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声音

杨锦麟:把郑智化连滚带爬的遭遇说明什么?25厘米是文明的差距

2025年10月29日鄭智化(1961年11月14日—),出生於臺北市龍山區(今萬華區),籍貫福建福州,台灣男歌手。於兩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症而後不良於行。出道前曾服務於廣告界6年半,至1989年離開。代表作有《單身逃亡》《墮落天使》《水手》《星星點燈》《大國民》,因其中包含的勵志精神,在1990年代初廣受歡迎到至今也廣為流傳。2025年10月25日,鄭智化在微博上發文批評深圳機場對待殘疾人「毫無人性」,不僅機位遠,升降車停離機門地板25公分,輪椅推不進飛機,稱自己「只能連滾帶爬進飛機」。同日傍晚,深圳機場表示第一時間啟動核查,立即對相關問題整改並向鄭智化本人致歉,深夜再次發長文表示自10月25日晚起,對搭載輪椅旅客的航班優先安排廊橋靠接;確需使用遠機位時,現場保障人員由1名增至2名;同時試點啟用已研發測試的帶坡度登機連接裝置,以解決高度差問題,提升登機安全性與便利性。26日凌晨,郑智化在微博发文,对深圳机场的道歉做出回应:深圳机场已经对我个人提出道歉,基本上我不再追究此事,我相信这件事只是一个开升降车司机个人的恶劣行径,而非整个机场的问题,只希望借由此事,深圳机场能优化他们对残疾人仕的服务和协助,深圳是我喜欢的城市,深圳人也是卓越的,希望深圳机场也能跟这座城市的优质并进。事件發生當日,網友大多均表示同情,但後來相關監控視頻流出,鄭智化本人並未「連滾帶爬」上機,相反還得到機場工作人員的幫助。伴隨監控視頻流出以及鄭智化本人於10月26日再度發文批評大陸多地機場面向殘疾人服務有所不足時有所抱怨引起輿論爭議,在網友持續不斷地批評聲浪下,鄭智化於10月27日發表微博向深圳機場工作人員道歉。郑智化的致歉文字指出: 关于这件事,我要澄清以下:连滚带爬的用词,是我登机过程不顺,一时气愤的遣词,这个我必须为我的用词道歉,这次帮我推轮椅的小哥服务非常好,甚至直接搀扶我的腿进机门,在此向各位服务人员一并致谢,希望不要因此对服务人员造成不好影响。因事件引发的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我个人感受意义更大,交给社会各方讨论。10月27日,澎湃新聞發文提出拋開鄭智化的個人言論爭議,關注殘障人的出行問題,完善無障礙設施。先來了解一下們「連滾帶爬」的意思,這個詞因為王世堅那首「沒出息」的歌詞傳播很廣,大陸已經耳熟能詳。有關辭典的介紹指出,「連滾帶爬」的意思是形容因恐懼、慌亂而狼狽逃走的樣子。 這個成語強調了行動的混亂與急促,通常用來描寫人在極度慌張、窘迫下的狀態。核心意義:: 倉皇、狼狽地逃走,動作混亂,失去儀態。出處:: 最早見於清代無垢道人的《八仙全傳》。用法::可作狀語,用來修飾動作,例如:「他被嚇得連滾帶爬地逃走了。」可用於形容真實的逃跑行為,也可作為誇張的修辭手法。10月26日郑智化再发文強調:这不是偶发事件他說,自己常在大陆演出,所以往返于各个机场的频率很高,此次遭遇这不是一个偶发事件。他列举称,经常在安检时被要求检查带金属的支架,以及被要求托运拐杖,而支架和拐杖对其走路很重要,这造成了不便。他还认为,远机位以及升降车的问题同样影响了出行体验,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更是艰苦。郑智化写道,自己是个音乐人、是个歌者,到处去演唱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热爱,但是这些“刁难和恶意”,让他有引退的念头。有媒體發表文章指出:郑智化与机场风波的三重反思有必要跳出“谁对谁错”的二元对立,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必须指出,郑智化作为公众人物,维权方式有商榷之处。他用“连滚带爬”、“冷眼旁观”等极具画面感的词汇,在事实核查前就点燃了舆论的火苗。监控视频显示,现场情况远未达到如此极端的程度。这种基于个体感受却未充分核实细节的表述,在真相浮出前确实引发了不必要的网络暴力,让机场的一线服务人员承受了不应有的压力。作为公众人物,其发声应该更加审慎,毕竟维权不等于放任情绪,批评也不该偏离事实轨道。其次,我们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郑智化发声的积极意义。正是他的发声,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公共场合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不足。深圳机场在此次事件的回应上也值得称赞,他们既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陷入情绪对抗,而是以视频为依据,以整改方案为回应。这种理性姿态,恰恰反衬出郑智化情绪化表达的局限性。更值得玩味的是舆论的“反转”。在视频公布前,群情激愤,炮轰深圳机场;真相大白后,舆论迅速转向攻击郑智化,斥责他为何夸大事实描述。这种“非黑即白”的评判模式,暴露了网络时代公众理性讨论能力的缺失。我们太容易被情绪裹挟,并且难以在复杂情境中保持独立思考。 在情绪与理性之间,我们更需要建设性的对话。公众人物应当善用影响力而非滥用话语权;公共服务需要在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而作为围观者的我们,则要学会在喧嚣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当理性的声音盖过情绪的宣泄,我们才能真正推动进步。这不是一场需要分出输赢的对峙,对郑智化,对深圳机场,对围观的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共同成长的机会。也有評論指出, 把郑智化的遭遇政治化,既愚蠢又邪恶當深圳機場的现场监控视频被曝光后,该事件迅速堕入“政治化”解读,这位残障人士被描述为刻意抹黑大陆的台独分子,舆论汹涌呼吁封杀。被逼无奈之下,他只得低头认错,为此前吐槽时措辞不严谨的“连滚带爬”公开道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以上对于该事件的回顾描述中,我完全没有单独提及残障人士的知名歌手身份,也没有提及他的台胞身份。因为整件事情的本质是机场的无障碍登机流程存在不足之处,给残障旅客造成了不便,继而被公开投诉的故事。这位残障旅客的职业和身份换成任意其他版本,都不会影响整件事的是非黑白。残障旅客在登机时是否遭遇了障碍?是的,25厘米的落差轮椅的确推不过去。机场的无障碍登机流程是否存在问题?是的,深圳机场自己都承认了不足,也给出了试点改进方案。无论这位残障人士是歌手还是乞丐,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台湾同胞还是香港同胞,又或者是日本人、朝鲜人,都不会改变上述两个核心事实。很多被正能量冲昏头脑的蠢货完全意识不到,我们每个人首先都是人,然后才有健全与残障的差异,再然后才有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的护照不同。用政治化的视角去解读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有必要过过脑子想一想:对那个宏大目标的维护,是不是真正有利于我们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尊严?把某个人打成势不两立的敌对分子,是不是真的有助于那个宏大目标的实现?以及,会不会有一天,我也有可能遭遇他所面临的困境?到时我将如何自处?具体到郑智化遭遇的这件事情来说,以政治化的视角去做解读,就是既愚蠢又邪恶的行为。第一,逼着郑智化道歉,对于深圳机场以及全国其他机场改进无障碍服务是有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以后,敢于公开投诉公共场合无障碍设施不足的用户,是会更多还是更少?机场的无障碍设施,是残障的台湾同胞坐用得多还是残障的大陆同胞用得多?第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歌手郑智化一直都致力于推动两岸交流,以实际行动证明两岸文化同宗同源,并公开发声反对台独。这样一个人,因为吐槽了一座机场的无障碍设施就要被打为台独分子?这样的做法,真的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第三,很多人都非常自信自己不会变成肢体残障人士,那请问你能确保自己一辈子不会扭伤脚、不会因事故骨折需要轮椅康复,不会因疾病虚弱而需要轮椅出行吗?即便你有充分信心不会遭遇上述情况,你也确信自己不会变老吗?还是说你已经下定决心老到坐轮椅的那一天就不再出门了呢?一个人如果坏一点,可能还有救,如果自愿放弃思考,任由正能量的宏大口号驱动思维和行动,那就真的是丢弃了人之区别于飞禽走兽的智识,就真的没救了。那些對各種網暴施虐者,或者無限上綱上線的蹭流量的各種咖,我們不屑做任何回應和批評,他們很可能只是AI輸出的垃圾。圍繞鄭智化而出現的輿情起伏反轉,也忽略了一個事實,大陸這些年為殘障人士也做了不少有意義的事,街道的盲道鋪設,以及為殘障人專設的廁所等等,但和港台地區和海外發達國家的服務設施相比,總是有明顯的差別,香港公共巴士,地鐵等交通工具,都有為殘障人士上下車的服務設施安排,日本歐洲等國家這些設施都是常備的,大陸這些年應該也有。台灣桃園機場有專門為殘障人提供的一條龍服務,無障礙是主要特點。深圳機場差的是什麼,差的是最後的25公分。這25公分,在技術上完全可以解決和排除,但就是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