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篇:致澄侯、沅甫:总以戒酒为第一义
【译文】
澄侯、沅甫两弟左右:
闰月一日彭芳四来我这儿,接到两位弟弟的信及纪泽一信封,一切都知道了。
澄弟移居新居,听说光彩焕发,有王侯气象,我很欣慰。沅弟的新房以前听说不太光亮,但最近来我这里的长夫都说极好。我那两副对联所祝愿的,将来必如愿以偿。沅弟为叔父写的祭文也是琅琅上口,四字句本来很不好作,但沅弟情深,所以句法虽然差些但韵味还好。我置办了一些木器送给澄弟,就请澄弟自己妥善办理。女方家的钱已经交给盛四带回。就仿照咸丰七年的先例,在县城里办好,到家后再刷漆就可以了。
这里自收复浙江后,人心很稳定。驻太湖的各营在二十四五日拔营,宿松的吉中、吉左四营也在二十六日拔营,都到石牌会合,初五将进围安庆。朱惟堂一营初二到达江边,距宿松只有七十里了。营中一切平安,我身体也好。只是军饷短缺.如果四川不迅速平定,一天天缺亏下来,必然会十分窘迫。
澄弟的病已渐渐好转,我非常欣慰。以后应该以戒酒为第一大事。早起也是养生之法,并且是保家之道,早起的人,向来没有不长寿的。我近来有两件事效法祖父:一是早起,二是勤洗脚,这对身体大有好处。希望澄弟在戒酒之外,再增添这两件事。至嘱至嘱,顺问近好。
兄国藩手草,闺三月四日。
【解读】
曾国藩在听说其弟身体逐渐康复之后,很高兴,并一再告诫要遵循早起、勤洗脚的养生要求,还让弟弟将戒酒作为一件大事,至嘱至嘱。可见,对于养生之道,曾国藩特别注意戒酒的重要性。
对于酒,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自从杜康酿酒以来,它就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缺一不可的“饮品”,甚至还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首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而文学艺术的创作,也无不有酒的身影。“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中医对于酒是很推崇的,据考古人员发现,在甲骨文的医学著作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三人晨行触雾,一人健,一人伤,一人亡。亡者空腹,伤者食粥,健者饮酒。这“三人”在出门“晨行触雾”之后,一人不幸身亡,一人受伤,只有一人安然无恙,而后者,正是饮酒之人。
还认为:酒具有通行经脉,舒筋活血、祛寒暖胃、消肿止痛等功效。酒通常也是被用来做引经药的,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一剂名方叫做当归四逆汤,该药可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而这个方子就一定要用到酒。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的是厥阴肝经的病变,而酒是走肝经的,所以酒是引经药,通过酒把药带过去,酒在这里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而且,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因喝酒而喝出成功、喝出胜利,这些人的代表莫过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当上皇帝后,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Tần suấtHằng ngày
- Đã xuất bảnlúc 09:00 UTC 13 tháng 11, 2021
- Thời lượng16 phút
- Tập122
- Xếp hạngSạ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