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时间

木卫二:在平遥,可以找回对电影的信心吗?

国庆节的前一周,我参加了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连续5天集中看了20多部片子,也亲眼见证了“平遥之夜”颁布的最终荣誉。

刀锋时间邀请了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特约观察员——木卫二。他是国内知名的影评人,同时也是我们新周刊视频榜的推委会成员。

其实在早些年,我便读过木卫二的影评集《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基于他此前十年的影评创作经历,通过多元化观影,拓展生命体验维度,也是为了发现电影的多样可能性。这一次,我们和他聊了聊在本届影展上的一些观影体验,以及对电影节本身的思考:

为什么说这一届的影展是“平遥大年”?

平遥国际电影展越来越有“世界目光”了吗?

内容

00:01:49 奖项观察,结果与影迷预期大致吻合

00:03:50 东西方视角,国际评委与本土影迷在关注点上的天然差异

00:08:22 本届影展选片的三大新趋势

00:10:18 年轻人“激情开麦”,电影节传播方式正在悄然改变

00:12:01 在地性文化,《茜色日落》“从山西出发”

00:13:39 平遥在“大华语区”概念上的拓展与跨国制片

00:15:58 媒体场刊高分影片《你的眼睛比太阳明亮》

00:16:38 分析“藏龙”最佳影片《深度安静》

00:19:04 为“不舒适”的电影辩护

00:21:26 新加坡电影《核》,年轻一代的身份认同与规训

00:25:02 东南亚电影的新浪潮

00:28:19 平遥的凝聚力,影展构建一个“敲章认证”的电影人共同体

00:30:06 为什么说今年平遥“像过年”?

00:34:01 从纪录片《浪花》中看当代青年现状

00:37:57 争议之作《劳途归巢》呈现的人类学样本

00:41:25 非洲电影《父影之下》,用优美手法讲沉重故事

00:44:35 年纪大了,偏爱温暖治愈的《重建》

00:46:43 “神仙打架”的卧虎单元,奖项分配就像“掷骰子”

00:51:07 未来展望与国内影展生态

嘉宾

木卫二,影评人

主播:

大飞(段志飞),新周刊记者

团队

出品人:孙波

总监制:蔡彬、吴慧

内容监制:罗屿

节目策划:钟毅

商务统筹:顾冠楠、利珊珊

后期制作:段志飞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