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说啥|在闲聊中探索复杂的世界

王悠悠18号

文化学者与女码农的兄妹闲聊。 世界是复杂的,认知是有限的,语言亦是存在边界的。 这个小节目是我们对世界复杂性探索的一次尝试,期待你的加入。 I may be wrong and you may be right, and by an effort, we may get nearer to the truth。 我们提供的只是视角,从来不是答案。

에피소드

  1. 6일 전

    走出演义,走入史识:诸葛亮被神话的智慧与被低估的理想

    第一章:曹操的对照组?诸葛亮,三国时代的理想主义丰碑 第二章:“小诸葛”的由来,神话与真实的智慧符号 第三章: 诸葛亮的高光时刻: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第四章:真实的军事才能 :“长于治戎”与“短于奇谋”的深意 第五章:被低估的政治家!“足兵足食”背后的治理奇迹 第六章:完美的“六边形战士” !文学、品行与个人魅力 第七章:理想主义的抉择:“隆中对”的战略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 第八章:蜀汉的浪漫主义与诸葛亮的回响 尾声:《卧龙吟》—— 英雄的悲壮与千古的共鸣 他,是中国人心中智慧的极致,是“鞠躬尽瘁”的代名词。但你是否知道,借东风、空城计、舌战群儒……这些让他封神的高光时刻,竟大多是后世编造的谎言? 在本期【有啥说啥】播客中,我们将穿越《三国演义》的重重迷雾,直面一个更为真实、也因此更为伟大的诸葛亮。我们将他置于曹操与司马懿的残酷坐标系中:一边是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复杂人性,一边是纯粹极致的现实与自私——而诸葛亮,则用他的一生,孤独而坚定地代表了那条几乎无人走通的理想主义之路。 我们将揭秘:在“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背后,那位被唐玄宗请进“武庙十哲”,被军神李靖由衷钦佩的军事家,其真正的战争艺术究竟有多么算无遗策。我们更将探讨:他如何能在“穷兵黩武”的极限压力下,创造出让蜀地百姓世代感念的治理奇迹?当《隆中对》的战略蓝图已然破碎,他为何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活活累死在五丈原的军营中?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历史真伪的辨析,更是一次对理想主义灵魂的深度叩问。让我们一起,在《卧龙吟》的悠悠琴音与“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咏叹中,重新认识这位中华文化的不朽图腾——诸葛亮,他那极致理性下的极致浪漫,必将让你心潮澎湃。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1시간 6분
  2. 10월 15일

    曹操的“梦男”为何这么多?奸雄、能臣与诗人的复杂灵魂

    在这期播客中,老罗,uu和斯派克将带您深入剖析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也最具魅人物——曹操。这位被贴上”乱世之奸雄"标签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为何能跨越千年,依然吸引着众多"梦男"粉丝?节目从这一独特视角切入,揭示曹操作为中年男性精神镜像的深层原因。 老罗和斯派克将通过详实的历史记载,还原了一个立体的曹操:他既是”宁叫我负天下人"的权谋家,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天悯人者;他既能因一己私欲导致宛城之变、痛失爱子,也能信守承诺义放关羽;他既是屠城的残暴统帅,又是善于培养人才、连养子都能成为国家栋梁的明主。 除了政治军事成就,本期节目还深入探讨了曹操家族的惊人基因——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分析了曹操诗歌中独特的恢宏气势与人文关怀。同时,节目也对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曹操形象进行了专业点评,从鲍国安的经典演绎到陈建斌的争议诠释,带领听众思考:什么样的艺术处理才能真正展现这个复杂人物的精髓? 无论您是曹操的"梦男",还是对他的历史评价心存疑虑,这期节目都将为您提供一个重新认识这位三国枭雄的独特视角,解开他千年魅力的密码。 00:01:58 | 从“梦男”开始讲起!曹操与中年男人的情感共鸣 00:08:00 | 拥有“忧郁眼睛”的荀彧:世家大族中的理想主义者 00:13:09 | 东汉门阀政治:从刘秀到“王与马共天下” 00:19:28 | 一“炮”害三贤!曹昂的死如何改变了历史走向? 00:24:58 | 曹操为何喜欢人妻?解析古代医疗条件与继承人之间的关系 00:29:50 | 吾好梦中杀人!那些契合曹操性格的虚构故事 00:33:26 | 曹操放走关羽是演戏?枭雄的算计,体面,与承诺 00:47:28 | 成材率超高!盘点曹操家族的“基因奇迹” 00:58:47 | 才高八斗!“三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01:04:13 | 诗如其人!曹操“帝王诗”的格局、气魄与遗憾 01:10:11 | 影视形象“双雄对决”:谁还原出了枭雄曹操的复杂? 老罗推荐歌曲:张典 - 却东西门行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能鞍,销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岗。狐死犹首丘,故乡安可忘!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1시간 17분
  3. 10월 8일

    《三国的星空》纯属虚构?官渡之战与三国初年的权力真相

    本期节目是一场穿透表象的三国对话,我们不只纠正影视改编的历史偏差,更潜入历史文本与创作表达背后的认知逻辑、人性复杂与叙事哲学。为什么三国题材影视常陷入 “人物脸谱化”“事件简化” 的困境?袁绍为何从 “四世三公的乱世能臣” 沦为影视里的 “私刻玉玺反派”?曹操的 “奸雄” 标签背后,又藏着多少被忽略的治世担当与人性矛盾? 我们将从历史研究者与影视观众的双重视角切入,打破 “非忠即奸”“非胜即败” 的传统三国讨论框架。你将听到:影视如何简化官渡之战的复杂性 —— 它并非曹操的 “碾压胜利”,而是许攸叛变的偶然、曹操亲率 5000 人赌命的决断,以及袁绍早逝(公元 202 年)才放大的失败,背后藏着 “事后聪明偏差” 对历史评价的影响;曹操为何不能用 “纯善” 或 “纯恶” 定义 —— 屠城的残暴与屯田的功绩并存,早年报国志与后期权欲扩张的转变,恰是乱世中人性多面性的真实映照;袁绍的 “庶子逆袭” 与 “前期破公孙瓒” 的史实,如何被影视为了戏剧冲突而遮蔽。 对话亦直面三国改编的核心争议:影视对历史人物的 “强行洗白”(如曹操 “匡扶汉室” 形象)是创作自由还是对历史逻辑的背离?《真三国无双》《三国志曹操传》等游戏为何能比部分影视更尊重人物核心性格?“袁绍无能”“曹操天生奸臣” 这类刻板印象,是如何被通俗叙事不断强化的?我们也不避谈历史解读的局限:后人对三国的评价,多少带着 “结果倒推” 的偏见?乱世中的人物选择,是否该用现代视角苛责?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 “史实纠错”,而是一次深度拆解 —— 我们试图追问:通俗影视能否承载历史的严肃性?在娱乐性与真实性之间,历史改编该如何平衡?无论你是三国历史迷还是影视爱好者,这场对话都将带你跳出 “影视既定印象”,重新审视三国人物的多面性、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以及历史叙事背后那些被忽略的深层逻辑。 01:59 | 电影中被冤枉的袁绍!传国玉玺的来历和去向 06:21 | 破开“事后聪明偏差”,还原真实袁绍 15:30 | 揭秘官渡之战!赌徒曹操的强运 26:27 | 去世的晚不如去世的巧,寿命决定历史评价 30:02 | 曹操和汉献帝有兄弟情?鬼扯!详解曹操不篡汉的真实原因 41:03 | 拒绝洗白!还原曹操身上的矛盾与复杂 52:40 | 改编不是乱编!从《曹操传》看什么才是好的改编方式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59분
  4. 10월 1일

    古龙这些地方就是比金庸强!从小李飞刀到不确定性的世界(下集)

    在本期播客中,老罗与uu以古龙代表作《多情剑客无情剑》为焦点,深入剖析其与金庸武侠的鲜明差异。他们认为,古龙的最大魅力在于“不写之写”——不同于金庸细致入微的招式描写,古龙擅长以留白和意象营造对决氛围。正如李寻欢与上官金虹的终极一战,古龙略过所有过程,只呈现飞刀已中咽喉的结果,这种处理反而更贴近真实世界中胜负的不确定性,也更考验读者的想象。 对话深入探讨了古龙对人性微妙心理的精准捕捉。例如上官金虹与吕奉先之间那场未动兵刃的交锋,仅通过几句对话和眼神,就将权力、控制与崩溃的心理博弈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杀人诛心”。此外,节目还趣味性地辩论了书中角色的武力排行、古龙独特的“装逼”文体为何容易模仿却难以超越,以及为何古龙的意境化笔法让影视改编变得异常困难。 这是一期为所有武侠爱好者准备的深度对谈,它带你跳出非金即古的框架,重新发现古龙笔下的诗意、不确定性与深刻的人性洞察。 01:48 | 就不写他们怎么打的!古龙式对决的意境与留白 10:13 | 古龙这点就是比金庸强?古龙的不确定性武侠世界 17:51 | 意境拉满,镜头抓瞎!古龙的留白武打到底咋拍 24:38 | 杀人诛心!看古龙如何用三句话让吕奉先未战先败 33:34 | 第三与第五,天堂与地狱!李寻欢的善良与吕奉先的落魄 36:58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极简装逼风的古龙体为何从风靡到势微 39:52 | 武力排行开始!前三到底应该怎么排?! 47:58 | 心宽体不胖!李寻欢的超然也打不过大欢喜女菩萨? 53:37 | 高手对决,信念决胜!阿飞和荆无命谁更强?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1시간 4분
  5. 9월 24일

    古龙这些地方就是比金庸强!从小李飞刀到不确定性的世界(上集)

    本期节目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古龙式”对话,我们不只评作品,更潜入武侠文本背后的人性暗河与创作哲学。 为什么《多情剑客无情剑》能超越技术层面的“武侠”,成为一部关于孤独、背叛与存在困境的寓言? 老罗和uu将从读者与创作者的双重视角切入,打破传统武侠讨论的框架。 你将听到:古龙如何将自身的漂泊与欲望转化为笔下角色的血肉;为什么“文笔留白”既造就了文学上的高级感,也成为影视化难以逾越的鸿沟;他的草根经历与金庸的精英视角如何塑造了截然不同的江湖——一个更贴近泥泞现实,一个更崇尚理想主义。 李寻欢、龙啸云、上官金虹等人背后,映照的是怎样现代意义上的心理真实——从认知失调到自我救赎,从理性异化到情感困境。我们也直面古龙作品中的争议:对女性的书写是“凝视”还是“洞察”?工具型角色是创作短板还是有意为之?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金古对比”,而是一次深度拆解。我们亦不避谈他的局限:套路化的情节、工具化的配角、时而潦草的收束……但或许正是这种瑕疵与天才并存的特质,让古龙成为独一无二的“江湖浪子”。我们试图追问:在娱乐与深刻之间,通俗文学能否承载哲学思考?古龙的小说是否在娱乐外衣下,暗藏哲学性的叩问?无论你是古龙铁粉还是批判者,这场对话都将带你重新审视——武侠小说能否成为严肃的人性寓言? 03:45 | 我就喜欢林仙儿怎么了?!解析反派角色的文学魅力 07:21 | 这玩意谁拍的出来啊!古龙的小说为何难以影视化 11:13 | 狂嫖滥赌的古龙,深掘人性之恶与悲 13:39 | 古龙更擅长写伪君子?对比金庸古龙风格及个人作品偏好 20:11 | 从李寻欢送“妻”看文学创作者的局限 23:23 | 没苦硬吃的李寻欢:对自己拧巴,对他人温暖 29:20 | 龙啸云父子:认知失调的爹和扭曲变态的儿 37:04 | 绝对理性纯恶:站在李寻欢对立面的上官金虹 45:35 | 孙小红:属于李寻欢的工具人 47:57 | 我没说我是艺术作品!通俗文学中对女性身体的凝视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52분
  6. 9월 17일

    抗战真相攻略:国共贡献,真的像你想的那样吗?(下集)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以多维视角深入剖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与其历史角色。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逐渐弱化革命政党的属性,转而依赖地方乡绅乃至土豪劣绅维持基层控制,暴露出组织松散、意识形态模糊的深层困境。这种结构缺陷,不仅削弱了其动员能力,也直接影响抗战期间战略执行的效能。 我们并不止步于批评。节目同样正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艰苦抵抗与重大牺牲,试图在历史的天平上还原他们的努力与局限。与此同时,我们从明清县制与乡村治理传统切入,解析中国基层社会的权力演变如何影响了抗战时期的政治格局。 节目还涵盖抗战中诸多值得深思的议题:中日两国在工业实力与军事现代化上的巨大差距、全民族危机如何催生出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以及像蒋介石这样复杂的历史人物所面临的多重身份与矛盾抉择。从苏联战俘营的生存现实到东南亚战场中鳄鱼与日军的神秘遭遇,我们也以生动细节呈现历史的多面与意外。 这是一期关于失败与坚持、局限与贡献的历史辨析。我们力求超越简单叙事,在回溯中思考一个民族如何在最艰难的时刻锻造自身,并如何被这段岁月永久地改变。 00:04:13 | 明清时代的县制与乡村治理:中央政府的雇员与乡绅的影响力 00:06:34 | 从乡绅到土豪劣绅:农村社会的演变与国民党的影响 00:09:51 | 困局中的坚持:中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努力与牺牲 00:13:09 | 当时的日本与中国:钢铁产量和工业化对比 00:16:26 | 民族意识觉醒:抗日战争与抗美 援朝的重要性 00:23:01 | 历史书写:国民党的贡献到底有多少? 00:26:19 | 全面揭示蒋介石与中央政府的历史真相:从抗战到台海之争 00:29:37 | 拳头大的土豆和土豆大的拳头:日本战俘在苏联的地狱故事 00:32:51 | 抗日战争中的鳄鱼奇遇:咸水鳄与日军的激烈对抗 00:36:11 | 蒋介石的矛盾与复杂性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40분
  7. 9월 10일

    抗战真相攻略:国共贡献,真的像你想的那样吗?(上集)

    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推出本期特别节目,深入探讨那段全民抗战的峥嵘岁月。除了广为人知的国共两党,更多意想不到的力量纷纷投身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民主党派建言献策,黑帮势力转身救国,甚至僧侣们也走出山林,以慈悲之心行金刚之举。 节目中,老罗将带我们审视历史的多重维度: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如何浴血阻击,承担了哪些牺牲与局限?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两者在不同阶段、不同战场究竟如何相互配合又各自为战?这些问题的答案,远比简单的叙事更加复杂和深刻。 我们还将回溯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与人物命运,从汪精卫的抉择到地方军阀的坚持,从国际局势的影响到国内政治的角力。通过冷静的叙述与多维度的分析,本期节目试图还原一个更为立体的抗战图景——它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一场关于民族觉醒、政治选择与人性考验的全民族抗争。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共同思考历史深处的经验与启示。 00:02:01 | 全面抗战中的民主党派:参与抗战的贡献与成就 00:04:01 | 全面抗战的胜利: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要贡献 00:06:03 | 改编而非收编:国民革命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解析 00:08:04 | 日本军队的早期战斗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打破 00:10:39 | 惨烈的中央红军:打败日本军队的代价与战略转变 00:13:18 | 国民党衰落的教训:组织松散、缺乏纪律导致失败 00:18:36 | 汪精卫: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的道德抉择 00:21:17 | 蒋介石与日本投降:个人命运与大时代趋势的交错之旅 00:23:58 | 真相揭秘:蒋介石与日本的合作背后隐藏的故事 00:26:37 | 革命烈士吴佩孚与四川军阀刘湘: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与坚持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32분
  8. 9월 3일

    解剖中日皇权的文化内核——“万世一系”的神话,还是权力游戏的遮羞布?

    在本期节目中,老罗和uu携手日本历史专家斯派克老师,深入解析日本天皇与中国天子在文化内核与历史演进中的根本差异。尽管共用一个“天”字,两者却根植于迥异的神话体系与政治理念,映射出两国不同的统治逻辑与文化象征。 节目从权力结构切入,剖析中国如何借助儒家伦理与“天人感应”观念巩固皇权并维持长期大一统;对比日本天皇在幕府体制下逐渐沦为象征,以及公家、武家势力迭起带来的政治碎片化。我们不仅讨论织田信长等武将如何重塑日本权力格局,也追问血缘继承、贵族摄政与地方割据怎样促成两国截然不同的国运轨迹。 此外,本期内容不避争议:从古代天皇的血脉迷思,到近代其角色从“神”到“吉祥物”的转变;从中国朝代更迭中的天命叙事,到日本多民族背景下的历史叙事冲突。每一个话题都试图超越表象,揭示文化符号背后的政治博弈与身份认同。 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关心中日文化源流与现代影响的思考者,这期深具启发的对话都将带你穿透时空,读懂“天”字背后的两种文明逻辑。 00:02:01 | 日本天皇与中国的天: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差异与发展 00:05:11 | 儒家思想对中国统一的贡献:皇帝权力的制约与天人感应观念 00:10:33 | 日本天皇与公卿:幕府时代的权力分工与政治制度 00:15:45 | 日本天皇权利消失的背后:贵族摄政与地方诸侯的崛起 00:19:47 | 日本历史中的织田信长:武士贵族的崛起与宝元之乱 00:26:17 | 日本历史与西方中世纪:阶层固化与王权的命运对比 00:31:31 | 继承制度与皇位更替:中国皇帝更新换代的历史现象 00:36:46 | 金刀谶与刘姓皇帝:中国历史上的传承与挑战 00:41:58 | 日本天皇:从战争罪魁到现代社会的吉祥物角色转变 00:47:16 | 真相的追寻:揭秘天皇家族的血脉传承之谜 00:57:50 | 日本历史:大和族、阿依奴人和独立运动 想象的共同体 想象的共同体是著名政治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的关于民族主义起源与本质的经典理论。其核心论点是:民族并非古老、天然的产物,而是一种现代的社会建构,是经由人们想象而形成的“共同体”。 之所以是“想象的”,是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其成员也绝无可能认识所有的同胞。然而,通过共同的印刷语言(如报纸、小说)、 standardized 的教育体系和其他文化媒介,素未谋面的人们在脑海中共享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结与身份认同。 这种“想象”并非意味着“虚假”,而是指一种创造集体认同的社会过程。它解释了为何人们会为了这个抽象的共同体而不惜牺牲,并揭示了民族作为现代世界最核心政治组织形式的深刻力量与情感基础。 三笠宫崇仁 三笠宫崇仁亲王(1915-2016)是日本昭和天皇的弟弟,被誉为“红色亲王”。二战期间,他作为日军参谋在华目睹侵略暴行后,转向反战立场,曾撰写《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报告,揭露日军残暴行为,并肯定中国军队的纪律。他还曾密谋刺杀东条英机以结束战争。 1944年1月5日,三笠宫发表《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列举日本自甲午战争以后侵略中国的事实,揭露日本军人的残暴行为。1944年9月被提前调配归国。 在战后日本战犯接受审判期间,三笠宫崇仁亲王因其固有的反战理念和皇室身份并未受到过多影响追究,1955年,他成为东京女子大学的讲师。在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过程中,三笠宫崇仁亲王积极运作曾先赴中国作为打探铺垫,对于最终1972年9月29日田中角荣首相同周恩来总理的《中日共同声明》签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982年,他终于作出决定,脱离皇籍,专事残疾人福利事业。2008年,他著有《我的历史研究七十年》。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1시간 3분
  9. 8월 23일

    为什么日本文化有很多“糟粕”——中日文化的对比

    在这期节目中,老罗与uu围绕中国与日本文化之间深远而复杂的关系展开对话。日本文化虽常被视为“西方化”的典范,但其精神内核仍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文明——尤其是禅宗与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在地化改造。 节目从神道教与儒家文明的融合谈起,逐步剖析日本如何将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转化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伦理体系。老罗以武士道精神为例,阐释儒家思想如何与日本社会结构结合,并衍生出独特的等级观念与文化心理。 同时,话题也不回避历史中的阴影。节目讨论了日本文化中与侵略战争相关的底层动员机制、其残忍性的可能起源,以及中日之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从汉字嬗变到去中化趋势,从“耻感文化”到“不给人添麻烦”的公共意识,多方面呈现一个真实、多层次的日本。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溯源,更是一次思想启蒙。透过对话,听众将理解,日本既曾是中华文明的优秀学生,也在近代进程中走上独特道路——而这种复杂关系,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东亚的地缘格局与文化认同。 00:02:01 | 日本文化的核心:神道教与儒家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00:04:03 | 日本宗教文化:神道教与儒教的影响及其差异 00:06:47 | 日本文化中的“魂”与儒家思想的关联:以武士道为例 00:10:06 | 揭秘孔子的“仁”与“忠孝”:一份包罗万象的解释 00:13:33 | 真实的职场与文艺作品中的日本:了解日本社会的真实情况 00:16:59 | 日本文化与侵略战争:下层的自主行动与日本特色的矛盾 00:20:23 | 日本文化中的残忍元素:起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00:23:46 | 日本历史与中国的冲突: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 00:27:12 | 日本文化:脱胎于中华文化,但去中化现象引人思考 00:30:35 | 从汉字到拼音:日本与韩国的文化转变与语言争议 00:33:57 | 日本人的公民素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共同原则 00:37:23 | 了解日本文化:深度剖析耻感文化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法国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提出的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的历史时间理论,是年鉴学派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帮助我们以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角来理解历史进程。这套理论试图打破传统史学仅关注“事件”的局限,揭示历史更深层的节奏和结构。 长时段:历史的深层洋流 这是最基础也最持久的历史层面,时间跨度可能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基本结构、文化传统和经济模式这些几乎不变量。就像海洋深处的洋流,它们移动缓慢但力量巨大,决定了历史的基本走向和限制。比如说,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明和小农经济结构,就一直深深影响着后来的社会发展。 中时段:历史的潮汐与季风 这个层面通常涵盖几十年到一两百年的周期变化。包括人口的增长与减少、物价的波动、生产的增减、技术的革新和社会制度的演变。这些变化不像长时段那样几乎静止,但也不像事件那样转瞬即逝。它们如同海洋的潮汐,有起有落,形成特定的周期和趋势。工业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中时段现象,它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短时段:历史的浪花与波纹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历史层面——具体的事件。一场战争、一次革命、一个重要条约的签订,或是自然灾害等。这些就像海面的浪花,引人注目但转瞬即逝。传统历史研究往往过于关注这些浪花,而忽略了底下更深层的洋流和潮汐。 �小红书账号:王悠悠18号 �听友群(+vx):youshashuosha2025 �‍�罗老师的“知识宝库”还没掏空!大家还想解锁什么新话题? �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你的每一个点子,都可能成为下期内容的“专属彩蛋”!

    41분

소개

文化学者与女码农的兄妹闲聊。 世界是复杂的,认知是有限的,语言亦是存在边界的。 这个小节目是我们对世界复杂性探索的一次尝试,期待你的加入。 I may be wrong and you may be right, and by an effort, we may get nearer to the truth。 我们提供的只是视角,从来不是答案。

좋아할 만한 다른 항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