸。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IHQkjt2ciFA?si=ugddrsjiPwuVlLKV ★★★ 👨‍💼 新聞報報 ▍11遊客搭遊艇龜山島玩水,33歲船員下潛「找海膽」溺斃 一艘遊艇載著11名遊客體驗帆船和立槳活動,船上一名33歲的船員想下潛找海膽,戴著面鏡就跳下水,上來換氣一次後再度下潛,卻長達3分鐘沒上來,最後救起送醫不治。 當事遊艇水手康先生:「他自己是有經驗的,但是最後聽到的是,他跟他朋友說『我下去找海膽』,最後發現是他已經趴在海底,我划著SUP戴面鏡有看到他,但是因為我自己沒有辦法下到那麼深,所以我趕快請友船的船長幫忙。因為他穿著蛙鞋、戴面鏡,趕快過來才下去把他帶起來。」 ┄┄◇◆☆★◇◆┄┄ 牛奶海行程蕉哥也有參加過,之所以稱為牛奶海,就是因為龜山島的海底熱泉活動,因地底岩漿庫的岩漿沿著裂隙侵入海水,高溫的硫磺泉與二氧化碳等物質噴出,與周圍低溫的海水混合後,形成乳白色、帶有硫磺味的漸層海域。 正常應該不會在牛奶海下潛,但當地也不是那種大家正常下潛的類型。而又因為這幾天有颱風,相信有可能多少海況有受到影響,也增加了玩水風險。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沒有落實"潛伴制度",即便只是Fun dive,有朋友一起看著還是相當重要的事。而且深度不應該超過第二強朋友能下的深度。 就像這次意外,事主沉在海底,船上其他人卻沒有能力下潛,以至於還要找友船支援,錯失了黃金救援時間。 ★★★ 📒 好文章分享 ▍光復的志工遠遠不夠 蕉哥周末去花蓮幫忙。 你以為報導說有很多志工來… 是沒錯,但人遠遠不夠。 一間房10個人清,但10個人清不完一間。 事情比想像的複雜,整個清運流程環環相扣,不是把淤泥挖了倒出來這麼簡單,因為你可能連倒淤泥的空間也沒有。 — 當天問了屋主,他說我們是從災害到現在,第一批來幫忙的人。 在集合的時候,的確有跟我們說今天會去重災區,會去比較遠的地方。 原以為是開車載我們去,結果是走路;走了20分鐘才到,但其實離車站並不遠。 以為災害離我們很遠,但真的也沒多遠;以為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大家心會很遠,結果卻離的很近。 如果你有餘裕,歡迎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忙。 光復不會這麼快恢復,家園的修復至少兩三個月跑不掉。即便你現在無法幫忙,只要有心,會有你上場的機會的。 願一切順利,願一切平安。 — 給欲前往光復志工朋友們的建議: 9/27上午,災害應變中心將會在光復火車站前,設立志工指揮中心,如果你們不是跟著大型團體前往,請到志工中心登記,現場會安排你們的工作,缺乏器具的也可以當場領取,請不要漫無目的的在光復街上遊走,既沒效率,也可能妨礙到其他人的工作。 關於本次光復當地相關的資訊,不要看太多以免混亂,建議看這幾個就好,其餘事項到現場接受指揮。 跟救災狀況有關的,請看海洋主廚愛爾文的志工須知 https://reurl.cc/5RW6Mz 跟馬太鞍當地各種需求有關,請看馬太鞍部落自救會 https://reurl.cc/MzQb3X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1033993595 周邊狀況及防災整合地圖請看 https://reurl.cc/9nNjqO 尋找住宿地點,請看 https://reurl.cc/z5RvV6 *這裡補充一下,有些民宿有提供房間以外的打地鋪選擇,可以自行詢問。 *拜託大家可以的話,把這些住宿留給最需要的返鄉青年、受災老弱婦孺或是專業就災人員 如果你想要參與團體的救災工作可以參考 壯闊台灣志工 https://reurl.cc/mY5VkY 中華基督救助協會 https://reurl.cc/ZN30NV 法鼓山花蓮精舍 https://reurl.cc/nYd9v8 慈濟慈善基金會 https://reurl.cc/1OAdvQ 資訊更正補充:台鐵有提供救災團體團進團出,可免票進出,但需要由該團體支付車資喔! 如果有專業能力,如園藝泥作師傅、水電師傅、鐵工師傅、高壓清洗師傅 請連繫林立青 https://reurl.cc/ekle2K 連假一定會有很多鏟子超人出現在光復,在這裡再次呼籲,除非有載運機具、器材,否則請搭乘火車到光復火車站,道路交通也是一種資源。這兩天有需要住宿,請在花蓮市區附近,不要佔用鳳林鎮上寶貴的住宿,留給專業人員可以就近往返需要的地方。 如果你有特殊的資源可以協助 馬太鞍部落可以聯絡 總幹事張志雄0960-514-994 曾添義 0958-217-309 馬耀 0963-054-514 王念主 0981-042-045 阿陶莫部落可以聯絡 村長黃建桐 0910-273519 鄭敏芳 0988-126744 如果要尋找當地親友的,可以在以下避難窗口詢問 馬太鞍 長老教會|蔡智輝代表 0919-965120 光復親子館|曾秀琴 0955-514994 光復國小|梁家瑋 0930-265833 大進國小|0910-072106 大全活動中心|0975-769085 太巴塱 張進光神父 0905-356177 曾淑惠 0926-290128 Foday 0916-951741 太巴塱教會支援中心站|曾小姐 0980-285961 感謝大家協助光復重建家園。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1 min
  3. 25 SEPT.

    新聞報報 #223|不小心意外落水如何等救援/17歲兒戲水溺斃判國賠/橫渡日月潭安全完賽守則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上週蕉哥去溪邊玩耍,竟然撿到整組漁獵用品 (但是是沉在深潭裡),到底是誰來插魚裝配都沒帶走啊~~~ 如果是你的,歡迎私訊蕉哥喔。 ┄┄◇◆☆★◇◆┄┄ ⚡️ 本週精選內容 ▍不小心意外落水如何等救援? 如果你不小心意外落水, 記得先反射性鼻子吐氣, 避免水灌到鼻子。 接下來, 先做水母漂等人上浮以後, 再翻身變仰漂。 岸上的人沒帶浮具, 千萬不要下水救援。 可以在岸上扔浮標給溺者, 讓溺者自己抓住, 再想辦法游回岸上。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Rf3wk1nrFwc?feature=share ★★★ 👨‍💼 新聞報報 ▍17歲兒戲水溺斃!爸媽批「示牌有問題」孩無社會經驗,告市府判國賠218萬 王男的父母主張17歲兒,無社會經驗,事發當時在開放時間進入,即便看過禁止事項告示牌,仍無法根據上頭說明,清楚得知各區域明確位置與範圍,且現場「遊客須知」告示牌字又小又模糊,且「敬告遊客」告示牌也未對退潮可否戲水有所指示。同時,認為即便海水浴場的「沙灘戲水區」僅設立旗桿,但現場當時未掛警告危險的紅旗,且兒與同學在戲水時,未聽聞任何廣播。 台中市風景區管理所則認為,管理上並無疏失,對於王姓高中生冒險行為,不負國家賠償責任,且王姓高中生已經17歲,經告示牌卻置之不理,未依規定強行犯險,超越戒護區跟衝浪區合計500公尺範圍,沒聽見廣播也是因離開戒護區。 台中地院審理時,認為從現場照片可看出,竹竿上無旗幟或繩索相連,並無形成封閉區域,況且王姓少年當時年僅17歲,確實無社會經驗,仍無法用「經緯度」等數字,看出詳細區域位置,加上少年同行同學也稱,不曉得所謂桿子的用途,足以認定少年等人無法明確知道戲水區,全案認定台中市風管所應賠償王家父母。 ┄┄◇◆☆★◇◆┄┄ 這篇必須整段內容貼給大家,才能看出為什麼政府都不想開放水域,因為不管做了多少準備,出事了民眾還是會怪你。 告示牌上面的資訊看不懂,很正常,因為學校又不會教,你問大人他也看不懂。我們的水域判讀知識教育實在貧瘠。 但是看不懂,可以問啊!現場又不是沒有救生員。不就跟學校課本一樣,老師負責幫忙解惑,救生員也能跟你說明怎麼戲水安全。 我相信你問救生員,大部分的人都非常願意跟你說,因為現在有風險意識的人實在太難得了。 ★★★ 📒 好文章分享 ▍橫渡日月潭安全完賽守則 9/28又是一年一度「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嘉年華」,從民國72年開始的每年中秋節前後,都會盛大舉辦。 游泳全程約3000公尺,而且是在踩不到底的公開水域。對於沒有太多經驗的來講,這是一個初階適合挑戰的活動。因為全程需要攜帶魚雷浮標,戒護人員也很充足。 蕉哥自己是2012年參加比賽。歷經推廣防溺教育多年,也在開放水域執行跟教學過各種活動,也下幾點經驗提供給參賽者參考。 ┄┄◇◆☆★◇◆┄┄ 1️⃣克服開放水域游泳恐懼|適應水深、練習沒有蛙鏡 對於一般人來說,泳渡日月潭通常需要1.5~2小時。在開放水域中游泳,因為腳無法觸地,最難做到的就是”克服心裡的恐懼”。 除了水深以外,還有許多外在因素會影響游泳完賽,例如游泳者之間的位置距離、游泳方向感、蛙鏡進水、被別人打到踢到、水溫差異、湖面浪的波動等等。 因此,面對開放水域的挑戰,需要克服的情況相當多,但最關鍵的還是具備自救能力和不懼怕的心理準備。 大會在水道旁每50公尺設置了急救站,若遇到體力不支或其他突發情況,只需摘下泳帽,就會有工作人員前來提供協助。 如果需要補給水分、熱量,急救站的浮檯也可以協助倒水、餵食巧克力等等,整個活動規畫相當完整友善。 建議平常多去較深的游泳池練習,克服水深的恐懼;以及多練習沒有蛙鏡要怎麼游泳、腳不碰地板要怎麼把蛙鏡戴回臉上。 -- 2️⃣水中自救技巧練習|深水區韻律呼吸 雖然參加橫渡日月潭有規定要攜帶魚雷浮標,但還是有可能因為緊張不知所措,無法順利將魚雷浮標拉回身邊。 因此,建議大家還是要學會基本的水中自救技巧,幫助自己能夠不靠裝備也能保持呼吸。 腳不碰地板的韻律呼吸:試著把腳勾起來縮到腹部,不用腳去踩或推地板,用手壓水把自己推上去的方式來做韻律呼吸。 不戴蛙鏡的難度會增加很多,因為多數人不習慣水滑過臉碰到眼睛產生的不舒適感。 當眼睛不舒服時你可能就會停下來,但是在日月潭是沒有辦法停頓的,因為一停下來人就沉,而你也無法呼吸。 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可以「連續做」。只要可以連續做,你就能持續地呼吸,接著抓住浮標,讓自己有喘息機會。 -- 3️⃣ 魚雷浮標操作使用|怎麼背怎麼拉回 魚雷浮標通常是救生員才會使用的救生器材,現行變成台灣開放水域長泳活動指定參加泳客的泳渡工具,尤其是日月潭泳渡活動。 而國外的海泳活動,其實沒有人在背泡棉式的魚雷浮標,通常都是選用「水滴型防水袋的充氣浮標」,或是我們像一條魚自行開發的「浮多力」,水阻更小攜帶更方便。 使用魚雷浮標需要一定的練習,建議初學者一定要先去開放水域練習。 操作步驟: 1、將魚雷浮標背在對側肩膀到腋下的位置。(建議拿去裁縫店修改成可以綁在腰上,因為長時間游泳肩膀會一直跟織帶摩擦,皮膚容易破皮) 2、連結繩長度調整到適中位置,避免踢水腳一直勾到繩子。 3、練習在突發情況下做水母漂,在此狀態下順著織帶摸到繩子,將浮標拉回來抱住。 4、練習不戴蛙鏡或閉著眼睛做上述操作。(因為你的蛙鏡可能會被踢掉進水)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沙洲型海灘如何避免危險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min
  4. 16 SEPT.

    新聞報報 #222|如何帶著浮標爬石頭/男衝浪觸礁險溺斃/《閃電CPR挑戰》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上禮拜上完今年最後一場海邊防溺自救課。今年真的好熱,都已經9月了氣溫還是這麼高。 不過好家在,水裡沒有什麼水母了,泡在水裡還是滿舒服的。 接下來東北季風不知什麼時候會開始來,大家有去海邊玩再自己小心注意! ┄┄◇◆☆★◇◆┄┄ ⚡️ 本週精選內容 ▍如何帶著浮標爬石頭? 去溪邊帶傳統魚雷浮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 因為泡棉的體積很大,在溪床走的時候,你只能用手拿著,非常的不方便。 如果是2~30分鐘的行程還好,但如果是要溯溪兩三小時的行程,鐵定會崩潰。 現在你有了浮多力,這些困擾就消失了! 只要將扣具扣到另外一邊,背在身上,就可解放雙手,讓你無後顧之憂地攀爬。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_RkQ7D-yCmA?si=rBdnynYOWBA7SzNN ★★★ 👨‍💼 新聞報報 ▍高雄男衝浪觸礁,體力不支險溺斃 警、巡指出,今天傍晚5點多,蔣男疑似誤入闖入離岸流海域,連人帶衝浪板被帶走;蔣男奮力往岸邊游時,因體力不支而觸礁,造成雙膝擦挫傷並無法自行游回上岸。 海巡人員獲報後派員前往救援,順利從海裡將蔣男搶救上岸,幸搶救得宜,蔣男送醫治療後暫無生命危險。 ┄┄◇◆☆★◇◆┄┄ 衝浪的地方,很多其實都在離岸流流區。而這些衝浪客會藉著離岸流流出去,再從旁邊衝浪衝回來。 如果有板子,應該是不會體力不支,趴在板子上回來就好。所以有一定的機率,腳繩可能斷了。 蕉哥有兩個救生員朋友斷過腳繩,都差點游不回來。(因為他們衝颱風前後的浪,在很outside) 不管是哪一種水域活動,就算有裝備,建議大家還是要盡量提升自己的游泳能力。 因為有時候,真的會發生意料之外的事。 ★★★ 📒 好文章分享 ▍"安妮怎麼了"第三屆的《閃電CPR挑戰》 ​ CPR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種在患者失去意識、沒有呼吸和心跳時採取的急救措施。 ​ 救生員訓練必考,每年去海邊救溺演練也一定會練習到。 ​ 這次受邀參加第三屆的《閃電CPR挑戰》,才知道根據前兩屆的調查統計,有40%的人是在這個活動中才第一次有按壓過假人。 ​ 這就跟防溺自救的概念很像:如果你沒有在模擬意外的環境中練習過,真的遇到狀況時,通常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 ​ 而這個黃金救援時間,可能就被這樣消耗掉了。 ​ ​ 很多緊急救護技巧,真的是應該要必備的知識。比起念書的學科,有些事情是一輩子終身受用的,尤其是緊急時刻可以救你一命、或救他人一命。 ​ 這次的活動或許你沒有機會參與,但坊間還是有許多單位有這樣的培訓。 ​ 找個時間,去練習一下。假如有一天你的親朋好友在你面前需要你幫他一把,你會很感謝自己有學過這項技能。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有浪的地方要怎麼仰漂?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9 min
  5. 3 SEPT.

    新聞報報 #221|被浪帶離岸邊怎麼辦/基隆大武崙沙灘「墾丁化」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上禮拜去了和平島公園的海泳池幫學生上課,好久沒有去和平島公園了。 開放水域跟泳池最大的差別,還是環境感受度的問題。有些人對於水深就是會比較懼怕,海邊則是水是鹹鹹的,也會影響到大家的游泳能力。 所以當你的技巧已經學會到一定程度之後,建議可以多出門走走去溪邊海邊玩水。 該注意的地方還是要自己注意,如果會擔心安全可帶上裝備,或者是找專業的教練、商業團參加,其實都是一種好選擇。 暑假已過,恭喜大家安全下莊:) ┄┄◇◆☆★◇◆┄┄ ⚡️ 本週精選內容 ▍被浪帶離岸邊怎麼辦? 水母漂變成仰漂之後,我們不可能一直做仰漂等救援,因為你要知道有沒有船會經過,你才可以跟他大聲呼救。 所以這時候,就可以人轉為直立著,做頭滅頂的踩水法。 當手壓水頭出水面的時候,去觀察四周看看: √ 你離岸邊多遠 √ 有沒有人可以呼救 √ 有沒有浮具可以抓 如果很不幸的都沒有的話,就再轉回仰漂,繼續等待救援。 每2~3分鐘操作一次,直到你成功獲救。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QL2DVsYu9FY?feature=share ★★★ 👨‍💼 新聞報報 ▍基隆大武崙沙灘「墾丁化」,傘帳圈地出租無視謝國樑禁令 日前有網友在臉書社群反映,帶小孩到大武崙沙灘戲水,原本想在沙灘鋪個地墊,讓孩子有地方休息,並用來放東西,結果整片沙灘幾乎被業者插滿沙灘傘和棚帳,再收租金。 市府產發處副處長黃毅維說,市政府已經開始勸導,前兩天已對占用部分處理,業者也已自行清除,但今天還是又有其他業者疑有占用的行為,市府會增加處理強度,呼籲業者不要再占用公共資源。 ┄┄◇◆☆★◇◆┄┄ 相信如果是有在玩水的朋友,大概都去過大武崙沙灘。畢竟離台北近,大概是最靠近台北的沙灘了。 自從去年因為離岸流造成一天三起溺水意外以後,已經拉了一條水線,離岸邊僅有55公尺,戲水範圍相當小,沙灘腹地也不大,周末應該是擠到爆。 之前去這裡游泳的時候,似乎並沒有看到有這種業者,不知道今年從哪裡跑出來的。 在地業者新聞寫到不是在地業者,真的很好奇試從哪裡來的? ※ 大家如果有去這裡玩水,請避開左側消波塊離岸流。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會讓人卡住的漩渦流 🎥 意外落水後最重要的自救技巧:水母漂變仰漂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7 min
  6. 26 AOÛT

    新聞報報 #220|只用單手可以做踩水嗎/屏東霧台玩待援撞山壁​/水深不是判斷危不危險的標準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上禮拜六鬼門開,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心中的想法與害怕。 不過比起鬼月抓交替,台灣在鬼門開的前幾天其實溺水意外一直不斷發生。有些人習慣把鬼門開水鬼抓交替當作發生溺水的原因,也有些人習慣把問題都怪罪於別人。 因應鬼門開,加上像一條魚粉專人數達到50,000人,要來特別慶祝一下: 從發布時間限時24小時,購買浮多力只要輸入折扣碼20250827,就享有9折優惠喔! ┄┄◇◆☆★◇◆┄┄ ⚡️ 本週精選內容 ▍只用單手可以做踩水嗎 踩水雖然頭在水面上,但你還是需要 憋住一些氣,會更容易浮在水面。 1、只用單手可不可以做? 當然可以! 只是你的手要置中,讓你的身體更容易平衡。 2、只用單手跟不用腳可不可以做? 當然也可以! 你會發覺蕉哥的速度越來越快,因為要維持身體浮在水面上。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WSRV7QOCTMw?feature=share ★★★ 👨‍💼 新聞報報 ▍7人屏東霧台玩漂漂河,撞山壁落水爬灘地待援全獲救 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獲報,有民眾一行7人從霧台玩漂漂河活動,至三地門鄉達來村隘寮溪岸時靠岸卻不敢移動,人員平安在岸邊等待救援。而後消防隊帶至舊達來橋,不須送醫。 ​ 警方初步調查,7人透過通訊軟體揪團,均有登記入山,今天到屏東霧台搭艇玩漂漂河,卻意外撞上山壁,7人全落水,自行爬至附近灘地求援,事故確切原因仍在釐清中。 ​ ┄┄◇◆☆★◇◆┄┄ ​ ​ 根據一位經常在南部協助水域意外救援的前輩表示,實際上發生意外的是泛舟活動,而不是漂漂河。(差的有點多耶…) ​ 我們從新聞內容也有看到,此次意外的團體是網路自行揪團,這種方式在從事戶外體驗已行之有年,但風險卻很高。 ​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對不認識的隊友有責任感,很多時候,主揪只是要找分母而已。 ​ 有些純揪團沒付費給任何一方的就算了,本應風險自負。 ​ 但有些主揪會以一樣名目收費 (開繩費、租裝備費等等)。有了營利行為,其實就不應該規避帶隊責任。 ​ 大家出去玩,不可不慎這種狀況。 這次幸運有消防救援,那下次呢? ★★★ 📒 好文章分享 ▍水深不是判斷危不危險的標準 前兩天才發生萬里桐有一對父子遇到離岸流,差點游不回來 (其實是已經游不回來),還好後來有SUP玩家協助脫困。 結果今天又發生在旗津海水浴場 (也是一個非常多人會去玩水的地方),一模一樣的案例。 ✅ 一樣是遇到離岸流 ✅ 一樣是家長跟孩子一起回不來 ✅ 一樣是水域玩家用衝浪板協助救援 其實從來不是水深到不到腰部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安全意識的問題。 很多人都會說我只是來踩踩水,又沒有要去很深的地方。為什麼需要救生衣或其他裝備? → 因為那些出意外的人的想法就跟你一樣 → 很多也都只是覺得自己來踩踩水、帶孩子來踩踩水 但事情的發生就是跟你想的不一樣,因為人有自己的想法,不然早就天下太平沒有意外發生了。 尤其是小朋友,如果講了都會聽話,那他就不是小朋友了。小朋友的水深到腰,跟大人的水深到腰差很多。 大人身高跟小朋友不同,腰到口鼻的距離不一樣,所以判斷方式也會不同。 所以我判斷要不要帶浮具下水的標準很簡單:沒有辦法在海邊不戴蛙鏡游超過100公尺的人,建議都帶浮具下水。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離岸流如何成功脫離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9 min
  7. 20 AOÛT

    新聞報報 #219|怎麼找溪邊下切口?/6歲女童遭排水口吸住左腿無法脫困/玩水基本功:漂浮、仰泳、踩水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蕉哥原本上禮拜要去綠島潛水的,結果海沒玩到,溪邊也沒去。不過好險沒去,不然就在離島回不來了~ 看起來終於沒什麼鋒面了,不過夏天也去了一半… ┄┄◇◆☆★◇◆┄┄ ⚡️ 本週精選內容 ▍怎麼找溪邊下切口? 上禮拜蕉哥去了台東松風溪玩水。 發現路旁有一個草叢,很明顯被切掉了,還有一根木棍擺在旁邊,給你把蜘蛛網掃掉,這邊就是下切口。 往前走過這個乾溝,大概 5分鐘後就可以到溪床啦! 我們一路往上溯,但當天水量很大,因為上個禮拜都在下雨,結果我們往上溯不到5分鐘就卡關了。 因為前面的水太大,但我們今天裝備有限,會看到白水區下來可能會形成漩渦,所以我們就决定直接撤退。 有時候,撤退是需要勇氣跟智慧的!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PbKz0SggEY?si=xs-fx5ec5R4ZgmjV ★★★ 👨‍💼 新聞報報 ▍雲南飯店泳池悲劇!6歲女童遭排水口吸住左腿無法脫困 一名6歲女童在度假飯店的兒童戲水池玩水時,左腿不慎被排水口吸住無法脫困,當眾人關閉泳池水泵救出女童時已無意識,經緊急送醫最終仍宣告不治。 媽媽指出,當時現場並無任何救生員或安全員值守,泳池呼救時卻被告知安全員因「晚餐時間」已經離開。人員到場後手動打開排水閥降低水位,配合4名成年人合力拉住小朋友,才將人拉出水面。 ┄┄◇◆☆★◇◆┄┄ 蕉哥曾在三家不同飯店當過救生員。關於這次的意外,我們可以從三個面向去討論: 1. 為何發生? 現行的泳池設計已經比以前安全很多,通常排水孔外都會加上防護蓋,避免泳客的毛髮被捲入。 排水孔的吸力有限,通常不可能會把人吸到拔不起來。這次事發的地板排水孔的吸力很明顯相當大。 此排水孔可能不是泳池過濾系統的迴水孔,因為過濾缸的馬達馬力沒那麼強;此孔可能是按摩系統的迴水孔,因為加壓馬達的馬力才有可能這麼大。 2. 如何避免? 要避免意外發生的方法,就是遠離意外來源。 因此,如果在泳池想要戲水安全,其實避免靠近地板與牆面上的任何孔洞,才是最安全的作法。 此點需特別提醒小孩,根據我的經驗,小朋友最愛把手插進各種排水孔,或是把腳伸過去踩踩看。 排水孔之所以會破裂,除了長時間使用造成老化以外,最高的機率還是人為踩踏造成排水孔斷裂。業者也可以將游泳池的排水孔換成鐵製材質,會比塑膠材質更為耐用。 3. 遇上怎麼辦? 如真的不小心被吸住,依物理原理來說,減少垂直的拉力、改用橫向的拉力最容易脫困。 因此,如果現場有其他人,可以嘗試將溺者往側邊拉起,並通知救生員盡速將馬達關閉。 ★★★ 📒 好文章分享 ▍玩水基本功:漂浮、仰泳、踩水 要玩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水裡能夠呼吸。 不管水下面多深,只要頭能夠持續地出水面呼吸,你就能一直待在那裡。 ┄┄◇◆☆★◇◆┄┄ 1. 漂浮 * 手腳打開吸飽氣、全身放鬆,是水面上最舒服的姿勢。 * 體脂高的人比較容易,低的人要控制浮力平衡。 2. 仰泳 = 玩水的體力存款 第二個重要技能是「仰泳」,不是比賽的仰式,而是「仰蛙」。 * 仰蛙 = 半躺、以漂為主,速度慢但超省力。 * 仰泳的目的,就是用比踩水更輕鬆的方式把自己放在水面上。 如果做得好,躺半小時、一小時都可以,玩水時超省體力。 在深水區遇到狀況,也能立刻切換仰泳,把自己穩下來。 3. 踩水 = 抬頭蛙的延伸 踩水的基礎就是「抬頭蛙」——蛙式動作,但頭一直在水面上。 * 如果你能游抬頭蛙50公尺:踩水半分鐘沒問題 * 如果你能游抬頭蛙200公尺:踩水3~5分鐘沒壓力 * 如果你能游抬頭蛙橫渡日月潭:脖子應該會斷掉XD 踩水的核心不是怎麼用力,而是怎樣用最省力的方法把頭穩穩放在水面上。 --- 進階練習:手腳分工 3-1 只用腳踩水 * 不用手的踩水耗氧會很大,至少練到30秒不沉 * 如果能唱完一首歌(3~5分鐘),那更好了 3-2 只用手漂浮 * 先從仰躺用雙手左右擺動(像搖櫓)來維持浮力,腳不能踢,看能不能游 50 公尺 * 之後可以直立用雙手漂在水面,也能慢慢移動 --- 玩水不是比誰用力大,而是比誰省力。 * 抬頭蛙、踩水,都要練到「剛好」讓鼻子或嘴巴離開水面。 * 搖櫓,不是瘋狂擺手,而是最少動作、最慢速度,產生最有效的浮力。 * 漂浮時,維持身體平衡,重點是臉要浮出水面。 至於自由式、蝶式? 自由式可以當運動,蝶式只有耍帥功能。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有浪的地方怎麼仰漂 👐 海邊防溺自救課 🏊‍♂️ 為什麼要練習短期突破逆流的能力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1 min
  8. 13 AOÛT

    新聞報報 #218|海邊玩水先找救生圈在哪/2教練帶領划SUP受困外海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蕉哥上禮拜去溪邊,剛走五分鐘就決定撤退了,水量太大。 **有時候是自己的能力不行 **有時候是裝備沒有到位 **有時候是要顧及隊友安全 不是能過去這個水流就代表沒問題,還要考慮到是否回得來。 這就好像有些新玩家以為撿到神裝,就能越級打怪。 但是能平安歸來,才是真的。 ┄┄◇◆☆★◇◆┄┄ ⚡️ 本週精選內容 ▍海邊玩水第一步:找救生圈在哪 來海邊玩水第一件事,不是找拍照點在哪裡,而是要找救生圈在哪裡。 因為當你發現有人溺水的時候,你第一時間才會知道要去哪裡拿救生圈,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5DZNcBOVLPk?feature=share ★★★ 👨‍💼 新聞報報 ▍2教練帶領還受困,遊客小琉球SUP困外海 有10名遊客,經由2位教練帶領下,在小琉球中澳沙灘附近展開體驗,沒想到卻被強勁風浪,沖到外海受困。 幸好海巡人員及時發現,與當地觀光船聯手下,將12名民眾給救上岸,毫髮無傷。只是專業教練陪同展開活動卻發生意外,過程是否有疏失還有待釐清。 ┄┄◇◆☆★◇◆┄┄ 這周末颱風的外圍環流應該還沒有影響到才對,教練在當地位置帶團我猜也不是第一次,周末也應該不會只有這一團,我想教練的責任難辭其咎。 很多初學者玩SUP,可能都會覺得這有什麼難的。但實際上,海上的風浪本來就會比較大,初學者只要逆風頂流,不用五分鐘就划累了。 如果划累了不划,又只會離岸邊越來越遠,最後就是一群人一起漂出去。 現在水推越來越便宜了,不知道有沒有單位的教練,會備在船上以便不時之需?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借浪順勢上岸的時機點判斷 👐 手跟腳單獨如何踩水操作 🏊‍♂️ 打蛋式打水怎麼做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9 min

À propos

救生日常是荷蘭游泳教育品牌「像一條魚LikeAFish」的podcast 節目,我們會在節目中分享救生的日常、分析最近的溺水事件、以及談談最重要的水域安全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 像一條魚:https://likeafish.com.tw 👉 E-mail:service@likeafish.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