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台灣

夏治平,Rti

每日新聞那樣多,要聽誰的呢?    『早安.台灣』每週一至五早晨7:00~7:30,主持人夏治平與您一同聊新聞! 『早安.台灣』將搭建一個台灣首見的世界級的橋樑,希望全球民眾透過央廣互動往來瞭解彼此。歡迎您隨時與節目互動,節目參與方式如下: 早安台灣電子信箱:tw007@rti.org.tw 微信wechat帳號ID: garyhsia630112、央廣早安台灣聽友聊天室 臉書粉絲團請搜尋:早安.台灣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1. -20 Ч

    「海鯤號之父」黃曙光請辭,海鯤號交艦日期受關注!

    ◎早安現場:專訪資深媒體人、太報主任記者郭宏章,探討海鯤號建造進度與人事風波。國安會諮詢委員、前海軍司令黃曙光9月30日請辭,引發外界關注潛艦國造計畫的未來進度。黃曙光是台灣潛艦國造的重要推手,從早年在荷蘭監造「海龍號」、「海虎號」即累積經驗,蔡英文政府啟動潛艦國造後,更由他統籌相關規劃,帶領團隊突破國際封鎖與中國干擾,成功取得關鍵裝備,被視為「海鯤號之父」。郭宏章指出,黃曙光長期在潛艦國造中扮演靈魂角色,從設備採購、國際協調到系統整合,都有他的重要身影。不過隨著計畫進入後期,專案監造責任回歸海軍與台船,黃曙光逐漸僅具顧問角色。據傳他因對潛艦測試及安全的建言未被現任海軍司令唐華採納,最終選擇請辭。黃曙光過去在整合來自多國的裝備與技術上,已經克服巨大挑戰,但目前「系統整合仍存在問題」,是導致海鯤號無法如期潛航測試的主因。國防部長顧立雄則在立法院回應,感謝黃曙光的心力與付出,但強調潛艦建造與監造一向由海軍負責。他承認海鯤號在潛航所需的測試與前置整備上進度落後,11月能否交艦「挑戰很大」,但國防部仍有信心完成。按照合約,若11月未能交艦,台船將面臨違約罰則。顧立雄表示,一切將依合約辦理,並重申後續潛艦預算在完成必要海測前不會動支。郭宏章認為,黃曙光的退出象徵潛艦國造進入新階段,後續責任由海軍全面承擔。雖然挑戰仍大,但台灣在黃曙光領軍下已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建造首艘原型潛艦海鯤號,未來能否如期交艦,仍是社會矚目的焦點。此外,國軍近期也全力投入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情,派遣工兵與工程單位進駐,協助堤防加固、清除土石與架設便橋,並配合中央及地方政府進行緊急疏散與物資運送。這次行動凸顯國軍在國土安全與防災任務上的重要角色,不僅是守護海疆,也同樣承擔救災第一線的責任。

  2. -1 ДН.

    鏟子超人、漢堡超人見證台灣志工力量,但中央地方需儘速建立預警與救災權責劃分!

    ◎早安現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造成中央與地方齟齬。專訪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任副教授謝國安,提供權責劃分與因應之道。事實上馬太鞍溪堰塞湖存在已經至少6年,但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豐沛雨量讓溢流下洩到光復鄉市區造成慘重災情。這次災害凸顯中央與地方在救災上的失能。中央負責河川治理,地方負責人員疏散,但雙方互相指責:中央強調已九度通報要求撤離,地方則反駁短時間無法完成由600人擴增至8000人的撤離。雙方皆有理由,但在災害面前本應合作,卻因政治立場與恩怨導致各說各話,甚至各自召開記者會,讓基層混亂。謝國安認為,問題關鍵在於中央雖有監測,卻未積極向全民揭示「堰塞湖極有可能在10月中潰決」的事實,也缺乏跨部會整合與明確標準作業流程。如果能透過媒體廣告或徵用公益時段,持續提醒民眾並要求提前撤離,災害應可減輕。相對地,地方僅依傳統颱風撤離經驗處理,無法因應類似「海嘯等級」的災難,顯示整體準備不足。他強調,未來應建立全台一致的防災SOP,加強演練與教育,並在災害初期即由中央出面統籌,避免因地方能量不足或政治角力延誤。尤其災後恐爆發疾病、環境惡化,更需跨部會協調資源投入。這次大量志工自發投入救援,反映台灣社會的溫暖,但同時也反襯政府在救災上的失能。謝國安呼籲,必須從這場災害學習,將危機轉化為制度改革的契機。

  3. -2 ДН.

    大缺師大投訴時代來臨,老師得面對更大壓力與窘境!

    ◎早安筆記本:教師節可以放假了,但校園職場却面臨空前未有的難題,讓老師裹足不前!專訪公民老師黃益中,分享當今教師說不出的苦處。如今教師在校園職場面臨的真正挑戰,一是「大缺師」,二是「大投訴」。由於少子化與年輕人不願投身教育,學校聘不到足夠教師,現任老師必須額外分擔課務。原本一週18節課,常被迫增加至24、25節。雖有鐘點費補貼,但相較於科技業高薪,教師待遇偏低,加上備課、輔導學生、批改作業等隱形勞務,使得工作壓力沉重。更嚴峻的是學生、家長甚至網路匿名投訴盛行,老師的教學內容、態度乃至課堂管理,動輒成為批評焦點。黃益中形容,從課表公布前即開始的「網路公審」,到隨時可能的匿名檢舉,教師常陷於莫名指控的陰影。尤其「校事會議」制度,本意用意在處理不適任教師,但在匿名檢舉得以成立的前提下,許多老師動輒捲入冗長調查。過程中,被調查者必須自證清白,卻往往不知被指控的細節,導致精神壓力極大。黃益中舉例,即便最終還清白,也常讓教師心力交瘁,有人選擇提前退休,甚至勸阻下一代不要當老師。這種不友善環境,使教育現場雪上加霜,導致人才流失,缺師問題更嚴重。他強調,社會對教師的刻板印象如「穩定」、「有寒暑假」早已不符現實,教育部與各界更應正視投訴濫用、教師權益保障,以及如何改善職場環境,否則再多的「放假」也難以留住優秀師資。

  4. -6 ДН.

    劉必榮時間:英美共治天下?TikTok換承諾,美中力求修復關係、菲律賓堤壩弊案掀反貪風暴

    ◎連線專訪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解析重大國際新聞。美國總統川普訪英具有高度象徵意義,雙方簽署「科技繁榮協議」,未來十年將吸引巨額投資,涵蓋科技、能源與生命科學等領域,重塑英美合作格局,營造出「英美共治天下」的氛圍。然而,兩國間仍存在歧見,最突出的便是巴勒斯坦問題。英國與其他多國相繼承認巴勒斯坦建國,顯示歐洲在中東議題上的立場與美國不一致。劉教授認為,這些承認行為多為象徵性支持,實際援助有限,無法改變巴勒斯坦的困境;同時也凸顯美國在外交上進退兩難,既要維繫對以色列的支持,又難以與大多數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全面對立。對台灣而言,若支持巴勒斯坦,恐得罪美國;若完全迴避,又違背人道價值,顯示外交真的是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導向。川普與習近平近期通話,雙方宣稱在貿易、毒品管制及TikTok議題上取得進展,美方更透露兩國領導人將在APEC會晤,並有互訪計畫。雖未明言台灣議題,但外界推測可能在幕後談判中作為交換籌碼。劉必榮表示,TikTok之爭反映的不僅是資安與演算法的控制權,更涉及美國國內政治算盤。川普不願全面禁用TikTok,因平台掌握龐大年輕選票,遂選擇「納為己用」,由美方企業主導控股與資安,以安撫國內民意,也顯示美中在科技與影響力戰場上的角力仍未落幕。超級颱風樺加莎過境菲律賓,部分防洪工程被揭發為「豆腐渣」,龐大經費流向不明,引發民眾強烈抗議。調查顯示,自2023年以來防洪預算被大規模侵吞,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事件導致公共工程部部長辭職,400名官員被迫遞出辭呈,連參眾兩院議長也相繼下台,甚至牽動總統小馬可仕的核心圈。這場政治風暴反映菲律賓長期困擾的貪腐文化,在天災衝擊下被全面放大,也將重塑菲律賓政局。

  5. 22 СЕНТ.

    錢多卻更吵!統籌分配稅款成政治戰場

    ◎早安筆記本:統籌分配稅款再度成為爭議話題,專訪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沃牆,深入淺出的解說其起源、爭議性和解決方向。近期引發各界爭議的「統籌分配稅款」源自《財政收支劃分法》。我國稅收分為國稅與地方稅,國稅如所得稅、營業稅、關稅等,金額龐大,主要掌握在中央;地方稅則包含房屋稅、地價稅、牌照稅等,相對有限。然而,地方政府也有龐大的建設與支出需求,因而中央必須透過統籌分配稅款,將部分國稅撥給地方,以調節財源差距,避免富裕地區愈富、貧窮縣市愈窮。《財劃法》制定於1951年,上一次大幅修正是1999年,當時因「凍省」導致中央與地方財源比例從原本的6比4改為7.5比2.5,使地方財政壓力大增。立法院新近重新調整分配比例與公式。依新制,營業稅全數(100%)納入地方分配,所得稅也從10%提升至11%,因此2025年地方可分配的稅款暴增至約8,488億元,比前一年增加逾4,000億元。然而,財源雖然增加,爭議並未減少。主要原因在於分配公式設計。修法後直轄市、縣市與離島間的比例重新計算,其中直轄市分配權重調整幅度最大:人口因素從20%大幅拉高至45%,土地面積比重則從20%降為10%,營業額則占30%。這使人口較多的城市(如雙北、台中)受惠顯著,而人口相對少的直轄市則覺得吃虧。例如高雄市就質疑,自己土地面積較大卻分得較少,造成縣市間不滿。此外,今年分配公式還出現技術性錯誤,將離島縣市誤列入分母計算,導致整體分母變大,各縣市分到的比例縮小,意外多出約345億元「懸空」資金,必須再由立法機關決定用途。李沃牆提醒,這類分配爭議不僅涉及數字,更關乎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劃分。若地方財源增加,卻未同步檢討事權範圍,恐怕導致預算使用效率不彰,甚至出現浪費於「蚊子館」等不必要建設的疑慮。李沃牆強調,統籌分配款的設計初衷是縮短地方差距,帶動均衡發展,但因公式權重缺乏明確學理依據,加上中央、地方彼此的政治角力,勢必讓爭論持續。未來若要真正化解紛爭,除了修正計算方式,更應檢討事權與財源是否匹配,才能回歸制度設計的本意,真正造福民眾。

Оценки и отзывы

5
из 5
Оценок: 4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每日新聞那樣多,要聽誰的呢?    『早安.台灣』每週一至五早晨7:00~7:30,主持人夏治平與您一同聊新聞! 『早安.台灣』將搭建一個台灣首見的世界級的橋樑,希望全球民眾透過央廣互動往來瞭解彼此。歡迎您隨時與節目互動,節目參與方式如下: 早安台灣電子信箱:tw007@rti.org.tw 微信wechat帳號ID: garyhsia630112、央廣早安台灣聽友聊天室 臉書粉絲團請搜尋:早安.台灣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Вам может также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