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炎炎夏日,氣溫動輒飆破 35℃,許多人忍不住想來一杯清涼飲品或冰品消暑解渴。然而,含糖飲料不僅會讓人越喝越渴,還可能導致肥胖,並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面對美食誘惑,我們該如何聰明選擇,才能清爽又健康地度過夏天呢?
水果選擇與 GI 值控制
夏季是台灣水果最豐富的時節。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水果是絕佳的健康替代品,富含纖維與多種維生素。不過,若攝取不當,可能導致血糖波動或體重增加,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與長者更需留意。
- 關鍵在於總量控制: 黃淑惠 營養師說明,控制水果的「總量」比單看種類更為重要。即使是熱量較低的小番茄,一口氣吃下一大盒也會造成血糖上升。
- 高熱量/高 GI 警惕: 熱量偏高的水果包括釋迦、香蕉、荔枝、龍眼。同時,釋迦、荔枝、龍眼、芒果都屬於高 GI 水果,而西瓜雖然熱量低,但升糖指數(GI)卻很高,容易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 聰明搭配技巧: 為了享受多元營養又避免血糖快速飆升,建議混搭高 GI 水果與低 GI 水果,例如:將小番茄搭配半顆水蜜桃,或是將火龍果搭配鳳梨食用。
無負擔的清涼飲品與甜品
想解饞時,不妨養成「看標示、少加糖」的飲食習慣,遠離高糖陷阱。
- 天然飲品選擇: 可以選擇自製無糖涼茶、或加入新鮮檸檬片和薄荷葉的氣泡水。花草茶系列也是很好的選擇,例如洛神花茶富含花青素,冰鎮後風味極佳,無需額外加糖。
- 自製冰沙: 家中有孩子的話,可以動手製作簡單的水果冰沙。應選擇糖分較低的水果,如火龍果、鳳梨,搭配無糖優格或原味優酪乳打成冰沙。
- 長者潤腸甜品: 對於牙口較弱或腸胃較敏感的長者,可以試試白木耳湯。白木耳富含天然膠質,有助於潤腸通便、清熱降火。可以搭配蓮子、枸杞(含天然甜味和抗氧化成分),或加入少量水果丁(如火龍果、香蕉)增添口感和營養密度。
中醫角度的清熱解暑
中醫師莊可鈞提醒,夏日消暑最關鍵的是「補充足夠水分」,以防脫水或中暑。若因大量流汗而中暑,建議補充含有電解質的飲品,例如運動飲料、椰子水或新鮮蔬果汁,以有效補回水分與礦物質。
此外,許多食材具有清熱解暑作用:
- 西瓜: 被中醫藥典譽為「天生白虎湯」,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排毒的效果。
- 苦瓜: 具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清心明目,並含有苦瓜苷等植化素,有助於調節血糖和緩解發炎反應。
- 綠豆湯: 具有解暑熱、利濕的作用,可以代謝掉體內多餘的水分;搭配薏仁食用,利水滲濕效果更強。
- 若想嘗試藥膳,可以試試「冬瓜薏米湯」,它具有清熱除煩、利尿消腫、除痰袪濕的功效。
🌍官方網站 https://www.myccf.org.t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ncercare520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ancercaring
❤️愛心捐款 https://lihi1.com/nh7E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정보
- 프로그램
- 주기매일 업데이트
- 발행일2025년 10월 10일 오후 12:00 UTC
- 길이22분
- 등급전체 연령 사용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