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路

明日之路行动小组

2020年的新冠疫情带来了危机,也开启了改变的契机。在气候和环境危机越来越紧迫的当下,作为普通人,我们能以何种方式生活下去? “明日之路”行动小组,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行动团体,聚集了一群关注可持续生活的年轻人。我们想以共创的形式一起探寻“明日之路”。在这个播客里,我们会聊聊各自的发现和思考,为改变提供更多可能性。除了播客,我们也正在筹划制作纪录片。如果你对我们的行动感兴趣,欢迎加入! 联系方式:roadtotomorrow@163.com 微信公号(ID:roadtotomorrow):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1. 用电免费还赚钱,什么是家庭微电网? #Vol.85

    9月13日

    用电免费还赚钱,什么是家庭微电网? #Vol.85

    这个夏天的高温热浪再度打破记录,国家疾控中心发布了“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连我国最北边的漠河都超过了35度,当地的民宿老板决定装空调。每天开空调,你的电费涨了多少?不开空调不是省钱的问题,而是要命的问题。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节省电费,实现用电自由呢? 本期播客,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中国家用光伏第一人”—— 上海电力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名誉所长赵春江教授。45年前,还是大学生的赵教授第一次体验了太阳能。2006年,他在家里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已经实现用电自由快20年了。 赵教授介绍家里的光伏发电系统。微纪录片《当阳光照进社区》剧照 2011年,为了做太阳能应用实验,他卖了外滩的观景房,搬到了郊区的独栋住宅做微电网实验。基于多年积累的实验数据,他推导出了上海地区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最佳倾角。2017年起,他开始自掏腰包做家庭微电网实验。 在他居住的小区里,不少邻居在他的影响下安装了光伏,甚至有邻居还想尝试储能。赵教授劝他们再等等,因为目前储能的价格还不低,“微电网要走进普通百姓家,按照社会和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大概还要5-10年。” 赵教授的家是不折不扣的家庭用电实验室。微纪录片《当阳光照进社区》剧照 年过七旬的赵教授为中国的家用光伏应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年前,赵教授的家被媒体称为“一个人的发电厂”。如今,他的家是家庭微电网的样板间,也是未来社区虚拟电厂的简化版。 本期播客里,我们跟随赵教授40多年的太阳能研究经历,一路聊到未来的家庭微电网和直流电应用,还聊了聊日本是如何推动家用光伏发展,以及社区应用可再生能源应该注意什么。 赵教授用太阳能发电的直流电直接给电动车充电,不用转成交流电。微纪录片《当阳光照进社区》剧照 本期又有福利啦!!! 9月下旬,微纪录片《当阳光照进社区》即将上线,敬请期待!探访赵教授家的短视频已上线视频号“明日之路明日之食”,欢迎观看。本期播客系明日之路“CN计划”项目内容,感谢“CN计划”对明日之路的支持! 你对家庭应用光伏感兴趣吗?对未来的家庭微电网有啥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将精选2条评论,送出微纪录片精美周边一份!感兴趣的不要错过哦! 微纪录片《当阳光照进社区》海报,扫码也观看视频号内容~~ 【本期制作者】 主播:Jing / 明日之路发起人 聊天人:赵春江/上海电力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家用光伏第一人 音频制作:艾莎、Jing 【时间轴】 02:20 “新三届”大学生初遇太阳能 07:10 一封信去日本学太阳能应用 11:10 京瓷的年薪能在上海莘庄买4套房 14:00 上海的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 18:16 在12楼屋顶装光伏,邻居不高兴了 21:40 卖了外滩住宅,在郊区独栋做微电网实验 24:50 微电网适合哪些应用场景? 27:30 电车是移动充电宝,电力菜篮子 30:15 二十年省了多少钱? 35:50 邻居受影响装光伏,5年回本,还想装储能 38:40 交流电和直流电之争,新能源和直流电啥关系? 46:40 社区应用可再生能源,需要注意什么? 50:15 上海安装光伏的最佳角度是多少? 54:40 日本如何推动家用光伏发展? 01:04:30 俄乌战争引发欧洲能源多样化,储能需求高 01:12:00 未来10年,微电网进入寻常百姓家 【本期出现的音乐】 Safari Night from 喜马拉雅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1 小时 16 分钟
  2. 8月15日

    “挪威的森林”里藏着最值钱的碳汇植物 #Vol.84

    “我们没有预想到战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会如此之大,这不仅是战争本身所造成的,还来自于之后对于被损毁基础设施的重建。” 俄乌战争一周年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评估乌克兰的环境影响 战争不仅带来了人道危机,还有一个常常被忽视的“战争受害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过去60年中,至少有40%的内部冲突与开采自然资源有关,包括木材、钻石、黄金和石油等高价值资源,以及肥沃的土地和水等稀缺资源。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3年多了。在俄乌战争一周年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指出,战争逆转了乌克兰多年的绿色转型成果,带来更复杂多维的环境危机,战争对乌克兰的环境造成的可衡量的破坏高达460亿美元。 乌克兰农业产业也遭到了污染的影响。 图源 AP- Andrew Kravchenko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植物学大咖——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孙越。她指出,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的自然栖息地不仅是成千上万物种的家园,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天然碳汇,其中就包括她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碳汇植物——泥碳藓。 然而,俄乌战争在第一年导致了1.2亿吨温室气体的净增长,相当于像比利时的年排放量。战争不仅带来了高额排放和环境污染,也正在摧毁乌克兰珍贵的泥炭地。 粗叶泥炭藓-四川达古冰川。图片来自网络 《挪威的森林》的现实场景就是泥炭沼泽,当年红军过的雪山草地也是泥炭沼泽。泥炭沼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碳汇生态系统,因为泥碳藓可以永久固碳,储碳量是森林的两倍。 本期播客我们将从孙越副教授的研究出发,聊聊战争带来的环境及生态影响,以及人类重要的碳汇植物。希望战争早日结束,正如孙教授所言,对每个人来说,“干净的水,干净的土壤,干净的空气,何其重要!” 神奇的碳汇植物——泥碳藓。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制作者】 主播:Jing / 明日之路发起人 聊天人:孙越 /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音频制作:艾尔莎 【时间轴】 01:30 乌克兰为何被称为欧洲粮仓 06:15 俄乌战争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10:50 什么是泥炭藓?兰花只能种在里面 16:22 泥炭地可以永久固碳,储碳量是森林的两倍 21:45 欧洲在重新种植泥炭藓,退耕还湿 25:00 泥炭湿地是圣诞老人的驯鹿的故乡 30:01 《苔藓森林》的互惠之网,苔藓能做尿布和卫生巾? 38:03 泥炭沼泽:《挪威的森林》的现实场景,红军过的草地 42:52 贵州农民脱贫靠泥炭藓,用人工种植保护野生资源 48:42 贵州老奶奶的可持续采摘 53:00 泥炭沼泽是欧洲最值钱的碳汇产品 58:20 战争的碳排放非常多,和平也是助力碳中和 【本期出现的音乐】 WatR-Fluid from Pixabay 轻-千库音乐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1 小时
  3. 7月7日

    聊聊《克拉克森的农场》第四季的名场面 #Vol.83

    《克拉克森的农场》第四季,你刷完了吗? 这一季,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以来降雨最多的一年,导致克拉克森的农场收成惨淡。不靠农业赚钱的他又搞了个大工程——集餐饮、店铺和酒吧于一体的乡村酒吧,在一片鸡飞狗跳的忙乱中,他终于尝试了一把“从农场到餐桌”的农业合作社。而其他农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有些人不得不卖掉收割机,因为无麦可收。 克拉克森的农场搭子们的生活也同样精彩,小卡巡演了两个月成了大明星,丽萨有了自己的清净空间,军师查理情绪稳定地收拾克拉克森的烂摊子,杰哥时不时出来幽默一下。 这一季还有一位备受欢迎的新人物——年轻女农民哈姐,她的手机壁纸是自己的拖拉机,她还在tik tok上直播自己的农场生活,因为“一整天坐在拖拉机真的会孤独”,她让我们了解到了英国农民的孤独和自杀问题。总之,这一季的《克拉克森的农场》一如既往的丰富多彩。 本期播客,我们就来聊聊第四季里的那些名场面。本期的聊天嘉宾是鳕鱼,她自称是“爬山掉过河里,做实验掉过坑里的种苗小能手”。鳕鱼一直学习森林保护,关注植物和真菌的相互作用10年,今年她开始尝试大田试验,所以看完克拉克森的农场,有很多想要聊的。未来我们还会邀请鳕鱼来聊聊她的研究,揭开植物和真菌的神秘世界,如果你有什么想听的内容,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本期制作者】 主播:Jing / 明日之路发起人 聊天人:鳕鱼 / 爬山掉过河里,做实验掉过坑里的种苗小能手 音频制作:Jing 【时间轴】 01:15 这一季的新人物哈姐有多厉害 07:50 丽萨更让人喜欢了,吐槽切中要害 11:55 总被克拉克森惦记的格蕾塔 13:25 种地的坑太多了 18:26 大田试验: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20:50 小卡的生日是7月3日 23:55 忘年交的冲突名场面:兰博基尼升降梯 27:10 全能军师查理,国内有类似工作吗? 33:50 鸡飞狗跳的酒吧开业,打工人代入感太强 39:54 从农场到餐桌&农业合作社,过于理想主义? 43:25 为什么要关注本地食物 50:00 中间商/批发商存在的必要性 55:10 靠天吃饭的农业怎么持续? 01:01:10 国内外的可持续农业政策 01:10:20 种地和农民都是孤独的,酒吧存在的必要性 【本期出现的音乐】 《克拉克森的农场》OST 【延伸内容】 明日之路播客Vol.45:《克拉克森的农场》出书了,我们约编辑聊了聊剧里没有的梗 明日之路播客Vol.67:《克拉克森的农场》里的动物:猪爱躺平,牛也会卷 明日之路播客Vol.69/ 70/ 71/ 73/ 75:靠天吃饭播客系列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1 小时 14 分钟
  4. 6月21日

    海平面上升后,人类要回归海上生活吗? #Vol.82

    “出身疍家的清朝海盗郭学显,虽不能通过读书进入主流社会,但他设法打造了一艘藏书船,在一望无际的海上阅读。两百年后,他的后代郭英中成了南港的房产大亨(郭英中是港剧《大时代》里的一个富豪角色)。 2046年,在南港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时,郭海盗的一支后人所代表的市民力量推翻了开发商在海上圈地建造高级社区的计划。市民选择用浮岛模块自主建立生态友好的、去中心化的海上社区,仿佛回归到祖先的生活方式。” 以上这个故事来自视觉装置作品《碎波上的星光行》(Star House above the Breaking Waves),是胡芮受广东时代美术馆展览《岛亦有道》委任创作的作品。在不到20分钟的视频故事里,描绘了一个虚构的未来华南沿海城市“南港”通过开发和建造水上社区来应对沉没危机的场景。作品将现代房地产开发与华南海盗的故事交织,反思开发与生态危机中的权力博弈。 视觉装置作品《碎波上的星光行》 图 胡芮 2017年,胡芮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艺术硕士学位。2018年,洛杉矶发生了严重的山火,生活在洛杉矶的胡芮开始关注气候变化。他看到媒体道理里,好莱坞明星的豪宅被烧毁了,在新闻上哭诉。 他认为,这种报道方式似乎用娱乐的视角把环境灾难消解了,每天大家还是照常去游泳池参加派对。这让他感受到一种荒诞的反差。于是,他做了一个作品叫《很快就会够深了》。一群人在一个飞机舱里举行泳池派对,飞机里的水慢慢往上升,水越来越深,最终淹没了整个飞机舱。 数字艺术作品《很快就会够深了》 图 胡芮 之后,他开始创作更多围绕气候变化议题的数字艺术作品。2019年底,他从洛杉矶回广州过春节,新冠疫情暴发后,一度辗转于广州、香港和上海三地。如今,他就职于昆山杜克大学。 本期播客,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胡芮来聊聊,他的数字艺术作品如何探讨气候变化议题?艺术家如何面对AI创作的幻觉叙事?在资本和权力构成的框架之外,是否存在一片乐土,能让人实现一些无法实现的自由? 《靖海全图》描绘了嘉庆年间清总督百龄奉旨平定海盗、张保仔归顺清廷的故事,图为“火攻盗艘”。 【本期制作者】 主播:Xiaozhou / 媒体人,明日之路社群小伙伴 聊天人:胡芮/数字艺术家,昆山杜克大学助理教授 音频制作:艾莎 【时间轴】 02:20 个人流动史:贵州、广州、厦门、美国 05:10 虚构城市“南港”是哪里?背景是什么? 08:15 故事中火神“祝融”的神格流变 13:35 爱读书的清朝海盗郭学显是真实人物 21:40 海盗展现了一种自由的想象和可能? 27:40 灵感:美国摄影师Allan Sekula拍摄的港口故事 31:10 郭英中来自港剧《大时代》中的三大富豪之一 39:45 “可持续”是被资本主义包装的另一种商品? 48:50 作品中的华南元素 57:30 如何面对AI创作的幻觉叙事 01:01:50 受洛杉矶山火启发的气候变化艺术作品 01:06:30 如何在大系统里面找到自身的位置? 01:14:30 推荐一些作品和书目 视觉装置作品《碎波上的星光行》 图 胡芮 【本期出现的音乐】 My Girl - The Temptations Acoustic Blues 【延伸阅读】 想象的南方|数字艺术家胡芮:2046年的南港:回归何种海上生活?(澎湃新闻)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1 小时 21 分钟
  5. 5月20日

    转型城镇:这里“欠债”不用还,还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Vol.81

    “想做的人,在想做的时候,做想做的事,想做多少做多少” ——《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  上面这句话精辟地总结了转型城镇的内核。那么,什么是转型城镇? 几年前,我在法国纪录片《明天》里第一次知道了转型城镇(transition town),当时只是觉得转型城镇的创始人罗伯·霍普金斯(Rob Hopkins)特别逗,手里拿了一张面值21元的社区货币侃侃而谈。 纪录片《明天》剧照,罗伯·霍普金斯谈论他对世界末日的理解 他说:人类对于自己的灭绝有各种精彩绝妙的想象,我们拍摄了各种人类被灭亡的电影,核弹、传染病、僵尸、机器人等等。但我们没有拍如何去解决问题的电影,大家对于解决气候问题的想象是生活会变得悲惨,只能吃发霉的土豆,像世界末日一样。 话锋一转,霍普金斯突然兴奋地说,世界末日多美妙啊,也是重生的契机!具体怎么重生呢?其中给一个方式就是他发起的转型城镇。 《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这本书介绍了日本的转型城镇——藤野的社区实践,让我对转型城镇有了更多具体的想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作者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认知。 “当今世界最丰富却利用得最少的可再生能源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太阳能和风能,但我认为是人类所拥有的创造力。” 这段话让我想到曾经采访过的东京草原公园,发起人下中菜穗女士告诉我,草原公园和家纹一样,是所有人一起创造才得以延续的场所。 注:日本的“家纹”始于平安时代,通过贵族和武士代代相传;到了江户时代,平民也可以使用家纹。所有人都能使用,这些美丽的纹切得以流传下去。 藤野自然风光。图 老汤 同样地,转型城镇的核心不是硬件设施,而是如何唤醒当地居民体内的创造力,创造一个让人最大限度发挥潜力的社会。转型城镇可能就是一片空地,让“想做的人,在想做的时候,做想做的事,想做多少做多少。” 本期播客,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这本书的译者Fancy,另一位是零活实验室的老汤。二位都去过藤野,有很多一手见闻,同时也都关注和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 转型城镇日本藤野的存折型社区货币,欠债不用还。图 老汤 我们在这期播客里聊了聊: 转型城镇如何在日本藤野变成了现实? 什么是社区货币?如何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如何一起社区养鸡?剥树皮能让森林更健康? 如何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从零开始实现转型城镇? 本期又有福利啦!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我们会精选三条留言,送出三本《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试验》。 【本期制作者】 主播:Jing / 明日之路发起人 聊天人: · Fancy / 《转型城镇》译者 · 老汤 / 零活实验室发起人 音频制作:艾莎 【时间轴】 02:40 对转型城镇的第一印象:尊重当地人,低调融入生活 09:52 藤野在日本是怎样的存在 13:10 藤野新居民来源:艺术家、朴门/华德福、反思311 15:38 藤野的社区货币:用存折记录人的连结,搭建网络 25:00 不用担心负债的社区货币,负债是为了挖掘别人的潜能 31:22 社区货币打破等价交换,个人技能供需让社区流动起来 35:43 日本311后,市民如何让能源自给自足? 43:10 怎么自己装太阳能?可以参加藤野按摩师的工作坊 46:05 森林活动:很疗愈的插棍子?剥树皮能让森林更健康? 57:02 食农活动:社区养鸡怎么搞?本地餐厅如何成为枢纽? 01:02:50 三鹰野菜村:维持了40多年的食物买手店 01:09:00 小山女士:不用一直高亢工作,核心可以解散 01:13:10 实现转型城镇的12个步骤 01:24:18 日本另类生活方式案例:长野循环生活民宿和平之家 01:30:45 类似藤野的北京辛庄,房租越来越贵了 01:38:10 韧性:内核稳定,降低欲望,在哪里都能生活下去 01:48:45 如何激发人的创造力:缺乏、空间、正向激发、自发集结、没有KPI 02:01:10 打开天线,对自己的热情负责,找到自己的转型城镇 【本期出现的音乐】 Sound Effects  from Pixabay Les jolies choses 【延伸阅读】 · 什么是转型城镇?|《转型城镇:一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区实验》分享 · 东京的草原公园: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 · Slow Small Simple 2025可持续地球生活节 in 上海(4/18~20) · 分享 | 日本的学习型民宿(《碧山10:“民宿主义”》)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2 小时 7 分钟
  6. 地球日串台:这6个播客推荐了一大堆播客节目 #Vol.80

    4月25日

    地球日串台:这6个播客推荐了一大堆播客节目 #Vol.80

    今年地球日,明日之路没有做特辑播客。不过,我们参加了不成气候播客的串台,6个播客一起推荐了很多期值得在地球日收听的播客。 明日之路给大家推荐去年地球日制作的播客:播客|生活是陌生却美丽的谜团,其中就有小行星撞地球的故事(明日之路Vol.65)地球日特辑 另外还想推荐干货非常多的上一期播客,可以算是可再生能源零基础入门: 播客|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后,电费会涨还是跌? (明日之路Vol.79) 最后,明日之路推荐了一个英文播客Radiolab,是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一个综合性播客,特别推荐听听他们的科学故事和环境故事,在小行星撞地球那期播客里,分享过他们的一期播客故事,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听啊~~ 200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 4 月 22 日正式定为国际地球母亲日(International Mother Earth Day),呼吁人类将地球及其生态系统视为共同的家园,强调保护地球对于改善生计、应对气候变化、遏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意义。 【本期剧透】 02:51 《明日之路》 05:20《七个白菜》 07:33《可持续对话》 08:40《气候先锋访谈录》 14:16《碳笑风声》 21:53《不成气候》 播客推荐名单: � 不成气候 � 明日之路 � 七个白菜 � 可持续对话 � 气候先锋访谈录 � 碳笑风声 � 处处闻啼鸟 � 环境中国 � Origin进化论 � Radiolab � Outrage + Optimism � Environmental Insights � Volts � Shift Key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27 分钟
  7. 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后,电费会涨还是跌? #Vol.79

    4月11日

    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后,电费会涨还是跌? #Vol.79

    最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震荡,媒体在报道中都提到了1930年代大萧条。《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一书作者达利欧指出,我们正经历一次"一生仅见"的全球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系统性崩溃。 达利欧指出,还有两股强大力量也在重塑世界:一个是自然灾害(干旱、洪水和大流行病)的破坏性日益增强;另一个是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将深刻影响生活各个方面。 实际上,全球气候政策也在特朗普上台后受到冲击。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签署了一封致联合国的信函,告知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同时,他关闭了气候变化办公室,终止了绿色新政,取消了一些应对气候危机的行政令。虽然,这次退群是意料之中,但这些举措为全球气候危机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的康俊杰博士来跟大家聊聊,美国退群后,能源政策会如何转向?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有何影响?俄乌战争对欧洲能源有哪些影响?除了这些宏观议题,我们在播客里还聊了聊: 可再生能源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多快? 太阳能的发展能让世界更平等吗? 光伏能帮小微企业省钱吗? 光伏存在哪些争议和问题? 微纪录片《一杯啤酒的价格清单》海报,微信扫码可观看正片 最近,明日之路制作了一个微纪录片《一杯啤酒的价格清单》。我们拍摄了海口的一家很酷的啤酒厂,一群年轻人把海口市中心的“鬼屋”改造成当地精酿啤酒的据点——赤屿谷盗,然而气候变化正在增加啤酒的成本,年轻创业者们面临挑战。 你知道一杯啤酒的成本包括什么吗?一杯啤酒和可再生能源之间能有什么关系呢?可再生能源真的能帮啤酒厂省钱吗? 欢迎大家去微纪录片里寻找答案,也许会给你提供一些绿色新思路。 微纪录片《一杯啤酒的价格清单》剧照,康俊杰博士为小微企业的可持续转型指点迷津。微信扫码可观看正片。 【本期制作者】 主播:Jing / 明日之路发起人 聊天人:康俊杰 /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 音频制作:Jing 微纪录片《一杯啤酒的价格清单》剧照,二人参观海口光伏应用案例。微信扫码可观看正片。 【时间轴】 01:50 美国退群后能源政策会如何转向? 05:06 可再生能源包括什么? 06:32 俄乌战争对欧洲能源有哪些影响? 10:45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多快? 14:15 太阳能的发展能让世界更平等吗? 18:25 太阳能和光伏有什么区别? 21:10 光伏如何赚钱?用价格差套利 23:30 哪些企业和场景适合用光伏? 27:10 光伏应用有哪三种模式? 31:20 未来的光伏应用趋势是什么? 33:10 中小企业为何不用光伏? 34:16 如果装不了光伏,如何用可再生能源? 36:33 光伏存在哪些争议和问题? 39:30 极端天气下,如何保供电力? 46:00 如何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不靠谱”问题? 51:25 可再生能源对日常生活有啥影响? 【本期出现的音乐】 The First Sun (Uplifting) from喜马拉雅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54 分钟
  8. 4月1日

    “其他没了”,你被食品标签误导过吗? #Vol.78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一些食品包装上的用语,比如“其他没了”“零蔗糖”“壹号土”“千禾0”是品牌的注册商标,并不能代表食品成分,更多是一种文字游戏。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少糖、低脂、低盐、不含防腐剂等标识越来越多出现在食品包装上。然而,这些新卖点背后却存在一些误导和陷阱。因此,学会正确阅读食品标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绿色光年的几位00后,他们做了一份关于食品标签与企业ESG的研究。他们发现使用食品标签的国内食品企业在增多,然而相比于国际企业,即使是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27家企业,他们在食品标签的透明度与使用率上仍有待进步。 国际上使用的红绿灯食品标签系统。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位00后将分享他们对食品标签的研究和观察。他们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比如购买商品时,不要被醒目的大字误导,一定要仔细阅读食品营养成分表。 同时,他们也呼吁,企业自发使用更加透明和识别性强的食品标签,例如国际上的“红绿灯”食品标签,此外尽量标出食品过敏源信息。这样不仅方便消费者选择,也能提升企业的ESG评分,有利于企业出海发展。 我们在播客里聊了聊: 食品标签上有哪些重要信息?食品标签如何误导消费者? 食品标签和ESG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红绿灯”食品标签?企业为什么要关注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标签对青少年有哪些不良影响? 常见的食品标签,信息量最多的营养成份表 如何阅读上面的食品成份表,具体如图示 你平常会看食品标签吗?你对食品标签有哪些疑惑? 欢迎来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期制作者】 主播:Jing / 明日之路发起人 聊天人: · 龚文竹/绿色光年青年项目负责人 · 陈柯霏/英国利物浦大学国际关系本科生 · 姜紫涵/英国利物浦大学国际关系本科生 · 高子涵/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 音频制作:艾莎 上海推广的红绿灯含糖饮料标识 【时间轴】 00:52 00后为什么关注食品标签? 06:10 食品包装上的“其他没了”“ 0+”其实是商标 10:50 怎么读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份表? 14:00 “少糖”真的少吗? 18:10 不饱和脂肪酸有哪些化名? 21:32 “红绿灯”食品标签是什么样的? 25:30 食品成分的过敏源有哪些? 32:20 火锅底料的碳足迹怎么算? 38:30 食品标签对青少年有哪些不良影响? 40:40 食品标签如何影响ESG? 46:05 参加世界粮食论坛是怎样的体验? 52:45 吐槽一下学校食堂 57:33 家长早上5点去监督送餐车? 01:02:40 食品标签:不要看大字,看小字 【本期出现的音乐】 Suspicious dramedy from pixabay Hip hop dramedy from pixabay 【更多内容】 可见微信公号“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1 小时 5 分钟

关于

2020年的新冠疫情带来了危机,也开启了改变的契机。在气候和环境危机越来越紧迫的当下,作为普通人,我们能以何种方式生活下去? “明日之路”行动小组,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行动团体,聚集了一群关注可持续生活的年轻人。我们想以共创的形式一起探寻“明日之路”。在这个播客里,我们会聊聊各自的发现和思考,为改变提供更多可能性。除了播客,我们也正在筹划制作纪录片。如果你对我们的行动感兴趣,欢迎加入! 联系方式:roadtotomorrow@163.com 微信公号(ID:roadtotomorrow):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