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成语 | 每天一个成语小故事

哈苜瞳

每天为小朋友们分享一个晚安成语小故事

  1. 2020. 12. 03.

    25.刻舟求剑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成语刻舟求剑比喻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来进步性的看待事物,仍然用旧的、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 用刻舟求剑造句:从事研究工作,眼界要宽,知所权变,切忌刻舟求剑。信息时代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不能用刻舟求剑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

    3분
  2. 2020. 12. 02.

    24.愚公移山

    传说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势雄伟,方圆七百余里。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汉,头发胡须都已经白了。他家的大门,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每次都要绕好远的路才行,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烦恼,他下决心要带领着全家老小,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于是他们就一起干开了,挖下的泥土石块,他们就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他们干得非常投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在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因为他很精明,大家称呼他智叟。智叟劝愚公说: 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怎么可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呢?   愚公却说: 我看你呀,比我还傻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了,我们总有一天会把它挖平的!   后来,愚公挖山的事让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顽强精神所感动,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再也没有高山阻挡了。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用愚公移山造句:我们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征服沙漠,让它变成绿洲。我们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治脏治乱治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3분
  3. 2020. 11. 27.

    22.三人成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战国策 : 魏策 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 我不相信。     庞葱说: 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 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 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 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 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三人成虎,意思是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用三人成虎造句:对于各种传说,人们总是半信半疑,但三人成虎,又不由得你不信。 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传竟成真的了。

    2분
  4. 2020. 11. 24.

    20.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 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 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 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 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 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 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楚人说话绝对化,前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难免陷入尴尬境地。要知道,戳不破的盾与戳无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 自相矛盾:用以形容别人或自己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用自相矛盾造句: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肯定是在说谎。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3분
  5. 2020. 11. 20.

    19.兔死狐悲

    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他们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山里的猎人,结成联盟并且发誓要同生死共患难。 有一天,当他们正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时,一群山里的猎人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兔子和狐狸正要逃跑的时候,有个猎人一箭射到了兔子身上,狐狸拼命逃跑,侥幸逃过了一劫。 猎人们走后,狐狸回到了原地,它非常悲伤,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时候,有个长者正好经过,看见狐狸正在哭泣,觉得非常奇怪,就问:“狐狸,你为什么不停地哭泣啊?” 狐狸非常悲哀地说:“你有所不知,我和免子同样弱小的动物,都是猎人捕猎的对象,本来我们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可是现在我的同伴被猎人射死了,它今天的死亡,预示着我也活不了多久,我真正的朋友死了,我哪能不伤心呢?” 长者听了狐狸的话,叹着气说:“你为同伴的死而伤心,是因为你们有着相似的命运啊!”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同伴狐狸感到悲伤,并为自己的未来而担忧,我们因同伴的离去感到悲伤实属正常,但不应因此而过度忧伤,我们应该做的是勇敢面对现实。后形容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伤心。 用兔死狐悲造句:看到一起打拚的同仁相继被裁员,使他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事情已经发生了,你现在如何的兔死狐悲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3분
  6. 2020. 11. 19.

    18.梁上君子

    陈寔是东汉时太丘县长,为官清廉,品行端正,他不但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而且对子孙管教也很严。 有一年,天下大旱,许多地方的庄稼都干死了,老百姓缺吃少穿,生活十分困难,社会治安也比较混乱,小偷明显多了起来。 有一天晚上,陈寔已经睡下了,突然他发现房梁上伏着一个人。陈寔心里很清楚这个人肯定是个小偷,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混了进来,想等到陈寔的家人都睡了以后再出来行窃。陈时没有声张,他想了想,又爬起身来,把儿孙们都叫到自己跟前,用严肃的口气教导他们说,人应该时刻勉励自己上进,不能够放任自流,那些做坏事的人也不见得生下来就是坏人,只是因为他们平时不知道克制自己,做坏事成了习惯,才变成了真正的坏人,像那位藏在屋梁上的人就是这样的人。 躲在屋梁上的小偷听了陈寔的话,大吃一惊,赶紧从屋梁上跳了下来,跪下请罪。 陈寔看看小偷,觉得他不像是一个惯偷,就对他说,我看你的模样也不像是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太困难了,没有办法才走到这一步的,但是人在穷也要有志气,不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你要从此学好重新做人,不要再当小偷了。 陈寔说完,吩咐家人取来两匹肙,送给那个小偷,便放他走了。那小偷非常感激,千恩万谢的离开了陈家。 他把陈寔的话告诉了其他小偷,一传十十传百,那些小偷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县里就再也没有发现过小偷。原来他们听了这件事后,都感到非常惭愧,纷纷改过自新了。 成语梁上君子:意思是指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 用梁上君子造句:警方呼吁大家注意居家安全,小心门户,谨防梁上君子光顾。 这家商店昨天才开幕,夜裡就被梁上君子光顾了,把值钱的东西一卷而空。

    4분

소개

每天为小朋友们分享一个晚安成语小故事

좋아할 만한 다른 항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