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篇:致沅弟:以自养自医为主
【译文】
沅弟左右:
厚庵到安徽后,坚决要辞去督办这个位子,他去不去江西,我不能代他主持。至于奏折,那要他亲自陈奏,我决不能代他辞职。厚帅现在准备在这里办折,拜疏后仍旧回金陵水营。听说春霆、昌岐几日内能到。春霆回家的事,却不能不代他恳请。
弟弟的病现在好些吗?肝病我很了解,腹痛则不知道是什么病?多次看《朗山脉案》,说要以扶脾为主,不要求速效,我很赞同此说。然而,心和肝的病,要以自养自医为主,不是药力可以挽回的。今天偶尔从裱画店经过,看见弟弟所写的对联,光彩焕发,精力好像很充沛。如果能认真调养,不过于焦急,一定可以慢慢复原。
同治三年五月初十日
【解读】
在肝病治疗方面,曾国藩认为要自养自医,平时要多加注意,不要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医药。在分析曾国藩的养生观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医对肝病是如何认识的。
在中医看来,肝病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引起的,外因是因为侵染了湿热疫毒的邪气,吃饭没有规律所导致,内因是因为身体虚弱,内伤不足。医书经典《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里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意思就是因为风雨寒热不定,但这种邪气还不能达到让人身体受到伤害的程度,而那些遇到恶劣天气而不生病的人,也是因为身体强壮,这种邪气也伤不了人。但是如果外在的邪气和身体内在的虚弱结合在一起,就会使人病倒,这些无不说明了正气盛衰与发病的密切关系。
熟悉辩证法的人都知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任何变化都要通过内因方能达成。所以治疗肝病,还是要从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抓起。
中医历来都有“情志内伤”的说法,也就是人的精神情绪活动过度,就有可能引发相关器官的疾病。肝主要的作用就是疏泄,它有调畅气机的功能,只有气机通畅,才会让人的精神状态舒畅开朗,所以肝与情绪活动关系很密切。在人体病理情况下,如果是因为人的情志方面导致生病,都会使人的气机变得紊乱,从而影响血液的循环,所以情志活动过度可能妨害到肝的疏泄功能。
情志内伤与肝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志过于亢奋致使肝的疏泄太过,如果肝气有余,肝火就会上逆,从而引发气血逆乱的病症。二是忧思抑郁,致使肝的疏泄不利,气机阻滞就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引发为各种郁症。三是悲哀、惊恐、思虑过度也能损伤肝气,导致肝气过于虚弱,从而引发肝魂不藏或饮气不行的病症。
曾国藩在书信中说:“肝病余所深知,肤痛则不知何症。屡观《朗山脉案》,以扶脾为主,不求速效,余深以为然。然心肝两家之病究以自养自医为主,非药物所能为力。”由此可见,如果得的肝病时间太久,曾国藩认为是元气已亏,不能轻服大黄。虽然这一良方不一定管用,也还是有他的道理。他说:大凡肝病患者,如若不是因为传染而得,大都抑郁憋闷或怒怨甚重,皆由心火太烈所致。自己调养的方法,便是静处,保持愉悦心情和安宁的神情。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自医自养”实际上就是让人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在精神方面做到安神。
对于心态,它不仅和人的健康有关,还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甚至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命运和价值的取向,那么我们如何保持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日更新
- 發佈時間2021年11月12日 上午9:00 [UTC]
- 長度14 分鐘
- 集數120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