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桥”见新生活!广清高速桥下空间华丽转身

10月13日傍晚,一辆辆环卫车有序驶入省交通集团所属广清高速花都段新华街道高架桥下的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这片曾经的闲置“城市边角料”,如今成为集停车便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生新空间,正是广清高速桥下空间蜕变的生动缩影。

“企业产权+政府管理”新模式

作为日均车流量达25万辆次的交通动脉,广清高速花都段桥下空间曾受违规搭建堆放屡禁不止、环境脏乱影响市容、安全隐患威胁桥梁安全这三大困扰。

为解决这些问题,广清高速联合属地政府实施“企业产权+政府管理”的协同治理新模式,将花都段13座桥梁的桥下场地,以及3个互通立交的地面排水设施、绿化养护、安全围蔽、环境整治等管理权移交属地政府,土地产权仍归属企业。

同时,双方明确界定管理责任清单、维护标准与安全责任,构建起“企业监管+政府治理”的新型权责协同机制。

这一机制推动桥下空间管理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路政与属地交通运输局、城管部门、街道办等多部门协同共治的模式——通过直接对接属地城管部门,由其统筹协调各方,管理成效显著提升。

闲置空间变“民生福利站”

在政企联动机制推动下,桥下空间改造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

在广清高速花都段新华街道高架桥下,闲置的空间被盘活起来:新建一处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一举解决100余辆环卫作业车的“安家”难题;增设公益停车场,提供200余个车位,有效缓解周边旅游景点和居民停车难题。

更惊喜的是,广清高速设计团队以岭南文化为底色,在秀全街道路段桥墩上挥洒艺术创意,再搭配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和人性化的休憩设施,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桥韵微公园”。

如今漫步在新华高架桥下,硬化平整的场地上,车辆整齐列队,彩绘桥墩与景观绿植让人眼前一亮。村民李阿姨说:“大家闲时有好去处了。”

让城市“角落”释放新价值

由于管养移交涉及的桥下空间位于花都中心城区,桥下空间与地方道路交织、周边居民区密集、车流量大,安全管理及环境优化需求突出。

为确保治理成效可持续,2025年7月,广清高速与属地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再度签订《桥下空间安全管理协议》,进一步明确“谁使用谁负责”及“安全至上、公益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为进一步加强花都段桥下空间的安全管理及优化桥下空间和周边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是我们深化桥下空间管理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广清高速路政相关负责人说道。目前,广清高速花都段桥下空间管理已形成企业与属地政府交通、城管、社区多方参与的共商共建共治格局,让每一寸桥下空间都有人管、管得好。

下一步,广清高速将与属地政府部门继续探索桥下空间的多元化安全利用模式,让城市“角落”持续释放新的民生价值。

文、图|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 黄海敏 杨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