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解说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每日新闻节目之后,本专题进一步详述当天要闻或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

  1. HÁ 54 MIN.

    德国财长访北京:从互补关系到力促公平竞争,对华新战略显雏形?

    在中、欧之间贸易摩擦加剧之际,德国财长兼副总理拉尔斯·克林贝尔(Lars Klingbeil)前往北京访问。这是现任德国政府内阁部长的首次访华。克林贝尔此行计划将参加德中金融对话,在北京与中共高级官员会面,随后还将前往上海,并于周三(11月19日)再赴新加坡(Singapore)进行访问。 据路透社援引克林贝尔星期天(11月16日)在启程访华前说,与中国展开对话,是应对供应链不确定性和中国产能过剩等紧迫问题的关键。 克林贝尔此访正值德国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之际,在北京最近对稀土和半导体实施限制、冲击德国工业之后,柏林加快推进了“去风险化”政策。 克林贝尔启程前往北京前在柏林说:“获得关键原材料,以及减少中国在钢铁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产能过剩,对德国的经济和就业至关重要。” 他补充说:“我们不回避竞争,但竞争必须公平。” 克林贝尔还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也将是会谈议题之一,并指出这场冲突对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和稳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克林贝尔重申:“中国在推动结束这场战争方面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外交部上星期五(14日)在官网公布,经中德双方商定,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将于星期一(1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外交部並指,中国副总理、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将与克林贝尔共同主持对话。 据悉,这一机制已经存在十年,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德国财政部长与中国财政高层会面。今年,中方预计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另有监管机构及金融行业代表参加。 强调公平竞争与规则体系 与此同时,彭博社报导说,克林贝尔在出发前通过电子邮件发表了一份声明,敦促北京公平竞争,以建立“开放、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 他在声明中表示:“我们不回避竞争,但竞争必须公平。所有各方都对建立开放、基于规则的世界贸易体系负有责任,而经济不确定性最终会损害每个人。” 克林贝尔还特别指出,对于德国来说,获取关键原材料,以及遏制中方在钢铁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产能过剩等问题都非常重要。 根据声明,克林贝尔此次访华的议程已与总理默茨以及欧盟方面进行了协调。 克林贝尔强调,“尽管国际紧张局势加剧”,他仍将寻求与中方对应官员达成解决方案,并推动改善德国企业的市场准入。 德国财长此次访华正值敏感时期。最近几周,中国对稀土贸易的限制,以及北京与荷兰围绕安世出口问题的争端,成为震动欧洲的重大警讯。在德国,政界人士呼吁全面重新评估对华政策,有人批评此前由社民党领导的政府让德国在工业出口市场与关键原材料供应方面过度依赖中国。 事实上,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计划在10月底访华,为默茨总理的访问铺路,但他随后取消了行程,因为中方只安排了他和外长王毅的会面,德方则认为应当安排更多的会晤活动。 此外,瓦德富尔曾批评中共的印太政策日益具有侵略性,中共外交部也指责德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默茨政府尚未形成对华新战略 值得观察的是,克林贝尔在台湾问题上,打出的信号则是轻声细语。在出发前几天,他声称,他感觉中国政府“欣赏不掩盖分歧,而是公开进行政治讨论”。这句话恐怕值得打上问号。当德新社问及最敏感的外交议题——台湾问题时,从财长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并未回避分歧,但措辞却极为谨慎:“中方必须始终知道:我们会非常密切地关注台湾发生的事情。如果出现军事行动,将导致国际社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中国。” 克林贝尔此行暴露了德国一大困境:中德之间的力量对比近年来已明显倾斜。对中国而言,德国依然是一个重要且购买力强的市场,但也仅此而已。 据官方数据表明,中国在今年前八个月已超过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外贸与投资署预计,德国今年的对华贸易逆差将扩大至870亿欧元的历史新高——反映出双边贸易结构中日益加深的不平衡。今年1月至8月,德国对华出口同比下降13.5%,而进口却增长8.3%。这一进一退之间,暴露出德国长期依赖中国市场与供应链的结构性问题。这也是为何高度互补的中德经贸关系被称为双边关系的“压舱石”。然而,当前这种互补关系正逐渐被竞争关系所取代。在新的国际政治环境下,中德摩擦日益增多,双方对规则及彼此利益诉求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在此情况下,至少从表面层次来看,克林贝尔此次访华需要与北京进行协调并交换意见。

    5min
  2. HÁ 2 DIAS

    谁是季穆尔·明迪奇?:乌克兰贪腐丑闻的关键人物 也是泽连斯基的朋友

    今天要闻解说的主题是:揭秘乌克兰贪腐丑闻背后的关键人物季穆尔·明迪奇(Tymur Mindich), 他与泽连斯基的关系甚为密切。美联社今天披露,乌克兰反腐机构公布了一项长达15个月的调查结果,指控明迪奇是一个涉及1亿美元贪污案的幕后主使,案中牵涉乌克兰国家核电公司及其高级官员。而乌克兰官员、专家和反腐活动人士表示,明迪奇的上位,与他和总统及其核心圈层的特权关系密不可分。 连日来,俄乌战争局势持续升级,停电、俄军袭击以及人员伤亡,乌克兰人的处境可谓是极其艰难。与此同时,一则与国家能源部门有关的腐败丑闻震惊全国,泽连斯基总统的执政地位因此而动摇,他的政府正面临自2019年泽连斯基当选以来遭遇的最严重指控。泽连斯基别无他法,只好呼吁他的两名部长辞职,随后乌克兰前能源部长赫尔曼·哈卢申科(German Galushchenko,7月改任司法部长)以及其继任者斯维特拉娜·赫林丘克(Svitlana Hryntchouk)提出辞职,两人均于当晚提交辞呈。 泽连斯基还宣布对“涉案人员”实施制裁,而乌克兰媒体很快认定其中一人为季穆尔·明迪奇,调查人员怀疑他主导了一个犯罪网络,通过迫使国家核电公司Energoatom的分包商支付回扣来维持供应商资格,从而侵吞了1亿美元(约8600万欧元)。而在调查人员展开搜查前数小时,他神秘地成功离境。 那么这个神秘人物到底是谁?许多人知道他,但鲜有人公开谈论他。明迪奇被指控他之所以能在乌克兰能源界影响力不断扩张,是因为他与总统泽连斯基之间的关系。两人曾是商业伙伴,而在泽连斯基执政期间,明迪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泽连斯基担任总统之前,46岁的明迪奇只是乌克兰娱乐圈众多富豪企业家之一。他曾是泽连斯基制作公司“第95街区”(Kvartal 95)的共同所有者,该公司由同名喜剧团发展而来,这个团队曾让泽连斯基在从政前成为全国知名喜剧演员。泽连斯基当选后,他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合作伙伴。尽管自泽连斯基当选后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但依旧与娱乐圈保持联系。直到本周腐败调查曝光前,他还是YouTube喜剧节目《体育场家庭》的制作人。随着丑闻的爆发及其声誉受损,该节目本周已停播。 据当地媒体报道,他还是列奥尼德·明迪奇的亲属,此人在六月试图逃离乌克兰时被反腐机构逮捕,被控从一家电力公司挪用1600万美元。 泽连斯基与明迪奇的密切关系并非空穴来风。 2019年总统竞选最后阶段,泽连斯基曾使用明迪奇的防弹车。2021年1月疫情期间,泽连斯基还在明迪奇的公寓庆祝生日。两人甚至在同一栋楼内拥有公寓。 自2019年泽连斯基胜选后,明迪奇的政治联系迅速扩大。他是乌克兰寡头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Ihor Kolomoysky)的亲密商业伙伴,而科洛莫伊斯基曾为泽连斯基竞选提供支持。后来泽连斯基与这位亿万富翁断绝关系,而科洛莫伊斯基于2023年因欺诈和洗钱指控被乌克兰安全部门逮捕。随后,一些曾与科洛莫伊斯基有关的企业开始声称明迪奇成为其实际受益人。反腐人士称,三年间,他逐渐成为一个虽然算不上是寡头、但广为人知的商人,他的商业版图涉足许多重要行业。这些行业包括农业企业和被国有化的SENSE银行。但他的名字最常出现在与国家能源企业相关的领域。乌克兰的反腐人士表示,如果没有他与泽连斯基的亲密关系,明迪奇不可能如此迅速崛起。 对明迪奇的指控主要来源于1000小时的窃听录音,这些录音显示他对乌克兰前能源部长哈卢申科有重大关系。尽管他在官方文件中很少被列为直接获利者,但调查人员引用大量窃听证据,指控明迪奇掌控着一个网络,该网络向国家核电公司的承包商施压,要求高达15%的回扣,用以规避繁琐的官僚程序,从而顺利开展业务。调查人员称,这些非法资金被抽走,经由空壳公司洗钱,最终流入明迪奇及其同伙的口袋。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检察官办公室(SAPO)收集的这些证据,将成为未来任何司法程序的核心内容。 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还在调查明迪奇与乌克兰顶尖无人机制造商Fire Point的合作,但尚未公布调查结果。该制造商研发可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实施深度打击的无人机,而该公司否认与明迪奇有任何往来。乌克兰本土无人机产业近年快速崛起,在战争推动下,技术创新与军用需求共同加速了该产业的发展。Fire Point是众多快速研发侦察、监视和作战无人机的本土公司和初创企业之一,并持续不断获得资本投入。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正在调查明迪奇是否为该公司的最终受益人。 对泽连斯基来说,这场战时的政治危机虽然才刚刚开始,但对一位以反腐为竞选口号当选的总统,他的声誉已因与涉案人员关系密切而严重受损。乌克兰总统本人是否知道他的朋友正在操纵一个依托国企运营的犯罪系统?反腐人士称: “如果他知情,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他不知情,同样是一个问题。”不过至今,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的调查尚未对总统提出任何指控。

    6min
  3. HÁ 3 DIAS

    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度对台军售 北京表达“坚决反对”

    美国五角大楼周四(11月13日)表示,美国国务院已批准一项对台湾军售案,提供价值3.3亿美元的战机备件及后勤技术服务。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展开第二任期以来的首次对台军售,台北对此表示感谢,称军售将有助维持台湾空军战机战备、强化应对中国“灰色地带”侵袭能力;北京则表达“坚决反对”,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并警告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美国国防部在声明中说,台湾要求购买“F-16战斗机、C-130运输机以及台湾自制防御战机(IDF)的非标准组件、备件、耗材、维修零件与后勤技术支援服务等,金额为3.3亿美元。声明表示,这项拟议的军售“符合美国法律与政策”。 台湾国防部14日发表声明对美方表达感谢,称美国基于“台湾关系法”与“六项保证”,持续协助台湾维持足够的防卫能力,国防部表达感谢。声明表示,此次军售F-16等机型非标准航材零附件,除有助维持空军战机战备、巩固空防,也可强化防卫韧性,提升应处中共灰色地带侵袭能力。此项军售可望在一个月后正式生效。 这是特朗普自今年1月开始第二任期以来,美国首次宣布对台军售。 如同以往一样,北京方面立即就此表达强烈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回应媒体时说,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美关系的“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他批评美方此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严重违反国际法,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林剑警告,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台湾学者认为,此次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都对台军售,打破了外界的“疑美论”。台湾国防部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学者苏紫云向中央社说,此次军售延续了特朗普首个任期时,将过往“包裹式审查”的对台军售转向“逐案审查”,基本上已接近北约国家的军售模式。他提到,特朗普此前在与习近平见面前,曾提到“台湾就是台湾”、“他很尊重台湾”,再加上这次军售传达的意义、即“打破特朗普会拿台湾去交易的传言”,破除了外界的疑美论。 另一位国防院学者舒孝煌则表示,此次军售为美国对台的延续性军售,旨在确保台湾空军的战机的妥善率。对于台湾国防,后勤零附件的重要性等同于购买大型武器。 法新社报道,美国虽然没有与台湾有正式外交关系,但是台湾最重要的武器供应国,美国法律要求向台湾提供自我防卫的必要手段。但在如果中国武力攻台、美国是否会出兵防卫问题上,美国长期维持“战略模糊”。 台湾总统赖清德上任后承诺将逐步提高国防预算,目标在2026年将国防开支提高到占GDP比重3%,2030年达到5%。 同时他还承诺刺激对美国的投资,台湾正寻求美国特朗普政府降低对台湾接口商品征收20%关税。但赖清德政府所设立的320亿美元特别国防预算的计划可能遭到主要反对党国民党的阻挠,而国民党与民众党合计掌控台湾立法院的多数席位。 国民党新任主席、被认为对北京态度较友善的郑丽文近日向法新社表示,台湾“无法承担”将军费提高至GDP的3%以上。同时,部分台湾在野党立委也对美国先前对台数十亿美元的军售交付延迟感到不满。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以及美国持续对乌克兰和以色列提供武器等原因导致美国对台军售交付延迟。 此次军售也是2024年12月时任拜登政府最后一宗对台军售以来的首次,军售宣布之际,正值日本与中国围绕台海议题的争议之际。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周五在国会质询中表示,如果“台湾有事”伴随中国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构成安全保障法中,日本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高市是对台湾主权议题态度强硬的日本政治人物,这一表态引发北京方面的强烈反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3日记者会中称之为“涉台露骨挑衅言论”,质疑日本在世界反西斯战争80周年之际提“存亡危机事态”,是否要重蹈军国主义覆辙。中国外交部当天深夜召见日本驻中国大使,对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后、日方仍拒不撤回“错误”言论表达強烈不滿,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央视等官方媒体更猛烈批评日本企图插手台湾问题,“必将自食恶果”。日本政府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今天就此表示,“日本政府未改变对台问题一贯立场”,他批评中国驻大阪领事薛剑此前“斩首”言论,作为外交官员“极为不妥”,表示日本期待台湾问题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并强调高市在国会的表述是依据日本政府过去一贯的立场。

    6min
  4. HÁ 4 DIAS

    巴黎恐袭十年 法国在应对极端化问题上是否更加有效?

    2015年11月13日巴黎发生系列致命恐袭,造成130人遇难也深刻改变了法国反恐战略,十年来人们对助长极端化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再次纪念巴黎恐袭并从中汲取教训,预防极端化已成为法国反恐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法国面临其它挑战,如更加多元化的威胁以及通过网络加速招募年轻人等。 法国集体记忆 法兰西体育场、巴塔克兰剧院、小柬埔寨餐馆等在2015年11月13日那个星期五晚上遭受系列恐袭,这些袭击由伊斯兰国组织协调,将这些曾经休闲快乐场所变成了法国历史上最惨痛的悲剧,每个人都记得那个恐怖之夜开始时自己身在何处。 巴黎市长伊达尔戈今天在RTL电台宣布:“恐怖分子企图袭击巴黎人充满欢乐、庆祝和分享的文化,他们想让我们失去这一切,而我们以庄严的气氛重建了这一切。” 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天走访所有遭受恐袭地点,包括去在2015年11月13日落成的纪念花园。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专项研究项目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11月13日特别是巴塔克兰剧院的惨案,已成为“法国人的集体记忆”。 这个令人悲痛的周年纪念日一方面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共同记忆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需要警惕那些破坏社会凝聚力的行为和不要落入恐怖分子设下的任何陷阱。 十年过去了但极端恐怖主义威胁并未消散。 法国国内个人激进化 法国对内安全总局局长塞琳·贝尔东(Céline Berthon)指出,与2015年不同,法国境内的恐怖威胁“仍然非常现实”,塞琳·贝尔东认为目前的威胁主要来自法国国内个人的激进化,而非境外组织的直接操控,而且主要的恐怖主义威胁来自“21岁及以下的个人”。 因受网络极端思想洗脑影响,法国境内的极端“内生化威胁”不断增长。 消息显示自2015年以来所有由境外策划的恐袭企图均被挫败,但法国本土激进化的风险始终存在,极端宣传通过网络传播并进行招募,旧视频被反复利用,甚至借助人工智能重新传播,形成一种“网络圣战”。 精神科医生吉约姆·莫诺博士指出2015年之前“法国的激进化问题几乎无人知晓,监狱里的激进化问题就更不为人知,从1月份的《查理周刊》惨案到11月13日的恐怖袭击,2015年的一系列袭击事件给法国敲响了警钟。” 从“去极端化”到“脱离暴力” 现在相关的专业人士避免使用“去极端化”一词,更多地用“脱离暴力”,而不是“去极端化”并认为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这位精神科医生吉约姆·莫诺博士表示 :“在我认识的少数几位被拘留的患者中,以及获释后我收到他们近况的几位患者中,许多人已经彻底放弃了暴力行为,有些人仍然保留着某种宗派意识形态,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放弃了暴力行为。” 激进化过程没有改变 政治学家兼研究员埃利亚明·塞图尔研究激进伊斯兰主义者的发展轨,并发表著作《至上主义者:极右翼道路剖析》中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激进化的机制在过去十年中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些都是相当普遍的社会问题:校园霸凌、缺乏归属感的孩子、功能失调的家庭,让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这些走向极端进程被放大,那些把自己封闭起来的青年人整夜观看圣战、极右翼或其他类型的视频,并互相影响,彼此激进化。” 据法国对内安全总局统计,近年来因策划袭击或实际实施袭击而被捕的人员中,约有“70%至71%未满21岁”。塞琳·贝尔东这位法国对内情报部门负责人解释说:“这种年轻人口比例的上升是由于“宣传”策略和“操纵图像所致,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 专家们认为激进化的过程没有根本改变,它总是始于对现实世界中的不满,网络加剧了这一现象,而且网络宣传内容不再复杂阐释宗教理论,而是诉诸情绪、强调复仇与暴力,因此需要保持警惕。

    6min
  5. HÁ 5 DIAS

    西班牙国王访华之微妙外交之路 双方各有何求

    正在北京进行国事访问的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周三(11月12号)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后共同见证了两国10项协议的签署,内容涵盖食品安全和植物检疫标准、语言教育以及太空和天文学合作等诸多领域。 路透社指出,习近平提议与西班牙国王建立更紧密的关系,马德里方面则积极争取中国投资。美联社报道称,近年来,在欧盟国家中,西班牙对中国相对友好程度较高。这是西班牙国王2007年以来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陪同访问的还有西班牙外交大臣何塞·曼努埃尔·阿尔瓦雷斯等官员。此次为期四天的访问恰逢中西两国高层关系建立20周年,也是西班牙与世界另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关系日益恶化之际,势必将进一步巩固西班牙与中国的商业和政治利益。 西班牙国王此次访问之前,该国社会党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已连续三年访问西班牙。中国也对这一示好做出了回应。 路透社分析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向费利佩六世描绘了具有“巨大全球影响力”的合作愿景,北京希望以此换取马德里在欧盟内部的支持,从而为这个欧洲伙伴带来更大的经济安全。 比利时布鲁盖尔高级研究员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告诉路透社,西班牙左翼政府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是为了应对与美国关系恶化的策略性对冲。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要对西班牙实施制裁,原因是西班牙未能达到北约的开支目标,以及在加沙问题上存在分歧。而“中国可以提供绿地投资和其他投资方面的替代方案。” “我们现在掌握在中国手中” 马德里方面,近期寻求扩大其在欧盟内部的外交努力。今年4月,马德里公布了一项新的外交政策纲领,呼吁加强与日本和韩国在供应链安全方面的合作,并深化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当时美国官员曾将西班牙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商业联系的决定比作“自掘坟墓” 。 中国方面急于消除与欧盟27个成员国之间因其高额补贴的电动汽车产业而产生的贸易摩擦。此外,与美国白宫的紧张关系也令其出口导向型经济承压,促使中国企业在拉丁美洲和北非等地区寻求新的商业中心,而西班牙与这些地区有着长期的联系。据官方媒体报道,习近平周三还提出了中国和西班牙企业“共同开拓拉丁美洲等第三市场”的可能性。 根据西班牙王室的数据,中国是西班牙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其在全球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中国对西班牙的出口额远远大于这个拥有 4940 万人口的伊比利亚国家对拥有超过 14 亿人口的中国的出口额。根据西班牙国家贸易机构ICEX的数据,2024年西班牙从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将达到450亿欧元(524.8亿美元),而出口额仅为75亿欧元。 西班牙每年向中国出口价值约 12 亿美元的肉类及副产品,约占中国猪肉进口量的五分之一。但作为欧洲最大的猪肉产品出口国,西班牙去年发现自己陷入了欧洲和中国关税冲突的漩涡之中,9月,在欧盟委员会不顾欧盟内部分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之后,中国对欧盟猪肉产品加征了62.4%的关税。西班牙在2024年10月就此进行的投票中投了弃权票。此后,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一直游说取消关税,并向中国推广欧盟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作为投资目的地。 西班牙特略食品集团出口总监哈维尔·布里奥内斯告诉路透社,西班牙拥有中国想要的产品,但猪肉贸易也“现在受到一系列地缘战略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他说“我们现在掌握在中国手中……但我们再也找不到比西班牙国王更合适的代表来捍卫我们的利益了。” 西班牙君主上一次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是在2007年。习近平上一次访问西班牙是在2018年。 中西双边关系的升温不仅有利于猪肉出口。宁德时代、远景能源和奇瑞等中国企业正在投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和整车厂。西班牙也被认为是比亚迪在欧洲建设第三家工厂的热门候选地,该公司在没有强大的当地汽车制造商竞争的情况下,已经将其经销商网络扩大了四倍。 西班牙去年超过一半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与其他欧盟国家一样,在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过程中,西班牙需要中国提供关键原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和绿色技术。习近平表示,双方可以进一步探讨在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 据官方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周三在与费利佩国王的另一次会晤中表示,中国政府支持更多中国企业在西班牙投资,以扩大在光伏、绿色氢能和动力电池领域的合作。 据路透社,西班牙各部委使用华为技术处理敏感数据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疑问。今年早些时候,西班牙数字化转型部与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合作开展的一个利用华为技术加强光纤网络的项目,就因安全隐患而被取消。 微妙外交之路 另外,路透社报道也指出,与中国走得太近也存在政治风险。欧盟整体上仍然对北京抱有不信任感,理由是北京支持俄罗斯、拥有国家支持的工业基础以及贸易流动失衡。西班牙对中国采取了不那么敌对的立场,并寻求重新调整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但国王北京之行为马德里提供了另一条道路。在关系紧张或政治敏感的情况下,立宪君主可以采取无需依附于民选政府的巧妙外交手段。 费利佩北京行显示,马德里正带领欧盟积极拉拢北京,并寻求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外交影响力。就中国而言,由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出口造成压力,中国急于摆脱与欧盟27国之间因其大力补贴的电动汽车产业而产生的贸易紧张局势。上周,中国提议重启自2021年以来一直停滞的投资谈判。 费利佩六世在北京告诉习近平:“西班牙和中国之间的友谊无疑有利于两国人民,也符合两国悠久的历史和全球视野,”他补充说:“我们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

    6min
  6. HÁ 6 DIAS

    铭记战争、警醒当下:法国纪念一战停战107周年

    2025年11月11日,法国举行纪念仪式,缅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他战争中为国牺牲的士兵,并向所有战争受难者致敬。今年是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署107周年。纪念活动在国内外局势敏感、欧洲面临安全压力的背景下举行,国家领导人和军方共同参与,强调历史记忆、国家团结和防范战争风险的重要性。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当天上午抵达巴黎荣军院出席为纪念牺牲的阿尔萨斯和摩泽尔地区士兵及被强制征入德军的“被迫从军者”揭幕纪念牌的仪式。随后,他将前往香榭丽舍大街的乔治·克列孟梭雕像前敬献花圈,聆听《阵亡者安魂曲》,并默哀一分钟。最后,马克龙将前往凯旋门下的无名战士之墓,敬献花圈并重新点燃长明之火,仪式前还检阅了部队。一只装饰有蓝色矢车菊的骨灰盒——其中盛放着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的139处一战纪念和墓地遗址中的16处土壤——被象征性地安放在无名战士之墓上。纪念仪式的首批花圈已由巴黎市长安·伊达尔戈率先献上。 此次纪念特别突出“被迫从军者”的历史贡献。他们是阿尔萨斯和摩泽尔地区的法国人,在二战期间被强制征入德国军队服役。自2012年以来,每年11月11日的纪念活动已扩展为向历次战争中所有“为法国牺牲者”致敬。今年,对“被迫从军者”的纪念被视为正式平反。这些士兵在1942年被迫加入德军,约有4万人阵亡,9万人幸存。许多人归国后长期被视为叛徒。此次纪念牌将永久安放于荣军院,以示纪念。 马克龙还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克列孟梭雕像前致敬。克列孟梭曾于1917年至1920年担任法国总理兼战争部长,因其坚毅领导而被称为“老虎”,并被誉为“胜利之父”。1918年11月11日,他在贡比涅森林主持签署停战协定,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斗。随后,他与协约国领导人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凡尔赛条约》,正式结束战争。 今年纪念活动中,马克龙没有发表讲话,而是将历史回顾和纪念任务更多地交给军方。法国国防参谋长曼东上将在纪念日前夕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呼吁公众通过历史记忆寻找信心和力量。他指出,缅怀先烈不仅是纪念,更是为国家韧性奠基,提醒民众不要重蹈历史错误。视频中,他强调:“这是团结之日,我们聚集在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从他们的榜样中汲取力量——那些因责任感、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由事业的奉献、对土地的眷恋、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投降的拒绝而拿起武器的人。” 历史的回顾也具有现实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提醒国家团结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强调重新武装的必要性。法国空天军参谋长贝朗热将军在国民议会国防委员会上引用历史例子,提醒议员,当欧洲面临与俄罗斯可能发生冲突的风险时,公众可能放弃军备努力。俄罗斯的舆论操纵更放大了这种风险,试图在民众心中强化乌克兰必败、与莫斯科妥协不可避免的观念,甚至篡改历史以达到目的。 回顾107年前的历史,1918年11月11日凌晨5点,协约国代表与德国政府代表在瓦兹省勒唐德会面。贡比涅森林的一节改装餐车成为停战谈判的现场,因地处偏僻,能避免记者干扰。法国元帅福煦与英国海军上将威米斯代表协约国,德国派出政治人物埃茨贝格出席。现场共有十人,谈判被形容为“礼貌却冰冷”。协约国直接施加条件,其经济、军事和领土条款严苛,被视为为二战埋下伏笔。停战协议签署后六小时,陆地及空中战斗正式停止,即当天上午11点整。

    5min
  7. 10 DE NOV.

    美叙关系新篇章?叙利亚过渡总统在白宫与特朗普会谈

    叙利亚过渡期总统艾哈迈德·沙拉日前已经抵达华盛顿。10日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说这次会谈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不仅因为这是自1947年叙利亚独立以来,该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走进白宫,而且也因为艾哈迈德·沙拉此前因领导一个叙利亚圣战团体而被美国列入恐怖活动分子名单。这次白宫会谈标志着美国的叙利亚政策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意味着艾哈迈德·沙拉正带领叙利亚重返国际舞台 的确,这次白宫会晤既不是艾哈迈德·沙拉与特朗普首次会面,也不是艾哈迈德·沙拉首次以叙利亚总统的身分首次到访美国。他与特朗普早在今年五月就曾见面。他也在今年9月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年会。这次华盛顿会谈的最特别之处,可以说就是艾哈迈德·沙拉曾经是伊斯兰圣战团体“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的领导人的身分。联合国安理会几天前才接受美国提出的决议,宣布解除自2013年起对他的制裁。美国政府也紧接着宣布将他从恐怖活动分子名单中除名。这位曾经的圣战主义者在2024年12月8日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推翻阿萨德政权后,显然正洗白过往,成为国际社会可以接受并合作的领导人。上台还不到一年的艾哈迈德·沙拉正成为打击伊斯兰圣战势力的一员。不仅在上台之后,陆续在境内境内对残余圣战团体展开打击行动,白宫还期望他能够正式加入国际打击伊斯兰圣战团体的联盟。 法国总统马克龙几天前也在巴西访问途中向他发出呼吁,希望他带领叙利亚加入打击伊斯兰圣战团体“伊斯兰国”武装的国际联盟。马克龙当时指出,2015年法国连环恐怖袭击将在11月13日纪念十周年。而2015年在巴黎多个地点发生的恐怖袭击行动正是在叙利亚境内策划准备的。马克龙因此期望叙利亚全面投入打击恐怖主义团体的行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特朗普的白宫会谈不仅是美叙关系的转折点,而且也是叙利亚全面重返国际舞台的重要标志。阿萨德政权的垮台不仅结束了叙利亚长达十三年的内战,显然也逐渐解放了叙利亚因为内战而陷入的国际孤立。在此之前,艾哈迈德·沙拉已经到访巴黎,也与特朗普会面。今年9月更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这是自1967年以来,叙利亚领导人首次走上联大会议的讲台。不仅如此,叙利亚也上周也在巴西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前的领导人峰会。 从目前透露出的消息来看,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推动叙利亚与以色列关系改善、同意美国在大马士革地区开设军事基地等都是艾哈迈德·沙拉与特朗普这次白宫会谈的话题。对于上任还不到一年,而且中央政府尚未能掌控境内全部地区、不同宗教及族群之间也不断发生武装冲突的艾哈迈德·沙拉来说,重返国际舞台的步伐无疑有利于他巩固在国内的领导地位和推进对全境地区的掌控。而且经过13年的内战厮杀,叙利亚也亟需吸引外国投资,以便启动战后重建。 对于美国来说,在中东地区眼前的乱局中,重建与叙利亚的关系,让叙利亚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一个新支点也有着重要意义。特朗普政府因此力推叙利亚与以色列改善关系,甚至推动叙利亚正式承认以色列。但目前,叙利亚与以色列只是就安全议题展开了谈判。美国也试图让艾哈迈德·沙拉政权接受美国在大马士革地区开设军事基地。目前,美国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都设立在由库尔德人控制的地区。大马士革军事基地将可以让美国进一步扩大在叙利亚的影响,也同时让叙利亚逐渐走出此前在阿萨德领导下只与俄罗斯与中国亲善的封闭的外交关系。 10月中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热烈欢迎首次来访的叙利亚过渡期总统,艾哈迈德·沙拉则表示希望重建叙利亚与俄罗斯的关系。被艾哈迈德·沙拉推翻的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目前就流亡在俄罗斯。 至于中国,中叙关系在阿萨德政权时期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因内战而在国际舞台陷入空前孤立的阿萨德倒台前最后一次出访,就是出席在杭州举行的亚运会开幕式。11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15国就解除对艾哈迈德·沙拉的制裁措施投票时,只有中国投了弃权票。

    5min
  8. 9 DE NOV.

    中国放宽对美稀有金属出口限制

    继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举行会晤后,中美关系逐渐缓和。周日(11月9日),北京暂停了对美国出口金属镓、锗和锑的禁令。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这次被放宽解禁的稀有金属虽不属于更稀少的稀土金属范围但对现代工业也是至关重要的。 2024年12月,北京宣布对这些稀有金属的出口实施限制,作为针对“双重通途”原材料监管措施的一部分,“双重用途”原材料是指既可用于民用也可军用的原材料,如用于制造武器。暂停禁令的消息是中国商务部在周日宣布的,发表的声明称,禁令自周日起暂停,直至“2026年11月27日”。 法新社注意到,这与白宫几天前发表的声明相符。继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后,此次的声明进一步展现了北京的善意。十天前的中美峰会有助于缓解了持续数月令全球经济紧张的局势。 去年12月颁布的出口禁令规定:“原则上,禁止向美国出口与镓、锗、锑和超硬材料相关的双重用途产品。” 虽然这一禁令现已暂停,但中国商务部在周日(11月9日)的声明中,并未明确说明是否将发放出口许可证,以及何时发放、发放多少。 红外线和军需品 有关稀有金属出口的问题已成为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争论焦点。这是因为两国都在争夺全球技术主导权,而这些稀有金属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是全球稀有金属的主要生产国。这次解禁的稀有金属虽不属于另一类科技发展的关键金属——“稀土元素”,但同样是整个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料。 据欧盟称,镓主要用于集成电路、LED灯和光伏面板等产品的制造,被视为关键原材料。锗是光纤和红外线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锑则既能用于能源转换,如用于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中;同时,它也适用军工企业的制造,如用于强化装甲板和弹药。 中国商务部在周日(11月9日)的简短声明中还宣布,将放宽与石墨相关产品出口的限制——这些产品也属于“双重用途”产品法规的框架内。2024年12月宣布对这些产品的用途和最终用户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措施也将暂停至2026年11月27日。 缓和 法新社指出,暂停禁令是北京在习特会后采取的最新安抚措施。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宣布将贸易战期间对美国产品征收部分关税的暂停期限再延长一年,税率仍维持在10%;并还表示,将“停止征收”自3月份以来对大豆和其他一些美国农产品加征的额外关税。这些关税的实施严重打击了特朗普的选民基础。 此外,特朗普还在10月底宣布,中国已同意暂停10月9日宣布的与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的限制,为期也是一年,稀土对国防、汽车和电子产品至关重要。

    5min
4,3
de 5
19 avaliações

Sobre

每日新闻节目之后,本专题进一步详述当天要闻或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

Mais de RFI Chinese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 de