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归丛接到了一个特别的委托,金山岭阿那亚邀请我们修缮北京长城脚下的一个老道洞。这个洞叫九真洞,我们走访村民、收集资料后,了解到九真洞始建于清朝,传了九代道长。最后一任道长羽化后,洞就荒废了,直到 2003 年,才被村民修缮。
带着对神性空间设计题材的兴趣,我们开始了这次设计修行,为什么说是一次修行,是因为修复的过程比我们想象中难得多。唯一的运输通路是一条狭窄陡峭的小山路,现代化运输工具和吊机完全上不去,所有东西都得靠最原始的骡马运输。我们希望借助灯光增加洞内的神圣感,但电缆又上不去,只能利用太阳能,设备上山又成了难题。后来雨季一来,北京连续大雨,山洞渗水也导致新修的墙体渗水,施工陷入停滞。路全被雨水冲毁,骡马运输也行不通了,所有神像、物料只能靠人一点点向上运。说是一次修行的第二个原因也在于对待这个项目我们始终带着敬畏心和使命感,我们修的不仅仅是一个道观山洞本身,也是山下村民们心里那份最朴素的寄托——村民们会上山来这里参拜,祈求家人身体健康,远离病痛。
也因为这份敬畏心和使命感,我们保留下了九真洞原本的三尊神像的制式,古师傅亲自驱车往返山西多次,找到山西传统泥塑造像手艺传承人,以山西玉皇庙的造像为灵感,与手艺人一同打磨造像的神韵、形态和岁月感,修旧亦如旧。困难之中也有惊喜,最初我们想把洞内做平,用方柱做展台呈现造像,但拆除原龛位后露出来的凸凹不平的山体,反而是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其实山体自己就是最好的样子。它就在那儿,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也许和神明一起庇护人们。于是我们迅速调整方案,把三尊造像打造成在山间修行打坐的效果。
我们拆掉原本不规整的就墙体,先把门窗整体拉回对称比例关系,方窗改圆窗灵感也是来自山西的晋祠。我们也找到专业墙面制作团队,一起复刻故宫的富有时间质感的斑驳旧墙
我们克制地用了最少的设计,一路辛苦。但回过头看这次项目,发心跟归丛是一样的,无论是做一个品牌,还是修一个山洞,我们希望的,不过是为人们的情感,找到一处可以安放的地方。让那些不知该去往何处的敬畏、思念与牵挂,有一个地方,稳稳地、温暖地落脚。
项目地点:北京金山岭阿那亚
设计:高古奇
造像:张建鹏
摄影:邹训楷
时间轴:
1. 01:19 开场:古师傅从主播到嘉宾
——聊聊归丛品牌参与道观修缮
2. 03:08 从大圆窗到小圆窗:理想撞进现实
——材料运不上山,设计师如何“被迫”创新?
3. 07:31 为何远赴山西找老师傅做造像?
——追寻“有灵魂、像真人”的神像
4. 12:07 现代造像差距在哪?“太完美,不像人”
——好的神像要有“人味儿”和神韵
5. 18:24 在极简风潮中,坚持做“中国现代设计”
——一个设计师的审美坚持与时代的拉扯
6. 26:54 祛魅之后:年轻设计师的东方基因觉醒
——当东西方文化站在同一起跑线
7. 36:07 做归丛如何改变我的设计观?
——从追求认可到获得“与别人不一样”的精神自由
8. 51:41 朱素梅老师的肯定:人人都“本自具足”
——一次对话带来的启发:接纳自己,享受当下
9.55:45 道观的修缮是如何开始的?
——探访隐秘的老道洞
10.1:21:23 当我们谈论鬼神文化我们在谈什么?
——聊聊亡灵节、中元节、万圣节
bgm:Ripples and Raindrops - Rachel Sandy
播客制作:叉子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Biweekly
 - PublishedNovember 1, 2025 at 2:00 AM UTC
 - Length1h 26m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