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師#抗癌防癌美味吃

癌症關懷基金會

★你的愛圓滿癌友的缺憾,懇請支持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b7087729-fc62-44b1-a2b2-5812b9971a97 【癌症關懷基金會】是國內唯一推廣全食物飲食的基金會,我們不販售任何健康食品,由營養師客製化每位癌友專屬的日常飲食「黃金密碼」,三餐吃對食物,讓飲食成為一日三次的化療。 ● 為「癌友」提供免費的服務:(1) 癌症飲食指導專班 (2) 營養諮詢門診 (3) 兒童癌症營養照護計畫 (4) 頭頸癌/食道癌專班 ● 若為「非癌友」,也歡迎付費報名:(1) 防癌半日班 (2) 營養諮詢門診 ★ 預約專線(02)2775-2529 ★ 中小企業預約「企業健康講座」https://bit.ly/4bWUkjs ★ 歡迎新聞媒體採訪本會營養師 cancercare@myccf.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5 GIỜ TRƯỚC

    深入探討【每7人就有1人骨鬆!😱 簡鈺樺 營養師揭露「5招養骨秘訣」,光補鈣還不夠!】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親愛的聽眾,您知道嗎?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結果,在65歲以上的民眾中,大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的狀況(比率為14.1%)。這個數據告訴我們,存好骨本並防止其流失,是我們刻不容緩的健康課題。 本集節目中,我們將為您深入解析「5招養骨秘訣」: 妙招一:遠離「超加工食品」! 營養師建議應以原型食物為主。NOVA分類法的第4類「超加工食品」往往含有過高的飽和脂肪、糖、熱量,以及容易導致骨鈣流失的高鈉含量(恐超過每日建議量2300毫克)。 妙招二:早晚一杯奶! 國健署的「我的餐盤」建議每天早晚應攝取一杯240毫升的乳品。因為調查發現,國人有九成乳品攝取不足。如果不愛喝牛奶,您也可以選擇起司、優格或優酪乳等乳品類。 妙招三:營養素通通要! 建造骨骼就像蓋房子,除了鈣質,鎂、磷、維生素C和維生素D等主要營養素都缺一不可。我們還提供一份養骨骼食譜範例,包括紅藜麥飯、煎虱目魚肚等。 妙招四:維持運動習慣! 運動是防治骨鬆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僅能維持靈活度,減少跌倒風險,還能刺激造骨細胞活性。建議選擇爬山、網球、羽毛球、登階或健走等運動。 妙招五:確認骨密,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骨質密度狀況,需要透過檢測。節目將解釋「T值」與「Z值」的標準。如果您是停經後婦女或50歲以上男性,T值若小於等於-2.5代表嚴重流失。 請記住,飲食、運動及檢測樣樣不可少!聽完這集,一起養出強壯的好骨力! 🌍官方網站 https://www.myccf.org.t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ncercare520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ancercaring ❤️愛心捐款 https://lihi1.com/nh7E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3 phút
  2. 1 NGÀY TRƯỚC

    深入探討【逆轉「胰島素阻抗」的秘密:地瓜、堅果能有效嗎?專家教你 4 招擺脫代謝危機!】

    資料來源:健康2.0 親愛的聽眾朋友,您是否常常感到疲倦、肚子變大,或怎麼減重都瘦不下來呢? 黃淑惠 資深營養師表示,這些可能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指向一個常見卻常被忽略的問題:「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阻抗是指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變差,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難以進入細胞提供能量,進而使身體代謝出現問題。雖然它還不是糖尿病,但卻是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前期的重要促發因子。當身體出現阻抗現象時,胰臟會分泌更多胰島素,但長期下來會導致胰臟過度負荷,最終可能發展為糖尿病。 哪些症狀提示您可能有胰島素阻抗? 常見的症狀包括:腰圍和身高比值大於 0.5、體重難以控制下降、對糖分有強烈渴望、容易感到疲倦或嗜睡,甚至出現黑色棘皮症(脖子、腋下皮膚變黑粗糙) 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此外,體內內臟脂肪堆積,腹部肥胖,也容易引發胰島素阻抗。 逆轉胰島素阻抗的 4 大生活策略: 雖然肥胖、高糖飲食、久坐、基因和年齡都可能加劇胰島素阻抗,但好消息是:胰島素阻抗是可以逆轉的!。 1. 正確進食策略(吃對食物、吃對順序): ◦ 聰明選擇碳水化合物: 建議選擇水煮地瓜,因為它的 GI 值(約 40~50)比烤地瓜或蒸地瓜低。同時,以全穀雜糧取代 1/3 的白米、白麵包等精製醣類,有助於控制阻抗發生。 ◦ 穩定血糖的好幫手: 每天可攝取一把堅果(如花生、開心果),這對於胰島素穩定非常有幫助。研究也發現肉桂可以增強胰島素作用。 ◦ 混合進食與時間規劃: 避免單一澱粉類食物,建議搭配蛋白質和油脂(例如吐司配蛋或酪梨)以穩定血糖。此外,為了降低胰島素阻抗,可以將一整日的澱粉攝取量減半,並盡量安排在中午吃完。 ◦ 魚油與黑咖啡: 針對具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補充魚油可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長期飲用黑咖啡也可能通過改善血糖代謝,進而改善胰島素敏感度。 2. 積極減肥: ◦ 體重過重者應控制熱量,目標是將 BMI 控制在 24 以下。營養師指出,減輕現有體重 7% 以上,對於改善胰島素阻抗會有顯著幫助。 3. 規律運動: ◦ 飲食與運動必須雙管齊下。建議規律從事中等強度的運動,阻力運動(如伏地挺身、啞鈴)和有氧運動(如游泳、快步走)都有助於降低胰島素阻抗。 4. 充足睡眠與壓力調節: ◦ 睡眠不足會損害胰島素敏感度。一項研究發現,連續六週每天只睡約 6.2 小時,會顯著提高空腹胰島素濃度及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尤其對停經後婦女影響更大。 多久能看到改善? 胰島素阻抗是可改善且可逆的。若能確實執行飲食、運動及減重策略,許多患者在 3 個月內 就能看到實質的改善。 🌍官方網站 https://www.myccf.org.t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ncercare520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ancercaring ❤️愛心捐款 https://lihi1.com/nh7E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5 phút
  3. 2 NGÀY TRƯỚC

    深入探討【健康防護罩 | 簡鈺樺營養師揭秘:擊退過度氧化,必吃5大抗老營養素!】

    新聞來源: 華人健康網 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歡迎收聽我們的健康防護罩!您常聽到「抗氧化」這個詞,但您知道體內的「氧化」到底是什麼意思嗎? 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的簡鈺樺營養師指出,用最口語化的方式來說,氧化就像鐵器生鏽或是切開的蘋果變色一樣,是一種化學反應。當體內的氧分子失去一個電子變得不穩定時,就會形成影響身體機能的「自由基」,這就是氧化反應。 一旦出現過度氧化,我們的健康就會拉警報!過多的自由基會攻擊細胞,造成老化;氧化壓力可能導致慢性疾病;它還會使免疫系統受損,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雖然年齡增長是不可控的因子,但我們可以杜絕熬夜、不健康飲食或過量酒精等可控因子來減緩氧化速度。 簡鈺樺營養師建議,即使偶爾有不良習慣,只要記得攝取富含抗氧化營養素的食物,身體的防禦能力就能維持在最佳狀態。本集節目為您整理出5大不可或缺的抗氧化營養素,讓您養出好體質: β-胡蘿蔔素:它是消除自由基的好幫手。對於保護心血管或是眼睛視網膜中細小的血管非常重要。您可以透過深綠色和黃綠色的蔬果來獲取。 維生素E:維生素E擅長阻擋脂質過氧化作用,不論是皮膚還是體內細胞膜,都需要它來維持機能正常。建議日常搭配每餐一茶匙的堅果種子類,並選用優質植物油,如橄欖油或酪梨油。 維生素C:維生素C的抗氧化力極強,它在體內經常協助其他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E)的還原與再生。記得每天要食用2到3顆拳頭大的水果,以達到成人每日需求量100毫克的維生素C。 Omega-3:其中包含的 EPA 和 DHA 不僅能抗發炎,在抗氧化方面也毫不遜色,有助於保護體內細胞免於自由基的損傷。 礦物質鋅:鋅扮演著「輔助」的角色。體內許多具備抗氧化功能的蛋白質,都需要鋅的存在才能好好執行掃除自由基的功能。您可以透過海鮮類、小麥胚芽及南瓜籽等食物來獲得。 簡營養師提醒大家,除了補充這5大抗氧化營養素,也要避免過量加工食品,才能減少氧化壓力,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 🌍官方網站 https://www.myccf.org.t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ncercare520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ancercaring ❤️愛心捐款 https://lihi1.com/nh7E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9 phút
  4. 3 NGÀY TRƯỚC

    深入探討【秋老虎發威不退?解密中醫「清熱解暑」與營養師「低GI」智慧:聰明吃冰補水避開高糖陷阱】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炎炎夏日,氣溫動輒飆破 35℃,許多人忍不住想來一杯清涼飲品或冰品消暑解渴。然而,含糖飲料不僅會讓人越喝越渴,還可能導致肥胖,並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面對美食誘惑,我們該如何聰明選擇,才能清爽又健康地度過夏天呢? 水果選擇與 GI 值控制 夏季是台灣水果最豐富的時節。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水果是絕佳的健康替代品,富含纖維與多種維生素。不過,若攝取不當,可能導致血糖波動或體重增加,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與長者更需留意。 關鍵在於總量控制: 黃淑惠 營養師說明,控制水果的「總量」比單看種類更為重要。即使是熱量較低的小番茄,一口氣吃下一大盒也會造成血糖上升。 高熱量/高 GI 警惕: 熱量偏高的水果包括釋迦、香蕉、荔枝、龍眼。同時,釋迦、荔枝、龍眼、芒果都屬於高 GI 水果,而西瓜雖然熱量低,但升糖指數(GI)卻很高,容易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聰明搭配技巧: 為了享受多元營養又避免血糖快速飆升,建議混搭高 GI 水果與低 GI 水果,例如:將小番茄搭配半顆水蜜桃,或是將火龍果搭配鳳梨食用。 無負擔的清涼飲品與甜品 想解饞時,不妨養成「看標示、少加糖」的飲食習慣,遠離高糖陷阱。 天然飲品選擇: 可以選擇自製無糖涼茶、或加入新鮮檸檬片和薄荷葉的氣泡水。花草茶系列也是很好的選擇,例如洛神花茶富含花青素,冰鎮後風味極佳,無需額外加糖。 自製冰沙: 家中有孩子的話,可以動手製作簡單的水果冰沙。應選擇糖分較低的水果,如火龍果、鳳梨,搭配無糖優格或原味優酪乳打成冰沙。 長者潤腸甜品: 對於牙口較弱或腸胃較敏感的長者,可以試試白木耳湯。白木耳富含天然膠質,有助於潤腸通便、清熱降火。可以搭配蓮子、枸杞(含天然甜味和抗氧化成分),或加入少量水果丁(如火龍果、香蕉)增添口感和營養密度。 中醫角度的清熱解暑 中醫師莊可鈞提醒,夏日消暑最關鍵的是「補充足夠水分」,以防脫水或中暑。若因大量流汗而中暑,建議補充含有電解質的飲品,例如運動飲料、椰子水或新鮮蔬果汁,以有效補回水分與礦物質。 此外,許多食材具有清熱解暑作用: 西瓜: 被中醫藥典譽為「天生白虎湯」,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排毒的效果。 苦瓜: 具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清心明目,並含有苦瓜苷等植化素,有助於調節血糖和緩解發炎反應。 綠豆湯: 具有解暑熱、利濕的作用,可以代謝掉體內多餘的水分;搭配薏仁食用,利水滲濕效果更強。 若想嘗試藥膳,可以試試「冬瓜薏米湯」,它具有清熱除煩、利尿消腫、除痰袪濕的功效。 🌍官方網站 https://www.myccf.org.t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ncercare520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ancercaring ❤️愛心捐款 https://lihi1.com/nh7E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2 phút
  5. 4 NGÀY TRƯỚC

    深入探討【百歲人生不是夢:日本長壽村的「聰明吃法」,用彈性素食護心又減碳】

    新聞來源:健康2.0 各位聽眾朋友,歡迎收聽今天的健康專題!您是否曾想過,如何在追求健康的同時,也為我們居住的地球盡一份心力呢?今天的內容,我們要從最鄰近台灣的長壽傳奇——日本沖繩大宜味村,來尋找答案。 大宜味村被譽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地區」之一,根據統計,這個只有數千人口的小村落,竟有超過160位居民年齡在95歲以上。郵政醫院營養師深入研究發現,他們長壽的秘密,在於一套「天然、均衡、低負擔」飲食智慧。 他們的飲食有幾個核心原則值得我們借鑒: 極低的鹽分攝取: 當地居民每日平均鹽分食用量低於5克,遠低於台灣普遍的攝取量。這也代表他們幾乎不吃加工食品,僅以天然食材和少量調味烹煮。 大量的黃綠色蔬菜: 他們的日常營養素攝取量極高,且以黃綠色蔬菜為主,富含維生素 B 群、β-素、葉黃素等營養素。這些蔬菜及粗纖維植物,不僅能延長飽足感,更有助於補充營養與護心血管,對抗老化效果顯著。 聰明的蛋白質平衡: 長壽村的飲食並非極端素食,而是「吃得剛剛好,吃得有智慧」。他們以富含鈣質的島豆腐、昆布、海藻(含抗氧化與抗癌作用的甘露醇)作為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動物性蛋白質則來自低脂肪、高瘦肉比例的「阿古豬」。 醫師提醒,人體健康運作所需的「必需胺基酸」,在動物性蛋白質中通常含有完整成分。因此,最智慧的做法,就是像長壽村居民一樣,達成均衡。 面對現代生活,我們不需要一下子完全捨棄肉類。營養師建議,我們可以採用更具彈性的「彈性素」(彈性素食)開始。這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但保留部分肉類的漸進式飲食方式,讓健康與減碳可以並行。 根據《自然食品》期刊的研究,每天吃肉少於50克的低肉食者,比起高肉食者,溫室氣體產量減少了約一半!此外,增加蔬菜和植物性食品的膳食,有助於攝取更多膳食纖維與微量營養素,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 想活得更久、更好,同時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嗎?就從今天的餐桌開始,學習長壽村的智慧,實踐彈性素的理念吧! 🌍官方網站 https://www.myccf.org.t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ncercare520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ancercaring ❤️愛心捐款 https://lihi1.com/nh7E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8 phút
  6. 5 NGÀY TRƯỚC

    深入探討【肺癌為國人頭號癌症殺手!癌症關懷基金會示警:高危險族群不只「抽菸」 5大護肺遠離威脅與復發】

    文 / 黃書宜 資深營養師 藝人「好小子」顏正國驟逝,再次喚起社會對「癌王」肺癌的警覺。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為台灣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雙冠王,每年奪走超過一萬條性命,專家提醒國人務必提高警覺。 誰是肺癌高危險群?抽菸者首當其衝,女性也不能輕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吸菸是造成肺癌的最主要危險因子,占比高達70-80%,且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空氣污染則占15%。 此外,職業暴露(如石綿、粉塵等)、肺部病史(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家族史、炒菜油煙等亦是肺癌危險因子。 值得注意的是,由中研院領銜的「臺灣癌症登月計畫」近期發現,女性患者多受內在致癌因子(如基因、免疫、賀爾蒙)影響。這意味著,即使女性吸菸比例低,仍可能罹癌,提醒女性不可掉以輕心。 癌症關懷基金會黃書宜營養師提醒:「建議高危險族群定期接受胸部X光檢查,必要時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而在台灣肺癌盛行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即使非高風險族群,也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顯著提升治癒率。」 癌症關懷基金會:5個日常習慣,遠離肺癌威脅 黃書宜營養師提出5個日常護肺習慣: 1.戒菸首要,遠離致癌根源 戒菸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研究顯示,戒菸後10-15年內,罹患肺癌的風險會降低一半,同時也能減少大腸直腸癌、肝癌、咽喉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胰臟癌、膀胱癌、子宮頸癌、腎癌和白血病等多種癌症風險。更重要的是,戒菸也能保護家人、朋友免受二手菸危害。 2.多蔬果,提升抗氧化力 蔬果富含植化素和抗氧化營養素,尤其β-胡蘿蔔素、維生素 C 和 E等,能清除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降低罹癌風險。 黃書宜建議多攝取綠葉蔬菜、胡蘿蔔、芭樂、番茄、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大白菜、甘藍、花椰菜)、蔥、蒜等。研究指出,若水果或蔬菜攝取量過低恐使肺癌風險增加3倍! 3.少紅肉,遠離加工肉品 大量食用紅肉會顯著增加24%罹患肺癌的風險,且紅肉有較高的飽和脂肪,而高飽和脂肪攝取會使肺癌風險增加,反之,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可使肺小細胞癌和肺鱗狀細胞癌的風險分別降低 16%及17%。 同時,應避免吃醃製和煙燻肉製品,因其含有亞硝基二甲胺和亞硝酸鹽等強致癌物,恐增肺癌風險。 4.保持理想腰圍,降低發炎風險 研究指出,腰圍越大,罹患肺癌的風險就越高。建議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約35吋)、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約31吋)。 5.規律運動 國民健康署建議,每天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規律運動能促進肺部代謝、提升心肺功能,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者可降低20%至50%肺癌風險。 癌症關懷基金會長期服務癌友觀察發現,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降低罹患肺癌的風險,也有助於減少癌症復發的機率。黃書宜營養師提醒:「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場長期戰役,不必一次到位,從一個小改變開始,就是邁向健康的重要一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 phút
  7. 6 NGÀY TRƯỚC

    深入探討【小心!中秋節留下的柚子、葡萄柚,別和這些藥一起吃,柚子熱量陷阱大揭密】

    資料來源:HEHO健康 各位關心健康、注重飲食安全的聽眾朋友,中秋佳節到來,應景的柚子您準備好了嗎?雖然柚子是高纖、低熱量的健康水果,但您知道嗎?這顆「百果之冠」可能暗藏著用藥風險! 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專家深入解析,為何柚子會讓某些藥物在體內「開快車」! 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書宜指出,柚子富含維生素 C(文旦含量最高,約 151.8 毫克)以及大量纖維,有助於消化和降膽固醇。對於體重控制族群,熱量最低的青皮葡萄柚(僅 51 大卡)更是理想的選擇。 然而,亞東醫院藥學部藥師林怡伶提醒,柚子和葡萄柚一樣,含有關鍵成分「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這種物質會抑制負責藥物代謝的 CYP3A4 酵素,藥師形容,這個酵素就像藥物在體內的「交通警察」。一旦警察不在崗,藥物分解速度減慢、在體內停留時間延長,血中藥物濃度將會升高,猶如吃下過量藥物,可能增加副作用風險。 我們將為您盤點哪些常見藥物與柚子有交互作用,包括降血壓藥物(如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降血脂藥物(如 statin 類藥物),以及特定抗癌藥物(如 Tamoxifen、Xeloda)等。 更重要的是,許多人以為錯開時間吃就沒事,但專家警告,柚子對藥物代謝的影響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長達兩三天! 如果您正在服用相關藥物,最安全的方法是「完全避免」食用柚子或葡萄柚。若真要應景,林怡伶建議,只能「淺嚐一兩瓣」。長者因代謝較慢,更需格外小心。 想知道您手中的藥品是否安全?本集將教您如何查看藥袋說明,以及何時該主動諮詢專業藥師。 適量享受,才是健康之道!千萬別讓一顆應景水果,破壞了您的用藥安全! 🌍官方網站 https://www.myccf.org.t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ncercare520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ancercaring ❤️愛心捐款 https://lihi1.com/nh7E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8 phút
  8. 6 THG 10

    深入探討【防失智、護大腦】營養師揭露4大蔬果纖維迷思:不只吃多就好!雜糧飯、冷凍蔬菜,這樣吃才聰明!

    資料來源:50+全國最大熟齡媒體 我們都知道多吃蔬菜對身體好,尤其是膳食纖維,是預防便秘、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幫手。但是,您知道嗎?在攝取纖維的觀念上,高達九成國人的攝取量都嚴重不足!而且,我們對「多吃蔬菜」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許多錯誤的迷思裡。 癌症關懷基金會 黃書宜 營養師 幫你一次釐清關於蔬果攝取最常誤信的四大迷思,教您如何「吃得巧」,才能有效整腸、護腦,甚至延緩認知能力衰退,達到防失智的效果。 迷思一:蔬菜吃越多越好?錯!要吃「對」纖維! 黃營養師指出,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大類,兩者缺一不可。 1. 水溶性纖維: 口感濕潤滑順,像是木耳、秋葵、木瓜、香蕉和燕麥片等。它的主要功能是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它還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 2. 非水溶性纖維: 口感較粗糙,常見於菜梗、蘋果皮、地瓜皮或雜糧飯中。它的主要功能是刺激腸道蠕動,加速廢棄物排出,能有效預防便秘,甚至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關鍵提醒: 大部分蔬果其實同時含有這兩種纖維。例如,秋葵外皮是非水溶性纖維,裡面的黏液是水溶性纖維。因此,我們不應該只挑幼嫩的部分吃,粗糙的菜梗和外皮都要適量攝取,才能補足兩類纖維。 迷思二:冷凍蔬菜會破壞營養?正好相反! 對於高齡者或咀嚼困難的聽眾朋友來說,粗糙的非水溶性纖維可能會讓他們降低食用意願。黃營養師建議,除了將葉菜類切小段並延長汆燙或蒸煮時間外,像秋葵、玉米筍、紅蘿蔔這類蔬菜,可以先冷凍後再烹調,會更容易咀嚼。 許多人擔心冷凍會造成營養流失。但黃營養師解答,蔬菜在最新鮮時就進行冷凍處理,如果與長時間放在冰箱冷藏的蔬菜相比,冷凍反而能保留更完整的營養價值。 迷思三:纖維只能靠蔬果補充?別忘了雜糧飯! 雖然多吃蔬果確實能補充纖維,但如果只靠蔬菜來達到成人每日所需的 25 至 35 克膳食纖維總量,份量實在太過龐大,尤其是胃口不好時更難執行。 黃營養師建議,除了均衡攝取多樣蔬果外,應以雜糧飯取代精製白米,這是有效提高纖維質含量的好方法。 • 每日建議攝取量: ◦ 每天至少吃 2 到 3 碗煮熟的蔬菜(其中一碗為深綠色蔬菜),每碗約提供 2 到 3 克纖維。 ◦ 每天可吃 2 碗水果。 ◦ 每天建議吃 2 碗煮熟的雜糧飯,每碗約含 4 到 8 克纖維。 迷思四:只顧纖維,忽略酵素和益生菌? 膳食纖維、酵素和益生菌三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共同維護腸道與大腦健康。 • 酵素: 食物酵素主要來自天然食材,如鳳梨、木瓜、奇異果,能幫助食物初步分解,促進消化。 • 益生菌與大腦健康: 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重要養分。高纖飲食能有效增加腸道好菌數量,進而帶來多重益處,包括: ◦ 減緩認知功能衰退,降低失智風險。 ◦ 提升大腦中與言語記憶相關區塊的功能,讓注意力更集中。 ◦ 帶來心理安定感與安全感,讓情緒更平穩,減少社交焦慮感並降低壓力。 此外,您也可以透過發酵食物直接補充益生菌與部分酵素。常見的發酵食物包括韓式泡菜、納豆、天貝、優格和優酪乳。 總結來說,多樣化攝取蔬果、搭配雜糧飯、並輔以發酵食物,不僅能改善腸道功能,更有助於腦部健康和保持心情愉悅!希望今天的分享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訂閱我們的節目,我們下次見! 🌍官方網站 https://www.myccf.org.tw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ancercare520 📘Facebook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ancercaring ❤️愛心捐款 https://lihi1.com/nh7E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1 phút

Giới Thiệu

★你的愛圓滿癌友的缺憾,懇請支持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b7087729-fc62-44b1-a2b2-5812b9971a97 【癌症關懷基金會】是國內唯一推廣全食物飲食的基金會,我們不販售任何健康食品,由營養師客製化每位癌友專屬的日常飲食「黃金密碼」,三餐吃對食物,讓飲食成為一日三次的化療。 ● 為「癌友」提供免費的服務:(1) 癌症飲食指導專班 (2) 營養諮詢門診 (3) 兒童癌症營養照護計畫 (4) 頭頸癌/食道癌專班 ● 若為「非癌友」,也歡迎付費報名:(1) 防癌半日班 (2) 營養諮詢門診 ★ 預約專線(02)2775-2529 ★ 中小企業預約「企業健康講座」https://bit.ly/4bWUkjs ★ 歡迎新聞媒體採訪本會營養師 cancercare@myccf.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