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and Insight 臺灣視界

晶片產業的聯盟分工:世界的台積電,世界的臺灣

這一集 Island Insight,我們要談的是晶片產業的聯盟分工。最近,美國媒體披露,華府正在研擬一項新的構想:要求半導體企業達到「在台灣生產一顆,美國就要生產一顆」的配比。這雖然還在政策評估階段,但訊號已經很清楚——美國要把國家安全放在首位,推動產能回流與分散。

從這裡出發,我們回顧了川普時期從貿易戰到科技戰的轉折,解析美國如何透過出口管制、投資審查、補貼與盟友協作,逐步重塑全球化的邊界。我們也看見,當美國試圖複製台灣的製造模式時,面臨的並不只是成本問題,還包括制度與文化上的結構性挑戰。

同時,我們也討論了晶片在美國戰略中的關鍵角色:它關乎的不只是經濟競爭力,更是國防、能源、人工智慧等整個體系的安全韌性。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願意投入龐大資源,確保在本土與盟友之間建立備援能力。

最後,回到台灣自身。台積電會成為世界的台積電,但台灣也必須成為世界的台灣。我們要在能源、土地、人口等限制下,善用不可複製的優勢,把本土研發與國際佈局結合起來。因為唯有更多世界級企業的出現,台灣才能真正走向全球,成就自己,也成就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